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素材清明节作文开头 结尾 范文小学 初中 高中大全

2020-08-01 15:09:01
相关推荐

薛老师教作文教育经验 教学技巧语文干货 作文指导

1

清明节作文开头

1.今天是清明节,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已经来临了,不知怎么的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下起雨来。这正如杜牧所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我们胸前偑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4.每年的4月4月,是我国人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

5.清明是祭奠先祖,追思亲人的时节。我非常怀念我的爷爷。

6.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清明节时真的是像古人说的那样吗?但我过的清明节却和古人说的完全不一样。

7.今天是每年一次的清明节,也是最有意义的节日。早上我们全家穿戴整齐,准备去扫墓。

8.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今天我们会给祖先等上坟。清明节扫墓又称上坟!

9.今年的4 月5 日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放假第一天我们一家照常回到家乡祭祖。

10.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长埋在地下的英烈们。

11.清明节到了,小镇上热闹极了,因为一年一度的清明又开始了。

12.清明节到了,我和妈妈出去逛街。我们来到大街上,哇,人可真多呀,真热闹呀!站在高处往下望,就像一条黑黑的长龙。

1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4月5日的清明节。清明集市是远近闻名的,每年的这一天,大街上人头攒动,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到了这个节日,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15.4月5日,没错!就是清明节,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一家3口和表姐还有舅舅一起去乐清扫墓。

2

清明节作文结尾

(1)

虽然下起了大雨,挂起了大风,马路上依然有络绎不绝的行人,打起了雨伞。山坡上传来一阵阵鞭炮声,过了一会儿,爸爸和爷爷奶奶回到了车上。奶奶说:“潇潇,刚才我们敬了你的祖父,她保佑你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我想:“祖父在天堂一定会过得很好。”

(2)

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并且对得起他人。

(3)

扫完了老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得扫爷爷的坟墓去,翻过了一座山就到了,爷爷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轻的,到了爷爷的坟墓上,奶奶就想起了爷爷的许多往事,嚎啕大哭起来,受她的影响,大家不免都有些伤感的情绪,同样我们也是把爷爷的坟墓清理了一下,压上了香纸,就下山了。

一天的扫墓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爬山有些难,但是我还是跟着队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喜欢清明节这一天。

(4)

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处在危机的时刻,是他们,不顾一切,冲在前头,保护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天的美好时光。“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的我们也必须不停学习、奋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为今天而倒下的先烈们。

(5)

爷爷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3

清明节作文

500字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农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节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落难介子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晋文公即位后请介子推为官,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误将介子推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悔下令从今往后这一天禁火因为禁火称“寒食”,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我们一家人坐车去老家祭奠——去世的祖祖。

终于到了祖祖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祖祖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祖祖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祖祖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祖祖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百的,有两万的,还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边烧边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祖祖你“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600字

清明,踏上寻春之路

题记:粉蝶双双穿槛舞,却问春在何处?

窗外,细雨霏霏,像一个个音符,跳跃在地面上。不像秋雨,有那么多的惆怅,那是一种飘渺的感觉,像是被陈酿的美酒灌醉了,像是在做一个甜甜的美梦……

清明,在人们记忆中一个最深的定义就是扫墓。但我却觉得清明更多是应该细品那已经酝酿了很久的春的气息。于是,我踏上了去寻春之路。

太阳终于禁不住诱惑,露出了一丝淡淡的阳光。一幅绝美的画面跃然于眼前。柳,当然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仿佛是被翡翠所渲染,嫩的叫人不忍心去摘,近看,一片片叶子打着细卷儿,在金纱一般的阳光下懒散的伸着懒腰。微风吹来,飘在了水里,连湖水都被她弄痒了,笑出了酒窝。

最有韵味的非樱花莫属。走近樱花林,就像是进入了梦中的世界。远看樱花仿佛一个穿着婚纱的新娘,那蝉翼似的白纱裙与淡粉色的脸颊简直无可挑剔,把春天的柔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樱花虽小,但却香飘千里。地上,洒满了那些敢于同早春的寒冷抗衡的勇士,像一层粉色地毯,默默地,不禁感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好美的花,好可贵的精神。那些娇气的,则在这最美好的时节里尽情的享受阳光的曼妙,虽然娇小,却显得那样可爱,毫无一丝妖媚,一如我见过的水晶。那些害羞的花儿,则只是从缝隙里偷偷看着外面的美景,即使是这样,她们也很满足。樱花下,几个天真的孩童走过,洒下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哦,樱花也显现出了那一份难有的童真……

一汪湖水,一棵垂柳,一片樱花,构成了春天~

哦,春天在哪呢?画中吗?

