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0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

2020-09-04 08:03:01
相关推荐

篇一:江苏高考语文历年作文题2015江苏省历年高考作文题 2001 年开始,话题作文上市 2001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诚信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 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 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 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 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需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 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的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 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 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 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200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心灵的选择有一位登山者, 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 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 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 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 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 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 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 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 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 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 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3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 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 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 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 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 认识事物和 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水有水的性格 灵动,山有山的性情 沉稳。水的灵动给 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 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 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注意]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 以兼写两个方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不得抄袭。 2005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凤头、猪肚、豹尾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 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 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 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注意: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 个或两个方面展开。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2006 年开始,话题作文结束,命题作文上市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人与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 少于800 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怀想天空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 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 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好奇心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 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 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宇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 体自选。 2009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品味时尚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 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 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行立意。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不少于800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绿色生活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 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 体自选。 2011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拒绝平庸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 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 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 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2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 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 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 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自 2013年开始,命题作文结束,材料作文上市 2013 苏语文高考作文探险者与蝴蝶 材料作文: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 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 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 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 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 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要求:阅读 材料、自选角度,写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是不朽的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 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 的信念。 2015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智慧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 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篇二: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01 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标签:高考作文 满分作文]小学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2001 年作文是根据提供的一段故事,要考生对“诚信” 作出评价,而该考生蒋昕捷的作文题目是《赤兔之死》,作 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 感人故事,突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并抒写了人 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主题立意更上层 楼。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明白晓 畅,文采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使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 也令阅卷老师赞叹不已,一致打出了满分。《赤兔之死》原文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 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 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 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 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 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 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 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 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 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 不负君之志也。”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 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 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 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 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 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 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 今日所闻,果真如此。”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 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 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 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 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 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 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 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 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 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 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 10 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 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 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2010 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其“简直绝了”,古典 文献专家也“惊呆”了 本报讯昨天本报一篇《今年有位古文奇才》引起读者强 烈关注,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写成,自如运用大量古 字的考生到底是谁?记者昨天采访了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 康教授,他对这位考生表示高度赞扬,“相当难得!前途无 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而语文基 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也表示在看了这 篇“奇文”后,自己光对字词的注释就写了4 页。但由于考 卷仍处于加密状态,阅卷老师也不知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 谁。希望这位“古文奇才”或知情者看到报道后主动与本报 联系(热线电话:025 96096)。 “看到这篇奇文的第一感觉是,很惊讶!在中学生中绝 对是绝无仅有的!”吴新江老师是古典文献学专家,虽然他 负责的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阅卷,但当作文阅卷组发现这 篇奇文时,只能请他来救援,“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 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 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回去后我查阅 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 页!”