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王鼎钧解答作文难题作文十九问

2020-08-10 10:06:01
相关推荐

看。望子成龙,杳如黄鹤,千里鹅毛,如簧之舌。这些都是成语,成语里头找比喻,可以找到很多。“柔若无骨”,这个不是比喻,“柔情似水”,这个才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受降城上月如霜”,诗里也有很多比喻。“跳进黄河洗不清”,对,俗语谚语也是一个宝库。你知道“跳进黄河洗不清”是什么意思吗? 这是说嫌疑很大,怎么解释也没有用。 为什么说跳进黄河呢,因为黄河里的水多。你说对了一半。中国河流以黄河的水最浑浊,泥沙最多,地理书上会告诉你泥沙在一立方公升的水里占几分之几,一年有多少亿吨泥沙沉淀在河底下。你用这样的水洗脸洗澡是洗不干净的,洗完了,还有泥土留在身上。“跳进黄河”有怪你选错了河水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自己不懂得躲避嫌疑,惹上麻烦。这个比喻只有用“黄河”才贴切。 我抄的比喻还有“哪里河水不洗船”,“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河里淹死会水的。” 你把跟“河”有关系的比喻集在一起,加以比较,这个办法很好。这样你会发现一样东西可以拿来比许多事物,一条河,一朵花,你都可以使用无数次。这里有一条好像是对仗的,“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叶散夜叉头。”你观察过芍药花没有? 没有。棕榈树倒是天天看见,家门外面人行道上有的是。有时候,尤其是台风季节,披头散发的样子,白天还不觉得怎么样,夜晚的确有几分可怕。 这里又有一条:修剪过的花,开成一首七律。这一条很有创意。中国庭园一向主张生机自然,有些人受西方影响,把一排花或是一行小树修剪得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呈现出“几何”之美。 我能不能说“修剪过的小树,长成一片几何?” 可以,我想可以,但愿你的老师也不反对。 这里有两句比喻,我觉得很奇怪,一句是“离别像死亡一样长”,一句是“欢会像死亡一样短”。人在离别中觉得时间特别长,在欢会中觉得时间特别短,这个我懂,可是死亡怎么会忽长忽短? 这个比喻的匠心所在,就是死亡可长可短。人死不能复生,因此死亡很长很长,这是指死亡之后。孔子是在公元前四七九年死的,到现在两千多年了,再过两千年,孔子仍然是死了,孔子永远死了,死亡不是很长吗?可是如果不说死亡之后,单说死亡之时,你在电影上也常看见,人在临终的时候眼一闭,头一歪,不就死了吗,死亡不是很短吗? 唉,比喻嘛,它非常重要,可是实在很难。 比喻很重要,可是并不难。别的事情也许越重要越难,语文的使用我看是越重要越容易。那怎么会?会的!越重要,越是人人要用,时时要用,它也就难不到哪里去。 你说比喻人人要用时时要用?不是只有作家才在那里挖空心思找比喻,好久好久才想出一个来吗? 作家想的,是创造性的比喻,是别人没有用过的比喻。大众日常说话写信,用的是约定俗成的比喻,通行已久的比喻。由这些通行已久的比喻,可以看出比喻无所不在,人人不知而行。我们不是都管演员叫明星吗?“明星”就是比喻。 演员叫明星,大牌演员叫天王巨星。电影界戏剧界叫星海。新演员叫新星。演员死亡叫陨星。有一本书叫《星谱》,我还以为是天文学,打开一看,原来是演员的小传。 吃喜酒,有人酒量大,人家就说他是海量。如果说“海”是“大”的意思,当然也可以,我们从比喻的角度看,海就是海,海量就是如海之量。人海的“海”也是比喻吗?万人如海一身藏,是比喻。 这么说,“铁汉”也是比喻。不错。鬼计也是比喻。不错。山积,斧正,光临,岂不都是比喻? 《作文三书》第六问2 山积,斧正,是很明显的比喻。有些比喻不明显,像“灭亡”,就是像火灭了,像人死了。我们说某人很“厚道”,某人很“薄情”,厚和薄都来自比喻。 有句话是人情比纸薄。 一个人的头发白了,我们说他一头银发,这个“银”是什么意思?字典上说,银,白色,没错;我们说,银,像银子一样的颜色,也没错。银发,银白色的头发。不过银子表面氧化以后就没那么白那么亮了,那种颜色叫银灰,银发也可能是银灰色的头发。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解释铜绿?可以。也可以这样解释雪白?可以。黄色有橘黄,米黄,金黄,——怎么又说金红? 纯金闪烁着近乎红色的光芒,叫赤金。 金红,还有火红。——还有火急,像失了火一样急。 也不一定是失火。你在营火晚会上观察过火没有,燃烧的时候,火在柴上是有一幅急急忙忙的样子。 还有“猴急”,猴子总是没有耐性。 你看,天地间皆是比喻。比喻中自有天地!离开比喻,我们说话就有困难。 有些比喻,只看见人家这样写,没听人家这样说。像这一条:路是一河晚霞,我是凌波的仙子。 路是一河晚霞,大概是刚下过雨,柏油路面上有水,水里有霓虹灯的倒影吧?是的。凌波仙子,就是走在马路上的人了?是的。这样的句子有“文艺腔”,只能在写作的时候用。恐怕只能在写诗的时候用。有时候写抒情的散文也行。 雨是抽不完的丝,织成一张大网,任我在网中挣扎。这句也不错。落日如猛将受伤吐出来的一口血。哎哟,这一句好可怕,教人忘不了。人生就是你驾着一条新船,在一条陌生的航线上航行,手里的航图模糊不清。 这一句,倒是写论说文也可以用了。 这些比喻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怎样才会产生比喻呢? 这,很难说明,这与“才情”有关系,与“灵感”也有关系。有一年我读莎士比亚的剧本,那里头比喻真多,读着读着我忽然有一点儿领悟,他老人家有些比喻是用“大远景”的手法产生的。你知道,电影镜头有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镜头摄出来的空间大,空间里的景物就相对缩小,这时看上去景物就不像原来的东西,像是另外一种东西。如果近景是山坡上有许多人,山顶上有许多人,山脚下也有许多人,大远景把整个山照出来,满山是人,这时候人缩得很小,看上去就不像人,像一堆昆虫,或者像一群蚂蚁。所谓“蚁”,就是这种情景。 莎士比亚也用“蚁众”吗? 我没见他用“蚁众”,我见他说“人们都像蝴蝶,只向炙手可热的夏天翩翩起舞。”他说“在世界的大卷册中,英国是广大水池里的一个天鹅巢。”他在描写一个英雄的时候把凡夫俗子都缩小了,你看,“他像一个巨人似的跨越这狭隘的世界,我们这些渺小的凡人一个个在他粗大的腿底下行走,四处张望,替自己寻找不光荣的坟墓。” 这么说,“人山人海”就是大远景手法,“山是凝固的波浪”也是。 凡是太大的景象都难比,你哪里去找同样大的东西?你描写天空,哪里去找跟天空一样大的东西做比喻?你说天如“穹庐”,像中央高四面低的圆顶,像蒙古包,你把天缩小了。 我想起长江“如带”。 说长江像一条带子,是故意贬低长江,抹煞了长江的气势。如果你见过那么大的江,你会说那不是一条带子,那是一根血管,你自己的动脉血管。它的每一个波浪都撼动你全部的神经。 景物太大,固然难写,景物太小,也不好办。不知道莎士比亚是怎样处理的? 有时候,莎士比亚把他要描写的景物放大。放大可以夸张效果。他描写一个人受了伤,要死了,“创巨痛深的伤口,像是一道毁灭的门户。”把伤口放大到门户的程度。另外,他描写一个英雄打了胜仗,立下战功,自己身上也多处受伤,他说:“每一个伤口都是敌人的一座坟墓。”这又把伤口放大到坟墓的程度。他描写英雄为了复仇与兵打仗,士兵的每一根头发都是一条惩罚的鞭子,又把头发放大到鞭子的程度。 《作文三书》第六问3 我们就用放大的方法描写很小很小的东西好不好? 从前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生活很苦,身上生了虱子,皇帝不知道这叫虱子,写信回来说:“朕身上生虫,形似琵琶。”他就是把虱子放大到琵琶的程度。 虱子像琵琶,跳蚤像什么? 你可以换个角度放大它。跳蚤的特点是会跳,而且跳得很高,有人说,如果以身体大小和跳起来的高度作成比例,跳蚤是跳得最高的动物了。你没有见过一窝跳蚤同时跳起来?我见过,如果要我比给你听,那就像一个黑色的炸弹突然爆炸。 你在《作文七巧》里提到秒针。像秒针这样小的东西用什么比喻好? 我一直忘了告诉你,比喻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是整篇文章的一小部分,用什么样的比喻,得看文章需要什么样的效果。莎士比亚写的是复仇之师,士兵的头发才会和鞭子联起来,如果你写美容院,能说头发像鞭子吗?美容院要鞭子做什么?英雄驰骋疆场,全胜而归,他身上的伤口才是敌人的坟墓,如果是台风把房子吹垮了,砖瓦在你头上敲了一个洞,还能说是敌人的坟墓吗?哪儿来的敌人? 可见别人的比喻虽好,自己未必合用。 你可以学别人的“方法”。刚才你提到秒针,我想起我读过的两篇文章。一篇形容秒针像“鸡啄碎米”,整篇文章怀念农村生活;另一篇写的是道路辛苦,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秒针在他眼里就不同了,他说秒针一步一步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好容易摆脱了地心吸引,就像他当年背着行囊在泥沼里前进一样。 