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推荐一篇好文章

2020-07-12 17:09:01
相关推荐

一起学习一起分享 祝考试顺利 金榜题名 推荐一篇好文章:天河中学张波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很有研究,最近他总结了自己高三 作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写下了这篇题为《作文语言的诗意锤炼》的文章。在此我推荐 给各位同仁,供大家交流讨论。也一并感谢张波老师。 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2006、06、26作文语言的诗意锤炼 广州天河中学 汉民族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为其它任何一个民族所难以比及,可在视听时代、机械复制时代的快餐文化冲击下这种优秀的东西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毁损,有些甚至变得凌乱不堪,当前中学生作文普 遍存在着的语言苍白之弊就是这种冲击和毁损的具体反映。不少学生作文语言的粗糙、粗陋、粗俗现 象令人目不忍视。卡通读物、通俗电视剧中诸如“哇噻”、“好酷”、“好high”等口头禅成了其 中的通用语言,另据《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说,郑州市一所中学里,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六七百 字的作文,结果个别学生的一篇作文中竟出现了七十二个“死了”,诸如“气死了”、“烦死了”、 “热死了”等等,读后令人咋舌。语言形象性、鲜活性、准确性的荡然无存由此可窥一斑。而这种语 言的粗劣与粗陋必定进一步导致形象思维的颓变、文字内容的空乏及至思想感情的浅白。因此,作为 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我们,极有必要下决心、下功夫和这种现象作些力所能及的抗争,以期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这种语言运用现状。本文试图就作文语言的锤炼谈一些看法,努力使学生的 作文语言呈现出诗意特征。 所谓语言的诗意,是针对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最精粹形式而言的。诗是残酷的艺术,古人在锤 炼方面就有过一些颇能说明问题的情形,如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 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如此而获得的富有特征的语言,中 国古代称为“诗家语”。这当然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作为中学生的文字语言无达到如此程度,但一 定的诗意锤炼还是应该讲究的, 如何才能进行作文语言的诗意锤炼呢?笔者个人认为,起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语言的陌生化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祝考试顺利 金榜题名 “陌生化”是指作品语言的新奇或反常性,作文语言特别是审美功能较强的记叙文、散文、小说、 戏剧等文体本身和一般应用文体、说明性文体语言风格是不尽相同的,它需要的是生动、形象、新奇、 鲜活,也就是说要和日常生活的语言相陌生。陌生化理论是和自动化语言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 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淡化原则性和缺少新鲜感的语言,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 的,而陌生化则要求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摹事物,它以作者或读者似乎从未见过的叙述描绘事 物再现客观,从而使语言不会落入“套版反应”。这种陌生化理论反对陈词滥调,反对因循守旧,反 对约定俗成,从而把日常语言和俗套语言加以整合、变形、夸张,形成一种拒绝性语言,力求用新鲜 的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这种语言的陌生化观点其实类同 于我国宋代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主张,即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形成鲜活、 准确、精炼的风格。这种主张在实际操作时包括把一些常用不鲜的诗歌中的句子加以重新提炼,突破 传统的搭配关系及至使用范围,大胆遣用词句,使其焕发新辉。这方面的例子诸如黄庭坚本人的“醉 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两者由于在对客体观照方面的反常态而获得了鲜活和新奇 的效果,进而促成了一种陌生感,甚至使整首词作充满勃勃生机。 语言的陌生化除了必须对生活语言、普通语言加强想象、加以提炼而使之精确之外,还必须知道 汉语词语具有多层组合的功能,给人们提供了不断打破、重建语言秩序的无限可能性。除了汉语,大 概没有第二种语言具有定语、状语、宾语和补语颠倒错置的语序自由和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词多性 的自由。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眩晕着的灯光”“悠扬着的笛声”“任你人影的憧憧, 歌声的扰扰”、徐自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一层轻纱似的金 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等是这方面实践成功的样板。固然,汉语有自己的语法,但 这种语法作用只能在日常交际功能中发挥其作用,而在作文语言中,我们要能在语法之中出入自由, 不能完全僵死在语法中,应把汉语的自由变为自由的汉语,才能使语言鲜活、生动,而非僵死、呆板。 当然,求奇、求新并非搞文字游戏,陌生化也并非只为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 木状态中惊醒起来,感奋起来,并最终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二、语言的本色化 “本色化”是指写作时的语言组织具备与人事的本来面目(如身份、性格、面貌)相符的表述特 征。本色作为文论概念具有多重含义,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作品应该表现人的本色及本来面目,这实 际涉及到了语体色彩问题。