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之2014安徽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2020-08-23 14:57:01
相关推荐

篇一:2014 年安徽省高考优秀作文2014 年安徽省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 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 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 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 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名师解析 2014 年的安徽省高考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与去年萧伯纳的一段话 “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材料作文相比,今年的材料 作文更加务实,更加理性。虽然材料的内容是谈艺术问题的,但这 只是一人由头,目的是要引导学生由此生发开来去关注生活,这显 然是命题的意图所在。所以,考生在写作中,肯定是不能就材料写 材料的,而应把自己的思想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 那么,应该怎么结合现实来立意呢? 从表演艺术家的话来看,他认为剧本是可以改的,因为演员是在演 戏,不是念剧本,进一步讲,剧本是“死”的,演员是活的。生活也 是这样,只有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个人才能取得成 就,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从剧作家的话来看,剧本是不能改的,因为剧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 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他的本意。由此,我们 可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规则制度,道德法律,这些都是人人 必须遵守的,不能搞特殊。如果大家都想去改变它,突破它,那么 我们的社会就失去了和谐。 给合两位艺术家的话来看,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台词是否需要改动, 应该视实际情形而定,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联系现实社 会,就是做事情不能太认死理,而要学会变通,因为生活是复杂的, 变化的,因此人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应该相时而动。 教师下水范文 合理变通,成就完美 汪茂吾 变通就是改变,使之通顺、通畅;所谓合理变通,就是这种改变不 是无厘头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的必要的变动。只有合 理变通,才能成就完美。 合理变通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但凡有取得成功者,都懂得这种 智慧。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就非常懂 得变通。其他国家的革命多是以城市为中心,在城市发生大规模的 暴动,最后夺取政权,而毛泽东却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 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面对强大的敌人,他又提出“敌进 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 的十六字诀和 “打得过就打, 打不过就跑”的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从而使中国革命步步为营。试 想,如果毛泽东不是懂得灵活变通,而是跟强大的反动势力进行硬 碰硬的正面交锋,则中国革命将要蒙受多大的损失,革命的火种又 岂能燎原!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就是一个谙熟变通之人。他 到东吴舌战群儒,受到嫉贤妒能的周瑜忌恨,为了除之而后快,周 瑜限他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枝箭来。如果按常理去打造这十万枝箭, 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因周瑜暗中使坏,极有可能会完不成。让周瑜 始料未及的是,诸葛亮竟胸有成竹地纳下军令状,表示三日之内即 可完成。原来诸葛亮并非真的按照周瑜说的那样去造箭,而是用草 船去向曹操借箭。善于变通,不仅使诸葛亮在谈笑间完成了周瑜交 给的任务,而且使他不辱使命,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他的 “空城计” 更是家喻户晓的善于变通的典范。 同样是《三国演义》中,马谡就不懂得变通。一意孤行的他与王平 同去镇守街亭,竟把军队屯在山上,以至于被魏军断了汲水之道, 导致军队不战自溃。按常理,军队屯在山上,占领制高点并没什么 不对,然而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之地也这样做,就犯了兵 家之大忌。不懂得变通的结果,是马谡痛失街亭,连自己也丢了性 命。 可见,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一味地认死理,而要懂得变通,善于 变通。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更应该懂得善于变通的重要性,适时 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积极改善与同学、老师与家长的 关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当然,懂得善于变通,并非无原则的耍滑弄巧,而是在不改变做人 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机动。唯此,你的人生才日臻完美。 满分文展示 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安徽一考生 规矩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标准法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想到规矩, 若无视规矩的存在而一意孤行,则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当红歌 手李代沫无视国家法规,不仅自己吸毒,还容留他人吸毒,致使自 己触犯法律而被法院起诉。可想而知,这一严重后果对李代沫的人 生将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影视明星黄海波,无视国家 法规,为了找乐子竟然有违道德底线去嫖娼,被北京警方拘留 15 日 后,又被收容教育半年。这一丑闻的后果对黄海波的后续人生也必 然造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可笑的是,竟然有人对黄海波受到法律的 制裁鸣冤叫屈,殊不知,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如果犯了规 受不到相应的惩罚,则只能使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尊 重规矩,才能使人生航船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规矩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哪个社会,都 会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存在。