这里有一个比喻,形容菌类的形状像原子爆炸升起的云柱,这该是一种毒菌啦?对啊!把杜鹃花的红说成哭红,烧红,或是泼红,文章里的感情一定不同啦? 不错,我的意思你都明白了。 以后再读到好的比喻,我得把整篇文章影印下来才行。 如果有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很精短,如果他用比喻又用得很多也很好,我们得考虑读熟了,能背诵。我这本书里有这么一篇: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这是比喻。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第二个比喻。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销魂别而已。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这是用典。万金不得书一纸。噫嘻乎嗟哉!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留不住,箫上声。比喻。拭不灭,玉上名,比喻。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用典。注意典故引起的联想,有时候和比喻的功能相同。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都是比喻。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 你看到了吧,这首诗用了许多比喻,而且开头用明月海水作比喻,结尾再用明月流水作比喻,首尾呼应。 好啊,这个首尾都用比喻互相呼应的写法,我要学一学。文章开头,我说学好事如同逆水行舟,学坏事如同顺水推舟。文章结尾,我说宁愿逆水行舟走得很慢,不愿意顺水推舟走得很快。 一头一尾都有了,中间说什么呢? 中间嘛,我得好好想一想。 第三部分 《作文三书》第七问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怎么不念下去? 这最后两句,究竟是议论呢,是描写呢,还是抒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两句很不简单。它是两个比喻,以“寸草心”比人子,以“三春晖”比慈母。草木本无心,何尝有报答春天的想法?而诗人用“报得”两个字把它们联起来,使两个分别存在的意象合成一个连续的意象。那么这是描写了?可是这是一个问句,“谁言”,谁说的?好像怎样报答春晖,怎样报答母爱,这个念头已经在心里盘旋了很久很久。这就是抒情,通过描写来抒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像也有点议论的味道? 不错,因为“谁言”也可能不是在问。“谁说我办不到!”下面可以用惊叹号,不用问号,这样,“谁言”的语气是否定,谁说我办不到就是我办得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寸草心”报答不了“三春晖”。这样,它就是议论,用比喻来议论。 这两句诗的意思有这么多变化! 还有呢。“寸草心”可能是“寸草的心”,也可能是“寸草一样渺小的心”,寸草是比喻,形容人子的心力微薄;“三春晖”可能是三春的阳光,也可能是像三春一样的温暖,三春一样的博大,“三春”也可能是个比喻。如果这样看,这两句诗的语意就又落实在游子身上:游子,像寸草一样渺小的游子,能报答三春一样的母爱吗?谁说的? 难怪这两句诗这样出名,仔细咀嚼起来,真是意味无穷。 有人说,诗人是先有了这最后两句,才决定写这首诗的。也就是说,诗人要借着母亲替将要出门远行的儿子做衣服,写出母子两代的“代差”,写出儿女对父母的亏欠。你还没出过远门吧。没有如果你出过远门,你就知道,你心里充满的是广阔的天地,新奇的事物,恨不得立刻飞出门去,何尝把她老人家的“密密缝”放在心上呢?何尝想到“迟迟归”给她造成的心理负担呢。 她为什么要自己做衣服呢,为什么不带儿子到百货公司里去买呢? 你想想这是谁写的诗呢,那时候哪来的百货公司?别说唐朝宋朝,几十年前我离家的时候,所有的行李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起来的。我很喜欢听你们老一辈讲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候国家正在对日抗战,我们背着个大行李到很远的地方去读初中,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回家。读了两年,学校要搬到更远更远的地方去,行李背不动,又没钱雇车,再说到了外面过的是团体生活,从家里带出去的东西也多半用不着。校长教我们来一次大拍卖,我们把行李从储藏室里拿出来在操场里摊开,让附近做生意的人来买,住在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来看热闹。那天我在这个临时市场里走了一圈儿,我猜你没见过那个场面。我没见过。见过那种场面,你才知道什么是慈母手中线。你们都带了很多衣服?有的人把他从家里带出来的鞋子摆出来,不是一双鞋,是四双五双,尺寸一双比一双大。为什么?因为他的脚会长呀!他十五岁穿的鞋子比他十四岁穿的鞋子要大一些是不是?都是他母亲做的吗?他母亲一双一双都替他准备好了,每一双鞋子里还塞着一双袜子呢。袜子一定也是一双比一双大!有人带出来七八件小褂,也就是手工做的老式的衬衫,那些小褂的领子也是一件比一件大,袖子一件此一件长,小褂的口袋里还装着手帕,叠得方方正正的,那些手帕也是他母亲裁了布缝了边做出来的。 你们都把它卖啦? 而且卖得很便宜,简直半卖半送! 好可惜啊! 我到现在还心疼。 你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呢? 如果写,你认为应该怎么个写法? 照实际的情形写出来,不是很动人吗? 写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就可以了? 《作文三书》第七问2 好像不行,最后两句还是不能不要。为什么?没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像前面的四句都没有着落。 你说对了。诗人为什么要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呢?他有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材料以后,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呢?他打的主意就是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来表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要我们以春晖难报的心情看慈母缝衣。这就是你们老师在作文课堂上常说的“立意”。 这么说,你写操场大拍卖也得先“立意”。当然。你也立意写春晖难报不是很好吗? 春晖难报是个永恒的主题,以前不知有多少人写过,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写。作文这样立意,当然再妥当也没有。不过我要顺便提醒你,同一个题目,同一种材料,张三的立意可能和李四不同,王五的立意又可能和张三不同。正因为有可能不同,“立意”才十分重要,倘若立意只有一个,人人相同,那就只要把标准立意背下来就行,用不着训练了。 操场大拍卖还能立个什么样的意呢? 有一次,我把操场大拍卖的故事讲给一个朋友听,他叹口气说,那些做母亲的为什么要替儿女准备得那么周全呢,儿女有儿女的天地,儿女有儿女的生活方式,他们不能永远在父母画的框框里生活。还是少替他们做两双鞋吧。你看,这就是另一种立意。 如果立了这么一个意,文章写出来就不同了。 这就成了劝父母放松心情,别把儿女抓得太紧,相信儿女的能力,等等。 慈母手中线,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诗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毛线,游子身上衣,是一件一件毛衣。我还想到,有些同学接到妈妈寄来的包里,打开一看,不是嫌妈妈打的样式不好,就是嫌毛线的颜色不对,他情愿上百货公司另外去买一件呢。 唉,这不是比操场大拍卖更要伤父母的心吗? 我有个同学,你猜他怎样解释这两句诗?他说慈母手中线,是做妈妈的天天在毛衣工厂里做工,游子身上衣,是工厂里发了工资,妈妈寄给女儿,女儿到百货公司去买衣服。 他的想像力倒是很丰富的。不过,下一句是“临行密密缝”,怎样解释这个“缝”呢?他说毛衣打好了也有一个“缝”的步骤。还有“临行”呢,“临行”作何解释呢?这样他就不能自圆其说了。我想他并不是认真解释这首诗,他是说着玩儿的。 有些翻案文章,乍一看,真和说着玩儿差不多。你上次说,文人多半以竹比君子,有一首诗偏不以为然,它说竹子怎么会是君子呢,压力来了它就弯腰,压力从东边来它往西弯,压力从西边来它又往东弯。