不,在每个人的心里……

700字

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这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从我记事开始,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母亲就带着纸钱,领着我上坟去。

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担山,那儿离我家很远,要转好几道车。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因为母亲在坟前一烧纸钱,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满山遍野地到处玩,直到母亲把我拖上车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有一次我发现在一座破烂不堪的坟前,从来没有纸钱烧过的痕迹,我很奇怪,就弯下腰,仔细辨认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么“生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斗”,而且他还是个外乡人哩!咦,他应该埋在烈士墓园吧!为什么上面没有一个亲属的名字?

我带着疑问跑去好奇地告诉母亲,母亲没有抬头,只是缓缓地说:“唉!你拿些纸钱去为他上坟吧!”我接过了母亲递来的一叠纸钱。走到了他墓前,一边往火里扔纸钱,一边喃喃地说:“从来没有人来为您上过坟,您一定很寂寞吧,我虽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认识您,但您当年一定是个功臣,如今尸骨却流落他乡,我为您烧一些纸钱吧……”这时,一双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双肩,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母亲,她轻轻从我手中拿了一些纸钱,扔向火中,纸钱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张,两张、四张……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亲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她不能上坟了,而我一个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们就在室外烧纸钱,母亲扔一些纸钱就说:“爹!您接着吧!小远(我的舅舅)拿着……”

纸钱只剩下最后一叠时,母亲把它递给我说:“小咏,你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烧吧,唉!没人给他上坟怪可怜的。”……火光映着我的脸,我在心里说:“安息吧!明年清明节时,我一定为您去上坟!”一阵风吹了过来,把纸钱烧过的灰烬吹走了……

4

今天,薛老师还为各位精选了10篇优质高考高分作文,这些作文以颇具文采的笔触,从不同角度,抒发阐明了自己对清明节的浓郁情感与独特见解,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赋予你的写作以全新视角!

1寄清明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灰蒙蒙的,仿佛这才能更好地显出它淡淡悲哀和丝丝忆念的味道。

幽岭浸环起紫烟,潇洒自如空来去,雨萍风荷点山春。手捧白菊,满把悠情寄后土。惶惶空山依依情,点点清泪悠悠愁。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罩在青烟前。好一个寂寞的旅行,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远望,墓地隐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风雨愁煞人,怀土带愁,杂草笑貌,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漫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莫生离死别处。”古往今来,人性中的某一些总是共同的美好的感情。人事也会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而逝者往往对世间有所眷恋。

有人对我说过,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地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亲人的这种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脑海中再次浮现他们的笑容,心中总该会有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N十年以后,这感觉仍不会减弱。也因如此,清明成为了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

对亲人的绻绻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是生活的负担。再次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忧愁。这忧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让我们承载着思念,向大地微笑,来年,仍是这样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2清明未雨

窗透初晓,日照西窗,云自摇。

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清明,未雨。也许正因如此,才使我无法体会到古人“清明时雨,行人断魂”的悲恸。

随家人执花来到墓前,墓前芳草青青,树木丛生,不像是一个伤心之地,姑婆却已经开始抽泣。

哭声使气氛变得凝重。

继而是烧纸钱,浓烟扑到我的脸上,眼睛里似乎有液体缓缓流出,泪,为什么流泪?是被烟呛到了?还是因为哀伤?

其实我觉得我的悲伤只是源于这哀痛的气氛,毕竟我连墓中躺着的是谁的骨灰都还未曾了解。

但姑婆的啜泣声是真得让我感动了。是啊!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眼睛深陷,满头银丝,皱纹遍布了她的额头,忧愁爬上了她的眉梢,竟然就在我的面前哭泣,能不将人的心触动吗?