凡事立下规矩,才能引导和规范人们的 言行。如交通规则,便于人们安全出行;学校规则,有益师生教学 活动;环境法规,能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 而一 个没有规矩的社会,必然是混乱的。唐朝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就使 得社会动荡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和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使唐朝由盛转衰。同样,1966 年至 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也使我 国社会的发展受到重创,时至今日,人们一提到它,还心有余悸。 可见,一个社会一旦没有了规矩,后果有多么的可怕! 规矩是国家兴旺昌盛的保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的中国已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越来越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 高,举世瞩目。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另一方面 得益于我国的各种法规正在不断完善。所谓依法治国,说的正是规 矩是治理国家的有力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法规的日臻 完善,我国的国家实力将会更加强大,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也 一定为期不远。 所以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守规,个人才能少走弯路, 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满分亮点 这篇考场佳作,先提出论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再接着从个人、 社会和国家三个方面,逐层举例论证。在论证过程中,方法灵活多 变: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时,从反面举例;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时,采 用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第三个分论点,又回到正面举例。例证过程 中,注意紧密联系现实,如李代沫和黄海波事件,以及事例的典型 性,如安史之乱和文革事例,使得文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三个分 论点,逻辑严密,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2 不要迷信权威 安徽一考生 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人们往往迷信权威,以为他们说的话都是真理, 因此不经过自己的大脑就轻信了他们,就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事实 上,权威并非万能,也并非都是真理,所以很多时候,不能轻易相 信权威,更不能迷信权威。 比如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一些所谓的专家总是一再预言房价会涨, 且越涨越高,永远会涨。于是,不少人急于买房成了房奴,还出现 了无数的炒房客。实际情况是,现在的房价已开始回落,那些炒房 者的资产一下子缩水变成了负数。一些不良开发商由于房市萎靡, 资金链断裂而跑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的业主干出了打砸售 楼处和要求退房的蠢事。认为自己被开发商骗了。可这又能怪谁呢? 只要当初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就会明白,商品经济哪有只涨不跌的 道理!所以,一味地迷信权威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品尝,要怪也只 能怪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身上。 不迷信权威,就要学会思考、判断。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老师柏 拉图和真理之间作出的清醒选择。亚里士多德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 柏拉图,追随他长达 20 年之久,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他 都和老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常人看来,柏拉图既是老师,又是 当时公认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没有理由怀疑他的学说。可亚里士多 德就是不迷信权威,而是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以至于最后 完全否定了老师的唯心主义学说。 不迷信权威,还必须敢于实践。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这句话曾经是世界经典著 作中论述的结论。袁隆平就偏不信这个 “ 邪 ” ,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验, 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如果袁隆平当初迷信权威的结论而不 敢越雷池一步,那么,杂交水稻的问世就可能往后推迟,就会有许 多人吃不饱肚子。 不迷信权威,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孟子说“尽信 书,不如无书”, 就要告诫我们不要一味地迷信书本,而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 和判断,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然,不迷信权威并非处处跟权威“作对”,而是说要对权威擦亮眼 睛,多思考,多分析。唯此,方能不受蒙蔽,获得真知,发现真理。 满分亮点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独树一帜。首先表现在论点提炼准 确,能吸引人,且把论点作为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次 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的事实论据都非常典型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具体表现在“房地产”论据感应了时代的脉搏,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 活的思考和关注;亚里士多德和袁隆平的论据,体现了作者博学的 知识。第三,围绕中心论点从 “怎么办 ”的角度分解出的两个分论点, 准确而引人启发。全文娓娓而谈,例证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极强 的说服力。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3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安徽一考生 无论是剧作家编剧,还是艺术家表演,都应该从剧情需要和观众欣 赏水平的实际出发,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行事。 