这话真好玩儿! 对了,你提到翻案文章,更可以看出“立意”的重要。翻案就是立意相反。王安石读了孟尝君的传记,写出那篇很短的文章,他先立意,他要说孟尝君门下并没有“士”,真正的“士”不会到孟尝君那里去。 立意是不是一定要翻案? 当然不是。许地山的《落花生》,称赞落花生有各种美德,他并不是要翻案,他是找到了一个别人忽略了的角度。 我很喜欢翻案文章。怎么没有人编一本书,叫《翻案文章观止》? 这个书名很好,如果有这样一本书,学习作文的人看看,不懂怎样“立意”的人也就懂了。例如人人说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有位诗人偏要说韩信算什么人杰?他穷到没有饭吃,靠漂母救济,他后来虽然做了大官,却又被吕后杀了,这个人“穷不能自保,达不能自保”,说是人杰,岂不可笑?写这首诗的人先立意认定韩信算不得人杰,下笔就容易发挥了。不过我再说一遍,立意不是“立异”,不一定翻案,你说韩信是人杰,或者说韩信不是人杰,都是立意。翻案文章的立意特别凸出,特别能刺激我们的注意,特别适于观摩,如此而已。 《作文三书》第七问3 你在《作文七巧》里面提到怎样记述人家的结婚典礼。 那一段话偏重题材的选择。 最近,我们的导师李老师结婚,邀我们全班同学观礼。国文老师事先通知我们,下星期的作文题目就是“李老师的婚礼。”我特别带了笔记本去,把材料记下来。你作文的成绩一定不错?可是老师发作文簿的时候,说我写得不好。 你记下来的材料是什么呢? 我分四大类:第一类,人物;第二类,动作,第三类,声响;第四类,物件。人物不外新郎新娘,证婚人主婚人,男女傧相,各位来宾。此外还有什么人?饭店的侍役,婚礼的招待员,花僮,乐队,都是人物。物件呢?喜烛喜帐,餐具菜式,服饰化装,还有?那一串鞭炮特别长,我特别注意那串鞭炮。还有礼车,红毡,新娘捧的花球,新郎戴的戒指。你可真仔细啊。礼堂的声响,是些什么呢?礼堂里充满了嗡嗡的声音,满屋子来宾自由交谈,中间夹杂着司仪唱礼的声音,证婚人致词的声音,碗碟碰撞的声音,来宾鼓掌的声音。应该还有乐队奏乐的声音。还有孩子哭闹的声音。鞭炮燃放的声音。 你还记下了结婚典礼的动作,这一部分很重要。有没有特别精彩的地方? 我记下他们一个一个就位,一个一个在证书上盖章,新娘新郎行了交拜礼,交换了饰物。新郎新娘退席的时候来宾用花炮“攻打”他们。然后是大家拉开椅子,开酒,上菜。 你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怎么会写不好? 现在我知道了,我那篇作文没有“立意”。可是我应该立什么意呢? 如果你不立意,你的材料是一盘散沙,而且每一颗沙粒都是死的。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立什么意才好。 既然是老师的婚礼,于情于理,你是道喜来的。你的心里应该很高兴。礼堂里的一切情形,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就算谁挤翻了桌子,谁家孩子在礼堂里撒了尿,也都能增添喜气。于情于理,你写的是一篇道喜的文章。这样,你的材料就活了。 可是那天礼堂里实在太挤,冷气又不够,挤得大家出汗。新娘不守时,证婚人也不守时,典礼晚了两个钟头,我的肚子都饿扁了。偏偏证婚人喜欢演讲,长篇大论没个完,又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新郎新娘也很受罪。 文章立意要出乎自然,不能勉强。你真实的感觉既然是这样,立意自又不同。中国人的婚礼到底应该怎样举行?用什么样的仪式?从前的拜天地是废除了,现在流行的一套并不恰当,有人用八个字来批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固然少数民族有他们传统的仪式,信奉宗教的人有他们专用的仪式,可是一般人呢?一般人占多数。如果你立的是这个意,尽管你记录的资料照样用得上,可是写出来的文章迥乎不同了。 我喜欢这样写。 你如果这样写了,新郎有什么感觉?他可是你的导师啊。于情于理,你又不便马上这样写。你只能把“立意”储存起来,留着以后再用。 写结婚典礼,还有没有别的“立意”呢? 我想一定有,我们以后随时留心。有一年,台北流行一种很短的裙子,叫“迷你裙”,Mini。意思是最少最小。这种裙子太短了,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报纸杂志上一共出现了五种意见。 五种意见!我还以为无非是赞成和反对两种呢。 赞成,反对,是两种最基本的反应。此外还有“有条件的赞成”、“有条件的反对”和“听其自然”。 反对的理由我想得出来,有伤风化啦什么的。那赞成的人又怎么说呢? 赞成的人说,女子有爱美的天性,她要穿就让他穿,女孩子穿迷你裙可以表现社会的青春活力。另外有些人说,迷你裙不是不能穿,要看什么样的人穿,如果体重两百磅,大腿小腿一般粗,你穿那么短的裙子干什么?说得也是。还有人说,迷你裙可以穿,要看在什么场合穿。如果你是教师,你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你的服装就得朴素端庄,你的大腿再美,也不宜在那里展览。 《作文三书》第七问4 有意思!赞成,反对,有条件赞成,有条件反对,都有了。你刚才说还有一种意见是听其自然? 这一派的意见是,这种流行的玩艺儿,好也罢,坏也罢,都不会长久,由他去,流行一阵子,像一阵风扬过去,就没事了。 可不是,现在很少看见迷你裙了。 《作文三书》第八问1 有一家杂志讨论“有我”和“无我”,登了很多文章,您都看到了吧。看到了。到底怎样写才是“有我”,怎样写才是“无我”? 你怎么忽然问起这个问题来了?要想一下子教你知道怎样写是“有我”,怎样写是“无我”,可不容易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来的术语,后人不知道写了多少文章加以发挥,这里头学问很大,有人说连国维先生都弄错了,你现在研讨这个问题不赚太早吗? “有我”、“无我”原来这么麻烦,听我们老师的口气,很轻松的嘛。老师是怎么说的呢?老师教我们写“澄清湖游记”,他看了卷子以后批评我:你写成“澄清湖的风景”了。既然题目是“澄清湖游记”,文章里应该“有我”。 原来是这样的呀,我明白了,老师说得很对,“澄清湖的风景”可以无我,“澄清湖游记”应该“有我”。“有我”,是你这个作者在文章里面,在澄清湖里面;“无我”,是你不在澄清湖里面,不在文章里面。 既然写“澄清湖的风景”,怎会不在澄清湖里面?没去过澄清湖,怎写得出澄清湖的风景? 所谓“不在里面”,是说看文章看不出来你在里面。比方那些观光导游的小册子,介绍各地的名胜古迹,写这本小册子的人也许都去游览过了,但是文章里并没有他的影子。 观光导游的小册子是怎么写的?我没见过。 你读过地理。地理课本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写,世界各国都写遍了,可是写课本的人在哪里?你从课本上能看出来吗?不能。这种情形也可以算是“无我”。 难道我们写文章可以像写地理课本一样? 这是个“进一步”的问题。如果把所有的文章分成“有我”、“无我”两大类,地理课本是在“无我”的一类。如果把范围缩小,只提出国文课本来观察,国文课本里的文章,也可以分成“有我”和“无我”。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有我”就是“无我”? 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有我”或者“无我”。“澄清湖四周都是花圃”,无我;“我在澄清湖边看花”,有我。我很想在澄清湖里划船,有我。我们在澄清湖畔一棵大柳树底下休息。有我。我看见湖里的荷花,想起老残在大明湖里摘莲蓬吃,嘴里好馋。有我! 有我无我,分别全在文章里有没有“我”这个字? 写“澄清湖游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如此,你只要加上一个“我”字,并且始终不离开这个“我”字,整篇文章的面目精神就不同了。“澄清湖游记”是写你在澄清湖看到的风景,不是澄清湖有什么风景。澄清湖里有鱼,你没看见,鱼就不重要。那棵柳树并不重要,但是你在树下休息,它就重要了。 字面上没有“我”,实际上“有我”,这种句子又是什么样子? 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句子里就“有我”。为什么?你看,天上的云月,地上的道路,两者本来没有关连,谁把它们组织到一起来了?当然是“我”,道路之上,云月之下,有一个作者。这位作者的八千里长征,云和月给他的感受最深,换一个作者,也许没有这种感受。“天若有情天亦老”,有我,“有情天不老”,也有我,两个句子里有两个不同的“我”。 两个不同的我?怎么我看像是两个不同的“天”? 两个诗人头上顶着的是一块天。不是天不同,是诗人的眼睛不同,感受不同,是“诗心”不同。我从前讲过一个故事,老师出题目要大家作文,题目是“我家的狗。” 这个故事我知道。弟兄俩都在这个班上,哥哥做好了,弟弟照抄一遍。老师发觉抄袭,就问弟弟:你的作文怎么和你哥哥的作文完全相同?弟弟连忙回答:我家只有一条狗啊! 不错,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有两兄弟。