纸钱烧完了,只见那火就要熄灭,我准备将它重新燃起,姑婆忽然叫起来:“别动,别动,让它自己烧!”而后又拿出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出来烧,边烧边嘟嚷:“你们自己分啊,这些东西你们自己分,还有这儿的这双鞋,你们一人一双,不要抢啊……”我觉得好笑,却又笑不出来,毕竟那也是老人给自己的一些安慰啊!

烧完了,火熄了,风过掀起一片尘埃,模糊了我的双眼,只看见烟尘中,墓前纷飞着灰色,更衬托出了这片地的悲伤。

墓前烛焰依然跳跃。发现不知不觉间竟已度过了一个下午。

月影憧憧,烟花几重,烛花红。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人。

欲问酒家何处,却无人指路。

3又是一年清明至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

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4清明节的思念

我作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在他离去的那一刻突然真切地希望,另一个世界是存在的,灵魂是永生的。

我不善于亦不喜于在公众面前诉说什么,他应该也是这样的吧,一生未见张扬。然而四月初开的樱花又一次唤醒了心底对于他的强烈感情,似乎只有诉诸纸笔才能使他再次站立于我的面前,露出世界上最和蔼的笑。

四年来,有关于缅怀或者思念姥爷的文字,我这个孙女——是的,我不喜欢“外孙女”这个称谓,显得很生疏很隔阂,已经写下不少。现在不想再书写文学味道极强的悼文,更想去记录探究一位老人对我的影响以及他生命末尾的点滴。

如果说,人对于生命的体会和对死亡的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深刻,那么他的离开正好是在我即将走向成熟的岔路口。初二,十四岁,不大不小,尚未了然世事,但又的确明白了一些什么。从小为我解答过无数疑问的、拥有很多智慧的老人,又用他躺在急诊室狭小病床上的身躯给我补上了关于死亡的一课。这么多年来,每当夜深人静又偏偏难以入眠的时候,总会想起零七年那个夜晚的一切。不得不承认,彼时的每个微小细节已经镌刻进了我的内心深处,无法与我的生命剥离。我想,喉咙插着导管的他,意识是极清醒的。当我用左手拉着他时,他给予了一个绵弱无力却真真切切的回握。

于是,四年来,这样一个问题便反复盘桓在我的大脑里——当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会是怎样的心境?一方面灵魂要承受死亡解脱带来的诱惑,一方面肉体还要忍受生命最后挣扎的痛苦。是的,我认为对于弥留之际的人来说,挽留生命的手段反而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不是他们想放弃而不能,而是他们明白地知道,强加于肉体之上的种种是徒劳无用的,却又燃烧着求生的欲望,这样绝望而悲愤的挣扎是我等喝茶聊天的缅怀之人所无法体会的。

他的病很不好,饭菜难以下咽的那种。去过医院后的几个月,他飞快地消瘦。我曾嘲笑过的大肚子也日渐扁平直至凹陷。与此时的他相比,我却飞快地胖了起来。因为给他特制的肉粥不幸被我视为珍馐,每日必定狼吞几大碗。他曾说过看着我吃饭都觉得特别香,不知那段日子看着我如饕餮一般吞食家常菜时的他,会不会得到些许慰藉?如若能此,我的赘肉也算没有白白长上去。对了,还有那些被我剥了皮的山楂,是不是给他素淡寡味的饭食添了些色彩?这些疑问当时都没有问过,现在也只能自己揣测了。

后来,他真的很消瘦羸弱了,甚至站立都会双腿颤抖。我每天都紧张地守在他身边,生怕稍不留神他就会在起身时摔倒。也正是那个时候,家里为他在不远的地方租下了一套宽敞的房子,为了安慰他几年漂泊在北京的不安的心。我想,对于一位老人而言,叶落归根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这代人不会在乎这个,因为我们本就是无根的浮萍,人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搬家的第一天晚上,他坐在窗前的沙发上喝鸽子竹荪汤,享受的表情让现在的我想来会有点心痛。若说他的漂泊,还是我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为了照顾我他不会来这,变成离开树枝的银杏叶,在北京九月的秋天里随风打转。搬进新居的两个月后,他就离开了。可怜这位地道的东北老人的火化证上,祖籍一栏填的竟是“河北”。

