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实践主观臆断的例子(6篇)

2020-09-17 13:15:01
相关推荐

原文中有提及的直接选择,至于之后有的扩充不管,不违背前文 文章没有题中所给时间,按跟这个时间相近的来 Illustrate&support:illustrate说明一个难观点,support 支持,证实 带有特殊修辞的不选表面含义 讲特征实在对作品或思想的描述或outline或criticize 第一段说...好或不好,一般是evaluate或criticize don’tmean,i don’t mean 在第一段,一般是避免误 Defensive自卫的,支持自己观点 托福阅读有时候大家都凭着感觉做题,这里提醒大家要好好理解托福阅读词汇的意思,把托福阅读文章真正搞懂再做 托福阅读部分历来被大家认为是最好拿分且最不可以丢分的地方,目标就是向着 30 分冲击。但事实上真正能够 拿到托福阅读满分的人却绝不在多数。其实我认为近年来托 福阅读部分的难度是有所增加的,尽管背过了托福红宝书, 但是考试中也一定会遇见没有背过的词汇,造成小障碍。加 之托福阅读是考试的第一部分,是考试的适应期,多数人都 还在平复着自己的紧张心理,没有完全地进入状态,所以临 场发挥也会多少受到些影响。所以在考试的复习期间,也绝 不可以轻敌。 智课教育新托福基础班: 课程特色配备最新最全的机考模拟系统,顶级新托福 专家全面细致讲解托福考试各个方面,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和 新托福考试的方法技巧奠定基础。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员 能用多样的语法造句,掌握英语篇章写作技巧,能听懂日常英文授课及中等语速的英文节目,掌握连读、略读、弱读、 不完全爆破等语音现象,并能就某一社会话题进行2 分钟左 右的陈述。 授课教材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 新托福考试 全真试题TPO 内部讲义 课程简介完成该课程之后,学生了解托福考试的各科 目基本规律,熟悉托福机考规则和模式,了解并掌握托福考 试的核心考点,托福考试成绩达到 80 90 分。赠送全真模拟 考试4 课时 +名师点评4课时。 适合人群 高三、大学生,有一定 英语基础,但较为薄弱学生,或者托福考试60 80 分的学生; 词汇量达到 5000。 首先背托福阅读词汇是必需的,某种程 度上来说,单词量的多少是和托福阅读的正确率成正比的。 加之托福词汇大部分都是比较常用的,背熟一点有益无害。 另一个问题,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托福考试的时 间限制会对考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会与紧张的心理作用产生 交互作用。考试时候第一篇20min,后两篇总共 40min。一般来说,第一篇的时间是感觉最紧张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练习的时候严格控制时间,努力提高做题效 率,读文章时候尽量一次读明白,避免在做题时候重复读文 章浪费相当长的时间。最后一点注意就是,切勿主观臆断, 答题时一切以托福阅读文章为准。可以看出 要想理解一篇托福阅读文章那么背托福阅读词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虽然根据文意可以猜测出一些比较难的单词但是 这不是主流方法,要想拿下托福阅读还是要大家努力。 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 举个例子,Theextreme seriousness desertificationresults from vastareas tremendousnumbers peopleaffected, greatdifficulty evenslowing 很多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经常翻译为”沙漠化是源于”或者翻译为”沙漠化导致”“很多的土地与很多的人去影响的 原因。”这里面有两个点特别容易犯错误,一是 result from 是源于的意思,而不是单纯的导致的意思。二是affected 产生疑惑,因为我们以前看到的东西都是,人的因素导致沙漠化啊,怎么又会是被影响呢?这就是考生的问题了,因为 他被自己以前获得的信息影响了。 所以在托福 阅读考试的时候,只要知道作者的观点是这 托福阅读文章里面。 相关字搜索:托福阅读提分 日宣布,经过公安民警12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在社会 上造成恶劣影响的中山“5.18”雇凶伤人案成功告破。警方共 从广州番禺、湖北襄樊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7 名。案件结论 是,南方都市报记者温某的手指被截,系曾与其同居的女友 对他实施的报复。 作为受害者的同行,笔者对温记者的受害深表同情,案件已破的消息传来,在感到欣慰的同时,自然是希望这些 行凶者得到依法严惩。 然而,撰写此文的动因,却是案发后破案前媒体对此案的报道及评论。笔者在网上粗粗搜索了一下,这些报道可 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所有报道的主题基本上是一个:记 者之所以受害,是因为他敢于写批评报道,特别是他写过涉 黑报道。于是,声援记者和要求追查凶手追查幕后指使者的 呼声,顿时占领了我们的各类媒体,有些报道和网民评说由 此对我们的社会现状和媒体工作环境提出了质疑,有的更是 将这一事件与舆论监督互为因果。 ―――温冲以采写《“新义安”黑帮案》、《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遭毒打》等揭露性报道而为人所知,因而歹徒报复 的指向性也相当明确。