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项羽之死100字作文

2020-07-20 10:30:01
相关推荐

垓下困守/慷慨悲歌/虞姬起舞/柔情善感的项王/酒入愁肠/哀极而泣/纵夜幕苍茫/月凉如水/拔山之力/ 气盖寰宇 风雨东城/纵横驰骋/虽败犹荣/气宇轩昂的项王/斩将溃围/指挥若定/若青山不老/明珠有泪/英雄有为/ 人生几何 乌江怒吼/激浪浊天/生死抉择/雕像一般的项王/身披大氅/伫立滩边/任西风惨烈/仰天大笑/上天亡我/ 乌江水碧沧月寒,壮士一去何时还。四面楚歌传金柝,英雄泪辞虞姬难。 只能用自己的鲜血为其祭奠,这是英雄不甘却也无奈的最后的抉择。如果不是自矜功伐的癫狂桀骜,如果没有破釜沉舟 的视死如归,如果当日鸿门宴上拔剑起舞。乌江水畔,也不 会任天地悲恸,人世间,也不会徒增一腔血色的哀痛挽歌。 可无论你以怎样的姿态落幕,离弃这世俗,你仍是青史上任 谁都不 可轻睨的浓墨一笔。 乌江水涤荡你被血浸染的衣衫,你那清魂绝世的孤魄在月光下茕茕起舞。可恨英雄的血只能怜芳草,可爱美人的泪总 是惜英雄。八方的楚歌远了又近了, 旭日东升温暖了大地。 而美人今宵带血温柔,要怎样才能换回,那一夜间,陪葬于 我凋零的青丝红颜。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荡气回肠的生死悲歌,肝肠寸断的美人应和。英雄末路,儿女情长,垓下的最后一杯清酒分明有你柔情的眼泪,烟云 散不开的战场分明有那乌骓马的悲鸣。戎马一日,战无不胜, 今日却再也无法逆转乾坤,呼风唤雨的项王竟也保护不了自 己的宝马和爱妻,乌黑的双眸蒙上了忧郁的纱,含恨的泪光 中我读到了无奈与悲哀。路是月光划过的痕,延伸到望不见 你擦干鲜血,策马扬鞭,奔驰而去。乌江滚滚,烈风凄凄,四面楚歌。你无路可退,伫立江畔,你仰天大笑:“天之亡 我,我何渡为?”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你宁愿悲壮地死去,也不愿苟活承受 失败的耻辱。曾经的步步为营,曾经的豪情盖世,曾经的力 拔山兮,那曾经的光辉化作寒风瞬间穿透金甲,血光一闪, 为江东父老留下了千年的遗憾! 你是自负的王者,即使重重被围,也要快战一番,坚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你雕像般的背影被时间风化成了一个传说,一个风采,一句格言,乌江水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泪着无边无际的 情伤,升腾着你的骨气、硬气、豪气、霸气,就这样流淌了 千年。 千古恨,英雄泪,水东流。永远的项王,不逝的英 胧,四面轻轻吟唱的楚歌,将焦灼化为惊愕。“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木然而立,酒入愁肠,又怎能浇灭 我内心的苦闷?多年来,我金戈铁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谁知如今垓下重围,竟无以脱身。遂知天将亡我, 而非战之罪也。只是赫赫战功毁于一旦,毕生霸业功亏一篑, 我怎能甘心哪! 虞姬:“大王意气尽,吾何独聊生”。这一抹殷红,是我送给大王临征前的赠礼,义无反顾的冲向敌人吧,不要回头 遥望长眠的我,我不愿成为你的负担,只愿作你头顶微红的 晚霞,一直伴你走向四方? 我:虞姬带着一个美好的梦静静的离开,在梦中,项王突出重围,重回江东。几年后,又成就了一番霸业。她的嘴角 泛着微笑,像一缕轻纱从项王的怀抱中悠然滑落,英雄的心 也就此堕入谷底,苦涩的泪水已流过嘴角,帐外的喊声振天, 项王心如刀绞,提刀离去。“天之亡我”多么充分的理由,竟 湮没了一个豪气盖世,力拔高山的乱世英雄的志气和信心。 叱咤风云的英雄竟用自负和高傲为自己提前掘好墓穴。 乌江边,项羽冷冷地望着奔腾的江水。他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帮助,“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始终是高傲的。这一刻, 他承认兵败了,但他不承认人生败了。他活出了大气凛然, 豪情冲天的英雄本色,斜望夕阳,他仿佛看到了虞姬的笑容, 那甜美的笑容,听到虞姬温柔的低语,看到虞姬轻盈的舞姿,最后她看到虞姬眼底深埋的一滴泪。美人泪,断人肠,香消 凉。倒在血泊中虞姬仍旧是最美的,项羽紧握虞姬已冰冷的手。世间有百媚千红,我只爱你那一种?项羽嘴角轻扬, 扯出一点点的笑容,僵在这悲伤时刻。项羽仿佛看到虞姬在 向他招手,缓缓提起沾满敌人的宝剑。轻轻一抹,鲜血喷向 天穹。历史定格在这一瞬,千年以来留下了多少叹息。 只听仰天一声长叹,左手拔剑而起,转身,一声轰响,石破天惊的一声轰响?血喷涌而出,洒在地上,顿时变成黑 色,一滴滴,一珠珠。风把它们弥散开来,让它们夹杂着土 粒滚落散开,仿佛大漠的黄沙,肆虐在风中喷薄。乌黑的血 色,黑的发亮。一如楚霸王乌黑的瞳仁,蕴含着说不尽的遗 憾与忧伤。 “天欲亡我,我何渡为”铮铮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怒号的乌江水淹不没。尽管那一刻,江水呼啸而至。一浪又一浪, 一涛又一涛,带不走英雄末路对命运的无望,只是让无尽的 绝望与悔恨淹没头顶,淹没再浸没。 喷薄的风卷暗了天地间的颜色,太阳为之黯然神伤,用乌云拭干自己的惋惜之泪。天色压抑起来,灰尘尘的,在为力 拔山兮气盖世的穷途英雄致哀。不是干净的白,也不是油亮 的黑,天不肯多一份也不肯少一分,只肯以最沉郁的灰色压制乌江亭边所有人的心,似乎是没有擦干净的杂质在悬浮 着,但伸出手,只触到了灰色的悲哀。 2004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 一名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爬到8000米处就返回了。