哥哥眼里的狗并不等于弟弟眼里的狗。为什么?因为“有我”,这个“我”,哥哥写狗的文章里有哥哥,弟弟写狗的文章里有弟弟。狗也许等于狗,哥哥加狗决不等于弟弟加狗。 《作文三书》第八问2 弟弟怎么把自己加进去呢? 虽然家里只有一只狗,这只狗见了哥哥就摇尾巴,见了弟弟就舔弟弟的手。哥哥带这只狗去钓鱼,弟弟带这只狗跑步。弟兄俩练习棒球,一个当投手,一个当打击手,狗就在旁边等着替他们拣球,把球衔回来交给投手。这弟兄俩跟狗的关系不同,写成文章也自然不同。这是“有我”的好处。如果把“我”抽出来,只剩下狗,哥哥弟弟都不必再写什么,翻开动物学看看就行了。 经你这样一说,道理倒也很浅显,我写“澄清湖游记”的时候怎么忽略了呢? 我从前也犯过这个毛病。这又有个故事,有一伙人结伴去游泳,他们一共十个。太阳下山,大家该回家了,他们上了岸,清点人数只有九个。大家着了慌,怎么少了一个人,这个人难道淹死了吗? 这个故事我也听说过,他们清点人数,你数一遍,他数一遍,都忘了连自己计算在内。 对了,这也是许多人作文的时候常有的毛病,把自己忘了。 这么说,写文章只要有我就好了,为什么还有“无我”呢? 写文章,难就难在这里,易也易在这里,它没有绝对的金科玉律,常常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你不是说,写“澄清湖游记”一定得“有我”吗? 如果你写论说文,那又最好无我。这又有一个故事。传说从前乡下有个新媳妇,很受婆婆和丈夫疼爱。一天,丈夫进城,顺便替她买了一面镜子。第二天,丈夫又出门去了,她想起丈夫由城里带回来的东西,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妇人。这可不得了,原来丈夫由城里带回来一个女人藏在家里,真没良心!一时悲从中来,哭哭啼啼拿着镜子到婆婆屋里告状。婆婆听了,半信半疑,从媳妇手里接过镜子一看,笑出声来。她对媳妇说:“这么大年纪的老太婆,我看快要进棺材了,你怕她做什么?” 这个故事合理吗,乡下人也不会连镜子都没见过呀。 这是一个笑话,在民间流传很久了,既然能流传,一定有道理。有什么道理呢?它有象征的意义。人,应该把自己除外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自己除外,要不然,事情就要槽糕。有些同学在写论说文的时候犯了这个毛病,把他自己搅在里头。 为什么不行?论说文不是写自己的意见吗? 论说文是写许多人共同的意见,或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许多人共同的意见?那不成了人云亦云吗?共同的意见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他们说不出来,或者不能像你说得这样好。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那跟迎合大众有什么区别?恰恰相反,这是说大众需要这种意见,可是他们还没想到,你领先一步。 原来是这个样子!怪不得人家说某人是大众的喉舌,也叫代言人。人家说某人是先知先觉。也叫启蒙的导师。可是这跟我们作文有什么关系啊? 你写论说文,和教授在报上写社论,用的是同样的规则。说个比喻,你下象棋,国手在国际比赛中下象棋,都是马走日字象走田。 个人的意见,和众人能够接受的意见,二者到底有多大分别,请你再说清楚一些。 个人意见如果是个人的偏见,如果出于个人的感情、个人的利害、个人的嗜欲,那就是在论说文中应该祛除的“我”。这个“我”,在抒情文记叙文里不碍事?它在抒情文记叙文里多半不会碍事。再说一个故事吧,有一部电影,描写古希腊时代的一群奴隶,集体造反争取自由,最后大家冲到半岛南端的海岸,按照预定的计划,第二天会有船来接应,他们可以各自回家。这天晚上大家心情兴奋,一面痛饮,一面争论哪里出产的酒最好。最后他们的领袖举起酒杯来止息了纷争,他说: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 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 月是故乡明。最好的酒出在我的家乡。如果我提出这样的论点,你能接受吗?恐怕不行。这就不是众人都能接受的意见。“最好的酒出在自己家乡”可以入诗,不能立论。 《作文三书》第八问3 个人的意见要怎样才会成为公众可以接受的意见呢? 我现在提出一种意见,我说现在老鼠太多了,每年糟蹋几万吨粮食,养猫捕鼠,猫也是人的一大负担,我主张人吃鼠肉。人吃老鼠?怎么咽得下去?也许我咽得下去,但是靠我一个人怎么成?除非吃老鼠和吃田鸡一样,能上千家万户的饭桌。这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如果:第一,发明一种烹调方法,使鼠肉成为美味;第二,卫生机构再三检验,证明鼠肉对人体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第三,发明最简易最有效的捕鼠方法。如果具备这三个条件!加上慢慢地宣传,慢慢地推广,那就大有可为。 这太难了,咱们还是抒情记叙,让它有我吧。 单就这方面说,议论文比较难一些。 抒情文虽然可以“有我”,我爱吃老鼠肉恐怕还是不行。 我曾经读到一篇文章,作者说他喜欢养蛇,他家客厅的沙发上都是蛇。 这个嗜好太可怕了。这种文章怎么登得出来? 他又不劝你也养蛇。有这么一篇文章,让你知道世上有这么一种人,也是增广见闻。 你说写作没有绝对的金科玉律。抒情记事能不能也来个“无我”? 这个问题好极了。中国文学作品里有一类叫“托物”。例如身世飘零的文人,写柳絮,写浮萍,从字面上看,句句是柳絮,是浮萍,没写他自己,其实呢,他句句在写自己,他是用浮萍用柳絮代替他。中国文学作品里还有一类叫“怀古”,例如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写屈原,借着屈原发牢骚,字面上也只有屈原,没有作者。这种写法也是“无我”。 连抒情都可以“无我”,那么叙事更可以了? 游记应该“有我”,说故事多半“无我”。小说基本上是说故事,是叙事,中国从前的章回小说,作者偶然跳出来讲几句话,叫一句列位看官,如何如何,现代的小说已经不用这个办法。 第一人称的小说,不是用“我”来叙述吗? 第一人称小说里的“我”不是作者,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我”可能是个小女孩,而作者可能是个大男人。“我”可能是个小偷,而作者可能是个牧师。 听来听去,好像是“无我”的作品比“有我”的作品多。 我也有这个印象,可是没人统计过。 好像是,“无我”的作品,也比“有我”的作品难。 技巧比较复杂。 我们写作,是不是由“有我”开始,慢慢进入“无我”呢? 有些作家是这个样子。 我明白了。 不过我还得提醒你,我们谈的“有我”、“无我”,和文学家在杂志上谈的“有我”、“无我”并不一样,将来有一天,你得准备接纳他们的说法。 我希望这一天快点儿来到。 《作文三书》第九问1 你以前说过,学习写论说文的人,要注意听人家怎样吵架。 我这样说过吗?谢谢你有这么好的记性,我自己倒想不起来了。 你的意见改变了吗?现在,你认为吵架对论说文有没有帮助? 当然有帮助。吵架里头有文章。对我们来说,世上处处有文章,落花水面皆文章好鸟枝头亦朋友?我们不需要对仗:好鸟枝头亦文章! 昨天,我听邻居吵架,很有意思。一位李叔叔抱怨周伯伯不好,他说老周啊,你可害苦了我了。你告诉我王寿夫是个好人,我相信你的话,借了一笔钱给他,他现在说我没借钱给他,拉长了脸,不认账了。那位周伯伯说,我没骗你呀,王寿夫这个人很好。她太太的腿跌断了,行动很不方便,老王常常推着轮椅带她散步,太太要串门子,也是他管接管送。有时候太太发脾气,对他又打又骂,他也很能忍耐。 这两个人吵架,对你有什么启发没有? 我觉得他们俩讲出来的是两件事情,不是一件事情,一个讲的是对朋友的信用,一个讲的是对妻子的爱心。 你很有见地,这两个人对“好人”的定义不同,一个认为“好人是对朋友守信用的人”,另一个认为“好人是能体谅妻子的人”,结果发生了这一场误会。当初你那位李叔叔听人家说“王寿夫是好人”的时候,应该问一句:你所谓好人是什么意思呢?你那位周伯伯说“王寿夫是好人”的时候,也该先注明什么样的人算是好人。 这跟我写论说文好像有点关系。昨天,父亲教我读韩愈的《原道》,韩愈一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乎外之谓德。我一看,这个办法好哇! 有些题目,你得会下定义才做得出来。我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开蒙第一本教科书是《三字经》,《三字经》第一行是“人之初,性本善。”读完《三字经》读《百家姓》,以后是《千字文》、《千家诗》,这就是《老残游记》所说的“三百千千。”有一天,天气很热,我们正在读书,院子里来了个卖樱桃的,大家一看见樱桃,琅琅书声马上低下来了。就在这时候,我们族里的一位长辈拄着拐杖来了,他大概是先跟老师寒暄了一番,然后就向我们全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来,他问“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谁能讲得出来?