不过光会用文11 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高考作文,切题才是第 一要务。“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考生和《赤兔之死》、用甲 骨文写高考作文的都不一样,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切题,写人 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的和谐,他用他的特殊语言和特殊 文字来自由表达这样的主题,非常值得嘉许!”而且对这位 考生的文风,吴新江也大力推崇,“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 是古老的文言,有赋体特征,也有骈文特征,非常善于描写, 文采恰到好处,特点是拙、实、沉,我印象中,这种文风和 汉代杨雄以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鲁迅比较接近,作为中学生, 非常出类拔萃。而且他的古字也好,典故也好,运用得非常 流畅自然,可见这种文化修养已经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 吴新江本学期正好在南师大文科基地班教授实用文言写作, “不过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认为他在这方面的 程度已经超过我了。”吴新江谦虚地说。 而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也对这位“古文奇才”推 崇有加,“简直绝了!”何教授说,“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一 泻千里,非常难得!我想他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相当高了, 不是一般的优秀可以形容。以他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被高校 破格录取,如果招生政策允许,他甚至可以直接攻读研究 这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考生?大家都充满了好奇。“我猜想,他一定特别爱读书,而且读过很多书,对于杨雄、章 12 太炎、鲁迅的文章烂熟于胸,第二,他肯定非常聪明,作为 高考考场作文能写出这样的水平,靠耍小聪明可做不到。一 句话,真是不简单!”吴新江说。 篇三:近五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 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 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 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 少于800 字的文章。 命题分析:江苏命题专家骆冬青教授在今年五月份一次 研讨会上说,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近似于没题目。我深有同感, 因为一个新材料作文,你只要从材料中引出,又能自圆其说, 那就算不走题。那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 一个新材料作文有可能因为角度不同,涉及几十个不同的话 题和立意,如此一些聪明的考生极有可能事先宿构,投机取 巧来赚取作文的高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年江苏高考 作文显然做了不少努力,以防考生“使刁”检测不了他们的 作文真实水平。这个新材料看得出角度在减少,材料在瘦身, 命意在收窄,值得赞赏。其实不仅是江苏,今年高考新材料 命题中,北京的“老规矩”、广东的“照片”、四川的“自立” 上海的“自由”等等,也都看得出在防学生预先准备材料以 不变应万变的宿构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应对,体现了今年高考 13 新材料作文的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势——在命题作文的 过度限制与话题作文的过度开放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平衡 点,以给学生一定自由的写作空间。 今年江苏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显然是“不朽”,青春不 朽,生命永恒。如何让生命不会老去?拥有不朽的信念是出 自本心,还是自欺欺人的荒诞之辞?如何认识永恒的生命价 值?对游戏人生、虚度光阴、追求现世享乐的人来说,他们 为什么会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不朽?显然现实针对性很强。 引导学生对待青春,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思考,应该来说, 学生不是太过犯难,应该有话可说;但是有多少学生进行过 深刻的思考,又很难说,自然大多考生会写一些人云亦云的 缺乏深刻思考的肤浅文章。 关于不朽,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之说,立功、立德、立言。 真正不朽的是那些为人类留下永恒的艺术创造的精品的人 们,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的人们,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 们的利益的正义方向的化身,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强不 息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相反,速朽的是追求名利钱财的, 穷奢极欲的,是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的,是代表了假恶丑的 与历史背道而行的人们。 写青春行不行?我觉得即使谈青春也应该谈如何保持 永恒的青春,如何让生命保持年轻,让青春永远闪光,即与 “不朽”相关连,否则不是很切题。 14 写信念行不行?我一样认为当与“不朽”相联系,你信 不信永恒的信念?这世上真的有不朽的信念?为什么有不 少人只求现世享乐,为什么他们心中没有畏惧,缺少底线? 为什么他们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却偏偏加速他 们的速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因此,我不妨拟以下一些题目,仅供大家参考: 永远璀璨的星座12. 蓦然回首,青春已然昨天(写 为昨天虚 青春万岁度而悔恨) 直到天老地荒时13. 速朽的是名利,永恒的是精神 青春之花永开不败14. 精神大树常青 八十岁,他依然韶华不逝15. 青春岁月易蹉跎 生命的两种方式(燃烧或腐朽)16. 易过莫过青春 时(写青春易逝,红颜易 万里长城永不倒(喻信念)老,好花难再) 信念不因岁月老17. 青山有颗不老松 依旧当年明月18. 十八岁的天空 10. 与山川同在 19. 春天里的故事 11. 人生当求三不朽 20.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 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 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 15 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 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 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 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 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 选不少于800 名师点评2013江苏高考作文 “不少考生对新材料作文还是会出现‘不适应’,主要 是缺乏把握材料含义的能力!”