本色化语言古人称为“本色语”或“本色文字”。宋代张炎指出“句法中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祝考试顺利 金榜题名 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得,须字字敲打得响”。语言的本色化意味着语言应尽可能直接而生 动地表现人事的本来面目。中国诗学历来主张“言为心声”,即是如此,李白所谓“清水出芙蓉,天 然去雕饰”也是同理。当然本色化并不排斥精雕细刻,只是要求在符合人物、事物的本来面目方面进 行精雕细刻。 本色化语言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本色化描述,一种是本色化对话。所谓本色化描述,指写作 时叙事人或抒情人所使用的叙述语言或抒情语言,应该符合被刻画人物的独特身份、性格与所处环境 或事物的最原本生态,似乎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本色和活动状况,也最 能再现事物的有别与其它事物的存在。杜甫的诗作,曹雪芹的《红楼梦》,老舍的作品中就有这方面 的典型而大量的例子。本色化对话是从人物与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展开对话与说话人身份和性格相符的 角度来说的。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位农民在对话时所用语言是不相同的,一个司法工作人员和一个艺术 工作者所用的语言也是不同的, 乃至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个成人与一位孩童都各有自己的本色 语言。 这里想特别提及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描写的“我”与闰土见面的情形与对话。 我这时很兴奋,…… 他站住了,脸上出现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啊,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将长烟管靠在 桌边,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祝考试顺利 金榜题名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 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但凡细读过《故乡》的,都能因闰土的形象刻画而联想到“呼之欲出”一词。此时的闰土,被动接受了传统礼制的渐染和深负着苛捐、灾荒及家庭担子的重压,说其已经麻木恐怕不准确,他的口唤 “老爷”是自觉的,他的“喜悦”“欢喜”是由衷的,他 “递过”的那包青豆表现出的一种念旧也 是热切的,他的身上保留有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而现实生活让他的心底淤积了更多的无奈与悲哀。 1921 年的中国农村,“命”是“革过一革”的了,可农民的命运呢,非但未见得变好,像是更悲惨 了些,这至于闰土,除了“默默”,还能怎样呢?这既是眼前的闰土的本色,恐怕也鲁迅先生在那样 的历史背景下从一位下层农民身上体察到的最深刻的一点,也更是鲁迅先生想通过他入木的文笔急欲 告诉我们的东西。 写作语言的本色化,不仅仅站在人事的对面,更要走进他们(它们)的世界里,以期与着笔对象 的“同在”。鲁迅先生显然是当时走入农民心里的“第一人”。 如果说语言的陌生化是追求写人叙事状物的最大可能的“异”,则语言的本色化是追求其最大可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语言的本色化理论与陌生化说法并不矛盾,两者都是以形带神,都是为了获得语言效果的“极至”。 三、语言的音乐性 学生写作之际,不能仅仅为了表意而写,也应该追求音乐的效果。语言本身就是音乐的结合体, 所以要学会用音乐的组合来组合语言。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音乐性是诗歌艺术的独有特征,与 其它文体无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散文、记叙文、议论文、戏剧甚至文艺性说明文也同样需要注重 音乐性。 语言的音乐性主要指声音、节奏和韵律,音乐美能给人一种或悠长、或铿锵、或舒缓、或急切、 或轻盈的情感律动。毛泽东的政论文里文白结合的用词,对偶、排比的运用,骈散结合的结构都让人 产生一种气势的飞动之感。臧克家的随笔《纳谏与止谤》同样具有音乐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中的一段更具有典型性:“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祝考试顺利 金榜题名 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巴金的《海上日出》也很精典:“天空变 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 在这两段文字中,“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正常语序应为“长着许多蓊蓊郁郁的树”;“天空 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正常语序应为“天空变成了很浅很浅的浅蓝色”,以及前文提到的《桨 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知道的康桥》里的例子都属作了变动,打乱了语序,却有力地加强了语气语 势的例子,同时,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明快的节奏和悠长的韵味。 节奏和声韵的突出与加强需要借助多种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段,如对偶修辞能使结构整齐、音韵和 谐,排比修辞能加强节奏、增强气势,叠音词和联绵词的恰当运用能给人一种舒缓、朦胧形象的表音 效果,倒装句的使用在古诗词中更为常见,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合乎平仄,造成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可以这样说,一篇优秀的文章是应该非常注意语言的音乐美的,平时我们所说的学生语言枯燥平 板、淡泊无味,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缺乏音乐性,造成了不忍卒读的结果。 作文语言的诗意,多数时候会被理解为只追求语言的音乐性和潜词造句的意韵,而诗歌除了这些 方面的性质以外,还有一个形象性,语言的陌生化和本色化主要是指形象性而言。