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选择越多 越不快乐

2020-07-04 16:00:01
相关推荐

文:肖璐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二十年前我读小学,家附近有一间十平方的小书屋,里面的藏书非常少。

但我每天放学都要到那里泡一个小时,从选择并不多的书里挑出自己喜欢的,读到心满意足才回家。

如今,只要打开手机,我就可以从七八个书籍电商中货比三家挑出最便宜最好的书,我拥有了前所未有多的书,可是却从来都没读完过,只剩“读不完的罪恶感”越积越深。

我们的日常生活,好像越来越常遇到这样的场景:

逛大型超市站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不知所措,对想买的东西无从下手,买一件东西能花一小时;

在网上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对比商品,打开的网页越来越多,最后却一件也没买成,只感觉到精疲力尽;

微信公众号关注了上百个,收藏了几百条认为将来可能会用到的信息和资料,资料越积越多,却从来再没有打开过,分类条目被称为“mark了也不会看系列”

......

物质生活和信息空前丰盛,我们的生活突然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被一大堆便捷设备包围,选择越来越多,体验却越来越浅。

甚至不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我们在一定的自由度中实现了选择的自由,却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为什么好像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不容易感到快乐?

01选择多≠幸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他的著作《选择的悖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当人们无从选择的时候,生活似乎是无法忍受的;

不过当选择数量持续增加时,海量选择的消极作用就会显现,要是可供选择的数目继续疯长,可能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不再是自由,而是自虐。

我们都知道,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是永恒不变的。

假设我们把“选择多”和“幸福”划上等号时,就会出现一种悖论:

首先,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也只能做出有限的选择。

但在海量的选择里面挑出适合自己选择,就成了一个耗费精力的巨大工程,选择减少了我们做出选择的时间,从而导致时间焦虑;

其次,当时间的总量不变,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我们在每个已做出的选择上耗费的时间减少了,导致选择的体验变浅。

在我们还没好好享受一个选择带来的好结果时,我们就又要开始纠结另一个新的选择,出现“多即是少”的状况。

巴里·施瓦茨通过研究发现,出现这种悖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择越多,机会成本越大

机会成本是指做选择的其中一项成本就是放弃其他机会,当选择越多,也意味着放弃的机会成本越多。

也越容易造成人在取舍上患得患失,还会造成推迟、拖延或逃避决策的负面心态。

2、选择越多,期望越高,落差越大

选择机会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预期的上升,但现实往往会与你的高期望形成落差。

3、信息过量,形成选择屏障

一旦缺乏做出某种选择的专业知识,就意味着我们没法做出正确选择。

但我们并没有这么多时间把每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都掌握了,每种选择背后涵盖的其实是海量的信息,最后会导致选择焦虑。

4、选择越多,预期越高,越容易后悔

选择机会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预期的上升,但现实往往会与你的高期望形成落差。

而且随着选项数量的增加,彻底了解所有选项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考虑到可能存在一个最佳选项但又没办法选出来的时候,选择就意味着伴随着后悔。

5、选择越多,越容易陷入比较诅咒

选择越多,越依赖于他人的决定,所以越容易陷入社会比较,对自己的满意程度就越低。

6、选择与幸福和社会关系的悖论

与快乐和幸福最有关的因素就是亲密的社会关系,但社会关系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减少了自由、选择和自主权。

所以在自由和亲密关系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作出一些取舍。

上面这些因素都能对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所以选择多并不意味着就是幸福,当选择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开始和幸福感呈反比了。

02什么样的人会深受多选择的困扰?

以前陪一个朋友去逛街买衣服,她可以在一个货架前整整站上俩小时,就为了对比每件衣服的衣料、款式、颜色、打折幅度。

然后挨个全部试一遍,再加上选择作为配饰的围巾腰带,她可以为了买下一套行头整整纠结上一整天。

更可怕的是,即使已经买好了,她还会钻进同类商店看同类商品,然后后悔自己已经买下来的东西,感叹她就知道还有更好的在后面,“早知道就不要那么早做决定”。

如果不是我拉着,她可能还可以再逛上大半天。

她的完美主义对于我这种“随便怎么穿都可以”的人,简直叹为观止。

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衣服,我似乎毫无感觉,只要基本上符合我的需求我就直接拿下,甚至连试都不用试。

因为我基本知道自己能穿什么不能穿什么,买了就走,也不会再多看其他同类产品一眼。

在选择越来越多的时代,似乎有的人天生就不会被选择困扰,他们似乎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过多的选项不会对他们造成干扰。

但有的人在海量的选择面前会焦虑会抑郁甚至出现拖延、选择障碍和逃避选择等症状。

那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当你要做出一个选择时:

你会一定要选择最好的那个?

还是说足够好了就行了?