他说,谁能讲给他听,他就把院子里的一担樱桃全买下来,放在学屋里给大家吃。可是没人讲得出来。念过“三百千千”的我讲不出来,念过《论语》、《孟子》的那些学长也讲不出来。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困难是不知道什么是“初”,什么是“性”,什么是“善”,如果我们知道这三个字的定义,就能讲出一番道理来。 这三个字,给“性”下定义最难。“初”和“善”比较容易。 这三个字又以“性”最为重要,这个字讲不清楚,整句的意思也就很难清楚。 下定义很难吗? 我们都不是下定义的人,我们是接受定义的人,有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个选择定义的人。 选择定义应该很容易? 也不见得,像“人之初”的“初”字就有歧义。有一部电影叫《人之初》,内容是人怎样在母胎之内形成,怎样生出来,初生的婴儿是怎样生活的,这是一种“初”。另外,我们管几万年以前的人类叫初民,他们过的是原始生活,这又是一种“初”。还有,他是现代人,他已经三十岁四十岁了,他的心思很复杂,每一个决定都转了七八个弯儿,可是他心意初动之时,他的第一个念头,他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冒出来的那一闪灵光总是善良的,这又是一种“初”。 韩愈在《原道》里声明老子有老子的“道”,他有他的“道”,他的道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脉相承的“道”,跟老子的“道”不同。既然彼此不同,为什么都叫“道”呢,换个名称不就省事了吗? 《作文三书》第九问2 议论文使用的语文,比抒情记叙要抽象得多。你知道“抽象”的意思? 我记得你说过,一把椅子只是椅子,一张床只是一张床,床和椅子合起来叫木器,木器比椅子抽象;木器和藤制的书架、铝制的书桌合起来叫家具,家具又比木器抽象;家具加上房子地皮股票,叫财产,财产又比家具抽象;比财产更抽象的,是物质;比物资更抽象的,是存在。 好记性!想必你早已知道,一个词越抽象,它包含的内容越多,你没法子一望而知它到底包括些什么,“财产,”到底是椅子还是股票?想必你也早已发觉,越抽象,你能使用的词越少,一个“财产”,把椅子、桌子、房子、股票都包括了,椅子、桌子、房子、股票都不必细说了。说理,尤其是说高级抽象的理,只有很少的字可用,有时候,两个哲学家辩论,就像是互相抢着用字。 韩愈想从老子手里把“道”抢过来。 理论家抢着用“道”,抢着用“真善美”,抢着用“正义”、“真理”,看字面好像是一家人,实际上呢,南辕北辙!你只有请他下定义,才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你是跟人家辩论,你对“正义”、“真理”怎么驳?你只能驳他的定义。 为什么不能驳“正义”,却能驳正义的定义呢? 你看,“下定义”,这里有个“下”字,“下”,就是比较落实,比较具体,就是降低了抽象的层次。这么一来,那个抽象名词的包容性没那么大了,涵盖面没那么广了,可能露出破绽来了,你就有了机会。 我想起伤心事来了。去年我们学校举行辩论会,我们这一队就输在定义上。辩论的题目是什么?题目是文学作品的技巧重要还是主题重要。你们这一队?我们这一队的立场是技巧重要。本来我们占上风,因为我们队上好手很多。 你们给技巧下了个什么样的定义? 我们自己没给技巧下定义,对方替我们下了个定义。对方说,技巧是什么?技巧是把主题圆满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可见技巧是为主题服务,主题比技巧重要。你们是怎样反击的呢?我们一听,觉得大事不好,仓促之间又想不出更好的定义来,没办法推翻他们下的定义。 他们替你们下定义,你们也可以替他们下定义。这倒没有想到。你们替主题下个定义,反击过去。你想,主题是什么,主题是作家的思想。要谈思想,那要哲学家才出色当行。所有的文学作品,它的思想,都可以在哲学里找到,而且由哲学家讲出来更周密,更深刻。人们为什么有了哲学还要文学呢?人们为什么不去读佛经算了还要看《红楼梦》呢?因为文学有文学的技巧,有表现的过程,没有这个表现的过程,不成其为文学。 对,如果这样反击过去,至少可以打个平手。 辩论,有时候像是“定义游戏”。古希腊有一个出名的例子:到底什么是勇敢?勇敢是作战不退。可是,如果长官下令退却呢? 是啊,上面有命令退却,当然大家都得服从命令,难道这样一来全体将士都不勇敢了? 这就是从定义里找出弱点来。补救的办法,可以从“退却”的定义入手。退却也是作战,退却是战争行为的一部分,攻击、防御、退却,都是作战。退却退得好,全师而还,照样可以得勋章。退却也需要勇气。可不是?战争史上,也有上面教他退却,他缩在阵地里不敢退却的将军。 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讲过,二次大战期间英军从一个叫敦克尔克的港口撤退,非常成功,英国人并不觉得那次撤退是耻辱,别人都说那是英军的光荣。 三国时代,诸葛亮六出祁山,六次撤退,每次撤退都很成功,所以诸葛亮除了是政治家以外,也会用兵。 你不只一次担任辩论会的评判,多谈一些辩论技巧好不好?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即使请专家来讲辩驳方法一百种,也一下子记不住,你先把这个下定义的方法消化了,写论说文的时候多半用得上。“什么是勇敢?勇敢是作战不退。——要是长官下令退却呢?”你把这三句话当作三段式,来个练习怎么样? 《作文三书》第九问3 我想想看。“什么是正直?正直就是不讲情面,只论是非。——要是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失主要他作证呢?”很好,再来一个。“什么是上进?上进就是让上司给你更大的责任,要你作更多的表现。——要是你必须拍马吹牛呢?” 太好了!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说真的,我是听同学抬杠听来的,现在忽然想起来了。 听人讲话比自己发言有意思,做作家的人要“好好地听话”。有一次,我听见两个人在那儿谈论军事训练,甲说军事训练是“死亡训练”,训练的目的是把人送进枪林弹雨,马革裹尸。乙一直摆手说错了错了,军事训练的重心是怎样避免伤亡。 听起来两边都有道理,你是受过军事训练的吧,他们两个究竟谁对? 我举两个例子你自己判断吧。现在你坐在那里,我坐在你的对面,你正面朝我,我正面朝你,如果从你的左肩到右肩画一条线,把这条线延长下去,从我的左肩到右肩也画一条线延长下去,这两条线大致平行。军事训练教我们面对敌人阵地的时候不要这样,我们的姿势要稍稍偏一点儿,如果敌人的阵地是一条横线,我两肩延长出来的那条线会和敌人的阵地相交,角度大概是十五度到三十度。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由左肩到右肩的宽度大约是五十公分,在这五十公分之内有子弹射过来都可能打中我。如果我的姿势有个角度,我的宽度就不是五十公分了,宽度也许只有三十五公分,只有这三十五公分以内的子弹才会打中我,这就减少了中弹的可能。 原来军训是这么细致的一种训练呀。 受军训的人都苦练过卧倒——伏在地上,为什么要伏在地上?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你本来是站在那里,“卧倒”教你先跪下,然后上身前倾,左手先着地,然后左肘着地,左臂着地,侧着卧下去,然后两腿向后伸直,一翻身贴在地上。为什么要有这种训练呢,因为一个人由站姿到卧姿,这样卧下去最快,不会擦破摔伤,而卧姿最不容易被敌人击中。 这样看,军事训练的确可以减少伤亡。 我刚才介绍过“三段式”,你能不能把甲方和乙方对军事训练的争论照那个形式写出来? 我试试看:“你说死亡训练是什么意思?因为受完训练就要开上火线。——要是未经训练就开上去呢?” 圣人说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你先教我使用定义,后教我攻破定义,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 不错,你要有最坚固的盾,也要有最锐利的矛。至于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则何如?”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你的矛是刺在“敌人”的盾牌上,不是刺在自己的盾牌上;你是用盾牌抵挡“敌人”的矛,不是抵挡自己的矛。 敌人的武器和我的武器都是一个兵工厂的出品啊。 没有关系,还有“努力”、“士气”、“才能”,是兵工厂造不出来的。那个人兜售“最锐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碰上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质问,应该有话可说,无须默然而退。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1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你还记得吧? 