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写作感恩:感恩父母的作文300字

2020-09-24 09:50:01
相关推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早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以鞠代拜,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和感激!向你们,向所有为《吉祥如意》投来关注目光的领导、师长、同道、同事和朋友,也向所有为我的成长洒下心血和汗水的父老乡亲、老师、领导、同道、同事和朋友。刚才领受了市委、政府的奖励,领受了冯剑华老师代表自治区文联和歌平书记、余光慧老师代表自治区作协的祝贺,聆听了各位领导、老师和朋友的恭喜和鼓励,真是既感动又惭愧。 拙作《吉祥如意》能够获得“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和“鲁迅文学奖”对我来说是三个接踵而来的意外。已经好几年没有给《人民文学》投稿了。2004年7月,在民意测验的基础上,市委推荐我负责市文联的工作,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不辜负市委的重托和推荐者的期待,也为了证明市委没有选错人,这一年,我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在市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文联的热情指导下,在同事和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我的一些想法得以实施,而且在网媒、期刊签约等诸方面取得进展,受到市委、政府和自治区文联的肯定和表扬。经过一年的观察、酝酿,2005年9月,市委决定召开文代会,进行文联换届。市委以保证我的创作为前提推荐配备了文联班子人选。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崔波先生给我说,市委选拔一个正处级干部容易,选拔一个文联主席难,培养一个成熟的作家难,希望你能够理解市委的意图。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刘立言同志则就崔书记的期待对我们班子成员一一作了叮嘱,特别强调两位驻会副主席罗云飞、郭可峻同志配合我的工作,支持我的创作。尤艳茹部长到任后,更把这种美意具体化。我的两位搭档给我说,尤常委告诉他们,除非文斌出面不可的事情,尽量不要打扰他,让他安心创作。事实证明,市委的决策是英明的,正是我的搭档出色的分担和积极作为,让我能够从一些事务中解放出来。 两年之后,我可以抽空写一些东西了。2006年初夏,我把电脑打开,发现有一篇写自鲁迅文学院“非典”期间的毛稿,一看基础还不错,就抽空改定,给了《人民文学》。八月初的一个晚上,我收到《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老师的来信:“刚刚看了《吉祥如意》,写得好啊,有如天籁。”那种惊喜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我才知那个“能写的”郭文斌还在,还没有被两年的非生活“废”掉。后来回想,也许正是这种非写作生活帮了我的忙,让我能够从原来的惯性写作思维中跳出来修改那篇稿子。两年的经历不算长,但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期间经历的一些事,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也对生命有了新的体悟,心里充满了对大地、人和万物的由衷感恩和祝福。 十月,我收到了《吉祥如意》的样刊,位置排在小说栏目末篇,留言内也没有提到该篇,心想敬泽老师的信肯定是见我许久没有写东西了,有意“套”一下我,让我不要放弃写作。因此,在北京开文代会期间,当责任编辑程绍武先生告诉我本篇获得2006年度“人民文学奖”,并且短篇只有这一篇时,我还以为是他在跟我开玩笑。直到2006年11月16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从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老师手中接过获奖证时,才觉得自己真是获奖了。而“小说选刊奖”来得更加突然,12月23日接到电话通知,12月27日就在贵州颁奖,让人更加有种在梦里的感觉,心中的喜悦和激动是不用说的。颁奖会上,乍一听在十篇获奖短篇中,拙作是唯一获得全票的时,才知道什么叫受宠若惊,因为是四个年度的全国短篇择优,真有点不敢相信是真的。《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老师鼓励我说,《吉祥如意》让大家评得很开心,十一位评委意见非常一致,让我再接再厉。