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材料作文“人与路”作文讲评

2020-09-03 11:24:01
相关推荐

材料作文“人与路”作文讲评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这个话题实际上是要求我们阐述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道路(或者选择这样的道路有什么好处),怎样走好这样的道路等。写好这个题目一定要把“路”这个概念具体化,不能泛泛谈“人应该走正确的道路”,因为什么是正确的道路,读者并不明白。可以具体化为:创新之路、个性之路、奉献之路、尊严之路等,也可以通过人类开创道路的艰辛来议论应该如何对待现代人类的出路。偏移中心的立意:有的同学没有谈论“创新之路”的必要性,而是大谈“创新”的必要性,没有了原话题的关键词“路”,而成了“人与创新”的话题。所以,要看一篇文章是否切题,应该把自己的中心回到原话题中,看看是否符合。否则,虽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切题,实际上已经离题万里。从文体方面来看,多数同学选择了议论文,实际上也可以写记叙文或者抒情散文,从自己切身或周围熟悉的人方面来写某些人是如何走一条人生之路的。这样可能更有渲染力,更能打动人。二、看要求;这次作文的要求是运用材料方面是否能准确、精炼、丰富,是否能融合于自己的议论,能否为自己的主题服务。材料的运用遵循的原则:1、材料的丰富指的是文章内出现的材料不能一两个,也不能全都选择同一类的材料。2、运用材料时不能把一个材料占据全文,也不能两个材料并列举出,平分笔墨。3、运用材料要详略得当,详的材料只能是一个,而其他的材料只能略用,当然要讲究技巧。4、材料中,材料之间要存在一定的关系,或递进关系,或对照关系,或并列(不同时间,不同空间)5、在材料丰富中,除去人的材料之外,一定增加一些自然中的比喻或类比,还要有诗词等文化材料。6、材料之间的顺序,要符合立意的层进顺序,最好是在材料之间有过渡。正确运用材料:1、在具体描写某一个事例之后,可采用材料排比事例方式,突出话题重点2、可采用描写形式,渲染气氛,材料之间夹叙夹议,运用过渡。3、诗词名言化用在自己的议论抒情中。4、材料之间的运用一般要存在一定的关系,从时间,空间,递进关系上进行安排。(先自然,后人物,融合诗词)作文分析:总体说来,大部分作文都能很好地运用材料,能丰富、精炼,句式也较能灵活、有力。正例如:①有信念的人从来不愿意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他们更愿意在别人未踏足的路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大文豪苏轼开创了宋词中的豪放派路线,雄浑壮观景物、豪迈奔放的感情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从此便有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便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白居易摒弃当时盛行的浮华诗风革新诗路,新乐府横空出世;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开创画路,用绚丽的色彩渲染出美丽的《日出》;华语乐坛小天王周结论拓展歌路,成为亚洲超人气偶像。可见,开辟新途正是发展的潮流。(27班 陈诚)②屈原吟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探索自己的路,最终名垂千古;鲁迅书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用锋利的笔去铺就自己独特的文学之路;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主张,圆了中国人自立自强的梦。东施没有自我的描绘了“效颦”的丑陋画面,被后人传为千古笑谈;追星族整天跟在明星后面,甚至连穿衣打扮都努力效仿,没有了自己的个性,结果学业荒废,迷失了人生之路。(27 臧洪晶)③曹操不甘于“老骥伏枥”而开辟了一条霸王之路,宋濂“负箧曳履,行深山谷中”拓开了一条求学之路,歌德耗费60年光景撰写《浮士德》,谱写了一条持之以恒的道路 (27 姜玲)④这边,我听到了杜甫执著与创新而发自内心的感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空前绝后的诗圣,仍不满足于老套路子,仍要做一位弄潮儿。那边,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的拉长”时,凡高却持着“先锋”画笔在野草地里面对火一样燃烧的向日葵倾诉所有的感情。是他,冲破传统审美的藩篱;他的画一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就必须修正。(27 王文静)名著导引: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是穷毕生之力研究莎翁的人有多少?曹雪芹只有一个,但是全力钻研考证,治“红学“的人有多少?王羲之只有一个,但是千百年来,专习王体的人有多少?问题是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一生也在临摹、仿古、考证、搜补的话,又何来《哈姆雷特》《红楼梦》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右军书风呢?聪明的人跟着伟人走,伟大的人跟着自己走。第一等人创造,第二等人阐扬,第三等人模仿。 刘墉《创造与阐述》议论文开头法几种的错误开头一、论证式:开头便开始议论、分析,这样导致开头的作用不明。