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中国十大劳模:王进喜新中国十大劳模:王进喜 作文素材

2020-07-14 13:21:01
相关推荐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 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 铁人 。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 全国劳动模范 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 铁人精神 ,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9日第2版

共和国的脊梁

追忆铁人王进喜

武从端亓树新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七一 前夕,走在大庆这片热土上,追寻大庆人走过的足迹,我们不断地被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创业者们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从 老会战 的回忆中,从新一代人的成长中,从千千万万个瞻仰铁人者的留言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铁人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他恨不得一槌头砸出个油田来

铁人是我最好的战友,我比他小3岁,如果他还健在,应该是76岁了。 走进当年同铁人共称为大庆会战 五面红旗 的马德仁的家,这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回忆创业时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他讲道: 在玉门时,我同王进喜在一个井队,他是司钻,我是副司钻。参加大庆会战后,我们两个人分别担任了1205、1202钻井队的队长。就在两个队互不相让地扛红旗、争第一的竞赛中,创造了一个个全国乃至世界的钻井纪录。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 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 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 真急人呀!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 王进喜后来说: 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1960年初,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周正荣、丁国堂、戴祝文、马万福是当年1205队的4个司钻,人称铁人手下 四大闯将 。现在他们都退休了,我们有幸找到了周正荣、丁国堂两位老人。

周正荣老人回忆道: 刚来大庆的第一天晚上,我们34个人就是在一间四壁透风的破马棚里,背靠背度过的。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 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 人拉肩扛运钻机 。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

这些与铁人并肩战斗过的 老会战 ,追忆铁人的音容笑貌和英雄业绩时,禁不住泪湿衣襟。周正荣、丁国堂老人说: 多少年过去了,但铁人的印象却始终是那样深刻、清晰,仿佛他还在我们中间。

井无压力不出油,我们搞石油会战,就要给自己加压

1963年,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以铁人为首的创业者们奋战3年,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我国的头号大油田。

丁国堂老人提到他印象中最深刻的两件事。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 跳 ,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 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 铁人 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 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在钻井三公司,铁人当年的大徒弟王作富给我们讲起了那个刻骨铭心的 4 19 事故。那是1961年,1205队打了一口不合格井,斜8度。铁人和队友们含着泪填死了这口井。有人难过地说: 标杆队的队史上还没有这么一笔。 铁人说: 没有这一笔,队史就是假的。这一笔,不仅要记录在队史上,还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要让后来的人都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单纯是一口废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至1966年,铁人指挥他的钻井队突破年进尺10万米大关,攀上了当时世界钻井史上的峰巅,再一次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争了气。

铁人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英年早逝,年仅47岁。

现任1205队队长盛文革说,虽然45名队员谁也没见过铁人,但铁人精神一直是支撑这个队的灵魂。到现在为止,该队获得各类荣誉227个。目前已累计打井1408口,总进尺176.7万米,相当于大庆油田的1/3。

现在1205队已经采用了液、汽、电一体化的国产最先进钻井设备,司钻坐在操作室里转动手柄,操作钻井,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盛文革认为,在新时期继承和学习铁人精神应该增加新的内涵,那就是用铁人精神去掌握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该队脱产3个月在大庆石油学院强化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目前,该队有大中专毕业生9人,其余34人均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05队,仍是我国石油战线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铁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位于第一口井旁的铁人纪念馆瞻仰铁人。自1991年以来,先后有160万人次来过这里。

在厚厚的留言簿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同我们一样激动难平的心。

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王典,是肇源县人,离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顶着瓢泼大雨来到铁人纪念馆。他说: 是铁人鼓励了我一辈子。

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还未走完三个展厅,手帕已被泪水湿透。走前认认真真地写下了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一位美国友人说: 铁人精神足让人感动一辈子。 来自塞拉里昂的客人写道: 向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致敬。他的精神不死!建设塞拉里昂也需要铁人精神!

铁人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刘仁说: 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顶天立地、光前裕后的民族英雄。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铁人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游记作文600 关怀作文 环保英语作文 爱祖国作文 作文妈妈的爱 描写动物作文 四级作文模板 四六级作文 蜜蜂作文 作文自我介绍 探险作文 冬奥会作文 新作文 夜景作文 网络作文 说明作文 我作文600字 我喜欢作文 作文满分 关于作文 六一儿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500字作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300字 托物言志的作文600字初一 中秋节的作文300字优秀作文 多彩的活动作文450字 初三新学期打算作文 惊艳老师的作文开头与结尾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漫画老师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