当时,我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接着,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等评优活动相继揭晓,《吉祥如意》忝列第二。虽说此时,我已收到《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的样刊,收到《新华文摘》和阎晶明、刘书棋、林建法、李建军、吴义勤等老师和出版社关于年选本的用稿通知,但我还是不敢彻底说服自己接受一个事实:《吉祥如意》是成功的。 不久,我从一些老师和朋友口中知道,陈建功、雷达老师在多个场合夸奖本篇;从鲁院的师弟师妹口中得到消息,胡平老师在鲁院的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本篇;从媒体上知道谢有顺、李建军老师在许多文事活动中把它作为范例推荐;从一些作者口中得知邵燕君、孟繁华、何向阳、施战军等老师向他们的学生介绍该篇,等等。在这些绵密、温暖的鼓励和好消息在心里增加到一定厚度时,我才给自己说,也许《吉祥如意》的确写得不错。 尽管如此,自己还是没敢想它能够忝列鲁迅文学奖。说真的,对于这个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以前只是想想都觉得有些奢侈,都为之惭愧得不行,何况侥幸获得。记得柳萍获得梅花奖之后,当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的王正伟先生在银川市举办的嘉奖会上说,如果谁能为银川市摘得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我加倍地奖励他。当时,只觉得好一阵脸红心跳,心想,书记给我们出了一个多难的题啊。如果我没有记错,那是2001年。六年之后,没想到这个天大的荣誉降临到自己头上,而且市委、政府给予我更加隆重的迎接、祝贺和宣传,怎不让人百感交集。 因此,领受祝贺的日子,也是感恩的日子。对中国作协,对评委老师,包括天地君亲师、领导、同事、朋友,连同一餐一饮,心里充满了对他们的深深感念。在收看一个个祝贺短信的时候,在接听一个个祝贺电话的时候,这种感念越发强烈。 古人说,量彼来处,记功多少,念己功德,全缺应供。意思是想想它的来处,包含着多少人的心血,想想你的功德,配享有它吗?2007年10月28日,当我在一位伟人的故乡,捧到烫金的获奖证的时候,我看到了“鲁迅”两个大字,我更看到了一串串亲切的身影,一束束深情的目光,他们来自我成长的每一个风雨历程。他们是:养育我的亲人,培育我的恩师,关怀我的领导,支持我的同事,鼓励我的同道,关心我的朋友…… 心中的感激不是“感激”二字能够表达的。 2006年年底,我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一年的寒冬很冷,但我的心里却春暖花开,因为《吉祥如意》,更因为一串吉祥的名字,他们是让《吉祥如意》得以面世、行世的编辑老师,是“两奖一榜”的评委老师,是给它以培养和偏爱的所有师长和朋友,为此,我知道了什么叫“如意”。2007年10月25日,当我打开中国作家网,看到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揭晓的消息,看到自己忝列短篇第二名时,我是那么急切地想知道评委的名字,想知道这一程是哪路贵人在培护着《吉祥如意》,最终把它送到中国文学的最高荣誉殿堂里。 回首往事,心潮澎湃。 在各位启蒙老师的鼓励下,在张贤亮等前辈的感召下,我的心中暗暗萌发了文学梦想。在赵彤、李世锋、马存贤等老师和兄长的帮助下,通过尤屹峰、郭宁、吴志明等老师和朋友的张罗,我在西吉县的葫芦河文学社里,开始了最初的文学涂鸦。在李振声、屈文??、陈彭生等老师,包括《固原日报》《宁夏日报》《银川晚报》《宁夏青年报》等各位副刊编辑老师的帮助下,在固原师范、将台中学、教育学院、西吉教育局的老师、同事、领导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我磕磕绊绊地走过了自己的文学幼稚期;是李振声老师在西海固的纯文学杂志《六盘山》上给我发了第一篇散文,并且评奖;是冯剑华、吴善珍老师在省刊《朔方》上先后给我发了第一篇散文、第一篇小说。受其鼓励,之后陆续在各家刊物上发了一些作品。正是这些作品,使我能够在1993年调入《六盘山》杂志从事专职编辑工作,从此和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在固原文联的那段日子是让人难忘的,因为在那里我得到了两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俊德、李克强的关心和提携,得到了三任主席王铎、马吉福、火仲舫的赏识和器重,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袁宗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干文、行署专员尤兆忠和孙熙雍、尹文博、李广民、张铎、王耀臣、马国兰、张光全、杨明堂、赵宗文、刘登科、马占山、蒙会林等老师和朋友在生活上的照顾,得到了各位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就像我在西吉得到了王国璧、刘富荣、马秀珍、田振业、吴玉琪、张进贵、吕志义、张忠显、张映华、杨志荣、云生元、薛维民、李明珍、海正生、杨锦明、邓彦芳等领导、老师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一样)。