“2013 年‘人与自然’会大撞 车,只谈到‘和谐相处’只能算‘大路货’作文!”“这个题 目也可以写记叙文,假如考生这样写:探路者为保护蝴蝶竖 提醒牌,却引来游人如织,蝴蝶最后彻底消失,是不是更有 意思呢?”?6 位省内语文泰斗级专家共同探讨2013 年高考作文题如何写才能更出彩。他们中有曾经出过高 考作文题的专家、有长期研究高考作文的大学教授,也有中 学的知名语文特级教师。 2013 年作文怎样写出彩? 审题:看材料要“抓情节、看人物”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觉得叙事性材料怎么去审很重要,一个是有情节,一 个是有人物。在审读材料过程中首先看清楚情节的阶段性。 16 这个故事情节有三个阶段:第一,进去探险为了看清楚蝴蝶 点了蜡烛;第二,怕惊扰蝴蝶离开了;第三,后来回到洞里 发现蝴蝶到更深更暗的地段。考生在这三个阶段里都可以做 文章。叙事性材料也有人物,我们姑且把蝴蝶也称之为人物, 我认为从总体意蕴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活秩序, 小细节会决定大变化,这是这个材料的总体意蕴。新材料作 文肯定不是就材料谈材料,可以深挖开来:第一方面,从探 险者角度可以写要学会尊重和体察别人;第二方面,哪怕是 无心之举也可能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第三方面,要 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险者不要仅图自己一时之 快,为了自己欣赏蝴蝶,根本没有从蝴蝶角度来考虑。从蝴 蝶来说,要学会保护自己,知道一点亮光会带来危害,往后 退了,但也要懂得防患于未然。 立意:新材料作文可多层次、多角度 凌焕新(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据说,有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考生认为 2013 作文题不好写,姑且不论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也反映了一些考生的感受。为什么会觉得难写呢? 之前江苏自主命题以来,一直考的是话题作文和命题作 文。现在的材料作文,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但是材料作文不 是就材料写材料,或者拘泥于材料的讲解和评析,也不是写 材料评论,而是要由材料出发,引发与材料有关的含义,所 17 以有它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一个材料中间有多种层次、多种 角度,如果是叙事作品,还有一定的阶段性,等等。写作的 人可以从这个方面进行自由的选择,可以明扣,也可以暗合, 他所表达的东西只要和材料是一致的就可以。比如有考生 问:“从细节谈行不行?”这个点也是从这个材料中间提出 来,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小蜡烛的烛光,有如此大的影响,他 就抓住了这个“小”字,从作者角度提炼出一个核心理念。 那么你从“小”字做文章,当然是可以的。还有考生提出, 写“蝴蝶受到外来东西的干扰,行不行”?人是外来的,惊 扰了蝴蝶,当然也可以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作文应 该有包容性,过去材料作文有一种倾向,就是材料作文一定 要提炼出它最关键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核心思想,然后按照 这个东西来写才行,如果偏离了这个东西,那就不行, 就是偏题,就是不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如果这样,那 很多的考生就偏了,就被打不及格了。我个人理解,新材料 作文应该允许多层次、多角度、与材料具有相关性就行了, 如果一味就材料本身倒来倒去,就真的局限在材料里面了。 构思:联系实际做分析容易写好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核心还是人。探险者是人,这 是不用多说的。探险者他点蜡烛,就他自己来讲,他是对的, 为了自己探险。当他发现蝴蝶以后,他主动退出来,退出来 18 本身就表明他的一种善意。蜡烛呢,蜡烛是人点的,点的意 图从自己角度来说那是对的,但是他侵扰了蝴蝶,说得重一 点,破坏了蝴蝶的生存环境。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当然还 是有文章可做的;蝴蝶从洞里面迁徙到更深的地方去,那是 因为它的生存环境还是被人破坏了。所以我认为无论从哪个 角度来看,核心还是要写到人: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界 其他物种生存环境乃至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是问题核心。在 这三者当中,从探险者角度来说,他的心地是好的,但他客 观上还是对蝴蝶的生存环境起到了不好的影响。这可以联想 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这种良好的意愿,最后造成不良后果的 情况;甚至本来意愿就不对,造成的后果可能更严重。所以 考生若更多联系实际做一定分析,文章就比较容易写好。比 如说扬子晚报下水作文里一位老师写的文章,他就联系了自 己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无意伤害了学生 的故事。 这样写,作文能拿高分! 议论文可写“美丽中国”,记叙文可“峰回路转” 尉天骄(省写作学会会长;河海大学教授、博导) 这个题目如果从议论文角度写,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人与 自然的和谐问题。这里总是提到的蜡烛,准确地讲应该是烛 光,烛光是一个很轻微的东西,它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类并无 恶意的一个轻微的行为,但这个行为可能不知不觉中对自然 19 造成了影响。从这个里面可能就会有很多引申,比如说平时 多倒的一盆污水,多扔掉的一个废旧电池,这都是人类本身 没有恶意的轻微行为,但对我们生态环境却可能造成很大的 破坏。再进一步说,如果人类再有意往河里倒污水,那便有 更严重的影响。这篇文章写议论,我看可以从美丽中国的角 度出发,现在十八大正在提倡“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 意味着国家不仅富有强大,而且要有美好的生态,没有美好 的生态,美丽中国是一句空话。蝴蝶是大自然生物中最富有 诗意的东西,被称为“会飞翔的花朵”,是美丽生态非常典 型的东西。如果我们这种并无恶意的轻微行为,把大自然中 最美好的事物不经意间损害了,那么我们的生态建设岂不是 要落空吗?美丽中国不是要打折扣吗?从这个角度写,应该 讲能写出一点新意。 既然讲题材不限,是不是 2013 年很多考生会写记叙文 呢?我认为会的,这个题目写记叙文,容易写,但不容易写 好。因为材料本身是有情节的小叙事片断,里面有场景,有 人物,有事物,有景物,按照材料给的基本框架去给它添枝 加叶,加一个扩写,写成一篇800 字的文章是不难的,但是 如果写记叙文想写好,一定要有创新。那怎么才能有创意 呢?假如我来写这个故事,我就会写:“这几个探险者感到 要保护蝴蝶,于是在洞门口立了很大的牌子,标注‘此处有 蝴蝶,请勿惊扰’,但没想到牌子一竖,反而引起了人们的 20 好奇,游人如织,最后蝴蝶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这样写, 可能记叙文会写出彩来。 “人与自然”谈到“变化”立意更高 王继志(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我认为 2013 年题目在思维定势上是一种突破。2013 虽然是材料作文,但有两个关系,探险者代表人类,蝴蝶代表自然,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要建立一种和 谐的关系,不要破坏它,如果作文写到这个程度,只是谈了 关系,还没有延伸。