朗朗乾坤,恶势力居然胆敢以鲜血、 断指,向揭露他们的正义力量示威、示警,确实已到了猖狂无忌的地步。(《北京青年报》5 月21 ―――记者断指事件凸显舆论监督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众多人推波助澜起到的结果。 一个记者被害,应有千万个记者勇敢地站出来,向被伤害的 记者表示声援和支持。因为,我们不仅是维护记者的生命安 全,我们维护的更是人的尊严,而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践 踏的东西。(光明网5 月28 ―――如果整个社会环境是一个充满正义的氛围,是一个不仅见义勇为而且人人见义必为的社会环境,一两个居 心叵测的歹徒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一名手无寸铁的记 者下如此毒手。……不要总让我们的“无冕之王”用他们柔弱 的身躯去面对猖獗的恶势力,不要总让记者这一职业去 揭开丑恶的面纱。(央视国际网站5 月21 ―――温冲作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工作者,用他手中的笔让当地邪恶势力感到恐慌。这些丧尽天良的歹徒砍 掉温冲的两个手指,无非是敲山震虎,让其他记者看到敢于 和黑势力较真的代价。……一个温冲失去了两个手指,如何 确保其他所有的记者不流血,如何做好这份答卷,我们将拭 目以待。(国际在线5 月20 ―――外界舆论普遍认为,由于温冲过去写过揭黑的报道,且此次闯进他住处的一伙人作案手段残忍,所以,温 被黑社会报复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广州某媒体的一位记者说,媒体记者的生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压力,许多时候“为 了做都要冒风险”。……一位同时前来采访温冲的记者 则说,温冲的遭遇,除了给他带来震惊和担忧之外,更是让 他感觉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圣和无畏。(《东方今报》5 ―――某某(媒体工作者):这也许是个人之间恩怨所致,但更可能是对记者的报复行为。如果是后者,我们似乎 可以想像当时歹徒嚣张的情形:“你记者不是什么都敢报道 吗,砍了你的手指头看你还怎么写字、打字?”这是对记者 这个职业的无情凌辱。 某某某(编辑):我觉得温冲的遭遇显然和他以往常写批评报道有关。社会需要记者们不断把各种社会问题及时、 有效地揭露出来,昭示丑恶、罪恶,伸张正义。温冲就是这 样一个好记者! 某某(自由撰稿人):这种行径已不是针对某个记者的施暴行为,而是公然对中国记者的恐吓!给了社会安全 感,但社会理应给予媒体安全感;只有先给予媒体充分的安 全,才可能给予社会真正的安全! 某某某(职员):记者常常受到伤害与法律保障不力也有直接关系。因而,除要严格依据现行法律规定维护记者作 为一般民众的普遍权益外,还应为工作及记者权益专门 10 立法。这才是保护记者的最根本的办法。(《法制日报》5 ―――中国《南方都市报》记者温冲的两根手指被砍断的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包括在香港的《亚洲时报》撰 文,质疑中国政府为什么保持沉默,为什么不公开对记者表 示支持,对舆论监督表示支持。(某境外媒体) 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好像真是这么回事。而且,由于媒体议题设置的功能得以显现,舆论被导向为“群情激 愤”。据《北京晨报》5 24日报道,有关记者手指被砍的 报道挂在新浪网上才12 小时,网友评论已经达到2500 多条。 内容大多是对南都记者表达敬意,同时谴责歹徒的残暴行 然而,就在各类媒体义正词严地为一位“因写揭露性报道而惨遭报复”的记者大鸣不平之时,事实却与所有参与以 上报道的记者和媒体开了个玩笑。中山警方指出,这是一宗 普通的刑事案件,与被害人记者身份及其报道工作没有关 系。尽管几天以后温冲断指案“主谋”白某在香港主动联系媒 体,否认自己雇凶报复,看来此案可能还有隐情,但是,时 至今日,此案并非记者“因写揭露性报道而惨遭报复”已是确 凿无疑了吧! 笔者注意到,在温某断指事件发生后,有关媒体的记11 者在采访过程中是听到了一些客观反映的。比如,东方网 21日报道:中山市警方告诉记者,从目前掌握的一些情 况来看,尚不能确定是记者的报道引来的报复。《北京晨报》 月24日报道:昨天记者拨通了《南方都市报》的电话,总 机工作人员一听记者的意图,马上回答:为了配合警方的调 查,南都上下所有人员不便向外界透露任何情况,这是南都 领导的要求。中山公安局宣传处邱警官告诉本报记者:中山 公安局正在抓紧侦查此案,有结果后将尽快通知媒体。另外, 一些媒体的推测可能并不准确。从现在掌握的一些情况来 看,尚不能确定是记者的报道引来的报复。温冲担任站长的 《南方都市报》中山站记者在接受某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温冲站长主要做策划和统筹,一般不执笔写稿,如果因负面 报道而遭报复,对方为何不直接找写稿记者本人?温冲对下 属写稿把关仔细,中山站近段时间的批评报道并不多。 遗憾的是,本应成为主流声音的上述说法被大量的演绎、推理和猜测淹没了。一位记者在《南方都市报》找不到 需要的素材,自己从网上打出“温冲”的名字搜索,发现他写 过批评报道,于是将温记者受害与“舆论监督遭报复”演绎成 因果关系。有的记者还要煽情,称自己因优秀同行遭受如此 报复而潸然泪下。就这样,一桩本不太复杂的因感情纠葛而 引起的刑事案件被媒体演绎成了因舆论监督而遭受报复的 社会案件。 12 日披露了案件真相之后,我们的媒体本应就事实真相作客观公正的报道,尤其是那些曾经 对记者断指案作过不客观报道的媒体。