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议论文论点论据素材

2020-07-04 08:36:02
相关推荐

导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素材大全,以应对考场上变幻莫测的题目,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我知道梦想有多美

素材运用农民与老太太:生活中最平淡的人,他们日子看来按部就班。可有一些东西,却穿越岁月,亘古不变,让他们始终保持内心的坚守 比如梦想。

论点梦想、坚持、本色人生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42岁才开始学唱歌,凭着对音乐的痴迷,他唱到了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如今,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叫刘仁喜。

那天,在《艺术人生》的现场,主持人问他: 成名后打算怎么发展? 他说: 我就想开一场个人演唱会,录成碟,等下雨天不能干农活儿的时候,在家里放着自己看。

这是一个农民的梦想,朴实,本真。他知道梦想有多美,这大半生里,一直为梦想努力。

那天,一位老太太来找我。她拿着一沓稿纸,虔诚得像个小学生: 作家先生,能帮我看看稿子吗? 她63岁才开始正式学习写作。我接过那摞稿纸,厚厚的。她说: 我就想有一本书,写着我的名字。

那一刻,这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令我肃然起敬。。

曾在一篇文章看到一句话:我有一个秘密,我知道人生有多美。对于他们这句话也可以改成:我知道梦想有多美!

2.风景只在想象中

素材运用去了绍兴的作家,竟如此感叹:风景只在想象中。失望之余,不免想到,许多事都经不起想象与现实的这番碰撞,何止风景。卸妆后惨不忍睹的明星、被揭发后颓废衰败的高官 世间万象,许多都早已披上面纱。

论点想象与现实、失望与希望、风景只在想象中

多年来一直想去绍兴,主要想看百草园、三味书屋和沈园。前者和鲁迅连在一起,后者和陆游连在一起。一个矮个子的鲁迅,是一座翻越不过去的文学大山;一曲柔肠寸断的《钗头凤》,唱碎了几代人对爱情的无奈和惆怅。

真的到了绍兴。

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路上,到处卖着孔乙己牌的茴香豆,就连华老栓也被当成了店名,高悬在店堂的匾额上面,不会是卖人血馒头吧?店前的孔乙己塑像比孔乙己本人要辉煌得多了,不少人和他合影留念,但可能已忘记了他曾经的屈辱。

三味书屋比想象的要小得多,如今三味书屋前的小河有漂亮的乌篷船,戴旧毡帽的老汉在和你讨价还价,载你畅游绍兴。

想象中的沈园,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总是带着几分凄婉。真的到里面一看,多少有些扫兴,最扫兴的是最里面的墙上刻的陆游和唐婉各自所写的《钗头凤》词,现代人写,现代人刻,沦落风尘中一般,演绎着电视剧的味道,哪有想象中的气派和韵味。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让从来没有见过的它们和你想象中的它们作对比,无疑会将你多年来积蓄的想象和瞬间见到的现实做一番无可奈何的碰撞。

所以,有些一直在你心中存有美好想象的地方,最好不要轻易去。

风景只在想象中。

3.心是小小的碗

素材运用一颗能给予别人帮助的心,就是那个小碗,它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同样得到了水 快乐和满足。让我们都学做那样一只小小的碗。

论点给予的幸福、美丽心灵、善意、舍与得

一只大碗和一只小碗,很久很久没有人用它们来盛水了,它们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焦躁不安。

它们前面有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但瓶口只能容下小碗。大碗沮丧地想,看来我是没办法喝到水了。就在它一筹莫展的时候,小碗说,我可以帮你。

小碗去盛水,先把自己盛满了,然后倒进大碗里,来来回回倒了好几次才把大碗装满。

大碗喝饱了,而小碗在给大碗倒水的过程中,身上的裂痕都被水浸泡着,它滋润了,无比鲜活.不知不觉间自己也喝饱了。

每个人的心,都可以是那样一只小小的碗。

小小的碗,盛着小小的善,在尘世间幸福地走动。

4.心需要落点

素材运用心,没有落点,那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时间久了,心就废了。给心一个落点,心才能正常运转。要避免心的 雪盲症 ,一定要时刻把心 挂在某个目标上 。

论点心、目标、落点

冬季,如果人在茫茫雪地上行走半天,就会有患雪盲症的危险。令人费解的是,即便你戴上墨镜,挡住阳光落在雪地上的强烈反光,仍不可避免地要患上雪盲症。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才把谜底揭开,原来雪盲症并不是因为雪地上的强烈反光,而是因为雪地上空无一物的视界所造成。

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原来是需要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的不断转换,如果在一定的时间里寻找不到一个可以参照的落点,它就会因为焦虑、疲劳和迷茫而失明。事实证明,眼睛总是要看到些什么才行。

而人的心和眼一样,需要不断找到落点。许多人在命运的转换中,之所以会感到焦虑与不适,皆是因为内心的空泛和茫然。一颗心,永远都是要挂在某个目标上的。

5.聪明的馆长

素材运用书是借出去了,但有多少人能读完却是个未知数,多少人能继续借下去更是未知数。多数借书人,不过是把自己想象成 学问渊博的人 ,一旦翻开书,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确实知识浅薄。

论点点子、虚荣、尊敬、认清自己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美国4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该图书馆藏书l.28亿册,书架总长超过800公里。

