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把握时代脉搏坚持立德树人

2020-07-16 11:57:01
相关推荐

时间:2019 02 15 02:26:05 来源:

陈保侯

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全国卷试题内容,特别是作文题目备受高中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还有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下面,就近两年全国卷Ⅰ作文命题思路做一些分析。

据统计,2017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八省市不再自主命题,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全部使用全国卷的省市区达到24个。山东、海南部分采用全国卷,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自主命题。

2018年高考,除了山东省全科加入新课标全国卷Ⅰ以及西藏由使用甲卷(全国卷Ⅱ)改为丙卷(全国卷Ⅲ)以外,其他各省份高考试卷采用情况仍与2017年相同。

全国试卷作文题目考虑到受众面的全国性,在命题方向、试题内容方面,更加兼顾全国考生,也就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各省高考自主命题时代的地方特色,作文题目更开放,更“大同”,更高远。

随着全国卷的全面铺开,共同的作文题目,广泛的关注程度,使得高考作文更有研究和探讨的价值。紧扣时代主题

2017年、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命题思路一脉相承,可谓是姊妹篇。“关注时代,关注生活”,一根红线贯穿其中,话题内容亦与当下时代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高考作文越来越要求考生在注重“个人品质”的同时,更开阔眼界、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做一个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的社会公民。

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12个词语对应的都是时代热点,涉及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民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命题,从话题上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贴近考生生活与认识能力的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从思维的角度上鼓励考生围绕关键词自由选择、多角度思考,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从思想情感上引领学生了解当下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考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向外国留学生介绍大中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2018年的全国卷Ⅰ作文题目与时代对接的紧密度比2017年更深。题目先是以编年表形式,有选择性地记录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接着展望2020年、2035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宏伟发展目标。写作核心任务:“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考题设计精妙,让一个18岁的青年对未来的18岁青年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既精准对接00后考生的成长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还带有几分浪漫色彩。

综观近两年全国卷Ⅰ作文考题,紧扣时代主题,关注当下中国,是其共同属性。丰富作文素材

无论是2017年高考向外国友人介绍美丽中国,还是今年高考两代青年人隔空对话,考生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是无障碍的,但是要驾驭好这两篇作文,内容出彩,则普遍有难度。通俗点说,就是“题目容易,写好很难”。

这个难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考生对于题目所给话题的内容了解不多,了解程度不深;二是考生对于文章主题立意的拓展不够,往往就事论事,没有升华到一定的思想层面,做到立意深刻,主题积极向上。这两个难点正是高考的重点。高考作文“紧扣时代主题,凸显核心素养,坚持立德树人”的总体命题方向,成为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要解决这两大难点,考生必须在平时广泛关注社会,积累时政素材,学会思考社会人生,了解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所应该持有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也不需要培养这样“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唐代诗人白居易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意味着自己对当下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真正做到“为时而著”,就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律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歌、为时代而唱。

明代东林书院创立人、思想家顾宪成在东林书院书写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副对联流传千古,广为传诵,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

语文与时代相联,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所谓文学即人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就是认知生活、领会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生活,时代发展中有百姓生活,百姓生活中有时代发展,两者交相融汇,密不可分。

2017年高考大纲调整,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明确要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2018年高考又增加了立德树人的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实际的作文命题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

考生要想把文章写精彩,得过作文素材第一关。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介绍中国12个词语,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编年体的重大事件展示,两年的高考作文都要求学生高度关注时事,了解身边的生活现象。比如2017年作文题中“一带一路”“共享单车”“食品安全”“高铁”,考生平时关注了多少?或者说关注了,但关注的程度有多深?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那么要想谈具体,写深刻,必然有困难。再比如2018年作文题目中“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直至2020年和2035年的远景发展目标,既有过去的时代热点,也有现在的时事要闻,还有未来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对时事的考查范围更宽、更广。

学生多了解时事,尽可能多地掌握、积累时政素材,阅读一些时评类文章,对于应对高考作文乃至回答阅读理解类题目都是大有裨益的。如2018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关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四篇报道,这是发生在2018年我国科技领域的标志性事件。语言文字运用的第17至19题,讲到的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也是热点之一。

在平常的阅读训练中,一线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整理一些时政专题素材,印发给学生阅读。学生自己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各类媒体,了解身边发生的重要时事,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凸显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已然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核心要素。

据今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分析,考生的平均分较往年略有下降,依常理,这么不容易偏题的作文,应考出高分才对,为何会发生“好考的题目较低的分数”现象呢?关键就在于考生在作文中并没有把“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体现充分。以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为例:

有的考生把题目中所记述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一陈述,这明显不合命题本意,这种简单原始型的就事论事,立意很低。有的考生写自己经历的社会事件,告诉未来的18岁青年,自己欣逢盛世,是多么幸福,这种立意也高不到哪儿去,作为考生,你要告诉下一代18岁青年的远不止你有多幸福,有多快乐。“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是题目中透露的重要信息,许多考生没有抓住这一句话。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写经历什么,还要考生展望未来18年(至2035年)中国的发展愿景,最终落脚点是考查学生以自己18年的成长经历,体验一种时代变迁,感悟一种思想情怀,是以自己的成长心得来告诉下一代青年,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青春,面对这样的时代。

今年作文考题重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两个方面,涉及“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素养。在时代发展中,作为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是此次作文评分的重要内容。题目重在让考生既能够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伟大成就,感受到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地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地感受“四个自信”,更深刻地体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此次作文“立德树人”功能的体现。很多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忽略了这一点,也就自然出现“入题容易出彩难”的结果。

教育部考试中心为2018年高考命题最新定调为: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高考的命题要求: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语文与时代的关系,高考与时代的关系,学生与时代与生活的关系。高考考查学生关注时代、关注人的发展和核心素养,高考作文命题大方向越来越明确。作为平稳过渡的需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原则,2019年高考作文这一趋势个人预测是不会有变化的,这也可以作为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的重要参考。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17期

意林·作文素材的其它文章 职业球员的脚有多“丑” “大师中的大师”叶企孙:“两弹一星”功臣一半多是他的学生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者离世:活一天就得有一天的人样儿 现实版“泰坦尼克”!小伙儿把生的机会给了未婚妻和陌生人 “中国第一人”张梁,实现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 “金牌反派”计春华病逝,致敬那些兢兢业业的荧幕“坏人”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10-27 02:51我爱洗澡玩泡泡[宁夏网友]IP:3391718026
    把握代脉搏坚持立德树人这才是当教育关键!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难忘运动会作文600字 母亲的教导作文 长大后的理想作文 美丽乡村作文500字 同桌的你的作文 描写长治的作文 学会坚持的作文 关于蒲公英的作文 从军日记作文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作文 《比》作文800字 坚强之花作文600字 家中趣事作文500字 我竟然可以作文600字 雅思写作小作文范文 一瞬间作文600字 只有一个地球作文 写小狗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军训学到了什么作文 历届高考作文 什么什么的力量作文 善良是什么作文 观点类英语作文模板 我看到了幸福作文 端午节的作文开头 最快乐的事情作文 关爱为主题的作文 快乐的暑假三年级作文 母爱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