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及答案

2020-09-27 05:50:01
相关推荐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根据下列四句话的内容进行推断,它们依次对应的作品是( )。 ①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②所谓的画家却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榨取钱财而已。③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④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A. 《朝花夕拾》 《儒林外史》 《傅雷家书》 《骆驼祥子》 B.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儒林外史》 《朝花夕拾》 C. 《傅雷家书》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儒林外史》 D.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朝花夕拾》 《儒林外史》 答案 B 解析分析①出自老舍的《骆驼祥子》原文第 15 章:同虎妞在一起他所感受到的 主要不是幸福。新婚的晚上,他的惶惑而又疑惧的直觉是这样的:“他不敢正眼看她。她也 是既旧又新的一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姑娘,也是娘们;象女的,又象男的;象人,又象 什么凶恶的走兽!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谁都能收 拾他,这个走兽特别特别的厉害,要一刻不离的守着他,向他瞪眼,向他发笑,而且能紧 紧的抱住他,把他所有的力量吸尽。他没法逃脱。” ②傅雷对画商画贩以及钻到钱眼里的画家非常轻视,耻与为伍。他在 1961 年给傅聪夫妇 的信中说:“所谓的现代画家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榨取钱财而 已。”(《傅雷家书》第 209 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 年第 2 版)后来他对儿子也 一再劝告,不要成为经纪人的摇钱树,那些人只是要利用艺术家的走红多赚几文钱,根本 不考虑什么真正的艺术。 ③《儒林外史.第五回》:“临死前的严监生”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 银子吃人参。 ④鲁迅《朝花夕拾 范爱农》:“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 容。”故选 B。 故答案为: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根据题干提供的句子内容,揣摩出自的名著,选出合适的选项。2.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 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个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 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 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 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 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 与我们,打甚么要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 便说了一声,打甚么要紧?我们自有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 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 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不说价,五 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 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 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 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 般啰唣”! (1)“智取生辰纲”“主谋”是吴用,绰号是什么?写出另外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 (2)赏析选文画线语句。 (3)“智取生辰纲”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4)“智取生辰纲”后来东窗事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智多星。智取大名府 智赚玉麒麟 智取文安县(答出任一个即可) (2)动作描写,“抢”“夺”“倾”“盖”“丢”这一连串干净利落的动作,生动地展示了白胜不露 破绽的表演技能,也让杨志一群人因此放松了警惕,为智取生辰纲奠定了基础。 (3)①扮成枣贩,麻痹和稳住押送队伍;②挑酒故意不卖,激化押送队内矛盾,增强诱 惑力;③叛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麻痹对方;④故意抢吃另一桶 酒,清除杨志疑虑;⑤白胜再装赌气不卖,贩枣人调解,卖与众军吃,使杨志思想再无反 复余地。 (4)生辰纲被劫后,何涛负责查办此事;何涛的弟弟何清认得晁盖并掌握他们假扮卖枣客 商的一些线索,因此他们从白胜入手,搜出白胜分得金银;白胜熬不住苦刑,供出了晁盖 等众人。 解析分析(1)吴用,绰号“智多星”。其相关的故事情节有很多,写出一个即可。 如:吴用智取生辰纲;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吴学究双用连环计;吴用使时迁盗甲;吴用赚 金铃吊挂;吴用智赚玉麒麟。 (2)结合“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分 析。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结合“抢”“夺”“倾”“盖”“丢”等词语分析,可以得出采用了动作 描写。生动地展示了白胜不露破绽的表演技能,也让杨志一群人因此放松了警惕,为智取 生辰纲奠定了基础。 (3)要求学生可结合具体情节,从“天时”“地利”“矛盾”“计谋”等方面入手归纳。注意文中 的句子“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都去树下睡了”及给 杨志喝药酒的情节作答。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酷热加上一路疲 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 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 佳地点。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 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智用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 天动身时间,让军汉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惟恐在休息 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愤怒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 部矛盾已趋激化。这就注定他们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 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 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 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 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吴用等人的计谋之“智”。 (4)注意写清何涛与何清两个人的关系。掌握什么线索?敲开了谁的嘴?结局如何? 如:都管,厢禁军回京谎报杨志勾结贼人,盗走珠宝,梁中书告知蔡京。蔡京命令府尹捉 拿贼人。府尹责成缉捕使臣何涛限十日捉拿贼人上京,何涛为之烦恼,兄弟何清向他说出 了晃盖与白胜。白胜熬不住苦刑,供出了晁盖等众人。 故答案为:⑴ 智多星。智取大名府 智赚玉麒麟 智取文安县(答出任一个即可) ⑵ 动作描写,“抢”“夺”“倾”“盖”“丢”这一连串干净利落的动作,生动地展示了白胜不露破 绽的表演技能,也让杨志一群人因此放松了警惕,为智取生辰纲奠定了基础。 ⑶ ①扮成枣贩,麻痹和稳住押送队伍;②挑酒故意不卖,激化押送队内矛盾,增强诱惑 力;③叛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麻痹对方;④故意抢吃另一桶酒, 清除杨志疑虑;⑤白胜再装赌气不卖,贩枣人调解,卖与众军吃,使杨志思想再无反复余 地。 ⑷ 生辰纲被劫后,何涛负责查办此事;何涛的弟弟何清认得晁盖并掌握他们假扮卖枣客商 的一些线索,因此他们从白胜入手,搜出白胜分得金银;白胜熬不住苦刑,供出了晁盖等 众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 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 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⑵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 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 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 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 节的发展。 ⑶要联系语段内容进行分析。 ⑷要联系《水浒传》整本书的内容进行分析。3.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 壮成长。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同学们学习了他的不少作品。为了展示学习成果,班上将开 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辨识作品小晴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她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 篇。(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故乡》C. 《藤野先生》D. 《阿长与 山海(2)拟串联词串联词一般需要在两个环节中间穿线搭桥,既要关照先前,又要引导其后,渲染蓄势,把活动的两个环节本次读书活动,有介绍鲁迅作品内容的环节。小洋向同学们介绍了《社戏》,接下来将由小云介绍《孔乙己》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两个同学介绍的内容衔接起来。(要求:串联词要扣住文章内容,60~90 字)(3)探究名言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答案(1)B(2)刚才小洋带领我们体会了鲁迅儿时盼望观看社戏时急切、兴奋的心情,一同欣赏了江南月下的美景,了解江南民间淳朴的风俗;下面让我们跟随小云去认识一位在封建科举教育的毒害下走向死亡的读书人孔乙己。(3)爱憎分明;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朝花夕拾》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朝花夕拾》,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2)串联词扣住本次读书活动,有介绍鲁迅作品内容,有效的过渡到对鲁迅作品的介绍,控制字数。(3)此题考查学生对鲁迅先生名言的积累情况,仔细揣摩名言,就能得出其包含的精神。注意必须是“四字词语”。点评(1)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 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 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 (2)拟写串联词,属于情境说话的类别。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 (3)本题对鲁迅的相关信息要熟悉并掌握。仔细揣摩名言,就能得出其包含的精神。注意 必须是“四字词语”。4.语文实践及名著阅读。 (1)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是作者急剧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 性的故事情节。 (2)图形说明下图为 2016 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请用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画面内容。 (3)探究材料请大家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探究材料蕴含的主要观点。请写出你的探究 结果。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 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 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 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 整整奋斗了 16 年。仅在前后创作 10 年的过程中,他遭遇 17 次退稿,120 多万字的初稿被 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答案(1)①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②拉格多科学院三位教授进行本国语言 改革,遭到妇女、俗人、文盲们极力反对。 (2)画面由三部分组成:最上面是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 包山形象;中间是英文字母“Rio”和数字“2016”;最下面是奥运五环。 (3)人生需要争取和奋斗或者: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掌握能力,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 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 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 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 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 内容。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 (3)此题考查探究及表达能力,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 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做这种题,通 读所给的全部材料,梳理脉络,分清层次,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如抓住“生活不能等待 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 小说发表”等句,进行分析后概括。 故答案为:(1)①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②拉格多科学院三位教授进行本国语 言改革,遭到妇女、俗人、文盲们极力反对。 (2)画面由三部分组成:最上面是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 包山形象;中间是英文字母“Rio”和数字“2016”;最下面是奥运五环。 (3)人生需要争取和奋斗或者: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点评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读懂漫画、理 解其寓意是核心。5.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信·中国》悄然走红,这档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 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 9.8 分,并连续三 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 2 亿,而受众当中, 。 材料二: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 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 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的 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 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有媒体评价:“《信·中国》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 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3)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九年级(3)班正在举行以“书信与阅读”为主题的班会,班 级想邀请张校长来参加,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 12 月 11 日下午两 点来九年级(3)班参加主题班会。 答案 (1)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 75%。