这使我想到全国各地正在践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体现了一 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指导思想。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发现问 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未能找到坠入水中 的剑,乃是因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说明,如果不能从实际 出发去解决问题,一切的努力只能是缘木有求鱼,“求剑若此,不亦 惑乎”。 从实际出发,需要放下架子接地气。作为东汉皇室后裔的刘备,就 能放下皇叔的架子,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这才感动了诸葛亮,最 终让诸葛亮为自己鞠躬尽瘁,正如刘备自己所说:“孤之有孔明,犹 鱼之有水也。”试想,如果刘备端着皇叔的架子,不去隆中,又怎能 听到诸葛亮那番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远见,更谈不上让诸葛亮 为他戎马效力了。 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官不大,架子却不小,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脱 离群众,以至于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倾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呼声。 这样的干部,又怎能为群众办实事,得到群众的拥护呢!习近平总 书记说:“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活动,正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深入基层,去了 解实情,倾听民意。 从实际出发,需要脚踏实地,不能走过场。走马观花只能看到问题 的表象,而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深 入实际去了解真实的情况。然而工作中,竟有极少数官员用 ps 图片 的方法,去糊弄群众。这种情况,表面上看,似乎是深入实际了, 事实上却是典型的脱离实际。这种欺下瞒上的工作作风,实在是害 人害己。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这是焦裕禄同志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说 的话。焦裕禄曾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 遍了全县 140 多个大队中的 120 多个。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 改地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脚踏 实地的实干精神。可见,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 任和拥护,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方针。信息时代的今天,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唯有深入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化解矛盾。至于剧本台词 改不改,怎么改,剧作家说了不算,表演艺术家说了也不算,关键 得看观众怎么说。 满分亮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篇议论文结合材料,感应了时代的脉搏,成 功地诠释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论点。行文中,着重运用事实论据 来证明论点。刻舟求剑和三顾茅庐的事例,构成历史的对比,不仅 典型,而且引人思考,含有哲理;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实际的事 例,和焦裕禄密切联系群众的事例,构成现实的对比,发人深省。 此外,文末巧妙地回应开篇,表明态度,艺术地诠释地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论点,令人拍案叫绝。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4 放手,才能更精彩 安徽一考生 这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实习老师。开始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班主 任兼语文老师杨老师就坐在后面旁听,偶尔还会在听课记录上写下 点什么。可能是不大放心的缘故,杨老师一连听了两个星期的实习 老师语文课。 实习老师名叫王小恬,五官端正,长相甜美,明亮的眼睛,苗条的 身材,透出诱人的青春气息,一头乌黑的秀发像瀑布一样飘在脑后, 有时束成一个马尾,再缀上一个蝴蝶结,又整齐又大方,整个人让 人一眼就能对她产生好感。 原以为这么靓丽大方的老师,课也一定上得精彩,至少会给我们带 来一丝新的气象。没想到她上的第一节课,就让我们听得味同嚼蜡, 程式化的风格简直和杨老师如出一辙。我们都以为这可能是她刚刚 走上讲台,还不太适应的缘故。可事实上,在杨老师坐镇,她执教 的两个星期里,她的课一直是这样。这多少令我们有些失望,同学 们对她的热情也淡了许多。 周五上午第三节照样是语文课。实习老师王小恬信步走上讲台:“同 学们,今天的课我们换一种上法,怎么样?”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 她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不过大家都注意到杨老师今天没有来 “监”课。于是,同学们都拉长声音说“好”! 这节课上的是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出乎意料的是,王老 师上的特别精彩。她一改以往的教学风格,不是从作者简介或写作 背景说起,而是先声情并茂地把长诗从头到尾地朗诵了一遍,一下 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意境;接着又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品诗, 并不时提问和点拨,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琵琶女高超的演技,不幸 的遭遇和感同身受的诗人对琵琶女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中不少精彩 的地方我们当堂就能背诵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就在下课前几分钟,杨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同学们,王老师的这节 课上得好吗?”“好!”同学们齐答。杨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有些手足无措的王小恬,接着说:“同学们,对 不起,这段时间王老师在我们班上实习,说心里话,一开始我是不 大放心的,不仅让她按照我的备课方法备课,还让她按照我的教学 方法上课,没想到这样反而大大束缚了王老师的手脚,但是今天不 同,王老师上得特别精彩。” “对不起,杨老师,今天我有点自作主张了。”王小恬的脸红了。 “这就对了。”杨老师挥了一下手,“青年人就应该有个性,有突破, 如果总是按照别人的方法行事,那还有什么创新。” “原来今天是您有意这样放手的呀!”王小恬恍然大悟。 满分亮点 通过生动的叙事来诠释材料的内涵,是这篇记叙文的最大特色。全 文借一个实习老师的故事,艺术地表达了只有放手才能更精彩的主 题,而这正切合了材料中表演艺术家的观点。此外,全文采用欲扬 先抑的手法,不但详略有致,故事性强,引人入胜,而且在前后对 比中突出了主旨,体现了作者娴熟的构思和驾驭体裁的能力。