记得,第一句是“孔子过泰山侧”,—— 泰山旁边有老虎出没,把一个妇人的丈夫吃了,把她的孩子又吃了,可是那妇人还不肯搬家,什么原因呢,因为当地“无苛政”。这无苛政三个字真是简洁,让人看了像听到一声迅雷。 我怎么没有这个感觉呢,老虎快把她一家人吃光了,她居然不搬家,不逃命,“无苛政”三字怎么能算是充足的理由呢。 那是因为你年纪轻,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苛政。孔夫子周游列国,考察政情,深知民间疾苦,他一听到“无苛政”,马上就明白了。他不必再问任何问题,就告诉弟子:“小子志之,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怎么会这么可怕,苛政究竟是什么样子? 柳宗元有篇文章,叫《捕蛇者说》。我知道,这篇文章我见过。这篇文章是说“苛政猛于蛇”,苛政两个字到他手里就具体得多了。你记得不记得那个捕蛇的人怎么说?他好像说,收税的差役到了乡下凶恶得很,那些句子我是不记得了。他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我们不必背诵原来的句子,只要引述他的大意。你想想看,《捕蛇者说》是怎么写的? 他说“永州之野产异蛇”,这种蛇奇毒,它爬过的地方连草木都活不了,但是这种蛇的肉可以入药,是治大麻疯少不了的药引子。以毒攻毒!太医需要蛇肉来配药治病,政府就定下办法,永州的老百姓可以用蛇抵税。有一个人世代以捕蛇为业,他每年到了缴税的时候就缴一条蛇。他家里有几个人被蛇咬死了。死的是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他自己也有好几次差一点送命。柳宗元劝他改业,柳宗元问他要不要改变一下,以后别捕蛇了,和别人一样缴税。那人马上流下眼泪来说不行。 好,下面柳宗元就描写当地老百姓的苦况。捕蛇者三代住在永州,从前和他祖父同时住在这里的人家,十家之中剩不下一家了,和他父亲同时住在这里的人家,十家之中只剩下两三家了,和他自己同住在这里的,十家之中于今不到四五家了。那些家庭都哪里去了?“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为什么呢,税太重了,官府催税催得太凶了,老百姓活不下去。那捕蛇者说,即使我明天被蛇咬死,我也比别人活得久,比别人活得舒服。 写得好!写得好!文章应该这样写是不是? 柳宗元的“苛政猛于蛇”,是从“苛政猛于虎”发展出来的,那苛政两个字,到了柳宗元笔下,放大成一大段文章。泰山侧的妇人只说了三个字,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了多少字?由他汪然出涕算起,一共两百二十多个字,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他把“苛政”放大成两百多字。 我喜欢柳宗元的写法,一句“无苛政”毕竟太简单,不够味儿,不过瘾。他的这种写法,我也可以学吗? 当然可以。要怎样做呢?这个办法可以称之为“放大术”。放大?你看,虽然两个字变成两百多字,也只是把“苛政”两个字放大了,说来说去不离开苛政的范围,只不过是苛政更明显、更惹人注意了。 这个“放大”,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没有? 写剧本的人管这种方法叫“吹”,这个“吹”字,比放大更容易领悟。吹?吹牛的吹?是吹气球的“吹”。你把气球吹涨了,吹大了,气球还是气球,你吹进去的气都在汽球的范围之内。 吹?……怎么吹? 以《桃花源记》为例,渔人进了桃源以后,住在桃源里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然后又“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寥寥几笔,也是简洁得很。近代有人用七律的体裁加以发挥,有一首是:“渔舟误入港三叉,屋舍俨然笑语哗。洞口桑麻传几代?”这句问得有意思,我每逢看见大树,总是忍不住要想:这棵树什么时候种的?多少年了?“庭前鸡犬属谁家?”对,对,我们到亲戚家去,看见亲戚门口一群鸭子,当时就曾经问他:这是你们家养的鸭子吗?田园岂植灵芝草?这一句的意思是?世外桃源不是仙境吗,仙境应该有灵芝草是不是?下一句是“两岸何多碧桃花?对,对,我也有这个疑问,人家写世外仙境,多半写松柏参天,陶渊明写的是一望无垠的桃花林,我也奇怪。借问村翁示一二,快聆高论舌粲花。”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2 桃源里的人怎么回答? 他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把答案一条一条写出来。他另外有一首诗,替桃源里的人出了几个题目问渔人。这首诗是:“自从携眷入花汀,世外珍闻绝耳听。徐福求仙可返境?”徐福带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出海求仙,那可是当时的大!“蒙恬鹤寿到遐龄?”名将蒙恬,早教赵高李斯给害死了,老百姓还指望他长寿呢。老百姓还关心万里长城修好了没有:“长城万里民苦役?”老百姓还关心愚民政策推行到什么程度了:“竹简烧残谁识丁?”下面是结束:“愿借清谈告消息,人间掌故要细聆。” 那渔人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我也没看见渔人的回答。也许写诗的人认为不需要回答,单是这些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对,对,很有意思。陶渊明先生当初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我们没有理由问这个问题。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等一的好文章,《论语》记载孔子过泰山侧那一段也是一等一的好文章,——至少也是一等二的好文章。刚才我举这两个例子给你听,仅仅是说怎样使题材膨胀,让许多细节呈现出来。这跟文章的好坏没有绝对的关系。 没有“绝对”的关系?是不是有时候也有关系?是不是过于简略也不一定好? 当然,“简洁”好,“简略”不一定好。像“孔子过泰山侧”那样的文章,后人耸之为“简古”,简古又和简洁、简略都不相同。 把题材“吹”起来之后,还要不要简洁? 当然要。不过用这种笼统的词语来说明写作技巧是有困难的,我们还是探讨实例。“苛政”由两个字演成两百多字,是一个例子,武陵人和渔人之间本来只有两个话题,现在多出来八个话题,又是一个例子。 请你再多举几个例子。 《水浒传》有所谓简本和繁本,你知道吧?不知道。据学者研究,《水浒传》这部小说,在很长的年代里,经过好多位作家补充修改,作家把很多情节“吹”起来。这种版本叫繁本。后来开书店的人另有想法,他认为一般读者看小说是要看更多的情节,于是增加了梁山好汉征辽和征方腊两件大事,这样一来书更厚了,印刷成本太高了,书店就找人动手删减,把“吹”起来的部分简化了,很多地方变得简略了,这种版本叫简本。你将来到大学里研究中国文学,——如果你在这方面有兴趣,——不妨拿繁本简本对照阅读,看看能有多少发现。 简本和繁本,哪一种文学价值高? 公认繁本的文学价值高。 这岂不是“繁”比“简”好? 就《水浒传》来说是如此,别的作品又未必,我们不能任意推论。 《水浒传》的简本、繁本都太遥远了,手边眼前有例子没有? 中国的古典神话,有一条是“夸父逐日”。书架上有《辞源》,你把“夸父逐日”查出来看一看。 好,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八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简古得很! 书架上有一套读本,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是用这段简古的记载“吹”成的。 我来找。题目:追太阳。本文:太阳是个英俊的王子,他住在东海里面一棵大桑树上,那棵桑树大得像一座山。日出扶桑。每天早晨,太阳王子驾着白色的马车,带着金箭,出来旅行。他从万民头上经过,一天之内走遍世界。人们仰起头来看他,只能看见一团白光。太阳神是坐车的,用六条龙拉车。晚上,太阳王子回到那棵大桑树上休息,第二天早晨再出发。他每天不停地奔驰,从来没有间断过。——好像是个儿童故事? 文字十分浅显,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不过这个故事的意义很丰富,我们也可以看。文章开头先介绍太阳。 在遥远的北方,叫做北海的地方,住着一个巨人。他的身材太大了,一只脚可以踩沉一条轮船,一口气可以吹走一座冰山。注意这两句的写法,两件事并列,两句话句型相同,这叫排比。他蹲在那儿也像一座山那么大。这个巨人的名字叫夸父。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3 介绍完了太阳,接着介绍夸父。这种写法,有点像电视转播球赛,开赛之前,电视记者先把甲队乙队介绍一下。这种写法清楚明白,技巧也不困难。 有些故事,好像是一开头两个球队就打起来了,慢慢看下去才弄清楚双方的面貌。 