(或 24 至 29 岁占多数,30 岁以上的占少 数。) (2)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 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地应对生活中的磨难。 (3)邀请函 尊敬的张校长: 您好!我班将于 2018 年 12 月 11 日下午两点开展“书信与阅读”的主题班会,想邀请您参 加,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敬请光临!九年级(3)班班委会 2018 年 12 月 7 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提取图表和材料信息。能根据图表中的有关信息,对题中 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 析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合并 18 29 岁所占比例归纳为: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 75%,或 24 至 29 岁占多数,30 岁以上的占少数。 (2)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准确把握题目要求,还原到原著的相关情节,提取情 节的梗概,简要概括。比如,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给阿廖沙讲怜悯穷 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地应对 生活中的磨难。《西游记》写师徒四人到西天取得真经。历经苦难实现的共同的理想,告 诉我为理想而奋斗、拼搏,不顾艰险。 (3)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先要有恰当的称呼,交代清楚时间事件,具体的事项,让受 邀请者明白:我班将于 2018 年 12 月 11 日下午两点开展“书信与阅读”的主题班会,诚挚的 发出邀请:想邀请您参加,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 故答案为:(1)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 75%。(或 24 至 29 岁占多数,30 岁以上的占少 数。) (2)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 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地应对生活中的磨难。 (3)尊敬的张校长: 您好!我班将于 2018 年 12 月 11 日下午两点开展“书信与阅读”的主题班会,想邀请您参 加,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敬请光临! 点评(1)本题考查提取图表信息。答题时应注意,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 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要求学生根据图表的信息 作出相关的回答,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快速筛选信息能力、高度概括信息能力和 语言表述能力等综合能力。 (2)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紧扣要求: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联系课外阅读的名字相关内容作答,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 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从阅读中得到的启发或教育。 (3)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答题时应注意,,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 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这 类书信使用广泛。在应用写作中邀请函是非常重要的,主体内容符合邀请函的一般结构, 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但要注意,简洁明了,看懂就行,不要太多文字。6.九年级(3)班准备举行“走近课外小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为活动 做准备。 (1)小说趣话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 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是( )A.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2)人物画廊下面是一部小说中的人物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后面的题目。①毛泽东曾经用“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来评价上面的 。 ②B 总与“三”结缘,请写出他与“三”相关的两个故事: 。 ③C 最怕困难,每遇困难,他就对 B 说:“你回你的水帘洞,我回我的 。” ④D 的性格特点是: 。 (3)为使活动更顺利地展开,九年级(3)班通知开办图书角,要求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 的、有积极意义的课外小说放置在图书角中,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分享,请你以班委会的名 义写一则通知,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 答案 (1)A (2)A;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高老庄;忠诚可靠、任劳任怨 (3)通知 为增加同学们课外小说的阅读量,班级计划开办图书角,要求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有 积极意义的课外小说放置在图书角中,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分享,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九年级(3)班班委会 2018 年 9 月 24 日解析分析(1)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降妖除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两部分组 成,“降妖除魔”属于并列短语,“孙行者扬威取经路”属于主谓句,根据对联要求,从形式 看,“路见不平”和“棋差一招”都不属于并列短语,因此应排除 BD,C 中的“黑旋风泄愤山神 庙”知识点错误,应为“豹子头泄愤山神庙”。故答案为:A。 (2)仔细观察这几幅画像,从画面看可知 A 是唐僧,B 是孙悟空,C 是沙和尚,D 是猪八 戒。①从毛泽东的诗句信息来看,这句话是评价唐僧的,因为唐僧的有时比较糊涂,人妖 不分,害了自己吃了很多苦头。②根据对《西游记》情节内容的了解可知,孙悟空与“三” 有关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③根据对《西游记》内容的了解,可知这句话 是猪八戒说的,他对孙悟空说:“你回你的水帘洞,我回我的高老庄”。④根据对《西游 记》中沙和尚性格的分析,可知沙和尚的性格特点是:忠诚可靠、任劳任怨。 (3)本题要求写一则通知,答题时一定要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作。第一步标题(第一行正中 间):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通知”两个字。第二步写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一般 先要交代活动的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第三步落款(分两行写在右下面):落款注明发 通知的单位,并盖章,写明发通知的时间。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 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 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 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 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 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 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 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 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3)本题考查写作通知的能力。