得到了火热的文学圈和同样火热的写作伙伴的鼓励和熏染(今天在座的朱世忠老师就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煽动者)。得到了固原师专、固原师范,包括六县教育界朋友的认同和欢迎。而钟正平先生则直接地支持了我关于西海固文学的推动计划。 1998年之后,在以上领导和朋友的帮助下,我在固原的生活稳定下来,开始进入比较纯粹的写作状态。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在闻玉霞、钟正平等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下出版,在李乃杨、火会亮、王冀、李军等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社会的接纳和认可,让我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拥有“粉丝”的美好,更加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心。 那几年,也正是宁夏文联竭力拼打文学牌的时候,通过《朔方》倡议,由宣传部、文联支持组织的几次笔会,我们得以聆听国刊名编韩作荣、李敬泽、冯敏、杨志广、崔艾真,大刊名编王占君等老师关于文学的讲座,得以和著名作家毕飞宇、红柯、红孩等交流,也增加了向全国大刊冲刺的信心。通过作协组织的雷达、陈忠实老师的讲座,我们得以听到大家诞生的过程。同时在陈继明、石舒清等出色编辑和作家那里,得到了关心、激励和引领。非常怀念当年和他们在被窝里谈文学的情景。今天石舒清的讲话,我觉得也是当年那种情景的延续。 随着2000年的到来,我的一些幼稚的文字开始走向全国。那一年,由闻玉霞责编发在《六盘山》上的小说《开花的牙》被《小说选刊》转载,由李敬泽老师修改并责编,我的短篇小说《呼吸》在《人民文学》发表。也是在这一年,在《朔方》主编冯剑华老师的倡议下,由李克强部长出资,在宁夏当时最气派的国际饭店召开我、火会亮、李方、了一容四人研讨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朱昌平副部长、宁夏文联主席杨继国等领导和众多评论家赏光到会。通过宁夏各大媒体,使我们在宁夏人民面前美美地光彩了一回,从此下定了努力做一个优秀作家的决心。 第二年,通过冯剑华老师推荐,由杨继国主席主持党组会拍板,在杨宏峰先生的关照下,我拿到了调往自治区文联的调令。就在这时,我接到了银川市文联高耀山主席的电话,说新到任的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正伟先生点名让我到市上来,说实话,我当时既感动又难为,感动的是正伟书记和两位老师、双方领导对我的器重,难为的是我怎么选择。我给冯剑华老师说,如果你同意我到市上,我就到市上;如果你不同意,我还是到《朔方》去,尽管高主席答应我十分诱人的条件。也是那一次,让我从冯剑华老师身上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慈悲和大气。就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冯老师打来电话,说,这几天,她站在我的角度想了想,还是同意我到市上去,因为作为一个山区出来的穷孩子,要在银川生活,是得考虑许多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市上答应给你许多条件,你就先到市上去发展,今后想过来再说。说实话,当时我都不知道如何向冯老师表达心中的感激。 到市上之后,我更加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关心提携,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支持。这些,我曾在多种场合讲过,也多对媒体介绍,在座的大家也都知道。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老主席高耀山先生。他对我的关心、期待,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期待。从他对我的众多关爱中,我只挑一件讲给大家听。2003年,鲁迅文学院决定举办主编班,并将宁夏的这个名额明确给了《朔方》主编冯剑华老师。高主席觉得我也应该到鲁院学习,就给继国主席、肖川副主席和余光慧老师打电话,给鲁院雷抒雁院长打电话,终于又给宁夏争取了一个名额,最后等于把我“赶”到鲁院去。