人 们很替他感到遗憾,再往上一点点就到顶了。运动员却说,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只能到8000 米,所以才返回。 请就“别人对我的希望和自我认知”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 字,文体不限。 2004 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示例: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 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依)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 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带(代)才子,就在这儿过 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 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 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 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 淡的幽香。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岁(对)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身)如不 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 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 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 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 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 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 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 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 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 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 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 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 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 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2004年福建卷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人 物:孔子 苏轼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 薛宝钗 〔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2004年福建卷满分作文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个词人,一名酒徒,一个钓客。我这里所说的钓客,是指他的风度气质精神而言的,而不是指他 湖边垂钓。苏轼是否钓过鱼,我不得而知。 宋代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宋代的词人也都是不幸的词人。其实填词对大多数词人来说,未必是他们的一种爱好,也不 能全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填词,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宣 泄,是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需要,因为所有的词人都寂寞并 且痛苦着。在苏轼的词中,我们不难看到或多或少这样的痕 迹。苏轼也涉足政治,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但转 网:项羽之死100 字作文从苏 轼的诗文词作和他的气度风貌人生观来看,单从文人的角度 揣度,他比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都要更纯粹些。 宋代是一个脂粉气息很浓的时代,生活在花花世界的男人们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世俗所说的堕落和沉沦便不免 成为一种必然。如柳永、如周邦彦。但苏轼并未堕落沉沦, 苏轼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卓然独立、洁而不然。