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5篇二:2014 年安徽省高考优秀作文汇总2014 年安徽省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 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 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 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 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名师解析 2014 年的安徽省高考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与去年萧伯纳的一段话 “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材料作文相比,今年的材料 作文更加务实,更加理性。虽然材料的内容是谈艺术问题的,但这 只是一人由头,目的是要引导学生由此生发开来去关注生活,这显 然是命题的意图所在。所以,考生在写作中,肯定是不能就材料写 材料的,而应把自己的思想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 那么,应该怎么结合现实来立意呢? 从表演艺术家的话来看,他认为剧本是可以改的,因为演员是在演 戏,不是念剧本,进一步讲,剧本是“死”的,演员是活的。生活也 是这样,只有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个人才能取得成 就,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从剧作家的话来看,剧本是不能改的,因为剧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 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他的本意。由此,我们 可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规则制度,道德法律,这些都是人人 必须遵守的,不能搞特殊。如果大家都想去改变它,突破它,那么 我们的社会就失去了和谐。 教师下水范文 合理变通,成就完美 汪茂吾 变通就是改变,使之通顺、通畅;所谓合理变通,就是这种改变不 是无厘头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的必要的变动。只有合 理变通,才能成就完美。 合理变通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但凡有取得成功者,都懂得这种 智慧。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就非常懂 得变通。其他国家的革命多是以城市为中心,在城市发生大规模的 暴动,最后夺取政权,而毛泽东却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 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面对强大的敌人,他又提出“敌进 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 的十六字诀和 “打得过就打, 打不过就跑”的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从而使中国革命步步为营。试 想,如果毛泽东不是懂得灵活变通,而是跟强大的反动势力进行硬 碰硬的正面交锋,则中国革命将要蒙受多大的损失,革命的火种又 岂能燎原!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就是一个谙熟变通之人。他 到东吴舌战群儒,受到嫉贤妒能的周瑜忌恨,为了除之而后快,周 瑜限他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枝箭来。如果按常理去打造这十万枝箭, 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因周瑜暗中使坏,极有可能会完不成。让周瑜 始料未及的是,诸葛亮竟胸有成竹地纳下军令状,表示三日之内即 可完成。原来诸葛亮并非真的按照周瑜说的那样去造箭,而是用草 船去向曹操借箭。善于变通,不仅使诸葛亮在谈笑间完成了周瑜交 给的任务,而且使他不辱使命,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他的 “空城计” 更是家喻户晓的善于变通的典范。 同样是《三国演义》中,马谡就不懂得变通。一意孤行的他与王平 同去镇守街亭,竟把军队屯在山上,以至于被魏军断了汲水之道, 导致军队不战自溃。按常理,军队屯在山上,占领制高点并没什么 不对,然而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之地也这样做,就犯了兵 家之大忌。不懂得变通的结果,是马谡痛失街亭,连自己也丢了性 命。 可见,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一味地认死理,而要懂得变通,善于 变通。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更应该懂得善于变通的重要性,适时 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积极改善与同学、老师与家长的 关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当然,懂得善于变通,并非无原则的耍滑弄巧,而是在不改变做人 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机动。唯此,你的人生才日臻完美。 满分文展示 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安徽一考生 规矩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标准法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想到规矩, 若无视规矩的存在而一意孤行,则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当红歌 手李代沫无视国家法规,不仅自己吸毒,还容留他人吸毒,致使自 己触犯法律而被法院起诉。可想而知,这一严重后果对李代沫的人 生将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影视明星黄海波,无视国家 法规,为了找乐子竟然有违道德底线去嫖娼,被北京警方拘留 15 日 后,又被收容教育半年。这一丑闻的后果对黄海波的后续人生也必 然造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可笑的是,竟然有人对黄海波受到法律的 制裁鸣冤叫屈,殊不知,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如果犯了规 受不到相应的惩罚,则只能使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尊 重规矩,才能使人生航船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规矩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哪个社会,都 会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存在。凡事立下规矩,才能引导和规范人们的 言行。如交通规则,便于人们安全出行;学校规则,有益师生教学 活动;环境法规,能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 而一个没有规矩的社会,必然是混乱的。唐朝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就使得社会动荡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和经济受到严重破 坏,使唐朝由盛转衰。