在我起程的时候,他给我一千块钱,说,知道我困难,这是他自己给我的一点心意,拿到北京零用。回来之后,我一直想把那一千元还给高主席,但几次都没有拿出手。我想,这一千元,怎么能够还得了呢。现在回想,鲁院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10月28日代表获奖作家发言时,我特别提到了鲁院,由衷的。因为它不但让我得以聆听到各位明师的教诲,结识许多优秀的同学,留下许多终生难忘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我进入一个可以以心相寄的师徒传承,这对我这样一个对传统师道精神有着偏执认同的迂腐之人,有着特别的情感意义。现在想来,如果当年放弃,那该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我还要特别感谢沈德志、吴善璋等长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吴老师,他对我的关心是细致的,入微的。 我还要特别感谢哈若蕙老师和在我的作品社会化过程中给予支持的所有老师和朋友。2005年,由哈老师策划,宁夏人民出版社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由贺秀红女士责编出版了我的小说集《大年》,反响不错。后由《小说选刊》冯敏老师倡议,在秦万里、崔艾真等老师的张罗下,在胡殷红等老师的帮助下,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会议得到了中国作协领导的格外重视(金炳华书记专门宴请我们,并派车送我们到机场),得到银川市委的高度重视(崔波书记亲自写了非常感人的贺信),得到了宁夏人民出版社的高度重视(高伟社长亲自到会),得到自治区文联的高度重视(当时正值酷暑,我说宁夏文联发个贺信就行了。继国主席说,这么大的事发个贺信怎么行,一定要派余光慧老师代表宁夏文联和作协出席会议。在北京,余老师替我操了不少心,使研讨会得以圆满)。得到了银川晚报社的特别关注(于小龙社长知道消息后,主动要求把晚报作为协办单位,并给大量版面给予支持)。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大力宣传。研讨会上,张胜友、葛笑政、艾克拜尔??米吉提、雷达、白烨、贺绍俊、牛玉秋、吴秉杰、张水舟、李敬泽、阎晶明、张陵、胡平等出版集团领导和著名评论家老师先后就我的创作给予出乎我意外的肯定和鼓励。而在同一天,关于拙著的另一个研讨会由著名评论家汪政和丁帆先生指导,在丁帆先生的博士李兴阳先生的主持下在南京召开。南北两地评论家老师的鼓励和教导在我的创作信心树立、道路选择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吉祥如意》的修改提供了重要参照和理论依据。 接着宁夏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我的散文集和诗集。对于一个当地作家,能够受到宁夏社如此优遇,恐怕没有第二人。不收一分钱出版费,又用顶级的材质做工。而宁夏电视台经济频道《读书时光》栏目、宁夏大学的李生滨先生、宁夏师范学院的徐安辉先生,《银川晚报》《新消息报》《现代生活报》跟踪推荐和研讨,所受优遇,在宁夏恐怕同样没有第二人。散文集《点灯时分》出版后,高洪波、林非、周明、王宗仁、李晓虹、王剑冰、甘以雯、徐春萍、郭红、徐虹等老师和朋友或者写信鼓励,或者向媒体推介,或者写入论著,让人感动不已。 昨天,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奖不是授给我个人的,它是授给我心里那些最温暖的土地、最美好的岁月和最难忘的恩人的,是授给宁夏文学原始推动力的,是授给宁夏文学生态的,也是授给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老师答记者问中,他以非常赏识的口气提到了宁夏青年作家群,而且是唯一被提到的,而且重提石舒清,而且是唯一被重提的。没有宁夏的文学大气候,就没有《吉祥如意》;没有宁夏那么一些文学热心人,就没有《吉祥如意》。 我还给记者说,这个奖也是授给银川的。对于我这个从西海固出来的作者,银川不但没有拒绝,而且非常友好地接纳了我。而且在这块土地上,我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关注和呵护。在宁夏获得这个奖的我不是第一人,但受到如此隆重的祝贺和奖励,我是第一人。刚才高主席谈到,王正伟先生当年为我破例给有关方面签署批示,并且给予多方面的关心和汲引。林稚阳、刘小河部长给我许多细节性的关心。在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中,房管局的常慧女士感于我在创作方面取得的小小成绩,积极替我争取指标。在我的孩子转学等问题上,市教育局的孙汉林、李志强,一中的尹向阳老师,教育厅的张治荣、王思旭等朋友主动帮忙。