好像是周三,快要期中考试了。我在他的家里吃过饭就急着回家复习。他斜靠在里屋的床上对我挥挥手,笑着说“再见”。后来,我们就真的再见了。

现在,每当我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或者想不明白的问题时,总会想起他。会想,如果我问他这样的问题他会有怎样的解答?我很想让他看看我长高了的样子,梳短发的样子,戴黑框眼镜的样子,还有许多……他从未见过的样子。当然,还很想让他看看若干年后我的丈夫、我的孩子,他的曾孙。生命就是这样神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轮回的。我的血管里流淌着我父母的血液,我父母的血管里又流淌了祖辈的血液,所以我不仅是我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祖父母生命的发展,只要我的心脏还跳动,他们便都安好。

玉渊潭里的樱花又开始盛放。记得他说过晚樱最好看,像雪,像云。好像他还说过有一棵特别不起眼的小树是开淡绿色樱花的,可惜年年这个时候都去,就是没找到过。

很想再陪他看一次樱花,搀扶着他到樱花树下,然后告诉他,他一直捧在手心里的最没出息的孙女是多么爱他。

5清明竹韵

清明节将近,由然想起竹子。我对竹子的好感,却是在清明节那天的一场大雾里产生的。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当天凌晨,大雾漫天,几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出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今天得去好几个山头祭拜先人。只记得,当天早上,父亲挑着祭品走在后边,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如一只脱笼的小鸟。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曲调吧,或许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我的胸前。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过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一条峡谷里。父亲轻轻喊了一声:“别跑得太快,前边是一片竹林了。”我应了一声,却一个劲地往峡谷里跑。父亲在后边摇了摇头,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欢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风中吹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在弯角处我终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绿色般的潮水,从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无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地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声音,宛如一片绿色的急流,所有的叶子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修长而青翠的叶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争渡。我站在万千的竹子当中,只觉得自己已被绿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耸云霄,一直长到了峡谷的顶端,遮没了天空,嬉戏着白云。细小的竹子,刚刚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绿地,也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子,加入这雾中的争流。绿色的震撼铺天盖地,万千的翡翠招摇在我的面前,我抚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间绕来绕去,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亲放下肩头的祭品,站在林间,也有点出神。

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在绿色的枝头上跳跃着,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留下溪流走过的痕迹;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坠而去。

后来,或许是第一缕刺破林间雾气的阳光唤醒了父亲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递给了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唤道:“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是年幼吧,也或许是不对先祖们感情不够深沉。荒山中的孤冢总让我感觉阴森,要是没有父亲在身旁的话,我敢担保我会吓哭的。那年的清明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祖先的记忆,却永远铭记了那片竹林,那片绿色的,空灵的世界。也记得了父亲削给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亲唇边吹响的竹子。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的吧,又读到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是王维的吧。读了很多很多,也见过许多人画竹,如郑板桥的画,但却总觉得失落。那片空灵的世界,没有任何诗句,没有任何画笔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6清明绵雨难起烟

清明又到了,傍晚,小镇里灯火齐明。

我满心激动,拨出了爸爸的电话号码:“爸,明天就是清明了,你和妈妈是晚上回来吗?”我紧握着电话,希望爸回答‘我们晚上就到家了。’这样的话。

“孩子,爸爸妈妈这里工作特别忙,这几天根本赶不回去。”电话那头爸爸满怀歉意地回答着,还有信誓旦旦地承诺,“放心吧,跟你爷爷说我们明天清明就回去,一定回去!”