同样,1966 年至 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也 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受到重创,时至今日,人们一提到它,还心有余 悸。可见,一个社会一旦没有了规矩,后果有多么的可怕! 规矩是国家兴旺昌盛的保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的中国已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越来越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 高,举世瞩目。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另 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的各种法规正在不断完善。所谓依法治国,说的 正是规矩是治理国家的有力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法规 的日臻完善,我国的国家实力将会更加强大,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 梦想也一定为期不远。 所以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守规,个人才能少走弯路, 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满分亮点 这篇考场佳作,先提出论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再接着从个人、 社会和国家三个方面,逐层举例论证。在论证过程中,方法灵活多 变: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时,从反面举例;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时,采 用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第三个分论点,又回到正面举例。例证过程 中,注意紧密联系现实,如李代沫和黄海波事件,以及事例的典型 性,如安史之乱和文革事例,使得文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三个分 论点,逻辑严密,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2 不要迷信权威 安徽一考生 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人们往往迷信权威,以为他们说的话都是真理, 因此不经过自己的大脑就轻信了他们,就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事实 上,权威并非万能,也并非都是真理,所以很多时候,不能轻易相 信权威,更不能迷信权威。 比如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一些所谓的专家总是一再预言房价会涨, 且越涨越高,永远会涨。于是,不少人急于买房成了房奴,还出现 了无数的炒房客。实际情况是,现在的房价已开始回落,那些炒房 者的资产一下子缩水变成了负数。一些不良开发商由于房市萎靡, 资金链断裂而跑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的业主干出了打砸售 楼处和要求退房的蠢事。认为自己被开发商骗了。可这又能怪谁呢? 只要当初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就会明白,商品经济哪有只涨不跌的 道理!所以,一味地迷信权威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品尝,要怪也只 能怪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身上。 不迷信权威,就要学会思考、判断。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老师柏 拉图和真理之间作出的清醒选择。亚里士多德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 柏拉图,追随他长达 20 年之久,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他 都和老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常人看来,柏拉图既是老师,又是 当时公认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没有理由怀疑他的学说。可亚里士多 德就是不迷信权威,而是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以至于最后 完全否定了老师的唯心主义学说。 不迷信权威,还必须敢于实践。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这句话曾经是世界经典著 作中论述的结论。袁隆平就偏不信这个 “ 邪 ” ,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验, 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如果袁隆平当初迷信权威的结论而不 敢越雷池一步,那么,杂交水稻的问世就可能往后推迟,就会有许 多人吃不饱肚子。 不迷信权威,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孟子说“尽信 书,不如无书”,就要告诫我们不要一味地迷信书本,而要学会独立 思考,独立分析和判断,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然,不迷信权威并非处处跟权威“作对”,而是说要对权威擦亮眼 睛,多思考,多分析。唯此,方能不受蒙蔽,获得真知,发现真理。 满分亮点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独树一帜。首先表现在论点提炼准 确,能吸引人,且把论点作为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次 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的事实论据都非常典型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具体表现在“房地产”论据感应了时代的脉搏,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 活的思考和关注;亚里 士多德和袁隆平的论据,体现了作者博学的知识。第三,围绕中心 论点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出的两个分论点,准确而引人启发。全 文娓娓而谈,例证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3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安徽一考生 无论是剧作家编剧,还是艺术家表演,都应该从剧情需要和观众欣 赏水平的实际出发,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行事。 这使我想到全国各地正在践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体现了一 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指导思想。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发现问 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未能找到坠入水中 的剑,乃是因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说明,如果不能从实际 出发去解决问题,一切的努力只能是缘木有求鱼,“求剑若此,不亦 惑乎”。 从实际出发,需要放下架子接地气。