在各种具体待遇、荣誉方面,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宁夏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宁夏文联、宁夏人事厅专家处、职称处等上级单位多次给予倾斜。而张怀武、张克洪、马汉文、何改民、马晓黎、米建国、石银芳、李鸿儒、张晓宁、韩宁国、刘燕、张晓沛等领导和朋友,不但在工作上支持我,还全程关注我的创作,随时给我一些十分有益的建议。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作为宣传文化口的行政长官,李东东部长能够在她的文章中具体引用拙作。 在我挑起市文联担子之后,市委、政府及四套班子领导,给予我特别的支持。无论是在政策上,具体工作上,还是生活方面,崔波书记都给了我格外的关怀。比如前年,知道我爱人还没有调过来,他亲自给刘立言常委打招呼协调解决(而此时,郭正祥、李世锋两位兄长已经给我联系好了接收单位),等等。这几天,我从尤艳茹常委这里知道了崔波书记得知《吉祥如意》获奖后的开心,知道了许多让人为之动容的细节,包括到机场迎接,包括对这次奖励的部署,等等。正如我在绍兴的发言中所说,我所领受的优待,在西北是没有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两届分管副书记李文章、孙荣山,副市长马云海、王久彬。李文章书记在我到任后的第三天就到文联调研,向崔波书记了文联的困难,经由崔波书记的批示,马云海市长协调,新时期制约文联发展的许多硬件困难得到解决。而白雪山市长更是在刊物双改月、工作用车和专家待遇等方面给予了特别关照。而人大曹服业主任、政协洪梅香主席,包括几任分管副主任、副主席在文联举办大型活动、申请专家待遇等方面多次给予照顾。两任组织部长刘立言、郑震,在文联人才引进和整合中同样倾力支持,各位副部长也给了我同步的关心。在我上任伊始,面对管理这个全新的课题,刘立言部长给了我让人难忘的教导和帮助。几年来,机关党委的姚新民书记、编办的马为群、杨军利主任,人事局的金忠华局长、高银东副局长,财政局的孙畅遂局长、杨杰副局长,机关事务局的关琪局长,民政局的王立新局长等部门负责人,能够站在推动银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理解、支持我的工作。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去年,财政局的杨杰副局长、李旭华科长感于《黄河文学》编辑部同人的办刊精神,感于杂志在全国迅速取得的影响力,在亲自率领调研组到文联调研,到读者和有关方面调查后,会同畅遂局长主动替我们争取,在刊物双改月等过程中,和宁夏出版局一道,写下了让我们十分感动的一页。还有精捷印刷公司的陈庐海董事长,在我们申请改版的关键时期,在新定价已向全国发布,而经费问题因为尚未研究预算一时无法明确,我们顶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寝食难安的情况下,主动表示愿意以成本价格支持我们改版,给了我们很大的精神支持。当然,作为主管我们的宣传部,就更不用说了。前两任部长齐岳、王玉明和各位副部长,还有部里的同志都对我不薄。尤艳茹常委到任后,关心力度进一步加大,速度更快,态度更鲜明,措施更具体。只要事关文联发展的事情,她都不惜花时间和代价为我们争取。比如不久前,在她的成功争取下,经过崔波书记的批示,园林局要把文昌阁永久性地交给我们使用;比如,她刚刚表态,要给我们出版文学丛书,要把对文艺的奖励纳入制度,等等。而这个庆功会,大家更加感受到了她的重视。正如刚才几位老师说的,如此及时,如此盛大的美意,在全国都是鲜见的,而一方面奖励个人,同时由宣传部拿出钱奖励单位的做法,在全国肯定是没有的。 我说银川人民接纳了我,还在于我们文艺界的同道。在2005年的文代会选举中,代表和委员们以差不多全票的善意给了我无比的感动。两年来,他们在各个文艺门类的战线上,以无比理解、支持的态度,支持着我的工作和创作。十大协会在丁波、张治军、袁媛、马冬雅、黄智、苏德友、徐明智、姚新宁、徐保林等主席的领导下,工作大有起色,捷报频传。两县一市文联也是佳讯不断。这几年,我们和报社、文化局、团委、教育局、妇联、宁大文学院等单位处得特别好,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我们联手举办的一些活动,比如现场作文大赛,比如创作基地,比如诗歌节,得到了崔波书记的高度评价。而在我的创作过程中,多年来,各大媒体不惜版面和平台,给予了极大的倾斜和偏爱。正如刚才大家说的,这次获奖消息传来,宁夏媒体的反应在全国是最及时的,最有热情和深度的。 我说银川人民接纳了我,还在于我十分的同事。前几年,在我初来乍到,困难重重的时候,大家帮助了我;这几年,在我凭着一股冲劲,拼命工作的时候,大家以同样拼命的工作姿态配合支持了我;在我提出构建和谐文联,建设“一部两院三网”阵地的时候,我的同事认同并成全了我;在我工作和创作发生冲突的时候,我的同事主动地分担了我。默默地,不计报酬地,无怨无悔地。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我因为行政经验不足,也由于书生意气,留下许多管理和待人接物的遗憾的时候,我的同事包容了我。