语言的音乐性自然 能更直接地体现作文语言的诗意。 四、对写作语言整体诗意锤炼的途径 作文语言只有富于诗意,才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使自己表达的意义很迅速地传达出去, 给人以感染、以震撼、以熏陶、以共鸣,所以写作中的语言问题决非一般意义上的形式美问题,它涉 及到了意义传达的效果,《礼记》引孔子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语言达到 诗意效果呢? 1.经典作品的借鉴与模仿。 借鉴与模仿是写作者作文之际必不可少的、无法超越的阶段与过程。很难想象,一个成功的作家 不吸收、借鉴任何文化遗产就能写出文采斐然的作品,也同样不能想象一个学生生来就能出口成章、 文思泉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那些大家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等都是通过对大量作品的阅 读,才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都是同类现象。但读书要有选择、有辨析,不能乱读一通。我们的学生从小 就被鼓励搞文段摘录,作读书笔记,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呢?经典名作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 鲜活的范例,如郁达夫散文的语言,冰心散文的语言,鲁迅散文的语言,老舍戏剧的语言都可成为我 们学生阅读借鉴的对象。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祝考试顺利 金榜题名 当然,对经典的模仿不是生搬硬套,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格加以模仿,然后努力达到超越 模仿的境界。 2.有意识地对作文语言进行锤炼。 现阶段学生作文的一个弊端在于写作机会的缺乏。很多学生由于文思枯竭,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 教师布置了作文题之后,学生草草应付了事,根本没有机会有意识地主动地推敲、加工、提炼语言。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要想提高作文语言的水平仅靠课堂上的点滴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课下艰苦的努力与锻炼。诗人李贺每天外出都背一布袋,心有所思,随手摘一树叶记录下来, 放进布袋,回去加工整理。而我们的学生,平均一学年不到五十篇作文,且大都是时间性较紧的快速 作文,哪里有时间去认真锤炼语言呢?所以教育学生要认真准备,在课下勤练笔,养成对语言运用锤 炼的好习惯,按照上述标准的要求去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每天坚持写一些片断,对事物进行精 细观察,对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对现象进行认真剖析,借鉴经典,推敲语言,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语 言水平。 3.重视生活的情感体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一充满哲理的诗句也不失为对我们中学生作文 语言诗意锤炼的告戒。写作是“流”,而生活永远是源头。生活时时处处有喜怒哀乐,文字是情感的 载体,而与情感隔离着的文字是“行而不远”的,“隔岸观火”“雾里看花”是从事写作的人所忌讳 的。有“感”而发,“情”急之下,写作才成为可能。从这一层意思上讲,生活中多一些“眼泪”、 “悲哀”、“愤怒”与“痛苦”乃至灾难也许是有意义的(无论间接的或直接的)。所以,我们要设 法叫学生不放弃任何体验情感的机会。 3.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修辞的根本功能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妥帖鲜明,尽可能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艺术的美感。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与规律,其次是指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 为。只有对各种修辞手法熟悉并善于运用它们才能真正做到语言的诗意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 把杨柳在月光下形成的班驳的倒影说成“有如梵阿铃上演奏的名曲”,这一经典的创造里充满了诗清 画意,就是因为运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常见辞格里的比喻、拟人、夸张、反语、借代、通感等在锤 炼语言时用处最为广泛,所以,要对它们进行认真学习与运用,配合上述几种方法,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文语言的诗意化。 一起学习 一起分享 祝考试顺利 金榜题名 推荐一篇好文章:天河中学张波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很有研究,最近他总结了自己高三作文 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写下了这篇题为《作文语言的诗意锤炼》的文章。在此我推 荐给各位同仁,供大家交流讨论。也一并感谢张波老师。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女孩绑架作文 写菊花作文300字 环境卫生的作文 温暖的回忆作文400字 青少年自强不息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点评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机器人英语作文 英雄英文作文 动物的描写作文 什么的味道作文500字 写徐志摩的作文 保持健康英语作文带翻译50字 周记作文350字 吃垃圾食品的危害作文 触动我心灵的事作文 人云亦云作文 玩滑板的作文 小猪开店作文 与诚信同行作文800字 老师不在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呼唤作文800字 关于美景的作文 那盏灯亮了作文700字 作文摘草莓 感恩作文新颖题目 春节趣事作文 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我家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