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通知这种应用 文,写作时首先要掌握它的写作格式,然后把有关内容写清楚即可。7.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右侧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1)对这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 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 C. 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 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2)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 (1)C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分析⑴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这是 一幅行书作品, 行书 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有 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的特点。 笔画相互牵 连,舒展、流畅。 ⑵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 即要写成方块字,整洁,即不要涂改。注意“会、凌、绝、览、众”等字的规范书写。 故答案为:⑴C 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点评⑴本题考查书法鉴赏。答题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汉字字体特点:草书结构简省、 笔画连绵;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 欢快舞蹈。故选 A。 ⑵本题考查用楷书抄写汉字。答题时应注意,楷书主要要求是笔笔不连,突出笔画和偏旁 部首的独立性,所以要规范仔细书写,速度不能太快,注意写端正,笔画和间架结构搭配 合理,尽量美观。8.班级兴趣小组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明朝文人生活的微电影《秀才传》,并编写了各位演员 的台词,请阅读后完成任务。人物 介绍丁秀才:浙江钱塘人,参加了嘉靖二十年的会试,中举人。黄秀才:浙江钱塘人,参加了嘉靖二十年的会试,中举人。李老爷:在这次会试中向主考官推荐了丁、黄二人的卷子。你我同在桑梓 , 今后当相互帮衬。丁同年 , 有缘与兄会试中举,以后定多多讨教。 多谢两位仁兄今日登门,日后必向上头举荐!感谢房师提携,晚生荣幸之至!(1)请解释“你我同在桑梓 , 今后当相互帮衬”中“桑梓”一词的意思: 。(2)根据人物关系,你认为对话中称呼不当的一项是( )A. 同年B. 仁兄C. 房师D. 晚生答案 (1)家乡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积累可知, 桑梓,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因为桑树都是父母种的,所以桑梓借指故乡。(2) ACD 称呼恰当。B 称呼不当,“仁兄”: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词。根据上图人物介绍可知,李老爷和两个秀才不是同辈,更不是友人。故答案为:⑴家乡。⑵B。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 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词语有本义、比喻义 和引申义,答题时要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 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平时学习时 必须博闻强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出错。9.《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 两个问题。 (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 、列夫·托尔 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 (2)1824 年 5 月 7 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 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 感动得晕了过去。 解析分析对于名著,我们要做到真阅读,用心读,不仅要带着笔做批注,做笔 记,还要用心去思考,深刻理解名著的情节及它的写作的意图。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名著 的阅读才会真正有所得。 故答案为: 1824 年 5 月 7 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 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 得晕了过去。 点评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了解和 牢记,尤其是名著里的主要知识点要牢记,并熟记名家的作品。10.完成下面问题。 (1)活动一:风流人物知是谁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A.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巧借东风等流芳百世。 B.他是三国时魏国真正的创业者,一代奸雄,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 学家,他的《观沧海》抒发了苛求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C.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 和政治抱负,他的《岳阳楼记》成为传世之作。 (2)活动二:亲近今朝风流人物今朝风流人物总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 们的心灵,让我们走进他们。2016 年 8 月 21 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中国队 进入八强开始“逆袭”之旅,1/4 决赛 3 2 力克小组赛保持全胜的东道主巴西队,半决赛 3 1 复仇小组赛首战击败自己的荷兰队,中国女排 3 1 击败塞尔维亚(第一局 19 25;第二局 25 17;第三局 25 22;第四局 25 23),时隔 12 年再夺冠,成为了第三支奥运三冠的女排 队伍,而郎平也收获自己执教后的奥运首冠!颁奖仪式上,中国女排获得金牌,塞尔维亚 女排获得银牌,美国女排获得铜牌。面对女排的胜利和精神,你有何感言?结合自身情况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 答案(1)诸葛亮;曹操;范仲淹 (2)感言:自豪,欣喜,感谢等。启示: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团结奋斗等。 解析分析活动一,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 宝,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近年 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 悟评点类等。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 重要人物的名字。活动二,写感言谈启示。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并要注意议论 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 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 述。 点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春天 家风家训作文400 我最爱的朋友作文 写母爱的作文结尾 写四季的作文800字 写校园人物的作文 17年山东卷语文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在线听 读书作文400字 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350字 新加坡旅游作文 关于友情的作文记叙文 作文下象棋300字 与文明有关的作文 化妆与本色的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700字 关于献爱心的作文 放学路上作文800字 亲情类作文片段 写华山的作文300字 各地语文高考作文 爱是无形的作文 铭记作文600字 我穿越到了古代作文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 母爱的作文300字 秋天作文200 有关朋友的作文题目 介绍菏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