因为就本身来 说,承担着向公众提供对称信息的义务,即事实如何,媒体 就如何报道;如果你的报道与事实不符,就是向公众提供了 不对称的信息,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者作更正性的报 道或说明,或者向公众致歉。遗憾的是,那些报道过“记者 断指”事件,尤其是那些把公众的愤怒之情煽动起来的媒体, 在事件真相大白之后却大多“失语”,既不报道事件的真相, 也不就自身曾经有过的误导向公众表示歉意。这种群体的失 语与半个月来的狂热报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奇怪的现 象在我国史上颇为罕见。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记者断指”事件真相大白之时,依然有媒体顺着原先演绎的思路大发议论。6 《潇湘晨报》发表评论说:现在看来,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被社会公众误读了。但是,被误读的“温冲事件”折射出了记 者的生存困境。现有的法律制度缺乏对记者权利的保护,这 些缺乏保护的权利不仅仅是记者的人身权,更重要的是记者 采访权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这就使得处在火山口上的记 者和媒体时刻面临着各种未知的危险。虽然从上到下都明知 记者的采访报道权是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的延伸,但是,在 这种权利没有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时,特别在记者的权利缺 13 乏必要救济措施时,记者遭遇侵权往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了。“温冲事件”被误读是一件好事,它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 题:我们的记者还缺乏很多权利保障,一些有形或无形障碍 还横在他们的面前。 日的《青年报》也发表评论说:虽然记者断指事件是个人原因导致的血腥报复,我们更应该从公众对“记 者被断指”的判断中,认真思考如何维护采访权、报道 权和舆论监督权。出于义愤而产生的判断可能会有失冷静, 但是在真相水落石出后渲染事件的“桃色”却不应该。因为庸 俗化可能误导公众,耗散类似社会事件的真正价值。 如果撇开温记者断指的事件,笔者不会反对以上那些要求改善舆论监督环境,严惩对写批评报道的记者实施报复 的声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立足于已 经发生的事实。如果事实尚未搞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推测、 猜想或者演绎,或者是以讹传讹,就妄加推断,得出一个与 事实真相差之千里的结论,再根据这个错误的结论来妄加评 说,这种“误读”,与媒体必须承担的“提供对称信息”的职业 道德大相径庭。 另外,公众错误的判断和所谓的义愤所谓从何而来?归根究底,还是受了某些媒体的误导。可以说,媒体的想象 建构了想象的舆论。 笔者无意指责那些写了演绎稿件的同行,他们的初衷14 绝不会是写假。只是想提醒一句:在报道事件尤其 是刑事案件时,不能意气用事,“出于义愤而产生判断”,尊 重事实是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多听听公安部门和当事人单位 的陈述。靠猜测、推理或演绎写稿,虽然能哗众一时,却会 危害社会、混淆视听,既害了自己,也会害了自己服务的媒 体,把自己服务的媒体带入尴尬的境地。 2012 09 24第07 版:军事国防 作者:王勇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771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而科学决策的优先原则,则是要能够预见到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做好各种针对性 的应对准备。这也是我们面对当今复杂变化的安全局势必须 具备的素养。然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的决策,不仅缺 乏应有的预见性,而且还因主观臆断误判形势而导致不应有 的被动。其中,美国在第四次中东危机中就经历了这样一次 15 深刻的教训。 日,这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两天,当时埃及、叙利亚针对以色列的战争迹象已经出现,前苏联开 始从埃及和叙利亚撤侨。 鉴于形势紧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处理危机的主要机构——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WashingtonSpecialActionGroup) 召开了专门会议。 尽管该小组准备了预案,但由于美国情报部门严重误判形势,特别小组认为,苏联从中东撤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 战争迫在眉睫,二是苏联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恶化。认为第二 种可能性最大。 在战争即将来临之际,美国情报部门与国安会核心决策机构对形势评估出现如此严重的错误,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这 既是美国官员傲慢心态所致,也是对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政治 心理缺乏了解的反映。正是这种缺乏科学态度的主观臆断, 才导致了美国在第四次中东危机爆发之初错失了战略主动。 战争爆发后,美国眼见以色列在战争初期节节失利,异常震惊,担心战争持续下去会出现最坏的局面。