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材料作文“幸福琐事享受受苦”素材的运用及例文.doc

2020-09-04 17:18:01
相关推荐

材料作文“幸福琐事享受受苦”素材的运用及例文 材料作文“幸福?琐事?享受?受苦” 素材运用及例文 陈军 彭海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视角,这比之命题作文更能考查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而且其材料的选用往往要求能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扼住时代脉搏的同时,又能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极富挑战性。就这道作文题的命题意图而言,一是做到了关注现实生活,与时下热点话题“幸福”相关联,且角度新颖。二是该题的材料来自名家名句,显得厚重、典雅。三是本题题旨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对生活形成辩证的思维。这有益于学生打开自己局限的视野,让他们浮躁、感性的心沉稳、理性起来,进而思索自己的幸福,拥有思辨的智慧。应该说,这是一道很有写作价值的作文题。 1.沙之书 博尔赫斯在《沙之书》中描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主人公无意中得到一本《圣经》,这本《圣经》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也没有末页。这让他倍感欣喜,并由此终日惶惶不安,不知该将《圣经》安放在何处,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怕别人前来夺取。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他因此郁郁寡欢。他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直到最后,他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并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他才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了一点。 2.经典的被流放 作家胡野秋在《经典的被流放》中写道:《三国》被“水煮”过,《西游》被“大话”过,《红楼》成为“噩梦”,《水浒》也出了“歪传”。名著如此,其他作品就更不在话下了,孔乙己偷书是为了“资源共享”,荷塘月色是为了欣赏MM洗澡,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促销女郎。……在对经典的颠覆和恶搞中,无知者获得了短暂的快感,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和饱学之士之间已经抹平了鸿沟,对于他们而言,用简单而粗鲁的方式,实现了对知识的嘲弄,这种嘲弄与用功比起来,实在是轻松和有趣得多。 实际上生活并不是永远只是轻松和有趣的,真正的轻松和有趣往往只有通过艰苦和枯燥来获取。就像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 吃糖与种甘蔗 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 ——胡野秋 因雪想高士,也可以因雪想堵车;因花想美人,也可以因花想绯闻;因月想好友,也可以因月想应酬;因山水想得意诗文,也可以因山水想批发公文。人生就是这样,能够在日常琐事中品味风雅与甘露,也能够在日常琐事中感受烦闷与苦涩。正是因为琐事的双重性,我们才要在微妙地受苦时,也要微妙地享受。(一组排比,巧妙引出中心论点“我们才要在微妙地受苦时,也要微妙地享受”。) 吃下一颗日常琐事的糖,品味无上的甜蜜。(为了有效论证中心论点,摆出了第一个分论点。) 对王维来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在秋雨稀松的山间,一颗果实的下坠能激起他对生活的深思;在黄昏明灭的灯火下,一只昆虫的飞鸣能引发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庾信来说,“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在他清新宁静的小园中,垂钓鲜肥的鱼,试一盘新抽的笋,也成为他甜蜜的来源。对张晓风来说,“只要有一点惬意,我是能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只要心灵的平静,也能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幸福。(三组论据,娓娓道来,颇具文化底蕴,充满雅趣。) 日常琐事有时候也能变成莲心之苦。(摆出第二个分论点,表示另起一层,开始新的论证。) 博尔赫斯在他的《沙之书》中描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主人公在无意中得到一本《圣经》,这本《圣经》的神奇之处在于没有开头,也永远翻不到结尾之页。这让他倍感欣喜,并由此终日惶惶不安,不知该将《圣经》安放在何处,害怕别人因羡慕他的宝贝而前来夺取,他因此郁郁寡欢。本该是给他带来甜蜜和幸福的财产,却成了他最大的负担和灾难。苏轼曾说:“君子寄之于物,而不能喻之于物。”我们在追求幸福和美好时,绝不能为琐事所困。(一个《沙之书》的故事,一个苏轼的名言,相映成趣,殊途同归,很好地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 种下甘蔗,让琐事之苦结出幸福之甜。(第三个分论点是前面两个分论点的综合,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维。)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遭贬谪后的苏轼,并不抱怨黄州的艰苦,而是悉心从政,将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黄州百姓的拥戴和赞扬。另一方面,苏轼更是化苦难为动力,在黄州他达到了文学生涯的顶峰,在物我两忘的境界里,“对一张琴,一壶酒,一缕云”,过着他坦然自适的生活。(关于苏轼的论据,暗含了陶渊明的心境,一分为二,二归于一,让第三个分论点立于不败之地。) “最微小的花朵,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日常琐事,能激起我们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幸福的咀嚼。做一名种植甜蜜与幸福的农夫吧,让微苦的汗水滴在土地上,这样才能长出一片属于你的甘蔗田。(结尾分别照应前面三个分论点,语带亲切,收束全文,让人大快朵颐。) 本文深邃的思考、引经据典式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均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以胡野秋文章中的“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作为题记,颇具哲理,发人深思。此句前一句是“实际上生活并不是永远只是轻松和有趣的,真正的轻松和有趣往往只有通过艰苦和枯燥来获取”,这其实就是作者要在文中传达的深意。 文章开篇又巧妙地将清代文人张潮《幽梦影》中之语“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与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解密日常琐事带给我们的双重情感体悟,颇具文采,让人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奇特文思。紧接着文章以丰富的诗文名句、典型的事例论证了生活的甜苦两重性。层次清晰,内涵深厚。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此语出自陶渊明。作者先引此言,再用苏轼之例,将这享受与承受的人生论出了层次。至此,人生层次达到最高,即心境平和,苦亦成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1-24 10:41爱不涉[辽宁省网友]IP:3408001763
    我了里面例文感觉写很好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那种幸福生活美好。收藏了以写作文定要好好参考这份资料!
    顶0踩0
  2. 2020-09-16 15:24聆聽雨聲[新疆网友]IP:2055832184
    这篇素材文档真是太实用了对于写作文小白能有这样份全面资料真很难得。
    顶4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