“哦......”我又一次失望地挂了电话,其实我心里也清楚,爸爸明年估计也不能回来。他已经说了很多个“下次”了。

“怎么样?晚上该会回来了吧?”爷爷提着大包小包的贡品从门外冲了进来询问,但话说到一半,声音降了下去。

他已经从我的表情得出了答案。

在无言中,满屋的烛光似乎黯淡了几分。

“要不,你再给你叔叔他们打个电话问问?”爷爷打破了沉默。

我点了点头,又拨打了叔叔他们的电话。

“对不起呀,我在福州,回家路程太远了,我赶不回去。跟老爷子说声抱歉。”叔叔不会回来。

“这儿同学过几天请吃饭,就不回去了。”小姨也不回来。

“小弟不好意思,我脚扭了,不能回去了。”哥哥也不回来。

“嘟嘟嘟.....”姐姐的电话关机。

乌云压了下来,风似乎也停了,树叶和花草也停止了摆动。在黯淡的烛火下,整个世界似乎一片诡异的死寂。

“爷爷,别生气了......”看着坐在竹椅上目光呆滞的爷爷,我的心似乎被重重地敲了一下。想骂,却什么都说不出口。

“不生气,不生气....”爷爷努力装出一丝笑容,“清明不过也罢,孩子们在外面快快乐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孩子你快去吃饭吧,让我一个人坐一会儿。”然而我看得出,爷爷的心里充满了失落,有那个老人不希望清明时节全家相聚祭奠先人?

我默默地转身走进厨房,却吃不下去,将一桌满汉全席放进冰箱。在我无意中转头时,我看见,爷爷直愣愣地看着奶奶的照片,眼眶发红。

深夜,灯熄。我从床上爬起,在凄凉的月光下,我看见张继的《闾门即事》——“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绵雨起新烟。”

何来“新烟”?看着小镇中那灯火通明中的死寂,我不禁一阵苦笑。

清明时绵雨难起烟!大家都“忙”着,怎么顾得上起新烟呢......

7叙清明

夹杂着几句唐人的诗句,清明就这么杏花小雨,朦朦胧胧地到来。

我随着人群,慢慢上山。山道两边,有那么多的坟墓,心里感觉不胜复杂。这些墓中人像我们一样,活过、累过、爱过、恨过、得意过、失意过,而今只有一块块碑石躲在杂草中叙述着他的光荣与泪水。

向远处望去,一眼小池睡在两山之间,风水挺不错。

中国老百姓家要是买房子亦或其他地皮,总会叫风水先生来了了风水。风水好,利子孙,老一辈就觉得心里塌实。在老人心里,自我是次要的,要紧的是作为生之大流的一个点滴,能够让江海永远不停地流去,波澜蔚为壮阔,接天连城,成为一个动态的永恒!有了这样的思想,不就有了万人拜山、民族扫墓的注脚吗?

山上的住户越来越多,好在与我无关。自生下来起我都没经历过亲人阴阳散的生离死别,对于那些早已安睡,化为一抷黄土的老祖宗,心底对他们赐予我生命而感谢。除此,很难在心里找到什么伤痛的感觉。只有在清明节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爷喂过我吃饭,某位大婶抱过我,某位大伯救我于患难……种种往事,在岁月里发酵,越酿越醇。

是的,去者渐多,但生机并未了无。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群不是越来越汹涌了么?坟前墓后,或弯腰除草,或低头默祷,或促膝长谈,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个个坟前都有人在叩拜,这是一个朝圣者的行列,整个民族投入其中。叩拜我们的祖先,这是传统的信仰,中国的力量。清明节,它漂泊了几千年,渡船泛舟在时间岁月的沧海间,告诉我们,斯人在黄土间等我们,除去杂尘,作番安顿。

这顿悟,令我喜不自禁。一柱香,虔诚拜倒,烟雾在山坡上弥散。

8感思清明,感恩生命

清明节冰消雪化,万物复苏,天地间没有了狂暴,没有了热烈,有的是草木吐绿、细雨纷纷、断魂的行人、飞舞着的冥钱……凄楚中透着哀伤。又是一年清明节如期而至了。

清明时节人们的心中充满着愁绪,愁绪是对那些已故亡灵的哀伤,我坐在窗边,闭上眼睛,感受着清明的韵味,清明的文化,视线变得模糊了。

在模糊中,我仿佛看到了二千多年前的晋文公逃难的路上,饥寒交迫,大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煮汤给他吃,晋文公成就大业后,却忘记了舍身救君的忠臣,当别人提醒之后,晋文公羞愧难当,他决定奖赏介子推时,介子推同老母亲已隐居山林。绵绵群山里,晋文公找不到介子推母子的身影。为了能找回介子推,晋文公命人放火焚烧绵山。介子推与老母偎依在大树旁,熊熊烈火尽情飞舞,在烈焰中,介子推如同最后一抹云彩消散了……