于是,美国开 始出面进行战争的调停。一开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代表美 国政府要求交战双方以 10 日战争爆发前的界线为基础16 实行停火,但被阿拉伯国家方面拒绝;后来,当美国看到以 色列在战争中越来越被动时,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再次召开 紧急会议,商讨应对策略。 特别小组对中东形势、苏联意图与阿拉伯国家军事失败的后果进行了宏观分析,认为需要采取具体步骤减少美国利益 受到的威胁: 第一,启动石油工作小组,应对阿拉伯石油禁运,同时与伊朗政府取得联系,执行紧急石油供应计划;第二,提醒美 国侨民从中东国家撤离,特别是在利比亚的侨民;第三,用 联合国与双边协商机制在阿以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停火; 第四,公开声明要求交战方停火,但不表明立场。 在这些决策项中,美国最希望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停火的“战线”,这也表明了截至10 月13 日埃及方面在战争第 一周进攻中所取得的成果。当时因作战进展顺利,埃及方面 拒绝接受停火要求,并提出:除非以色列同意从 1967 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撤出,否则决不停止进攻。面对严峻的形势,美国当局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更不妥当的危机应对 随着中东危机的发展,阿以双方的战斗进入一种胶着状态。10 月17 日下午,美国国务院再次对中东形势进行了“客观分 析”,并认为,在阿以战争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美国政府 17 必须调整策略,并坚持以下几点主张: 第一,总统必须继续推进紧急石油计划;第二,对以色列空运必须以最高水准从德国经荷兰鹿特丹完成;第三,美国 政府将于 18 日决定是否向以色列再提供一批 A 4 型“天鹰” 战斗机和F 4 型“鬼怪”式战斗机;第四,必须立即启动对以 色列的海运,动用尽可能多的船只运送军事物资。 美国时任国务卿基辛格对以色列的空运乃至海运的决定并未受欧洲盟国冷淡态度的影响。基辛格显然希 望以色列能够迅速取得军事胜利,为战后政治谈判提供更多的筹码。由此表明,美国的决策已经由先前过于轻敌的主 观臆断转向了客观科学判断。 鉴于战争爆发后苏联已对埃及和叙利亚展开了大规模空运和其他军事援助行动,因此,美国国务院也开始实施相关对 以军事援助方案,包括空运及其他相关支援行动。并且,当 战场态势出现有利于以色列的变化时,犹太人院外集团还促 使尼克松政府通过了22 亿美元的对以经济援助。 正是由美国提供的及时情报支援,以及16架F 4“鬼怪”式 战斗机和 30 A 4“天鹰”式战斗机等,才帮助以军获得了战争中的主动权,并迅速扭转了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21日,美国国务院中东工作组提交的“第 52 号工作 报告”经对战场局势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估认为,以色列在北部 18 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已经达成目的,且在南部战场加大打击范 围,并取得了“重要军事胜利”,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 阿以间达成停火,以稳定中东局势。 于是,美国及时向支持阿方的前苏联进行沟通与协商,从而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一项关于中东问题的“联合提案”, 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要求现在战斗的一切方面,在它们目前占领的阵地上立即停止一切射击并终止所有的军事活动,至迟不得超过 本决定通过后 12 小时;第二,要求各有关方面于停火后立 即开始执行安理会“第242 号决议”的所有内容;第三,各有 关方面于停火时起,在适当方面主持下,立即同时开始谈判, 目的是在中东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22日凌晨,安理会在美、苏的操纵下,未经各成员 国充分协商,就强行通过这一名为“第338 号决议”的草案。 该“草案”中既未对以色列以往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行径作 出任何谴责,也没有明确规定以色列必须从侵占的阿拉伯国 家领土上无条件地全部撤走,更没有提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 民族权利,但竭力要求参战的阿拉伯国家军队必须在 12 时内放下武器并停止战斗。很显然,这等于是重新玩弄了“不战不和”的把戏,实际上是偏袒了以色列。 美国一方面派出国务卿基辛格专程访以,以向外界展示美19 对以的坚定支持,从而纵使以方虽然表示“接受停火”,但以 军却继续向北推进,于 23 个师包围了苏伊士城,并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 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 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眼见形势危急,苏联最高当局也不得不出面解围。其通过向尼克松当局发出“最 后通牒”,并威胁要“单独行动”,来迫使美国压以停止军事 行动,以拯救被困的埃及第3 再有,在北部战场,以军也攻占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道阵地。