作为东汉皇室后裔的刘备,就 能放下皇叔的架子,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这才感动了诸葛亮,最 终让诸葛亮为自己鞠躬尽瘁,正如刘备自己所说:“孤之有孔明,犹 鱼之有水也。”试想,如果刘备端着皇叔的架子,不去隆中,又怎能 听到诸葛亮那番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远见,更谈不上让诸葛亮 为他戎马效力了。 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官不大,架子却不小,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脱 离群众,以至于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倾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呼声。 这样的干部,又怎能为群众办实事,得到群众的拥护呢!习近平总 书记说:“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活动,正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深入基层,去了 解实情,倾听民意。 从实际出发,需要脚踏实地,不能走过场。走马观花只能看到问题 的表象,而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深 入实际去了解真实的情况。然而工作中,竟有极少数官员用 ps 图片 的方法,去糊弄群众。这种情况,表面上看,似乎是深入实际了, 事实上却是典型的脱离实际。这种欺下瞒上的工作作风,实在是害 人害己。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这是焦裕禄同志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说 的话。焦裕禄曾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 遍了全县 140 多个大队中的 120 多个。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 改地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脚踏 实地的实干精神。可见,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 任和拥护,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方针。信息时代的今天,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唯有深入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化解矛盾。至于剧本台词 改不改,怎么改,剧作家说了不算,表演艺术家说了也不算,关键 得看观众怎么说。 满分亮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篇议论文结合材料,感应了时代的脉搏,成 功地诠释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论点。行文中,着重运用事实论据 来证明论点。刻舟求剑和三顾茅庐的事例,构成历史的对比,不仅 典型,而且引人思考,含有哲理;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实际的事 例,和焦裕禄密切联系群众的事例,构成现实的对比,发人深省。 此外,文末巧妙地回应开篇,表明态度,艺术地诠释地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论点,令人拍案叫绝。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4 放手,才能更精彩 安徽一考生 这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实习老师。开始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班主 任兼语文老师杨老师就坐在后面旁听,偶尔还会在听课记录上写下 点什么。可能是不大放心的缘故,杨老师一连听了两个星期的实习 老师语文课。 实习老师名叫王小恬,五官端正,长相甜美,明亮的眼睛,苗条的 身材,透出诱人的青春气息,一头乌黑的秀发像瀑布一样飘在脑后, 有时束成一个马尾,再缀上一个蝴蝶结,又整齐又大方,整个人让 人一眼就能对她产生好感。 原以为这么靓丽大方的老师,课也一定上得精彩,至少会给我们带 来一丝新的气象。没想到她上的第一节课,就让我们听得味同嚼蜡, 程式化的风格简直和杨老师如出一辙。我们都以为这可能是她刚刚 走上讲台,还不太适应的缘故。可事实上,在杨老师坐镇,她执教 的两个星期里,她的课一直是这样。这多少令我们有些失望,同学 们对她的热情也淡了许多。 周五上午第三节照样是语文课。实习老师王小恬信步走上讲台:“同 学们,今天的课我们换一种上法,怎么样?”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 她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不过大家都注意到杨老师今天没有来 “监”课。于是,同学们都拉长声音说“好”! 这节课上的是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出乎意料的是,王老 师上的特别精彩。她一改以往的教学风格,不是从作者简介或写作 背景说起,而是先声情并茂地把长诗从头到尾地朗诵了一遍,一下 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意境;接着又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品诗, 并不时提问和点拨,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琵琶女高超的演技,不幸 的遭遇和感同身受的诗人对琵琶女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中不少精彩 的地方我们当堂就能背诵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就在下课前几分钟,杨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同学们,王老师的这节 课上得好吗?”“好!”同学们齐答。杨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有些手足无措的王小恬,接着说:“同学们,对 不起,这段时间王老师在我们班上实习,说心里话,一开始我是不 大放心的,不仅让她按照我的备课方法备课,还让她按照我的教学 方法上课,没想到这样反而大大束缚了王老师的手脚,但是今天不 同,王老师上得特别精彩。” “对不起,杨老师,今天我有点自作主张了。”王小恬的脸红了。 “这就对了。”杨老师挥了一下手,“青年人就应该有个性,有突破, 如果总是按照别人的方法行事,那还有什么创新。” “原来今天是您有意这样放手的呀!”王小恬恍然大悟。 满分亮点 通过生动的叙事来诠释材料的内涵,是这篇记叙文的最大特色。全 文借一个实习老师的故事,艺术地表达了只有放手才能更精彩的主 题,而这正切合了材料中表演艺术家的观点。此外,全文采用欲扬 先抑的手法,不但详略有致,故事性强,引人入胜,而且在前后对 比中突出了主旨,体现了作者娴熟的构思和驾驭体裁的能力。 (评荐名师 汪茂吾) 满分文展示 5 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安徽一考生 我是我命运的主人,我是我心灵的主宰。 ——赫里克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将军,一次率军与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作战。由于双方兵力悬殊, 众将士都有些信心不足。为了鼓舞士气,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 卜。他取出一枚铜钱,对将士们说:“胜负天定,如果铜钱落地正面 朝上,神将保佑我们一定能打胜;反之,就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 只有听天由命了。”