那种写法比较难。 北海的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永远一片漆黑,即使是太阳从天上经过的时候,也不过是在遥远的天外出现了一个白点。介绍了太阳王子和夸父之后,接着写两个人的处境不同。由于处境不同,夸父受到刺激,才去和太阳一争长短,两个不相干的人这才发生了纠缠。所以这几句话很重要。孤独的夸父,蹲在那儿很不快乐。他知道太阳王子那么英俊,那么活泼,那么受人欢迎,注意这一连三个“那么”的用法。心里很不服气。他想:“我什么地方不如太阳?太阳凭什么那样骄傲?” 这是写夸父逐日的动机。原来的资料没有提到动机,而人物的动机是很重要的。 于是,他起了一个念头:跟太阳赛跑。他自信比太阳的马车跑得更快,可以让太阳王子认输。 下面正式进入正题了。 有一天,夸父远远望见太阳在天边出现,就迈开大步,飞奔直追。他的腿是那么长,注意:前面先介绍了他的高大。三步两步就走出北海,跨上太阳的轨道,太阳在他前面越来越大,不说越来越近而说越来越大,更能表现逼近的感觉。不再是一个小白点,而他的影子也越来越长,从天空一直落到北海里。 写了太阳越来越大,接着再来一句影子越来越长,你有什么感觉? 怪可怕的。 还有呢? 感觉更逼近了。 下面一句是什么? 这一句是:他离太阳越来越近了。 这一句单独成段是不是?是。为什么要单独成段呢?不知道。这表示这一句非常重要,把它放在醒目的地位。这是分段的一种技巧。这一句为什么特别重要?这一句写出了夸父一直在追,已经追了很久,已经接近目标,一旦追上了,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一句制造了紧张和悬疑。你再念下去。 下面是“太阳王子!看你往哪里逃!他暗暗得意。”这一行又是单独成段的,也是要引我们特别注意吗?是的,要拉长时间,加强你的期待和焦虑。拖得太久也不行,下面该揭晓了。可是,他离太阳近了,才知道太阳光那么热,他在寒冷的北海里住惯了,热得有点受不了。注意,这一段开头有个“可是”。如果没有这个“可是”,对“文义”并没有影响,你念出来试试看。他离太阳近了,才知道太阳光那么热,他在寒冷的北海里住惯了,热得有点受不了。你和上一段连起来念念看。太阳王子!看你往哪里逃!他暗暗得意。他离太阳近了,才知道太阳光那么热,—— 少了“可是”,有什么感觉? 好像断了气。 对,它对文义没有多大影响,对“文气”很有影响,有了它,不增加读者的了解,没有它,却削弱了读者的感受。在这里,“可是”是一个急转弯,它暗示你,你期待的你焦虑的事件要发生了。你继续念吧。 汗水从他身上流下来,滴在地面上,好像下了一场大雨。你看夸父多么高大!太阳的强光也逼得他睁不开眼睛。作者赶紧补上一笔:太阳也不是弱者!两强角力,这才惊天动地。“我一定要追上太阳,超过太阳!”他的决心一点也不动摇。他闭上眼睛,因为前面说太阳的光很强。张着大口,前面说过太阳光很热。拼命前进,他吐出来的气吹走了满天的乌云。前面说过夸父非常高大,不是一个凡人。后面这些话,都是前面发展下来的,前后照应,也是行文常用的技巧。我以为“可是”之后,夸父就失败了,怎么还没有? 非但没写他失败,还继续写他的强大。不能让他一下子就失败,失败得太快,就不是“吹”了。夸父虽然还没有失败,他的弱点已经暴露出来,后来终于失败,也就很合理。你念下去。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4 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怎么会下雨?地上的人觉得奇怪,一齐仰脸望天。他们望见一团黑影靠近太阳。太阳的半边被黑影遮住了。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完全被黑影遮没了,太阳的光线只能在黑影四周镶上一道白边儿。这时,寒冷的雨点哗啦哗啦撒满大地,阴惨惨的风吹得人人心惊。怎么啦?难道有什么怪物把太阳吃掉了吗?受惊的人们大哭大叫,大声祈祷。——哇,精彩! 作者换了个角度,写地上的人群看见了天象的变异,这是侧面描写。竞争的剧烈,夸父的强大,夸父的危机,都从侧面表现出来了。有了这一番描写,不但夸父逐日是一件大事,夸父的失败也是一件大事。这一段文字,就是所谓“最高潮”。下面呢? 刹那间,黑影突然消失了,大地震动了几下,依然是晴朗的天气,一切恢复正常。仍然从侧面描写,可是下面要回到正面的主线上去了。原来当夸父追上太阳,正想要超过太阳的时候,他实在支持不住了。他累得难受,也渴得难受,终于倒了下来。他倒下来的时候,造成地震。他倒在大河旁边,一口气喝干了河水。这是正面写夸父失败,和侧面互为表里。当他快要追上太阳的时候,他的力气就已经用尽了,汗已经流干了,那时他过于兴奋,照样支撑下去,等到他忽然倒下来,就再也不能爬起来了。注意三个“了”字的用法。他的生命已经消耗得干干净净。 最高潮后面不能立刻刹车,得有一些回荡。上面这段文字,在气势上是回荡,在意义上是解释夸父失败的原因。 他追上了太阳,可是,他也累死在路上。他的头发变成森林,他的眼睛变成星星,他的骨骼变成山脉。注意一连三句句型相同。他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来,变成中国的神话。——完了。 最后这一段,也是一个回荡。这一段在文义上有余不尽,好像夸父死得不甘心,死了还要表示反抗,使人觉得回味无穷。高潮和回荡,你好好地玩味一下,下次你到了海边上,别忘了看那海浪,海浪一个接一个滚过来,越滚越大,高高地扑在岩石上,落下去,往后退,变成小浪,小浪再涌到岩石底下,再退回去,再涌回来,再退回去。然后才消失。 海浪跟作文居然有关系? 要不,太史公怎么游历了名山大川之后,文章才越写越好呢? 《作文三书》第十九问1 人家谈作文都会谈到文学,你也谈谈文学吧。 你要我怎样谈? 文学究竟有什么用处? 我先介绍一下两个极端的看法。一个是,文学有很大的力量,可以移风易俗,可以治国安邦。另一种意见恰恰相反,认为文学是没有用的文人做的没有用的事情。 这两种意见,你大概都不赞成。不错。请你把第三种意见提出来吧。 文学有用,它的第一个功用,是娱乐。 娱乐?娱乐价值和文学价值能并存吗? 能。一般来说,人以享受乐趣的心情去接近文学。那是星期六的心情,不是星期一的心情;是上俱乐部的心情,不是上教堂的心情;是退役的心情,不是入伍的心情。 人有两种心情?可以这么说。两种心情都很正当?都是人之常情,都应该予以满足。两种心情有两种不同的需要?拿破仑上火线的时候需要军用地图,下了火线他需要《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个二分法,倒是把争论解决了。 人有工作的时候,有休闲的时候。“工作”有工作时的问题,那些问题不能用文学解决。所以有人说文学无用。休闲有休闲时的问题,文学就派上了用场。 休闲活动,方式很多,有什么理由特别提倡文学? 我们并不特别提倡文学。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总得选一种“有益”的活动。 选一种“无害”的活动也可以,无害的活动可以防害,所以无害就是有益。人在工作的时候总盼望休闲,到了休闲的时候才知道休闲的时候比较危险,工作的时候比较安全。从前,我的家乡,农人从早忙到晚,只有阴历年前后一两个月是“农闲”,农闲期间一过,不是有人自杀,就是有人出走,因为一到农闲的日子,到处都是赌局,有人赌得昏天黑地,把一年辛辛苦苦的收成输光,还欠下很多赌债。他也许把太太气死了,也许把母亲气死了,也许自己后悔死了。现代人的休闲时间比古人多,休闲的时候做什么,非常重要。 我们学生,寒假暑假也天天补习功课,只恨一天没有二十五小时,哪里还讲究休闲活动啊。 功课压力这样大,本来是不该有的情形。不过我在这里不批评今天的教育。我只说你在学校里学习终要告一段落。以后,你多半不能一天用二十五个小时来工作。你会有闲暇。 人有了闲暇,也不一定阅读文学作品吧? 不一定阅读,也不一定“不”阅读。辩论术里面有一种“戳汽球”战术,汽球虽大,你只要在上面戳个小孔。谁说人在休闲的时候需要文学?没看见电影院、体育馆里那么多人吗?电影院、体育馆就是在汽球上戳成的小孔。其实这种办法并不能把对方真正驳倒。不错,电影院里坐着那么多人,可是那些人并不永远坐在里面,他们回家以后呢?不错,电影院里坐着那么多人,可是电影院外面呢,人岂不更多?整个状况是:有人要进夜总会,有人要进电影院,有人要进体育馆,有人要进书店;不仅此也,人,有时要进夜总会,有时要进电影院,有时要进体育馆,有时要进书店。 难怪小说总是畅销,小说的娱乐价值很大,谁不喜欢感人的故事呢!诗和散文,我们能用娱乐的眼光去看它吗? 能。我们所谓娱乐,是指身心放松,现实的压力解除,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圆满自足的小世界里。这些,小说,诗,散文,都能给我们。 文学能给我们的,应该不只娱乐。文学的第二种功能是什么呢?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这又分三方面,一是文化遗产的承受,二是人情世态的了解,三是生活境界的提高。 你今天谈话纲举目张,条理分明,好像是提出一篇论文。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中华民族好比一个大家庭,李杜韩柳温苏都是久藏的家珍,身为中国人应该一件一件玩赏过,至少也该看过清单。