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高铁霸座你有什么看法800字范文 关于高铁座霸看法的作文范文

2020-07-15 15:00:01
相关推荐

在一场座位的博弈中,高铁座霸看似成功了,但是在道德上面他却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前段时间的高铁座霸事件引发了众人对高铁无赖的谴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你会怎么利用这次的时间写一篇作文呢?

参考范文1

一个中年男子霸占了年轻女孩原本靠窗的位置,等到女孩拿着证件去和他交涉的时候,这哥们直接瘫坐在椅子上耍起了无赖。

他先是趾高气昂地对女孩说“谁规定一定要对号入座?”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座位,我就是看上了这个位置,就是不起来。

还蛮不讲理地给了女孩三个选择:

“我给你三个选择:

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你坐我那个座位,要么你自己去餐车上坐去!”

更让人意外的是,知乎上有网友扒出这人竟然是某高校的在读博士,在校内就以无耻闻名。

将他推上“C位”的,不是他的视频道歉,而是他在高铁座位上作葛优瘫状的动图和不断被扒出的黑料。继其被扒出的韩国国光大学信息管理学科博士身份被证实后,他还被网友曝出:

在霸座事件后跟人微信聊天时炫耀“我又把一车人耍得团团转”;曾于2016年伪造房东委托书,把租来的房转手租给多名租客并拒不给房东交房租,以至于房东跟租客们将其扭送到派出所;其标注了身份的署名论文也被指抄袭……虽然仍待确证,但那些微信截图、身份照、委托书和租赁合同存照、论文对比图等,都增强了其可信度。

除了这些,还有些目前看起来真实性存疑的爆料:如称他曾在社科院读研、工作;他曾发表题为《网络围观与网络公共领域法制建构》的论文……以至于受他牵连,因此被@的有关单位纷纷与之切割。

一次霸座引发一场“链式曝光”,唾弃声也随着黑料叠加而滚雪球式增加,“高铁霸座男”的遭际,无疑验证了那句被用烂了却不失道理的话:

一个人读再多的书,穿再贵的衣服,没有教养也只是空有一副皮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话概括一个人的教养: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人最大的教养,就是能永远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或许这世界光怪陆离,不善者、伪善者太多。

但是也总会有一些温暖悄然出现,与你不期而遇;总会有一些善良的人站出来,为你遮挡住狂风暴雨。

你的善良与修养,或许也会成为,照亮别人生命的那一束光。

这种深入骨髓的教养,愿你我都有。

参考范文2

连日来,一位在高铁上耍赖占座的男子,招致舆论痛批。被网友们戏称为高铁座霸,之后不久又出现一名女性高铁座霸,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猖狂?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社会应该怎么应对呢?

公序良俗不容挑战,道德底线不容践踏,在法律触及不到的地方,还有强大的舆论监督。

社会生活中,对于法律划定的边界,人们一般不敢轻易跨越,因为谁都知道,跨过去面临的就是严厉惩处。

但是道德约束没这么刚性,它靠的是自觉遵守和舆论监督,在有些人看来,即便偶尔越界,后果也不会有多严重。

因此,在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地方,有人会为了一己之便,不惜公然践踏道德底线。这时,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舆论的力量也很强大。

舆论遣责不会把人送进监狱,但是它会让你的名誉扫地,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舆论的力量更是被加倍放大。

比如此次高铁霸座的孙某,他以教科书式的无赖表现,在一夜之间“名扬天下”,可以设想,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大受影响,变得举步维艰。纵然他拥有博士学历,谁会愿意和一个德行如此之差的人打交道?

诚然,在许多时候,违背社会公德不一定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当不文明成为习惯,当跨越道德边界变得轻而易举,天长日久,总有一天会像孙某一样,撞上规则的墙壁,碰得头破血流。

此次事件给我们一个启示:公序良俗不容挑战,道德底线不容践踏,在法律触及不到的地方,还有强大的舆论监督。

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提升修养,加强自省和自律,把文明素养根植于内心,把遵守规则变成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称得上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伸张正义不能总是依靠舆论声讨,法律才是维持秩序的最佳武器。

此次霸座事件中,铁路方面的表现也受到了公众的质疑。

他们起初把事件定性为道德问题,认为孙某不构成违法,但后来又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孙某进行了惩处,这样前后矛盾的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是迫于舆论压力的被动选择。

列车长和乘警对孙某劝说无效后,都拿不出解决措施,而是选择了息事宁人,这样做固然避免了矛盾激化,但无疑也是对坏人的纵容,对好人的不公。

管理者的妥协退让或许是由于无先例可循,一时茫然,但也不排除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应付心态。

相对于表面上的相安无事,公众更加期待的是,当面对撒泼耍赖等违规现象,在劝说无效之后,执法部门腰杆能不能更硬一点,现场处置能不能更果断一些?

如果事发时能及时处置,就不需要在事发后全网声讨。

此次事件中,舆论声讨虽然最终获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舆论”这柄利剑具有两面性,它既能伸张正义,也可能导致侵权。“人肉搜索”涉嫌违法,网上公布个人信息是一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越界。

只有回归到法治渠道,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当规则遭到挑战的时候,法律必须亮出它锋利的牙齿,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对规则心存敬畏,从而让社会日渐走向文明进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海底两万里作文 从未止步作文 写事作文450字 元宵节作文400 高考英语作文多少分 养成好习惯作文 我的梦想500字作文 亲情作文700字 打手心作文 关于饺子的作文 叙事作文300字 英语关于春节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800字高中 醒来作文 爱国作文400字 奔跑作文600字 七年级作文500字 爱的力量作文 节日作文500字 我爱秋天 作文 作文难忘的春节 美丽的冬天作文 五年级写景作文 写人的作文300 即景作文400字 冬天的作文400字 礼物作文500字 京剧作文 数学小作文 爬泰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