尽管也 曾风花雪月、歌妓侑酒、红袖添香,但苏轼是规矩不乱的。 从这点看,苏轼是个入世的儒家的文人。 现在的一位作家说:“酒是文人的情人!”这话恐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0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 品品,看酒气浓不浓,试想没有酒, 我们今天还能读到这样的句子吗? 一个现实世界苦恼惆怅、伤感落寞的人,寻找快乐只能去他的精神世界了。苏轼的现实世界是不如意的、苦恼的,但 他的精神世界是快乐的;苏轼的现实世界是理性的,而他的 精神世界是感性的;苏轼的现实世界是儒家的,但他的精神 世界却是道家的。 我敢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都是带有醉意的作品。出世的情怀留给后人一种永远的豪迈和激情。 从政是入世,入世带来了千般烦恼万般惆怅。于是苏轼便寻找出世的解脱,从精神上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便游山、 便玩水;便赏鹤、便垂钓;便参禅、便礼佛。苏轼从山水中 看到了自己的迷性,求得了自在和安静。苏轼垂钓是在寻找 一种心情,感觉一种氛围。而这是他在庙堂之上,明镜之前 想都不敢想的,也是想不来,想不出的。从佛偈禅语,公案 故事中,苏轼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 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成为一个政客已是不幸,又不幸成为一个文人,这需要多大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但在一 11 个不幸的时代,能成为像苏轼这样的酒徒钓客式的文人,已 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一个故事,总要留点遗憾才令人感到美丽;一种结局,常需存有惋惜方显无穷的回味。失败很残忍,但历史许多时候就 这样不甘寂寞地演绎一幕幕亘古至今的忧伤和难忘。 忆当年风起云涌,吴中起事,初显雄心;巨鹿之战,叱咤风云,勇冠三军;东城快战,斩将杀敌,所向披靡,最后乌 江自刎,至死不悟。 事实总是事实,世界是残酷的,辉煌和暗淡,成功和失败,刀切一样的分明!舞台上,没有失败者的位置。历史的长河 中只留下失败者永无止境的清冷寂寞里无声地抗击,独尝着 难言的苦痛,也执拗地护守着那份真诚和梦想。花环和荒冢, 究竟又给我们指示什么? 你需要怜悯的目光吗?你需要施舍的同情吗?强者往往不需要,而失败者只能被迫接受。太史公司马迁或许在很大 程度上就是怀着这种心态来刻画他心目中的悲情英雄—— 项羽。司马迁之所以不惜笔墨讴歌项羽,是因为项羽的乌江 自刎渲染了浓郁的悲剧色彩,是因为项羽在最后时刻选择了 用鲜血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是因为项羽之死昭示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展示了对命运12 的强大反征服。才给后人在面对项羽之死时,犹如面对一座 万仞高山,常常有一种说不出话来的感觉。他的死令后世文 人唏嘘不已,如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类的概 叹;他的死令后世文人争论不休。项羽是否应该东渡乌江? WilliamShakespeare. 有句这样的民谚: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而茫茫尘世,悠悠岁月,有几多巍峨的丰碑?又有 多少横空出世的大丈夫? 我们后世人大多以小丈夫的目光去审视项羽的一生,包括他的死。对项羽之死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非常简单,:假若 上苍给了项羽第二次机会,项羽还是会选择死亡。企盼项羽 东渡乌江只不过是我们一些凡夫俗子的一厢情愿罢了。 冥冥中上苍明确无误地指示:无论怎样地拼搏奔突、撕咬,都难逃失败的厄运,而且你已无法拨转人生的航向,这时, 你该怎么办呢?如果你大限将至,这时你突然发现,你一生 的耕耘不过是一场徒劳!那么,你还能坦然地对自己说:“我 这一生不虚此行,不枉做人吗?”你能这样安详地审视失败 的一生吗?项羽做不到,因此项羽选择了死,有时,死也是 战胜自然的一种方法,又热烈强大地昭示着人类精神,更让 13 人肃然起敬。或许这就是项羽闪耀的人格魅力。正如小说小 英雄豪杰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项羽这一流侠士 的人。他们视其名誉比他的生命更为重要。因为身体总是“奄 忽随物化,”而名誉则似乎可以“常留天地间”。所以他们常 牺牲他们的生命以求名誉。大丈夫不留芳百世,亦当遗臭万 年!贾谊鹏鸟赋说:“烈士殉名”正是项羽所希望的“身死垂 名”。能够生死垂名,亦是战胜死的一种方法。死能死人的 身体,但不能死人的名。像项羽这一种人,表面上似乎是轻 生,其轻生实由于贵身。老子说:“民之轻死,以其身之厚。” 正可引以说此。 正是项羽有大丈夫之心,所以他能在战场上统帅大军叱咤风云;正是项羽有大丈夫之心他不忍偷生。 对于项羽来说,他一定害怕被人同情。每当想到被人同情,他或许都会感到一阵道德上的恐慌——因为它几乎剥夺了 一个人全部美德。对谁表示同情就是对谁表示轻蔑!后人也 许不愿看到一个卑贱的项羽苟且偷生。项羽也不肯因为失败 而放弃他的骄傲。或者可以说,如果他乐于表示自己和勾践 一样是可鄙视的,他也许就会像一只狗一样被允许活下来, 东山再起。但他的失败再也不能唤起旁观者的骄傲,司马迁也许会用同情和怜悯代替了赞美。后人再也没有”思项羽 “的必要了。