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现场竞赛作文病因探析和指导策略

2020-08-22 13:45:01
相关推荐

现场竞赛作文病因探析和指导策略

江苏省滨海中学 丁爱华

此文刊发2020年2月《作文》高中版

项目基金: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普教立项课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深化研究”(课题编号:D/2016/02/101)的研究成果、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萃取型’阅读的写作学习指导研究”(课题编号:2017 L 011)的研究成果。

笔者从教20多年,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各类作文大赛,做过评委,更多的是聆听专家们对现场作文的点评,学生过人的临场智慧和出色的创作才情令人击节赞赏,而现场作文存在的不足也令人惋惜痛心,主要表现为:一是文体不清;二是内容平庸;三是思路狭窄;四是堆砌素材;五是强行套作。

一、现场竞赛作文病因探析

参赛选手尤其是参加全国性作文大赛的选手都是经过千里挑一的初选才能来到决赛现场的,按理说他们都是现今高中生中的写作高手,为何在竞赛中产生这些问题呢?总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1.文体不清——表达形式的混乱使用

何谓文体?《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文章的体裁”,而“体裁”则解释为“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有韵无韵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据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还可按文章功用分为文体、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应用文体等。在古代文学中,《尚书》把文章分为典、谟、诰、誓等文体,《史记》把文章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几种文体,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则把文章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等四类等。文体的分类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每种文体都有其鲜明的特色,都有明确的使用界限,可为何高中生作文会出现文体不清的情况呢?他们接触的多是按表达方式分类的文本,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学生如果对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用途不甚明了,在使用时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编者是按人文主题组合成一个个专题的,而不是按不同的文体样式进行组元,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也多是直奔主题和文本思想内容而去的,淡化了文体意识。高考作文的“文体不限”又让部分学生误以为对文体的规范要求不高。这些使得学生在学习写作时缺乏系统的文体知识积累,对文体基本形式的了解甚为模糊,在写作实践中难免会出现文体不清的情况。

2.内容平庸——写作积累的肤浅普通

竞赛作文主要存在“议论文的思辨性不强,记叙文的选材有局限性”两大问题,这正是高中生写作的两大软肋。“议论文的思辨性不强”反映出学生思考辨析能力的薄弱,而这项能力恰恰是议论文写作的主要能力。学生对作文题中提及的现象、问题、概念等缺乏深入思考的过程,浅尝辄止,看到一点就迫不及待地动笔,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流于肤浅片面。所谓辨析,就是辨别分析,对问题、概念要有自己独立明确的判断,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析”的本意是用斧子砍木头,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论述道理就像劈柴,贵在能够剖开纹理”,而学生在写作时不懂此理,不知对观点进行深入剖析,不会将分析具体化,行文就像扛木头,无论扛多远,还是完整的一根,论述也仅仅是分析表层现象,写作效果不好自在情理之中。“记叙文的选材有局限性”反映出学生生活体验、生命感受积累的匮乏。学生提笔写记叙文动辄就是写家庭生活或是校园生活,这两种生活是他们最熟悉的,最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作为写作素材无可厚非,遗憾的是由于他们缺少对这两种生活独到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普通平常。只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3.思路狭窄——思维范围的逼仄困窘

上佳的写作状态应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可学生的实际情况却是搜肠刮肚,难以下笔。对于写作,有学生曾经这样描述:“每次写作文前,我望着那作文纸上密密麻麻的方格,它们好像一个个单人牢房,那‘遥远’的最后一格便是这监狱的尽头,可那一格仿佛远在天边。此时,那支熟悉又陌生的笔安静地躺在纸上,它仿佛有千斤重,重得我无法将它拿起。作文内容根本不知从何说起,我的思维也不知要指向哪里……”而从现场竞赛作文来看,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文章来,但立意构思会出现俗套的常规化思路,产生“套版反应”。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在我看来,“套版反应”是思路打不开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学生的想象力欠缺、写作储备贫乏、对作文题的解读不透等问题也会造成写作思路的狭窄,在文章中表现为思维范围的逼仄困窘。

4.堆砌素材——文章架构的思考缺失

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盖房子,那么素材就是基本的建筑材料,只是一味堆砌的话,是盖不出好房子的。为了作文,学生会在平时积累和背诵大量的素材,但只是“食而不化”,虽然准备了很多,但面对具体的作文题目,却难以在选材上灵活应对,最终只是把能想到的所有素材拼凑进去,这样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而学生在确定写议论文时,由于分析能力不强,又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作文,只能搬用一些素材,特别是名人实例来凑足篇幅。单纯的素材堆砌,不能将素材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写作的一个禁忌。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是从无到有的创作成果,竞赛作文更是要考查学生思考的深度、语言表达的功力,“掉书袋”式的行文,最多只能说明积累的素材数量之多,却不能体现真正的写作水平。

5.强行套作——求胜心切的偷懒表现

为了应对竞赛作文,让自己的文章看起来比较有“才气”,有学生在备考时背诵大量的成品文,准备到考场时根据作文题目把相关文章套上去。结果呢,有的套得不合适,犹如孙子穿上爷爷的衣服,怎么看都不对劲;有的让人一眼就看出写作的套路和程式,没有自己的构思和灵动的创作;有的根本就是文不对题,生搬硬套,用一篇华美的文章来蒙蔽评卷老师的眼睛。他们抱着宿构、套作的态度去应对现场竞赛写作这场严肃的考验,其实这样的投机取巧是逃不出对竞赛作文有着多年评判经验的专家的火眼金睛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先生总结出的这十二字作文秘诀,老师们都是知道的,学生也应该是知道的。

