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3000字作文

2020-08-20 10:00:01
相关推荐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3000 字作文我从未敢亵渎过教育的神圣,并始终将它视为一种高尚的存在。我的整个中学时 期都对老师充满着无比的敬佩之情,这不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对老师的溢美之词,更 不是矫情,而是我这颗种子在老师的爱心与汗水的悉心浇灌下开出了花儿来。我最终 选择师范类的专业也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我除接触课本外,几乎未曾主动涉猎教 育学类书籍,今日恰逢教育学老师布置了这项“作业”,便得已真正地来读一读与这“高 尚的存在”相关的书籍。该读什么呢?由于我对这类书籍了解甚少,只觉得龙应台的《目送》及《孩子你 慢慢来》很有教育意味,可以择以阅读,但我却又明白这些还不能完全归类于真正意 义上的教育学类书籍,于是准备另寻几本。在打开搜索之前,我的脑海里又忽然 闪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刻意练习》等书名—— 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见过,我母校高中的(张)校长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他购置的书籍并 推荐我们进行阅读,于是我有这个印象。搜索过后,面对浩如烟海的“教育学类书籍”, 我仍然未决定好要阅读哪本。“索性去问一下张校长吧”,我心想。于是在微信里询问 了他的建议,他向我推荐了《终身成长》、《刻意练习》、《认知天性》这三本“当下 最火的书”,并称“这三本书会改变你的认知”,所以我很期待阅读。(由于对这三本书 我没有快捷获取的途径,所以准备假期阅读)一个多星期以前,也同样是通过朋友圈, 我得知《做最好的老师》的作者、中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来到我的家乡讲学,虽 未能到场聆听,却也很是激动,我便再次搜索了李老师的著作。《爱心与教育》一书 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这个标题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拥有想要立刻翻开这本书 阅读的冲动,我似乎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其以手记的形式,叙述 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这是对这本书的总体简介。也有人称此书是真正 的“例证式教育”,是的,书中不胜枚举的真实案例,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李镇 西老师倾付真心、施与爱心的体现。我不知道大多数人如何看待,但于我而言,相较 于长篇大论的理论叙述,我更喜欢平铺直叙的事例描写。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来源 于生活,所以我们更易于走进文字的背后,当它被赋予了教育的意义,便高于生活。 我从网络上找到了这本书的阅读资源,于是闲暇时便一页页的阅读着,像一棵幼 苗一点一点地汲取着地下的水源,又像一枝花朵一点一点地吸收着灿烂的阳光。在阅 读的过程中,我也在逐渐成长。《爱心与教育》的引言部分从素质教育谈起,李镇西老师在“素质教育”一词还未 被正式提出时便有了这样的理念:仅仅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其综合素质的应试教育必 将为时代所抛弃,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有独特心灵世界、有充分主体 意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和“考试机器”......这些理念可以说超越了那个 年代,却又显示出无比的前瞻性和正确性。但在为师之初,他也曾有过打学生的错误 行为,事后他进行了自我教育和反思,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寻求理论帮助。这时,他 接触到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这本 “薄薄的小册子”也成了他“教育理论真正的启蒙读物”。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的 想法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也从中受到了众多启迪。按照李 老师自己的描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他“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 光”。后来“素质教育”的提出,一下子照亮了李镇西老师十几年教育实践中潜在而朦胧 的思想萌芽,他进而提出了他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的教 育!“民主”的教育便是要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个学生,要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和同志; “科学”的教育是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认识发 展规律;“个性”的教育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及其精神世界,尊重学生未来的发 展......在李老师看来,“民主”是学生观,“科学”是教育观,“个性”是人才观。如此种种 论述,赢得了我对李镇西老师的崇敬与景仰之情,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所谓“人性的光 辉”,而这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所应该具有的。