有的考生讲到:“我们不要去惊动自然, 不要去惊动那些蝴蝶。”我们可以再朝深处思考,加上辩证 思考,难道 说在黑暗中生活的蝴蝶就永远要保持这样一种安定 吗?它就不需要改变吗?我想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生活,变 化是常态的,发展是常态的,凝固不变反而是非常态的。蝴 蝶生存环境改变了,这是人的干扰,但自然界的干扰更多更 多,地裂怎么办呢?所以从锻炼蝴蝶的生存能力来说,变化 未必是坏事,况且人对它的干扰并不大。人与自然都在不停 地发生变化,如果不变,那么人类现在还是要茹毛饮血。如 果说什么都不能破坏,那么我们人类要不要发展?问题的关 键在于我们人类要利用自然,改变自然,要提升整个自然和 人类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谐相处。我的意思是作文如 果只找到了关系,只说人和自然,不要破坏自然,这样还只 21 是平庸之作。关键要谈到如何发展自然。人类如果缺少对自 然、对生命的敬畏,实际是对自己、对未来的不负责任。如 果通过这个提炼出来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人和自 然生命是同等的,不要老是以主宰者、征服者、改造者去对 自然胡作非为,那么立意就更高了。 2012 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 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 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 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自 解析:1.酝酿积极阳光的主题或中心,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表达效果。要把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把握好, 最好是能从忧写到爱,要坚持一个原则,无论写什么样主题, 或确立怎样的中心论点,都必须健康,积极,能给人以启迪, 能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2.尽可能选材思路范围广阔一些。关于选材,这一题 目不一定非要选取一些重大的,动不动就是忧国忧民的,普 度众生的爱,大可选取一些普通的,我们身边的,一些看起 来不是特别大的一些忧,如忧虑吃饭睡觉等看似极其普通 的,却能从中看出无限爱的,能给人带来思考的,有意义的, 具备一定代表性的爱,这些忧与爱里面能挖掘出使人有触动 的就行。在文体方面,如果选定一种,必须写得“像”一些, 本题可以写记叙文,文章的灵魂里面体现出和处理好:为何 忧,谁忧,如何感受到,如何从忧到爱等等,要能把握好文 章思路。 3.写作的切入点尽量小而巧,以小见大。小处着眼, 容易成功。一是可以选取细节进行描摹。选材切入点要小, 从一件小事或几件小事中去挖掘。也就是说一定要将忧与爱 中所蕴涵的的内涵写实,写具体,写的感人,写的发人深省。 同时,还应注意表达的顺畅和修辞的文采。 爱有深浅之分,忧有真假之别。“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担忧是真担忧,此爱是真爱。 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忧都在表明内 心深刻的爱,也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必须要用忧来唯一呈现。 爱与忧,犹如两个世界的两条线几乎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空 23 之中,却因某一些机缘能够偶合于此。认识到忧和爱之间的 关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知人,同时还能获取知人之智。 无爱便无忧。无目的的爱如同无缘无故的忧一样,几乎 都不会存在。爱谁,爱什么,为什么爱?忧什么,为何忧? 没有深刻的爱,就没有深刻的忧。于自己,可能是一种忧患 意识;于别人,可能是一种忧思和牵念。尤记得孔繁森在电 影中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一点被不少 的共产党员忘记了,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回答北京 十一中学学生三个问题时,是这么回答的:“你从政的经验: 替别人去想;你家庭教育的秘诀:教育孩子帮助别人;你的 孩子最令你骄傲的:为别人服务。”忧的是谁,忧的是什么, 忧的程度有多深,往往是判断“爱”的程度的标尺。 因爱未必是真忧;因忧也未必是出于真爱。此道理很简 单,现实往往总是以淋淋鲜血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诗人北岛 的那句著名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 行证”,即使在现实的生活中,仍然不还是随处可见大贪恶 贪在台前的那种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之切切,然而在败落之 后却曝光出来的是纸醉金迷、奢侈华丽,甚至在国内裸官、 妻儿早已逍遥在罪恶的资本主义世界?范仲淹当年“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居然在某些富贵者的行 为中变成了“用天下之忧而成就己乐”,岂不痛哉?那种将 24 “爱人民”“忧人民”挂在嘴上,却行着败人民、败国家之 实,在政界不少,在商界也不少见。“小富靠智,大富靠德”, 到多少人的行为中变成了“小富靠骗,大富靠缺德”的致富 箴言,在这一忧一爱的转变中,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说出来的爱未必是真忧;真忧的爱几乎都是不表达的。 我们对于那些用于表达出来的爱所表现的忧思与忧患,倒真 的要擦亮眼睛看一看。有些忧,一旦懂得,便是感动;有些 忧,一旦醒悟,味同嚼腊。为什么有些忧我们读出的是爱, 且是人间大爱;而有些忧,我们却鄙夷一笑,背身以对?没 有人会怀疑自己的母亲对儿行千里的忧思和爱,几乎也没有 人怀疑一个官员或者企业家处于民族自信和忧思而作出的 庄严承诺,只有当这种忧,不仅忧于心,忧于行,不表达, 或者不急于表达,消除了一己之私利、私心,经受住了时间 的检验,方是爱,是人间大爱。 然而,一旦当这样的童话或者是神话被打破时,社会又 需要消费多少时间来集体疗伤?(作者系南京十三中资深语 文教师,智慧作文倡导者。) 2011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 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 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25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 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 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 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 体自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文具盒作文 可爱的小动物作文 放下作文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爱我中华作文 有关动物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童年游戏作文 课余生活作文 寻找春天作文 人物传记作文 新年愿望作文 100字作文大全 四年级写景作文 初春作文 描写自己的作文 想象篇作文 2022高考作文 底线作文 秋景作文 围棋作文 翅膀作文 文言文作文 语文作文范文 陪伴 作文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作文500字 盐水浮鸡蛋300字作文 成长的烦恼作文500字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作文 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