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地名实际上是一种文化 作文

2020-07-05 08:39:01
相关推荐

第一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做一个“行者”》! 这,就是2010年温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考场外,带队老师们莫名其妙;校门边,送考家长们目瞪口呆;考场内,参试学生们紧锁眉头…… 意外!几乎是所有人心头涌起的唯一感受! 诚然,《做一个“行者”》这样的题目,似乎更适合于高考作文的命题;“行者”这个内涵丰富的名词,老师家长大人们都觉得理解表述有些困难的概念,那面临中考选拔十分紧张的学生,又如何能从容以对? 试问:“行者”何解? ◎行者xíngzhě 1[pedestrian]出行的人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untonsuredmonk;itenerantmonk]1∶佛教语。即“头陀”。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2∶泛指修行佛道之人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 本题中的“行者”之义,可排除宗教释义,当取“出行的人”之本义。 余秋雨有一书《行者无疆》,释义为“行者,行走的人。”则是对其内涵进行扩展,产生引申义,也是人们普通理解的意思。 从题目上看,可以感知命题者想避免学生盲目套题的主观方向,但确实让学生在审题时产生一定的难度。 因此,采用“读写结合”之法,在提示语中概括了本卷的相关阅读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打开思路,降低难度,还是可行的。 从中考的角度,与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来看,题目的意思主要是讲述自己的行动实践经过的感悟体验为主,侧重点并不在于论述为什么要做一个行者;但并不排除少数学生在选题上会出现偏差的可能,在作文中只片面地空论、讲大道理,会出现严重失分。 如抛开审题中可能存在难度这一点,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是非常深刻、大气、及时的。 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说又陷入了一个误区中。过度强调训练,过度依赖课堂,过度远离生活。语文学习似乎变成了极简单的听写抄写,和不痛不痒的早读。没有阅读,没有观察,没有思考,没有体验,没有辨析,没有实践。 看着基础分相当不错的学生,却思辨能力极差,作文总是胡乱编造,心里总是隐隐作痛——语文的教学,本来不应如此啊! 做一个行者!今年的中考作文开宗明义,告诉人们,学习不可以没有实践!这种中考的导向功能,将对今后的语文教学产生较为积极的意义! “学习”之义若何?从繁体字上可以看出,“学”原指孩子在屋下捧书而读,重在前人知识经验的获取;“习”是指鸟儿窝上张翅试飞的练习,重在实践的锻炼和体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意思,正是说学到一定的知识,并能在实践应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所以,古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所以,“游”字在大多数的文言文中,理解成“游学、游历”,而非“游玩”。 而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文没有太多的积极性,没有太大的兴趣,最大的原因,在于狭隘的训练记忆的教学,让学生失却了真正实践体验的快乐。 但愿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能引起教育者们更多的反思与改进。 语文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除了课堂课本还有生活实践,除了背诵记忆还有理解思辨,除了自我内心还有外部世界,除了现实现象还有喻指想像,除了文字故事还有个性情感……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语文教学也好,作文考试也罢,本当如此! 知其道而行其智,是为行者! 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上,试着,做一个,行者! 第二篇 中考作文题类似O型血 ——转自2010年06月13日《温州都市报》A3版 昨天我市99134名考生参加中考,当天中考的作文题是“做一个行者”,似乎有种“稀释浓浓诗意,渐渐走入现实”的感觉,多了一份哲学思辨的味道。那么如何从该命题中脱颖而出,且听这些“过来人”的不同声音(略有删节)。 中考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活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来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的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做一个“行者”:行动者、感悟者、收获者……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则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省作家协会会员、温籍作家徐建宏 “做一个行者”包含着文化的传承性,古典、包容性大。从本质上说,该命题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即保持关注社会、对生活强力介入的姿态,突显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对年轻一代的公共生活态度、个人价值取向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一点,也与前几天出现的不少高考作文题神合。命题本身具有观点性质,对于具备一定理性素养的考生可能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和展示余地,易于写出有深度、有宽度的文字。从文化视域看,理性、思辨有点国际化趋势。记叙则需要有独到的视角与体验,否则一不留神就“撞车”了,原因很简单,命题比较中性,比较公共,有点像O型血。其实,这正是命题的缺陷所在。 温州市实验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叶明文 很多作文题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但“行”更侧重行为动作,离开“坐而论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由一种“想”的思维走向一种“做”的主动。