1、最大化者:如果你只能接受选择里最好的那个,那么你就是一个最大化者;

最大化者因为完美主义而力求穷尽所有选项,却因为时间有限而陷入怀疑、焦虑、恐惧和后悔。

2、满足者:与最大化者对应的是满足者,他们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而不去想还有更好的东西在后面。

一旦找到了符合自己标准的东西,满足者就会立刻收手,而不再去想其他更好的选项。

巴里·施瓦茨在对最大化者和满足者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了最大化与不快乐的相关关系:

最大化倾向高的人生活满意度更低、更不快乐、更不乐观而且更有抑郁倾向。

那些最大化倾向分数很高的人的抑郁量表得分甚至已经达到患抑郁症的临界水平。

但有一个好消息是:最大化和满足的倾向都有“专属领域”。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最大化者,但每个人都在做某方面的选择时都会有这样的特质。

拿我自己来举个例子,

在生活层面我是一个满足者:

无论是食物、衣物还是护肤品上,只要满足我的一两个标准我就不再纠结其他选项。

在超市购物我基本都是列好清单直奔主题,不会在货架上耗费过多的时间,非常讲求效率;

但在工作上我就是一个最大化者:

在写作的搜集资料环节会出现选择障碍甚至拖延的情况,总觉得有读不完的好书,搜集不完的好信息好资料。

但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所以工作使我快乐的同时也是我焦虑的来源。

所以根据我的例子,你也可以想想,自己在哪部分希望做到最大化的完美,哪部分觉得足够好就行。

借用我们自己作为满足者在某一个领域的经验,扩展运用到那些我们企图做出最大化选择的领域上,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我们做选择的效率。

03这3个方法,更加明智地做选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曾提出过两个最重要的理论: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满意准则”(satisficing)

“有限理性”:

我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信息社会中,而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受到限制的。

既不能拟订出所有方案,也不能将它们排出一个绝对的优先顺序。

西蒙认为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应该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

只有承认这一点,我们做选择时才能走出海量信息带来的困扰和焦虑,在合理的期望中避免选择带来的消极面。

而巴里·施瓦茨在《选择的悖论》中总结道,做出明智的选择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你的目标;

评估目标的可能性;

列出可能的选择;

评估哪个选项最能达到你的目标;

选出最佳选项;

根据选择的效果调整你的目标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下一次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通过11个方法可以实现,它们的核心都涵盖在下面这3个步骤中:

1、选择之前,确定最重要目标

每个人的时间总量是固定的,每天早上睁开眼你就要开始做各种各样的选择。

从穿什么衣服到饭点吃什么,再到工作方面的各种决策,一个人每天需要做出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事无巨细,想让每一个选择都毫无缺陷地尽善尽美,那么我们时间就一定会不够用,对已经做出的选择也不能好好享受,结果就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做选择的第一步:选择对什么事情做出选择,也许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

先明确哪些选择对你才是更重要的和你最在乎的,主动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决策上。

其他的选择则尽量本着适可而止的标准,就不会被各种各样的选择耗尽精力。

2、选择时,降低期待

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跟幸福有关的公式:幸福=效用/期待。

所以选择时适当地降低我们过高的期待可以提高幸福感,并告诉自己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会决定你的命运。

学会放过自己,做一个满意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巴里·施瓦茨还告诉我们别太在意机会成本,比如在购物领域,他给出的建议是:

除非真的很不满意,否则还是买常用那款;

不要轻易被所谓的“新款”或者“改进版”所迷惑;

不要担心选了这个,就没办法拥有其他新的东西......

一定程度的理性,能让我们更好地做出选择。

3、选择后,不后悔不比较

做出重大选择后,就应该尽可能把精力放在维护和改善已有的选择上,学会看到已有选择的积极面。

对已选择的好处心存感激,少纠结于消极的方面,也少和他人作比较,不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选择的悖论在于:

人们总是贪婪于最好的选择,恐惧于错误的选择。

但因为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他们并没有能力事事都做出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们也总是沉浸在错误选择的恐惧中,让他们忽略了已有的快乐。

这种在选择的悖论中患得患失的情绪,其实才是幸福和快乐的最大杀手。

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人们在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中能否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在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只有学会选择,我们才能更靠近快乐与幸福。

作者简介:肖璐,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医学专业毕业,三级心理咨询师;做过编辑记者,现为自由撰稿人;作者公众号:鹿见不评(ID:xiaolu52800)责任编辑:Spencer Nagi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花的作文100字 黄山作文400字 假期的一天作文 初心作文800字 关于失败的作文 雪作文800字 成长足迹作文 写事作文450 万能作文开头和结尾 一篇写景的作文 记事作文三年级 劳动作文素材 春节作文初二 事物作文300字 路作文400字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 努力作文600字 进步作文600字 可爱的兔子作文 关于季节的作文 西游记英语作文 欣赏作文800字 六年级满分作文 关于遇见的作文 日记作文500字 暑假作文600 新闻报道英语作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 描写夕阳的作文 东方明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