说罢,篇三:2015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 缤纷色彩源自“特殊结构”(标准卷 57 分) 蝴蝶本是无色的翅膀,因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而在阳光下舞出绚烂 风姿,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的人一味 追求外在的光鲜夺目,却忽视了内心原有的平静美好。生命的价值 与意义固然是通过外显的成就体现,但唯有固守本心之质朴,以高 尚美好的道德修身,以知识的力量和理想的高格提升自己,才能让 人生溢彩流虹。 雨后的彩虹亦本是无色,在无数的小水滴的凝聚后,因光的色散而 展现出缤纷色彩,正如儒家学者千年前便说出人之初始性善而习近 的道理,后天的成就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变自己的微观结构。 兼济天下,以身报国,助力民族复兴。晚清重臣张之洞在科举中夺 得探花入仕为官,但在那个政治昏暗的年代,他没有和贪官奸吏同 流合污,而是积极推进洋务运动。他外争国家利益却奉守对内的“三 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文人闲气。正是内心的高格让他留名 青史。西北新疆那排屹立的左氏柳至今仍在向人们诉说当年左宗棠 带领湘军收复失地的动人政事。左宗棠为收失地不惜与李鸿章翻脸, 带棺进发。若不是其内心那分特殊的报国情怀,是什么推动一位老 人晚年还要在马背上征战呢? 释放个性,少年青春无悔,献身国家建设。古来便有言“少年强则国 强”,激励每一个少年郎身怀报国远志。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是建 设未来的最小微观结构。唯有我们释放个性,完善自身,才能使每 一个结构组成都坚不可摧。如此何愁中国梦的实现呢?北大学子周 浩改上技校致力发明创造,感动中国少年何胡捐献自己器官救治他 人。释放个性,我辈当图强。 蝴蝶在阳光下的缤纷色彩带个我们的启示,我们独善其身,以梦为 马,兼济天下,报效国家,担时代之任,亦会是明朝天边最灿烂的 朝霞。 距离,让你我更美(标准卷 56 分) 曾经,我们对饮于清辉之下,赏明月,共话婵娟;而如今,小学生 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颗死寂的星球。那么,再当你执起 酒杯时,是否还有“但愿人长久”的忧情?愈近的距离,让充满诗意 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带来便利、知识的同时,也将我们仅剩的一点意象剥夺了。 在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追求时,我们是不是更应存一份谨慎之心,与 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离,让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灵,徊徉于红尘的林徽因便是如此。当一位才华横溢的小 生为你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诗歌,当一位才子手执一把油纸伞在雨 巷中静静守候只为与你擦肩而过,敏感的心难道不曾为此动容?然 而,爱情至美,青涩的花果采摘下恐怕终究会成为一枚苦果的。于 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坚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让两个人 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不至于让徐志摩和自己都受伤。在这若既 (即)若离的朦胧距离中,他们在对方眼中都变得更美好了。 张爱玲曾经说:“白的天上是一轮明月,而红的则是墙上的一滩蚊子 血。红的成为了一朵红玫瑰,而白的便成了一粒饭米粒。 ”她这般说, 自己也确有这般体会。曾经,她相信爱情,相信胡兰成,然而情感 与空间距离的愈来愈近,却将两人都撕扯得体无完肤。距离的接近 并没有给他们之间以丝毫的美感,反而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科技馆中,曾经保持着一份童真,对着美丽的蝴蝶有着无限的幻 想的同学们是否依然有着对美的幻想?看过蝴蝶的翅膀结构后,我 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看见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 美的爱情故事与诗意,而只能联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结 构了。 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线距离,人与物之间的一 尺距离,人与事之间的一丈距离。或许,曾经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 让你回味无穷;拉近一线距离,那些曾经美的故事、事物会在瞬间 瓦解。 保持一线距离,别让显微镜破坏了你,更远你在我眼中更美。 专家评:此文意在反向思考,行文有个性,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事例充实。 实践出真知(标准卷 55 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题记 当所有人都认为蝴蝶那双色彩斑斓的翅膀是与生俱来的时 候,然而,显微镜下的物象告诉我们那不是真实的。那不过是因为 特殊结构下光的反射所呈现的。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越是在人们 心中约定俗成的事物,越不一定真实。所以,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 荀子在《劝学》中有云:“蟹六跪而二螯”,初学者也许没有多大疑 惑,但当你真正捉来一只蟹看时,你就会发现,其实蟹是八跪而二 螯,而被视为圣人的荀子却说成了“六跪”。可见圣人也会犯错,经 典也不一定全部正确。凡是(事)只是自己亲手实践过,才能证明 他的对错。孟子也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只一味地信 任书本,而不去怀疑,不带有质疑的眼光,还不如没有书。 实践出真知,道听说不可信。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青蛙被放在一个沾满油的大碗之中,当 所有的青蛙都奋力挣扎仍跳不出并且都大呼不可能跳出去,只有等 死的时候,只有一只青蛙仍旧在拼搏,最终所有青蛙的生命都在碗 中终结了,只有那一只仍然拼搏的青蛙跳出了大碗,活了下来。然 而事后发现,那只青蛙竟然先天失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道听途说不可信。生活中,我们听到太多关于高中生活犹(尤)其 是高三生活是多么地恐怖。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度过了高三“魔鬼 式”的生活。站在高考的考场之上,回首往昔,我想我们可以大吼一 声:高三不过如此! 实践出真知,因为表现未必真实。 就像蝴蝶翅膀的色彩是光的反射一样,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未必 真实。而对于人来说,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未必真实。而对于人 来说,我们肉眼所见的不过是他人想让你看见的,而真正的人性却 隐藏在背后。成龙之子吸毒,柯震东 探索,让你认清本质(标准卷 57 分) 原本色彩斑斓的翅膀置于显微镜下,变成了有凹凸不平结构的无色 翅膀。原来,是因为光线的照射才使其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海上的 蜃景,沙漠中的城市,竟只是一片虚像。原来,是光线的折射让你 眼花缭乱。由此可见,生活中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探索的心。探索, 让你认清本质。 