你说“文化遗产的承受”,大概还是这个意思吧。 《作文三书》第十九问2 中国文化的遗产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人人可以自动地自由地去取它用它,没有任何限制。这不像分房子分地产,你多一分,我就少一分。这种遗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和研究中国文学有什么分别? 研究中国文学是维护、陈列这些好东西,而我们不以此为专业,只是高兴了就拿出来把玩一番。 下面一个小项是“人情世故的了解”,这个标题对我很有吸引力。我们年轻,常常觉得别人很难捉摸,向长辈请教吧,他们总是笑一笑:“你长大了就会明白。”长大?要长多大? 在这方面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你。文学作品是专门表现人心的,人心隔肚皮,文学却是一面透视镜,人心海底针,文学却是一个探测器。 文学作品怎样帮助我们?文学作品里的人和事,总是在云里雾里,真真假假。 云里雾里,是它感性的一面。几个月后再看一遍,就可以把云雾拨开了。抒情诗是作者的交心运动,长篇小说是作者指挥的人性大演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不一样,你要同中求异;人与人也有共同的规律可寻,你又要异中求同。 有一次,爸爸带我参加宴会,我们到得比较早,就和主人一面聊天,一面等待。爸爸问:“今天你请了哪些人?”主人念出七八个名字来。爸爸告诉他,某人可能迟到,某人可能缺席,某人大概不待席终就要告辞。这天晚上,爸爸的预测一一都应验了!真奇怪,我到现在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些本事。 为什么有人缺席、有人迟到、有人早退?因为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令尊大人能够预测他们的行为?因为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怎样做,大致有个规律。 我怎么不觉得有规律? 人,多半是在父母膝前长大的,父母,不管是什么性格,什么背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面对多大的利害!总是为孩子想。而孩子心目中,父母最单纯,最容易了解,父母在什么样的刺激下会产生什么反应,他能预测。孩子慢慢长大了,和家庭以外的人接触,那些人不是他的父母,那些人由于性格,背景,环境,利害,某甲和某乙不同,此事和彼事不同,今日和明日又不同,你在父母那里累积得来的经验就不够用了。这时,唯一的办法是多和别人接触,包括通过文学作品和作家创造的人物接触。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人心虽然千变万化,倒也有个极限。 不是说“人心难测”吗? 当他说“人心难测”的时候,他已经测到东西了。 人心难测,那就是人心很坏咯,人生境界又怎能提高呢? 人的境界有高有低。“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一种境界,如果一看见明珠,就投进别人的怀抱里去了,那是另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并不一般高,是不是?是如果既不肯归还明珠,也不肯改嫁,鱼与熊掌通吃,那又是一种境界,是不是? 如果“还君明珠不垂泪”呢? 那跟“还君明珠双泪垂”又不一样。 还君明珠双泪垂,还君明珠不垂泪,不还明珠不垂泪,垂泪但是不还珠。——还君明珠双泪垂比较有滋味。 你用“滋味”两个字,很好。你做出来的事情别人看着有滋味,自己事后回想有滋味,这就是有意义,有境界。有一部老片子叫《罗马假期》—— 上个月重演,我看了。 你喜欢哪个人物?公主还是记者? 我喜欢公主。 多数人喜欢公主,但是一谈到境界,我喜欢那个记者。这部片子的故事背景是美国,美国的事业竞争激烈,记者的工作压力很大,他无意中发现失踪了的公主,独自得到一条全世界都注意的。他如果把发表了,他会出名,会得奖,会加薪。 可是他最后把照片送给公主,也一个字没写。 他如果发表了那些照片,公主回国以后就狼狈不堪,人民可能不再尊敬她,而她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天真女孩!为了保护这个女孩,那记者把黄金机会放弃了。当他把照片还给公主的时候,他的形象骤然高大起来。这就是境界。 《作文三书》第十九问3 谈到电影,我想起来,你有一篇文章,劝我们从影剧了解人,扩大人生经验。 不错,我的意见并没有改变。影剧对你扩大人生经验有帮助,对你增进写作技巧也有帮助。不过在谈作文的时候,我强调文学,强调诗,散文,小说,也许可以加上一部分剧本。这些用文字写成的东西,对作文有直接的帮助。 你最后才谈到写作。在前面,你说文学提供娱乐,提供知识,都没有针对学习写作的人。 文学不只属于有志写作的人,也属于无意写作的人,而有志写作的人少,无意写作的人多,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写作,就把视野局限了。现在我们把眼光回到自身,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一个人发挥他创作的才能。 那就是做作家喽? 人,有他的才能。“右手计算彗星轨道,左手描述人生百态”,这是一人具备两种才能。“文章以外无能事”,这是只具有一种才能。每一个人都该充分发挥才能,完成自我。一个人,若是性近文学,别无所长,他就到文学里完成他自己吧。 作家也有定义吧,他是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他使用语文的本领超过一般人,犹如钢琴家,使用钢琴的本领超过我们。钢琴,我们也能弹,但是只有称为钢琴家的人才弹得最好,才把钢琴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作家,钢琴家,画家,都是艺术工作者,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人人都会,只有你最好,并不是人人不会,只有你才会。 那么,第二? 第二,他是增加文学遗产的人。我们不是谈到承受文学遗产吗?遗产是哪里来的?是一代一代的作家留下来的,那么这一代的作家会不会也有东西留下来?文学作品由一累积到一百,今后谁来增添到一百零一?这是作家的责任。 这么说,作家并不可怕,为什么长辈都警告我别当作家? 我想,大概是,他们发现你也有别的才能。比方说,他们认为你将来可以做医生,那么何不朝做医生的路上走呢?你如果“也”有文学天才,做了医生还可以做业余的作家。 如果我不朝做医生的路上走,朝专业作家的路上走,那就只能做作家,不能做医生了?对啊。可是我并没有进医学院的才能。长辈们说作家不好当,一定另有原因。 或者,他们是希望你将来有很好的职业。 不能以写作为职业? 可以,但是这个职业并不好。 第一? 你想,你是在什么条件下常常去买书?物价稳定的时候,爸爸加薪的时候。如果家庭经济发生问题,买书的支出首先要从预算表上删除,除非是买教科书。由小喻大,作家和社会可以共安乐,难以共患难。如果你是医生,人人衣食足而后想长寿,共安乐没有问题,即使是传染病流行,大祸临头,人人更会抱住医生不放。 第二? 第二,如果你是工程师,你盖楼,人人承认你盖了楼,没人会说你挖了个坑。如果你是作家,你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你自以为盖楼,可是别人也许认为你是挖坑。所以,工程师好做,作家难做。“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恐怕只有科学吧,文学多半是团团转的。 有第三没有? 有。假如人生像排队一样,有很多很多人排在作家前头。你有排队买电影票的经验,排在前面才买到好位子;你有排队吃自助餐的经验,排在前面才吃得到好菜。 哦,是这样的……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第一第二第三,你这种布局安排。你看,我做了笔记: 文学的功用 一提供娱乐 二传递知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青春800字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 五篇作文 青春作文开头 夏作文 满分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题目 金鱼作文 初二600字作文 万能作文结尾 作文青春600字 英文作文范文 财富作文 作文《我的乐园》 担当的作文 青春800字作文 作文修改 变的作文 方向作文 橘子作文 陌生人作文 爱作文怎么写 750字作文 作文七百字 孤独的作文 作文750字 作文冬 哲理作文 美德作文 有意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