可是,2007年的一天,一个图书管理员却对毕灵顿馆长说,这里的有些书因为太难读懂,从来没有人借。

毕灵顿博士于l987年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第l3位馆长,之后一直连任,他是一个睿智的学者。听了这位管理员的话,他沉思了一下说,这件事我来想办法解决。

第二天,毕灵顿馆长让管理员把那些无人借阅的书都收集在一起,放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然后写了块牌子放在上面: 告诫大家,这些书很难读,只有学问渊博的人才能读懂。

这块牌子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目光,很快,这些很久无人借阅的书全部被借出去了。

现在,毕灵顿馆长的名字和前12任馆长的名字一起被镌刻在杰弗逊大楼一侧的大理石墙壁上,迎接着人们充满敬意的目光。

6.死去的 绝世 小提琴

素材运用无数的作家、艺术家,正是在他们还没有被供奉起来的时候,写出了杰出的作品。但是,又几乎无一例外地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他们成名了,就被供奉起来,因此也就成了不幸的 绝世 小提琴。

论点生与死、代价、短浅与长远

在世界音乐之都意大利的热那亚,一个不可挽回的遗憾消息让人们痛一心: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临终捐献的那把陪伴他走向成功的小提琴,当年有人准备出千万美元购买的小提琴,已经散架,再也没有任何作用了!

一把 绝世 小提琴的诞生,除了制作精良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有一个杰出小提琴手长期使用它。这把被命名为 大炮 的小提琴幸运地遇到了伟大的演奏家帕格尼尼。因而,在帕格尼尼活跃在音乐界时,它与帕格尼尼一样被世人敬仰。但帕格尼尼逝世之后, 大炮 的不幸也开始了。

帕格尼尼在遗嘱中说,他要把 大炮 捐献给自己的故乡热那亚,条件是不允许任何人再使用它,只能像圣物一样瞻仰它。

热那亚市的市民无比崇敬地迎接了 大炮 ,尽管有人出千万美元购买,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但帕格尼尼逝世后不久.纪念馆的管理人员就发现 大炮 开始散架。他们请来制琴师修理,但不久后它又散架了。当制琴师又被请来时,他摇头说,不要再修理了,再好的小提琴,如果长期不用,也必然死去。

一把让帕格尼尼走上音乐之巅的小提琴,因为被束之高阁,就这样 死 去了。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失去了一把伟大的 绝世 小提琴!

7.多疑的孩子

素材运用现在的孩子确实越来越 聪明 ,一个个看起来都少年老成。家长们很赞赏,似乎孩子们真的成熟了 他们却不知道,没有童真的童年是残缺的。而所谓的 聪明 ,说到底不过是模仿成年人的世故狡诈而已。

论点教育、童年、成长

大家庭,除夕宴。孩子给老人拜寿,成人给孩子发压岁钱,其乐融融之时,忽然出现让众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有个5岁的孩子,当场拆开一个红包,抽出百元大钞,一张一张,对着灯光看。孩子的母亲尴尬地训斥道: 这孩子,钱有什么好玩的? 孩子理直气壮: 我看看是不是假钞。

8.救生圈

素材运用小小救生圈,却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最起码的文明细节。假如一个城市中,盗贼连维持公共安全的设施也照偷不误,至少可以说明这个城市民众素质的低下,更是对不守公德行为的无情揭露与讽刺。

论点文明、素质、道德、责任感

香港维多利亚港沿岸,有一些救生圈,主要用于溺水事件的救援,这些救生圈简单地挂着,未加任何防盗措施。香港市民建议进行防护,否则一旦发现溺水,如果缺失了救生圈,就丧失了救人的机会。

但香港的公共管理专家却觉得可笑:救生圈是救人的,谁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溺水事件,如果对救生圈进行防盗锁护,那么,当有人落水时,救援人员难道还得先去有关部门拿钥匙吗?

市民反问,假如不进行防盗,有人把救生圈搬回家怎么办?

公共管理专家给出了一个方案,在救生圈上写道: 这是公共救生圈,请勿擅动。 专家认为,人们应该相信香港的文明,如果市民将救生圈搬回家,那就是香港文明的 地震 。

不久,大量写了字的救生圈出现在维多利亚港附近,果真如专家所言,很少有人去动它们,它们真正担负起了救援的重要责任。

9.一堂经典的 表演 课

素材运用一堂经典的 表演 课,类似场景我们每个人或许都经历过,却从未觉出其中有不妥。老师表演的是什么?为谁表演?细组思索,让人回味与反省。

论点教育、表演、让个性成长、虚伪与真实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起。铃声止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陪同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

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老师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能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老师提问,学生踊跃回答,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 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无懈可击。

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

到了会议室,中方人员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 不理解。 人员问: 为什么? 他们说: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外国同行说,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是一堂表演课 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5-09 04:08蒋潭红雨[陕西省网友]IP:3418072952
    看完这篇议论文,觉得素材选取得相当恰当,使得观点更具说服力,很喜欢这种论证方法。
    顶6踩0
  2. 2021-06-28 22:08一缕柔风[四川省网友]IP:2000229254
    @少林我觉得这个议论文的论据有些片面,缺乏全面的调查研究,希望作者能够加强论证的客观性。
    顶0踩0
  3. 2020-08-18 16:07少林[宁夏网友]IP:3406328727
    这个议论文的论点清晰明了,论据充分,素材丰富,可以说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顶1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 作文成长 雅思大作文 出游作文 羽毛球作文 野餐作文 苏轼作文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