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可能会有些障碍,而找准一个点去写作是关键,如果仅仅停留在“行动”的理解,行文就容易平淡。“行”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呐喊、回报、拯救”层面上,提示语稍微清晰一点会更容易找到文意和写作的结合点。 温州市第八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张晓帆 显然今年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生活的阅读与思考更成熟,对自我的要求更高远,传达着命题者对学生的期待与希望:不只是坐而论道空谈心性,更要敢于实践着手行动,在行动中体味真实的生活。如果部分考生在平时生活中有这方面的思考和要求,显然就得心应手,脱颖而出。 同时,准确理解题目中的“行者”,学生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从导语中得知,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能让你成为一个“行者”,它是“知易行难”的“行”。如对贫苦者表达悲悯是容易的,但要从心底长出对他们的尊重却是困难的;把对父母的爱挂在嘴上是容易的,但真正捧起他们的脸仔细端详每一道皱纹却是困难的。文章中的“行”强调的是后者,别人不屑做的不能做的,你做了,你才是题目中真正意义上的“行者”。 温州中学高一学生陈翌幻 遇上比较难的作文题,可以在确定了中心后,花少许时间拟几句话奠定基调,如“请称我为‘行者’,我会略一停驻,对你颔首微笑。”放慢文章的节奏,确定基本结构。再者是题材,从材料中提炼,可写的还是很多的:为梦想奋斗的;走出困境的;就社会热点发表我们应如何去做的观点;用行动回报别人的……也可以以行为线索贯穿,从收获的角度写“行”。作文要写得开心,别让自己的文字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第三篇 2010温州地区的中考作文题是“做一个行者”,刚听到这个题目,感觉很出乎意料,有点难,但很有深度,有生活气息。反复琢磨,却越发觉得好,这个题目其实从过去关注学生的思想,开始关注到行动,这才是难得之处,我们很多学生面对个人、家庭、社会等问题往往也能道理很足,讲得头头是道,但到了实际行动时却不见了踪影,例如很多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看法时最常听到的是人类如何如何,好像自己不是人类中的一员了,在点评别人的行为的时候能振振有词,但到自己的时候,垃圾满地,脏话连篇的事常有发生,理论水平很高,实际行动却有时却嫌不足,理想的口号很美好,但遇到困难的时候退缩埋怨的也不少,特别是面对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实际的积极行动机会本身又很少……(其实又何尝只有学生,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而“做一个行者“正切合试图改变这种现状的积极导向。 作文题的思想影响不但是今年,应该成为今后教育的一种导向,注重“说”,同时更注重做,唯有这样才能变成自身的行为,变成一种真切的体验。缺乏实际的行动,许多理论的东西也就显得浅薄了。语文不但要关注精神领域,也应关注行动体验。 这样的语文才是生活化的语文。 语文老师、家长、学生自身都应该从这个作文题中体会一种思想理念,让我们的孩子懂得生活的道理,更要让孩子们行动起来,唯有真正的“行者”才称得上积极的人,乐观的人。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对环境负责的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积极的行者。 孙悟空是孙行者,他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但送师傅西天取经,一路任劳任怨,辛苦护送,化斋缘、战妖怪、请菩萨……点点滴滴,不辞辛劳,才能修成正果,佩服吴承恩语言的神力,让深奥的人生哲理融汇在可爱的孙行者身上,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行者,做一个正直的,善良的,有责任感的行者。 其实一个作文题如果能引起很多人的深思,我认为就是好的,如2008年的《下雨天真好》,当时正值洪水时刻,很多人责怪这个题目的不合时宜,当时也确实有这样感觉,但这个题目的出卷者的意图大概是想让孩子们去关注我们身边的美,思考如何在烦躁的生活中寻找一份诗意,也许这对于急功近利的现代人确实是不切实际,但我觉得它在某种程度,特别是在08年之后确实对教学本身,对如何看待生活方面一直在影响着大家。2009年的中考题《从那一刻开始》评卷过程中更注重学生自我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大煞抄、套别人作文之风头。 回味“走一个行者”,再看网上写的作文提示语言“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不禁让我想到了甘地的名言“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惊叹于两者的相似了。有心的考生应该能明白自己的写作的方向,将来的考生也应该能读懂我们该真正为中考准备些什么。除了语言技巧外,还应该有思想、行动、品质…… 第四篇 不怕写不出,只怕想不出 ——对温州市2010年语文中考作文题的思考 温州市实验中学钱胜武 昨晚才知温州市2010年语文中考的作文题,一听这题目,顿时感到此题之妙。而上网查了之后,发现一些孩子抱怨题目难写。其实这个题目,并不难写,怕的就是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审题不认真,或者说现一些孩子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书英语作文 关于理想和信念的作文 我的发现作文 什么叫命题作文 平凡人的不平凡作文 青春与健康作文 关于成功与失败的作文 春节高中作文 作文那次我哭了 小学生作文夏天的雨 真情作文600字初中 二年级清明节作文 鸡蛋游泳记作文500字 成功作文300字 拥有自信作文600字 打水仗作文 英语作文城市 北京长城作文 李时珍作文素材 传承与创新作文800字 什么刚刚开始作文 小溪作文600字 我的生日作文500字 关于春的作文300字 描写男孩的作文 有关成功的作文题目 500字作文小学 体育运动会的作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作文 坚持的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