纵观全书,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手记一:“爱心与童心”这一篇章了。这一篇章 又可以细分为五个小部分,除第一部分外,每个部分都详细描述了自己与学生相处过 程中的点点滴滴,有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也有所谓的“大事”,但始终不变的是李老师 对待每件事的态度(实际也是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背后透出的教育理念。如果要用 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篇章给我的感受,那一定是“感动”!不,甚至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李镇西老师的思想境界是如此之高,但他却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他形容自己是一 个“有童心”的人,所以他可以和学生们整天“泡在一起”,也真正成了孩子们的朋友;所 以在他因工作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而不得不去住院的时候,学生们从 其他老师那听到了这个消息,教室里哭成一片;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去他宿舍询问 他的身体情况,然后又是因担心他身体而眼角含泪......学生也是人,不会无缘无故地 对别人好,唯一的,对方给予了他们直抵人心的关怀与爱。李老师由于对学生很好, 家长也很感动。学生汪斌的家长有一次给他提来了一筐鸡蛋,说让他补补身体,李老 师心想他怎么能收学生家长的东西呢?(这与如今某些老师的想法和做法相比可谓高 尚地多)于是推让了很久,但家长硬是要他收下,他只好收下了。收下后总觉得不安, 便想了一个处理鸡蛋的办法——每天定时煮一个鸡蛋给汪斌吃,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还有一件事,一个学生在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夜里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她的室友赶忙来 报告李老师,那时已是半夜了,但他没有犹豫,急忙用自行车载着生病的学生去医院, 为了把学生送到位于山顶的住院部,他一步一步地把学生背上去,然后守在病房,望 着输液瓶里的点滴,一夜未眠......其实,他对学生的付出与关爱还远不止这些。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他为何要对学 生如此付出呢?何苦呢?又何必呢?他自己的解释是:他无以报答学生的厚爱,他所 做的这些都只是在“还债啊”!让我感动并言之为震撼的不仅仅是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更有学生对李老师的信赖 与感恩!李镇西老师为学生做的一切,学生们都看在了眼里,也永远记在了心里。于 是学生们不止一次“爱屋及乌”——因为爱他,进而爱他的家人。李老师的爱人生了孩 子后,读后感他当时带的那个班级竟背着他每人从家里拿一些鸡蛋来,趁他外出开会 的时候,把鸡蛋送到她爱人床前!当班里的学生听说了李老师的妹妹因病住院了,他 们会策划“秘密行动”——“背着”李老师去医院给他的妹妹送慰问品......李老师与学生间这种似乎“你来我往”的情谊体现在他与学生相处的几乎每个时刻, 虽然有的事件很平凡,但却因其真实与“平易近人”而着实打动了我。我受感动的还有 一点在于:我在一些事件里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同学老师(尤其是我的高中老师)的身 影。这使我记忆的匣子被悄无声息地打开,回忆之海被掀起阵阵涟漪。我虽不是李镇 西老师的学生,但所幸我也拥有过许多待我很好的老师。所以当我阅读到相关事件的 时候,我便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以前同那些老师相处的经历。在书中描写宁玮的那 一部分,我不知落泪了多少次!宁玮的经历我仿佛能感同身受一般,同时也为了她那 时而遭遇的不幸而揪心......其实关于本书,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件李镇西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故事,更 能透过这些事情窥见背后传达出的教育理念。感动背后,是我们对教育的反思,要向 李镇西老师学习,真正地走到学生中间,其实也就走到了学生心里,这样的教育又如 何不会成功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从书中或李老师的讲座里学到的终究 是精神层面的理念,要想踏实地干教育,还得将理论付诸实践,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有 血有肉的人,是这个竞争残酷的现实世界。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我在读了本书 之后并没有觉得老师更加神圣(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反倒应是教育神圣(就像李 镇西老师在一篇文章里写的那样:虽然舆论往往会无限拔高教师的形象,但我们也不 必讳言教育的神圣与伟大),而且,我觉得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一名未来的人 民教师(很有可能),干的是一个看似小小的职业,坚守的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最后,就像本书引言部分的第一句话说的那样,让我们“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 教育旗帜”,向成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迈进,向实现中国新教育的时代迈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