不知不觉中,一滴泪珠落到我的唇边。在清明节里我感伤古人的忠义。千百年来,清明节一直是人们对已故亲友的追忆,对已过的爱的缅怀。当我们在墓前拜祭祖先时,除了哀伤思念之外,我想我们更要着眼现在,孝敬我们的父母、长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所在,回眸历史:王祥卧冰求鲤,文帝亲尝汤药……每个故事都记载着一段至孝之情。俯瞰今朝,马鹏飞细心照料奶奶,田世国捐肾救母,一幕幕感人事迹又奏响了现代人“孝”的乐章。长辈用爱与光阴呵护我们成长,他们无私付出,无怨无悔,而我们又何曾回报亲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把这种遗憾留在清明节之季,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慰籍父母、长辈们的操劳,要让大孝之花开满神州大地,让传统文化在炎黄子孙心底根植。

清明节——生命——死亡,面对着亘古不变的话题,谁能不慨叹生命的宝贵?可近几年,频繁的自然灾害:如四川汶川地震、甘肃泥石流、日本海啸地震……数以万计的生命,顷刻间化为无有。面对如此灾难,我们悲痛,我们哀伤,我们祈祝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有些东西可以重来,而生命真的是不能重来。我们活着的人要更加热爱自己的生命,善度此生。生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当我们在追思中,看到那些隐藏在细小中的关怀、那些不起眼的呵护、那些记忆深远的爱与付出,那些生命给予我们能够经历的一切,包括失意。不如意……我们都要感恩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是可贵的,它也是脆弱的,我们一定要善待生命。当今世界,有多少人的生命毁于疾病、战火。面对病魔,生命和它顽强的搏斗,会显得更加壮美。可对于战争,我们多么希望不要人为的为生命制造灾难,那些为一己之利而征战的军人可想到过战争使多少无辜生命伤亡,又使多少平民流离失所。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的铁蹄曾踏到欧洲,战神亚历山大几乎征战半个世界,最终又能如何?清明节里追忆那些伤感的历史,诉说无尽哀思的情怀之余,我们更不能忘记拜祭那些为人类的和平逝去的先烈。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我们的安宁生活。我们永远要感恩那些逝去的生命,衷心希望世界能没有战争,让生命不在厮杀中死去,让每个鲜活的生命活的更加精彩,更有质量。记住:生命在万物之上,生命无价。窗外,细雨依旧纷纷,天空也淡然失色,我挥笔和时空呼应,在清明的沉思中我发现:原来生命如此神圣!

9清明时节雨纷纷

天青地苍,风雨飘摇。孰问今安在?……春末,已是清明。

——题记

不想,清明的雨,竟是隔了半日才下。

我低头,看着雨点一点一点打在石地上,看着湿润慢慢洇开来,晕染出大朵的深色的花。

雨水从伞上急急流下,在石地上蜿蜒流转,如一条小蛇般游走。已是午后,偌大的墓园里不见人影,只有地上被雨水泡得褪色的、但依稀还残留着朱红的鞭炮纸屑无声地诉说:这里,曾有人来过。

汉白石碑,做出飞檐高瓦的模样,金字静静地嵌进碑面。蒙蒙细雨,纷纷扬扬,飘落在冰冷石板上,发出极细微的声音,仿佛有人在极轻地叹息。

你,如今何在?

——你看,花又开好了。

那日,前院,你正蹲下身子,弯了腰去扶直一朵金盏花。釉青的端庄的花盆里,开着繁缛明丽的花儿。

真好。我由衷地赞了句,搁下手中的事物走到你身边。你眯起眼睛笑了。银发被你每日很精心地蘸水梳拢到脑后,绾着扁平的髻,插着一支簪子。家养的猫,慵懒地蜷伏在花枝下小憩,温顺而安静。

四月的微风轻似梦。

细雨蒙蒙地下,无声无息。隔着一层由窗边水珠袅袅升起的雾,我坐在昏暗阁楼的角落里翻书,猫忽然窜进来,跃上我膝盖,打落了书本。我佯怒要用书打它,却听见一阵熟悉的细碎沓沓声,不由放下了举起的手。