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 效不大,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鉴于事态严重,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第339 停火决议”。针对这一情况,美国另一方面对以方采取了抑制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举措主要包括:第一,告诫以 色列当局,应适可而止。为此,以军在 24 日攻占了埃及的 阿达比亚后便停止了进攻行动。第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负责处理危机事件的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决定,将“防务状 态”提升至3 级战备,并使美国的核运载工具处于警戒状态, 以防止前苏联在危急时刻直接介入。 由于担心与美国对峙下去可能让古巴导弹危机重演,且以方的军事行动也已告一段落,勃列日涅夫当局不得不作出了 妥协。于是,美国促成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最终全面停火, 并借机扩大了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这一结果,恰好说明 20 了美国在吸取前期决策失误教训的基础上,能够因势而变, 正确决断,从而争取了战略主动。 摘要:一道有问题的考题折射出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而面对这道有问题的考题,孩子们的“善解人意”却让 我们看到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缺失。所以,我们 要构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空间去发现和提出问 题,要舍得“浪费”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3 4289(2014)08 0031 03 2013年度第一学期我县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中有这 样一道填空题: 为了了解老师们对这条题目的真实看法,我又“请教”了几位六年级数学老师,但他们并没有觉得这条题目有什么 问题,而且方法和结论如出一辙,与黄吴越的猜测一样,直 到全县统一批阅试卷结束后也没有一个老师提出质疑,黄吴 越也考了满分…… 作为全县的期末检测试卷,面对的是几千名学生,出21 卷的过程是层层把关的,可由于出卷教师的主观臆断,按似 是而非的理解“创造”出一道新考题,而就是这道有问题的考 题,竟然得到那么多教师的认同,折射出当下教师本体性知 识的严重缺失。 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 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 是数学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与心 理学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 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 教学实践经验、实践智慧。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师主要缺失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各种培训、学习也全力予以弥补这两方 面的知识,教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学习与落实教育理念 上,从而导致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现象被掩盖。甚至有的 老师觉得,教小学数学还会缺本体性知识吗?事实确实如 此,新改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知识,如概 率和统计、排列和组合以及一些新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少教 师或在以前没有学过,或接触较少,或遗忘了,在进行相关 内容的教学时,把握不好,而导致知识性错误。 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怎样弥补自身的本体性知识呢?我觉得,首先必须调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加强自身本体 22 性知识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其认识到自 身本体性知识缺失的现状(很多教师并不知道自身本体性知 识的缺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小学数学教 师本体性知识竞赛”的形式,并及时公布竞赛结果,使每一 个教师了解自身不足。其次,趁热打铁,乘着老师们的“惊 讶”,通过推荐本体性知识的专业书籍,邀请专家开展本体 性知识培训等活动,及时弥补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使每一位 教师不仅明确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与作用,精通小学 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小学数学内部的系统结构,还对 小学数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辩证规 律、美学内涵有自己的体会。 