二、现场竞赛作文的指导策略

1.正确认识竞赛作文的性质

一般来说,课堂作文是为了训练写作能力,考场作文是对已有写作能力的检测,竞赛作文则是以竞赛的方式好中选优,让真正优秀的写作选手脱颖而出。现场竞赛作文的命题比较灵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索性。比如第十七届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高中组的作文题目有四个,分别是:(1)以“月亮升起,我在树下”为开头,续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2)《键盘》。(3)《黑白灰》。(4)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教授宣布“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已经在中国诞生”,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应对这些作文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辨的能力,需要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尤其是第(4)题,这则报道时间与作文竞赛时间仅仅相隔5天,学生如果不关注时事,没有时评的意识和习惯,是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的。而就高校招生政策来说,由于是正规的省级或国家级作文竞赛,获奖在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家长、学生非常重视,教师对竞赛作文不能掉以轻心,仅仅教给学生一些花拳绣脚的写作功夫,学生是无法走进写作赛场的。

2.扎实训练写作基本功

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反映,竞赛作文对作者的要求要比一般作者要高许多,对选手来说,可谓“十年磨一剑,赛场一瞬间”。从指导角度来说,教师必须扎实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要致力于引导学生留心社会生活,力求深度思考,提升对人生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思想,学会合理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发表真知灼见;还要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文本中萃取写作精华,从写作角度反复阅读揣摩文本,使写作技巧从作者的文本中转移到学生的写作技能体系中,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起来。

如果把现场竞赛作文的五点不足综合起来看,我认为学生在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写作中自我意识的缺失!具体来说,文体不清是因为在写作中表达形式自我选择的游移不定;内容平庸是因为写作自我的个性特质没有彰显;思路狭窄是自我的写作视野狭窄;堆砌素材是因为自我思考的不在场,套作不只是写作上的偷懒,更是将自己的大脑甘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完全失去了自我。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强调自我的存在,这个“我”可以是当事人,通过写“我”的亲历亲感,体悟亲情、友情、人间真情,感受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弘扬正能量;“我”也可以是观察者,借助一双慧眼,发现自然的奇妙、人间的万象,感悟人性的力量;“我”更可以是思考者,从名著、历史人物、绘画、照片、雕塑上汲取思想的营养,对新近发生的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论等。换个角度说,学生在文章中可以表达“我”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的感动、我的感恩、我的同情、我的怜悯……写出我的丰富生活,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长,我的烦恼,我对生活、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要让学生明白,写作也是对话,要以正常的姿态和读者交流,“修辞立其诚”,用真诚的态度对待读者,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这样才有可能打动读者;而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装腔作势的文章只能令人生厌,不可能受到读者的青睐。

3.拔尖学生的写作个性特长

竞赛作文着眼于竞赛,是高手过招,拼的是思想和语言,要打败对手,脱颖而出,需要选手具有超越一般人的思维,对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认识,讲故事有自己的独家爆料,语言表达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需要学生彰显写作个性,成为众多选手中独特的“这一个”。在指导学生进行竞赛作文训练时,要着眼于他们最擅长的一面,强化练习,使之成为他们的“独门绝技”,从而胜人一筹。具体来说,教师针对擅长理性思辨的学生,着力在议论文写作上指导他们,让他们的作文厚重大气,以理服人;针对擅长叙述故事的学生,着力指导他们如何在写作时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针对语言表达优美的学生,着力指导他们琢磨语言表达的艺术和令文章内容充实丰富的方法;针对阅读视野开阔的学生,着力指导他们如何将好的素材组织成有条有理的文章……教师要指导他们在赛场上写适合自己的文体,避开自己的劣势,亮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将自己的写作优势发挥到极致,争取一招制胜。

总的来说,竞赛作文的写作要求基本可以概括为“真、深、新、活”四点,“真”即求真,要求学生取材真实,讲真话、抒真情、说真理;“深”即深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说清事理之间的关系;“新”即新鲜,取材不陈旧,思维有创新,勇于打破旧习陈规,让人耳目一新;“活”即灵活,语言表达自由活泼、不拘一格,构思布局纵横捭阖、不落窠臼。这些特点要在竞赛作文中展现,需要师生调动学生的写作智慧,让学生充分积累,扎实训练,读写结合。竞赛作文的意义在于回归作文的初心。真实写作,真诚写作,表达出真实、深刻而独特的自我,才是竞赛写作乃至所有写作的真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名胜古迹作文500字 我梦见了名人作文 我爱跳舞作文400字 田径运动会作文450字 暑假打扫卫生作文 写感谢妈妈的作文 猜猜他是谁300字优秀作文 一分钟能做什么作文 我的家乡濮阳作文 有关桃树的作文 小猫的观察作文 三年级写景作文题目 书信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小标题的作文600字 2050年的地球作文450字 我想当舞蹈家作文 做黄桃罐头的作文 一年级作文怎么写 探索未知的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400字 最苦与最乐600字作文 我的外婆英语作文 一篇暑假生活的作文 心海里的那朵浪花作文600字 因为有爱作文500字 关于雨的作文500 三角梅作文200字 奇妙的动物作文 二年级全部的看图作文 运用插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