如: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成功便是我们所向往的“乌托邦”。可是成功之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他处处潜伏着危机,这条路上的行人必定会受到“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痛,但只要在坚持一下,成功便会在你“山冲水复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二 、含意不明式:运用含蓄的文笔,不知所云② 一条路弯曲幽深,荆棘丛生,它的尽头是美丽的花园;另一条路,笔直通达,毫无阻挡,它却通往断崖深渊。②路是什么?于其本身,路只不过是一条路线;于人,他则意味着人的一生,意味着在人生之路上我们将走向何方。② 论据式:开头不适合出现论据(事实材料),尤其是并列材料的运用,因为开头不担负证明的作用。如:② 古有商鞅变法,开创中国五千年封建文明的先河;今有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中有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西有环球航行,是人类挣脱封建神学的枷锁(本段适合下文的论据并列)②郑板桥从临摹名家字帖到力求创新,摸索形成了如竹板的板桥体;詹天佑从“一”字形到“之”字形的创新设计,搭建了一条连接京张的大动脉;袁隆平从挑战传统理论到培育成三系、二系杂交水稻,书写了“东方魔稻”的传奇,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奔跑在创新的路上。(事例排比太多,放在第一段太可惜,因为第一段不起论证作用)四 、分段太多式:造成语意不集中,主题不能一下子鲜明的展现在阅卷者面前,给人以拖沓之感。蓝天的梦,有白云来书写;雄鹰的梦,有蓝天来书写;大海的梦,有波涛来书写;而我们的梦,则由路来引领。所以让我们踏上属于自己的路,去追寻自己的梦,要知道只要在路上便可继续传奇。(适合组成一段)五 、引子太长式:有的作文 开头引用一个实例,但是事例叙事太长,喧宾夺主。①一个人的不苟言笑,面目冷峻,那叫酷,令人爱慕;所有人在生活中都面无表情,冷着一张脸,那叫麻木不仁,让人窒息。一个人穿着乞丐服在现代都市里蹦蹦跳跳,那叫追求个性,张扬自我;一大群人都穿上乞丐服进出公共场所,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个城市再闹饥荒。寂寞的空谷里,开着一朵寂寞的兰花,文人骚客称之为“空谷幽兰”。无论是情景还是意境都勾画得惟妙惟肖。热闹的公园里,怒放着各种颜色、各种香味的鲜花。虽然他们也很美丽,但却无人驻足观赏,因为他们只是公园一隅的陪衬。所谓物极必反:世上本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作为引子,作用只是引出你的立意,没必要大费笔墨)六:议论文开头的特点、要求凤头:精炼 新颖 简短 提出主题(精彩亮丽) 不要绕弯太远几种正确方法:(1)开门见山法“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而在这群踏出新路的人中,最可敬的也许就是那个开辟道路的领头人了。(2)名言诱导法(诗词渲染也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有不畏艰难磨砺,才能将弯曲的道路踏直。(3)借助修辞法(多用比喻,或借助自然景物的类比)溪流不甘静淌的平庸,于是滚下悬崖幻化垂天的瀑布;毛虫不甘于蠕动的慵懒,于是破茧成蝶,在花丛中尽情起舞;世间万物本没有约定俗成的轨迹,路是走出来的,走出你个性的道路。(4)阐释题目法(适合于对概念的从本义到比喻义或引申义的解释)习惯,就是多年形成的行为特点或倾向。中国人的习惯可不少,既包括行为上的习惯,又包括思想上的习惯。比如说,我们曾习惯于凭本供应副食品,习惯于东西不涨价,习惯于在长工资、升级时论资排辈,习惯于按领导下达的指令去生产商品……(《习惯》)(5)设问悬念法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论得与失》)1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弄潮儿,这是作文之本,写作之源,创新之桨;2要独立思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努力换一个角度审视人生、审视万物,这是作文立意、写作构思的关键,否则,就不可能“机智”,不可能“生长”;3写记叙文,要注意“故事”,注重“人物”,要有生动鲜活的描写 学科网每份资料都启用了数字版权保护,仅限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任何分享、转载行为都会导致账号被封,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华魂的作文 作文怎么写才能得高分 关于菊花的作文500字 越王勾践剑作文 渴望自由作文600字 作文我最敬佩的人 以担当为题的作文 玩手机作文400字 亲情的作文开头结尾 大数据作文 我的初中老师作文 国庆出游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自我介绍 沿途的风景作文400字 什么是文明作文 英语作文怎样保持健康 不要放弃作文 社交礼仪作文 以肩膀为题的作文 亲情最可贵作文500字 九江南山公园作文 我与足球的故事作文 家乡的变化五年级作文 关于变化的作文500字 人生因挫折而精彩作文 我的老公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 作文 鼓励人的作文 吃龙虾的作文 话说贾宝玉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