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020-09-27 14:10:01
相关推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语文教师致力改革和优化的重要课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及主观表达能力,也是检查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改革,它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学生习作的规律。下面结合我近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初步探索谈一点自己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认识。 作文教学 作文训练 作文能力 一、作文教学要抓好训练 1. 作文教学要从仿写起步,如同写字描红 尽管老师曾说要写身边发生的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写下来,可是学生提起笔来总不知如何下手,写起来总是干瘪、无物、不生动。于是我就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使他们学到范文中丰富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的方法,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写作,就能写出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来了。如,教完《端午日》一文,就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节日,写写这一节日的由来、传说、活动、特点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结果,有一位学生仿写出了《中秋日》。 在作文中,学生有了写作材料,又有了写作方法,做起文章来就有兴趣,写出来的文章就具体了。 2.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写起 学生写作文,提起笔来往往无话可说。为什么无话可说呢?这就是缺乏材料,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观察生活。学生只有生活丰富,见多识广,感受深刻,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我指导学生多观察身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要求他们从身边熟悉的小事写起,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如:《我的老师》、《我的同桌》、《课间十分钟》、《帮妈妈做饭》等等。有一位同学写《我的老师》,他是这样写的:“我的语文老师个子中等,皮肤白白的,她有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我们可喜欢她、佩服她了”。由于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实践,所以写起来就有话可说。 3.大量阅读,注意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重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积累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写作中时常感到表达处于困难状态,词汇量单薄、苦涩,整篇文章往往词不达意,甚至错句百出,出现这样的情况源于缺乏阅读的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文。”就说明了阅读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往,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材料不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目前,《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课文的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这对作文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在近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必须如蜜蜂那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多酿甘甜的蜜来”。因此,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且每个人准备一个“采花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时地记到本子上。这样日积月累,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丰富多彩的写作材料,到需要时,可任你选用,写起文章来便会愿写、乐写、会写。 另外,诸如写日记、周记,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组织作文竞赛,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等。这对于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来说也是很有裨益的。 二、作文教学要淡化文体,降低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开展练笔活动。《课标》对作文要求,在文体上没有十分突出地强调写什么体,在表达上没有明确提出用什么“方法”,在条理上要求有一定条理。这样做,旨在减少学生在作文上的压力,能无拘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写出来。对学生作文要求过高,学生达不到,便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心理障碍,写起作文来就头疼。现在淡化文体,重内容,轻形式。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比较符合学生的习作规律。《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我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我在一份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中一位作家呼吁学生作文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写真话。现在许多学生作文写假话、空话,一方面不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有体会,因此,我鼓励、要求学生写记实作文。如我出了一个题目《假如地球被破坏后》,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结果学生在作文中各抒己见,最后得出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好好保护,并且提出了许多保护地球的措施。 放缓坡度,降低要求。人们爬山,山峰太陡,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攀登。山峰不太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到达峰顶,人们就有兴趣。学生作文也如同爬山,因此也应放缓坡度,让学生充满兴趣,满腔热情地开展练笔活动,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就不怕写、有话写。时间长了,就乐意写,自觉自愿地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作文是自由表达,“能不拘形式,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在要求上重内容,轻形式,以利于学生自由地倾吐。在他们乐意写的前提下,能写出具有具体内容的习作,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这一点我也有初步体会。如,我布置了一篇周记《记一次XX比赛》。同学们都纷纷写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写《记一次跳绳比赛》,有的写《记一次拔河比赛》,有的写《记一次篮球比赛》等等,由于他们都亲身经历,深有体会,所以都有话写,能自由地表达,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放缓坡度,降低要求,由放到收,学生由喜欢写到自由写再到能写,比较符合学生的习作规律,也是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 12691320.ht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没想到作文四百字 校园作文350字 油灯作文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 夏天的雨作文700字 难忘的一刻作文600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作文 一年级国庆节作文 什么是幸福作文800字 美丽的动物作文 作文我是一个坚强的孩子 春节作文350 我为祖国自豪作文 爱就在我身边作文700字 什么的什么的作文 作文历险记300字 给爸爸写一封信作文 菊花的作文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作文 关于亲子关系的作文 告别懒惰作文 距离作文开头 运动会感悟600字作文 我家的小狗400字作文 有关取舍的作文 纪律作文400字 让自己美好作文500字 以争吵为题的作文300 成长的背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