因此项羽他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杀死勇士一般的 14 自己。让对手对这个不可屈服的敌人致以最后的敬意,让后 人发出呻吟,嘘唏不已,失声痛哭! 项羽在推翻暴秦的农民大起义中,击溃了秦的主力军,以暴风骤雨的声势摧毁了强大的秦帝国,起了决定性作用。可 是在逐鹿中原这场决斗中,项羽却是个光荣的失败者。千百 年来,多少人为他惋惜。 项羽大大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项羽在田荣死后,继续进兵去焚烧齐国的城市房屋,坑杀齐国投降的 士兵,俘虏老弱和妇女,他所到的地方,都遭到毁灭性的破 坏。这样,他不光和反对他的田荣为敌,是跟整个齐国人民 为敌了。这就逼使齐国人民起来反抗他。在田荣反抗项羽时, 项羽打了一仗就把田荣打垮了,到齐国人民都起来反抗他 时,他却“连战未能下”,打了许多仗还不能取胜。项羽对待 齐国是这样,对待秦国也是这样。秦国的大军在章邯率领下 打了败仗投降了项羽,有二十多万人,项羽都把他们坑杀了; 秦国人民恨死了章邯,当然也恨透了项羽。起义军已经接受 了秦国的投降,项羽还是在秦国京城咸阳大肆屠杀,火烧秦 宫,三个月不灭。又掳掠了大批珍贵物品和妇女。这样,就 逼使秦国人民出死力帮助刘邦反抗项羽。项羽这样作战,那 末他越打胜仗越要进行屠杀,越要跟人民为敌,人民起来反 15 抗他的也越多;打到结果,他的兵士越打越少,到处是敌人。 所以他虽然百战百胜,却终于覆亡了。 另外,他的政策违反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起着倒退的路。秦始皇取消了分封许多王国的旧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大 帝国,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进步的。项羽又恢复了 分封许多王国的旧制度,让统一帝国又退回到许多王国并立 的局面,这是历史的倒退。项羽的用人也这样,他只信用跟 他有特殊关系的人,走的是旧贵族用人唯亲的路。从民间起 来的真正有才能的人,他都不加信任。因此,像韩信、陈平 这样有才干的人,都是从项羽手下投降到刘邦那里去的。分 封诸侯用人唯亲,都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这是他覆亡的 又一个原因。 项羽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他背弃关中,怀念楚国,即放弃秦地,定都彭城,这是一;放逐义帝,自为霸王,这是二; 凭着自己的私智不知师法古人,赏罚不明,不识人,不能用 人,刘邦说,张良善于用计,萧何善于安抚百姓,做好一切供 应工作,韩信善于用兵,他能用这三人,所以取天下;项羽 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天下,这是三。 杜牧题《乌江亭》的诗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乐子弟多才俊,卷地重来未可知”。他认为项羽 之所以失败是主观上的原因,项羽年轻气盛在百战中仅一役 战败,便轻生于乌江之畔,是因气恼和羞辱忘记了“胜败乃 16 兵家常事”和“胜败难以预期”的道理,缺乏坚忍不拔的品质 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有一首传诵千古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对项羽宁死不 肯过江的做法是肯定的、赞扬的。项羽毕竟是一个光荣失败 的英雄,头脑并不糊涂,他深知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不一定会 得到预期的结果,后来田横、韩信、彭越的悲惨下场,证明 他这种预见是正确的。 于是他选择一条道路――也是所有失路英雄必然的道路,自刎以谢江东父老。用现代话来说,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 死。到死表现出他的胸怀坦白的英雄本色。 他胸怀大志, 不肯屈居人下;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敢于拚搏;他性格刚强 豪迈,挠挠者必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加上他:“天亡 我,非战之罪也”宿命论观点,注定他不成功,便成仁。项 羽之死,是千百年来政治角逐中所有失败者不幸然而必然的 结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100字写人作文 背影作文700 介绍亲人的作文 老师改变了我作文 樱桃树的作文 做个文明的人作文 去姥姥家作文 四千字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下册 蚂蚁采食的作文 广东卷作文 苹果树的作文 河源万绿湖作文 想象作文四百字左右 围绕成长写一篇作文 一份爱心的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500字大全 感恩作文四年级 作文 味道 高考押题作文 六年级写老师的作文 描写小草的作文150字 巧遇作文800字 有一种美丽作文400字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英语作文 作文有趣的小狗 四川大地震的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武宁湿地公园作文 小动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