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 提。”任何一个细节之处都有可能孕育着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着 探求精神。你可曾知道处于洪水或大火中的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它 们聚成一个球,越过水流与裂(烈)火,最外层的蚂蚁宁愿牺牲自 己也要保全集体,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你可曾知道,凶恶的鄂 (鳄)鱼也会有温柔的一面,安静张大嘴巴让千禧鸟觅食,这难道 不是一种和谐之美吗?你可曾知道苹果梨藏着五角星,海底深处也 会有着顽强的海星,海豚会不顾一切的救人,又或者花朵里也许蕴 藏着另一个世界。在自然中行走,善于探索,你便会发现自然有其 美的令人炫目的一面。 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浮华的世界,我该去何方?朝 山谒水,扣经问史,回答是的声音说:“看一看你自己的心灵吧!” 静下心来探索,我的心里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决心,我 的心里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与傲岸。这些,难道不是心灵的 美吗?哦,我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跟着自己的内心,用心灵去探 索、去发现。 古语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意并非让我们不相信我们看见或 听见的,而是教导我们要学会探索。探索,让你不被眼前的表象所 迷惑;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奋起(标准卷 56 分) 蝴蝶翩翩起舞,绚丽的背后是内部结构与光线照射的共同作用;大 鹏背负青天豪迈的条件是其翼若垂天之云且乘奔御风;刘邦雄霸天 下的背后,是他过人的德行与众贤鼎力相助的相辅相成。故有言云: 若心怀凌云之志,必先内修其身再善假外物方可成其大业。 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上炫彩夺目,而色彩的成就需要潜心磨砺自己 的心,将自己塑造为可造之材,然而不仅如此,志士曾曰:“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借助于外界的条件才能让自己更加耀眼。 没有人相信曾经的马云,没有人质疑现在的马云,被肯德基老总嘲 笑的马云继续修炼自己,借助市场经济大潮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开创 了个人的王国。反观他的成功,他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恰如国父 孙中山所言:吾心之所向,纵困难重重,仍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再 者他把握了时代带来的机遇,掌控了时代的脉搏。人之智,不在于 智商高于常人,在争辩中脱颖而出,在于清晰地认清自己把握的 条件,内修己身,外借他力方可成人之志。 我们,作为教育改革时代的新青年亦要懂得内外兼修的真谛。教育 的改革引来众多质疑,有人担心,有人庆幸,有人支持。我们兴许 不能选择所接受的教育制度,但既然生于当世就要以积极的态度来 面对,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练就发现机遇的明目。如蒋方舟 所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也许不能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适应它。 内修己身,外假他力,才能铸就新时代新青年的新乐章。 习主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多大学生创业者跃跃欲试。李 克强指出:创业固然值得提倡,但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首先要提高 专业知识素养。由此可见内修己身才是创业的基础。而在鼓励大众 创业的同时,国家更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励志创业者崔万志谈到自 己创业感受时说:我觉得自己就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一只猪,风来了 猪都飞起来了。政府的作用就是让这阵风更大更猛,让创业者们都 能假外物而奋起。没有那一份成功不需要汗水与努力付出,没有哪 一份成功不需要外力来相助。内修己身,外借他力,你会拥有属于 你的那份成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7)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7-16 22:46麻梨疙瘩VS崖柏[山东省网友]IP:1710949308
    @Deamer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读到这篇作文,从中汲取学习的营养。
    顶4踩0
  2. 2023-01-07 03:46Deamer[西藏网友]IP:3407498261
    作文观点独特,表达清晰,看完后真的感觉受益匪浅。
    顶14踩0
  3. 2022-06-30 08:45水墨之年[上海市网友]IP:2075069716
    作文内容充满正能量,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顶0踩0
  4. 2021-12-21 13:45hxgq[台湾省网友]IP:1730608335
    如果我能在高考作文中写出这样的观点和思路,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顶0踩0
  5. 2021-06-13 18:45卜`/'哭[内蒙古网友]IP:1744123681
    @歌露作文的思想深刻,表达得非常恰到好处,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文字功底。
    顶0踩0
  6. 2020-12-04 23:45歌露[青海省网友]IP:1743067012
    @天啊阅读这篇范文真的让人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希望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
    顶23踩0
  7. 2020-05-28 04:44天啊[浙江省网友]IP:1783258835
    这篇满分作文真是灵感无限,让人读完后深有感触。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的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学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结尾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参加俱乐部的英语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 小学生作文批语 秋天的家园作文 一次小实验作文300字 玩摩天轮作文 作文竞赛简报 作文运动会题目 挑山工精神作文 我喜欢的一天英语作文 网球比赛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 好暖作文 以夏天为主题的作文 生日聚会英文作文 那个人改变了我作文 暑假活动英语作文 梅花作文450字 我以书本为知己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精彩半命题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荡秋千作文 付出与分享作文 与什么交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