二、孩子的“善解人意”折射出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缺失 应该说黄吴越同学的表现令我欣慰,他不仅发现了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凭借自己的“直觉”得出C 无法比较的结论,还能主动向我提出自己困惑,并能通过举例证明 了自己的“直觉”。但美中不足的是,他“顺应”老师的标准答 案,填上了一个错误的“正确”答案。而更多的孩子根本没有 发现题目中的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将“两能”变成“四能”,特别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 力,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现在的孩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能力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原本有 23 很强的质疑欲望,脑袋中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为什么”也不再生根发芽了,作为教师,我们该做 些什么呢? (一)构建朋友式师生关系,让学生有空间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空间”。“尊师重教”是我国优良传统,但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的道德要 求,使教师天然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特别是被自己的学 生尊重,而这种尊重渐渐演变成了学生绝对服从的臣民意识 和教师至高无上的家长权威。教师总是以“知识的权威者”自 居,以长者的身份自居,觉得在知识上是“强者”,总觉得学 生就是来跟老师学的。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孩子的权利,所以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勇于发表意见。用行动告诉孩子,可 以想错、说错、做错,要敢疑、善疑,让孩子有“空间”发现 问题、捕捉问题、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所以,老师能否成 为孩子讲真心话的朋友,学生能否向老师敞开心扉,是学生 能否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的关键。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是 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先决条件。只有建立 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有勇气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才 敢倾吐心声,大胆发问。如果像雷夫艾斯奎在《第 56 教师的奇迹》中写到的“孩子面前常常被‘害怕’控制着”,24 学生又怎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呢?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空间呢?除了通过一些“常规”手段,如表扬、微笑、幽默等,拉近与 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紧张和焦虑感, 我觉得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犯一些“错误”或通过 语调的变化设“陷阱”,作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素 材”,以此不断培养学生敢于批判、敢于否定、敢于怀疑的 精神,让学生知道老师也会犯“错误”,不盲目相信老师,无 论何时都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 比如,在六年级总复习倍数与因数时,我故意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式“4.51.5=3”,问“4.5 是1.5 的几倍?”“3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4.5是1.5 1.5的倍数”。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我问道:“有什么问 题吗?”,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说“不能说 4.5 数”,我问“为什么呢?”“因为倍数和因数都要整数范围内,4.5 和1.5 不是整数。”还有学生补充道“被除数、除数和商都 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时才算整除。” 这样,通过我的故 意“犯错”,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对话 去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的“倍数”和“几倍”的区 别和联系,而且使师生关系在学生的“质疑”中更和谐。