昨天,《银川晚报》在头版位置发了尤艳茹常委代表市委、政府到机场接我,转达崔波书记、王儒贵市长问候和祝贺的照片,常委的开心是由衷的,罗云飞书记的开心也是由衷的。他俩站的位置不同,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但开心却是相同的。当我看到照片的时候,我的眼里涌满了泪水。我的泪水来自常委,也来自云飞书记,来自照片背后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我知道,常委的开心是她个人的,也是党委、政府的、银川这片土地的;书记的那个开心是他个人的,也是所有同事的、所有文艺界朋友的。因此,我向编辑平原请求,请摄影记者苏勇把那张照片发给我,供我永远珍藏。因为在我看来,它不单单是一张照片,更是一个象征,一个无比美好的内容无限的象征。 我说这个奖是授给银川的,还在于这几年我市的作家队伍得以迅速壮大。崔波书记在六次文代会上说,银川的艺术已经走在全区前面,但文学偏弱,文联要下大力气抓,特别要从青少年抓起。这几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许多年轻作家成长起来。我们作协主席团的葛林、韩银梅、平原、曹海英、张涛、闵良等中青年作家,包括《黄河文学》签约作家、文学院签约作家,大都具备了冲刺全国文学赛事的潜质,希望他们为我们争来更多的全国性奖项。 最后,我要再次深深地感谢中国作协领导(无论是建功老师的答记者问,还是让我代表获奖作家发言,还是在绍兴几位作协领导以不同的方式向我表示的关心和祝贺,都使我倍感温暖),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感谢所有让我的作品面世、行世的编辑老师、评论家老师。在我代表获奖作家在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剪彩仪式上的发言中,在接受上海新娱乐、《中国青年报》等各大媒体的采访中,我讲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无比厚待,讲了中国作协对我们的无比关爱,讲了各大文学期刊和所有为我们成长付出心血的师长和朋友的重视和呵护。中国作协、中国作协主办的各大文学报刊、所辖院、馆、部、会、网,对我们的倾斜是大家熟知的(举例略),《十月》《收获》《天涯》《钟山》《花城》等大刊对我们的倾斜也是大家熟知的(举例略),《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篇小说月报》《??海外版》《散文选刊》《读者》《诗选刊》等选刊对我们的倾斜也是大家熟知的(举例略)。还有《西部华语文学》《长城》《上海文学》《北京文学》《作家》《佛山文艺》(举例略),等等。 这一刻,我再次想起他们。想起那些在窗前灯下,不辞辛苦,修改、编发、签发、校对我的文字的各位编辑老师,心中的感激同样不是“感激”二字能够表达的。十余年来,辗转迁徙,许多东西都丢失了,但是一些编辑老师写给我的改稿信却永远珍藏着。这其中,有二十年前《六盘山》的李振声老师写给我的,有十年前《人民文学》《收获》的李敬泽老师、钟红明老师写给我的。在当时,能够收到他们的一封回信,心里的满足感似乎不亚于发表。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做到了每稿必复。说实话,我也是编辑,但我没有做到,他们做到了。作为一个大刊编辑,这怎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正是这种每稿必复,让我没有由于碰壁或者泥牛入海而轻言放弃,而是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被他们手里的糖果粘着,忘了路程的遥远和辛苦。而敬泽老师更是像一位导游一样,一次次地告诉我路程和方向,像一位园丁一样修剪着我的旁逸斜出,使我一次次警醒,一步步走到目前的这条写作道路上来。 时间关系,我的发言该结束了。此刻,请允许我再次向《吉祥如意》的责任编辑程绍武先生和评委陈建功、李存葆、张陵、马津海、艾克拜尔??米吉提、杨黎光、吴俊、何建明、汪政、汪守德、章仲锷先生送上深深的敬礼。 纸短情长,还有许多许多我没有提到的老师、领导和朋友,这不等于我稍敢忘记。之于我,能够做的,唯有真诚地写作和深深的祝福。以写作感恩,以写作祝福。 当我得知尤艳茹常委要代表市委、政府去机场迎接我,要为我开这个庆功会,我怎么推都推不掉。常委说,你的这个成绩不单是你的,更是银川的,这个庆功会不单是开给你个人的,也是开给广大文艺家的。我们要通过这些,激励大家,激励更多的艺术家为我们银川争光。因此,在此,我也要说,我的这个是我个人的,也是代表广大文艺家的;我的感激,是我个人的,也是代表广大文艺家的。 谢谢大家! (该文系2007年11月1日在银川市举办的“《吉祥如意》获第四届鲁迅奖庆功会”上的发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