你进屋,抱来一摞似刚从前院里收回来的衣物,摊开在榻上,连边角都仔细抹平,叠好,在我不解的目光中打开你那个不容许旁人轻易碰过的箱笼。

那是阿婆走后要穿的衣服。你淡淡地说,眉目间淡泊而安宁。好像那只是向我说家常话那样平常。

走?去哪?我警惕地站了起来。

很远的地方啊……你盖上了箱笼。

檀木箱笼上,乌沉沉的回环花纹凹凸,白铜包锁……里面静静藏着的,无端让我感到不详。

如今,你已穿着那箱笼里的衣物,去了很远的地方吧?

四月的雨下了一年又一年。

四月的风吹了一年又一年。

——又是一年清明。

你,如今可安好?

焚燃着的香高高立在炉中,灰白的香灰夹杂着细雨,为三角炉又新添了一层灰。袅袅升起的游烟,细细的,忽而被风吹散,但仍有条不紊地焚着。

你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就像那日在素净花盆里开好的金盏花。

——你看,花又开好了。

清明节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0思乡面

清明节回老家上祖坟,一进村门,就看见爷爷在拐弯处迎着。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个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这里。背后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时侯一放学就上山找笋子和各种果子,要么吃,要么卖,卖来的钱就买书。走在山上崎岖的红土小路上,一阵阵清新的风拂面而来。

爸爸成年后远离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现在,对他曾经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怀有一种感激之情?

可是——

我生在异地,自然对这陌生的故乡没有太多情感,虽在电话中知道他们很爱我,但说实在的,我对他们的情感毕竟不怎么浓。

爸爸妈妈与爷爷在客厅谈话,我便去厨房看奶奶。那里的灶台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锅,下面有一个大洞,似一个房子。洞里的火正旺,只见奶奶用铲子在锅中炒。我走近一看,锅中的肉丝炒出了油,“噼里吧啦”“噼里吧啦”地响。奶奶将切成丁的竹笋从热水中捞出,一同放进锅中。她一边用手熟练地将白白的面条放进煮沸的泉水中,等熟了又用筷子捞起,就着些许面汤一同放入盘中,用炒好的肉丝、笋丁连卤做浇头,上面再撒些青葱,原本淡色无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了生机。

奶奶笑着,眼角皱纹如刀痕一般明显。她端来了刚刚煮好的面条,还有热气。

我问爸爸:“这面叫什么?”他边吃边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羞山面!”我连忙品尝,面条十分顺滑,口味与阳春面差不多,样子也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又对爸爸说“这里面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之处啊!”爸爸看着我说:“外面的面鲜是因为放了很多味精,这可是一点味精都没放!”这样细相,还真是味道不错,于是我一口气吃完连汤都没剩下,盘子像被我洗过似的。

这碗面很真实,就像爷爷奶奶对我的爱一般。想到这儿,又牵起了我对正踩着的这块地的情感。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本啊!这片土地,湖南,顿时变得那么熟悉。

林清玄一口饮习西江水,我现在一碗食透思乡愁啊!

后来,妈妈也学会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后,称赞不绝于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觉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无穷。

又到了一个清明,我想起《诗经唐风》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面汤,闻一下也行。

ID:xlsjzw1

查语文、作文干货,见公众号底部菜单

申请小学同步学习群,加薛老师微信

jsbyxhj8888,请注明年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玩得真高兴作文350字 考试的烦恼作文 走出舒适区作文 写挑山工的作文 一年级作文秋天的景色 作文纸条破解版 我和我的祖国500字作文 粽子作文300字 独特的我作文600字 写人的作文五百字左右 思念爸爸作文 秋天的声音作文600字 快乐成长作文500字 童年趣事作文六百字 泡温泉作文300字 人要有梦想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700字 写最敬佩的人的作文 游百里杜鹃作文 关于真情的作文800字 男打女屁屁作文 关于24节气的作文 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作文 作文同桌 姐姐作文 我与植物作文 不寻常的客人作文 校刊作文 景作文 什么是创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