当然, 教师故意犯错也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经历一个不 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常言道:“小疑则小进,大 25 疑则大进”,由于学生敢于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课堂 上会出现意外的惊喜。 (二)要舍得“浪费”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老师提问到 才能说上几句,根本没有时间去发现问题,更没时间提出问 题。老师说的太多了,做得太多,问得也太多,总是这个“不 放心”,那个“再讲一遍”,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反思的机会, 挤占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教学过程既是一个 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提问无论在我国的古代 传统教育中,还是在现代教育中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 法,它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相互促进、相互 理解、共同创造、共同生成课程的一个动态过程,目的就是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 有着突出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讲授“是什么”和“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的价值高。教师是教育目标的实现者、教 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 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省下时间首先 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 26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哲学家麦克克里德说过,“惟一 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教 师能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和焦点,针对实 际修订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必须舍得“浪 费”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提问。 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让孩子有发现问题和提出的时间呢?展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新课堂的 特征之一,就是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表达的权利,展示为 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老 师只有舍得“走下”讲台,让学生去说,去做,去展示,才能 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潜质。展示使学生有了快乐, 有了自信,有了尊严,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易于及时提出 问题。 让学生展示,一开始学生可能“支支吾吾”、“嗦嗦”的讲不好,似乎会浪费一些时间,这也是有些老师舍不得让 学生展示,急不可待的“亲自”来讲的原因[2]。而这时我们必 须舍得“浪费”时间,让学生去自由的展示。蝴蝶破茧的道理 大家都懂,性急的好心人用剪刀去帮忙,结果又会怎样呢?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惟有这样,才能给 学生更多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如今学生在课堂上 缺少的不就是表现机会和提问时间吗?课堂因学生的展示 会更精彩,因学生的展示而焕发生命活力。 27 [1]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6):42. [2]陈涛.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永恒追求[J].贵州教育,2011,(15):35. (作者单位:宝应县实验小学,江苏,扬州225800)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渴望什么什么作文 端午节作文500 爱是什么 作文 作文并列式结构 四年级游记作文 作文的副标题是什么 有关端午的作文题目 作文600字写人 交通安全作文600字 车作文 一件小事700字作文 秋游动物园作文 作文为自己喝彩300字 刷子李作文 关爱动物的作文 有关信念的作文600字 关于另类的作文素材 我的童年作文800字初中 四年级作文学骑自行车 介绍家用电器的作文 运动鞋作文 以书会友作文 初中作文我的烦恼 有关立志的作文 感激有你作文 描写人物长相的作文 父爱如山400字作文 菊花的作文结尾 优秀作文图片 我的好朋友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