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按格有序作文训练法

2020-09-27 23:10:01
相关推荐

“写得一手好文章,走遍天下都吃香。”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能写一手漂亮的的文章,对我们无疑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曹丕在《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语文学习,说到底,就是要掌握会读会写的能力。读了十多年书,有的学生还不会写文章,甚至怕写文章,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系统、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

考查语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低效状态。在没有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大多是沿袭这样一个陈旧的训练模式,即“出题——作文——批改——评讲”的模式。结果是,学生写得苦,老师改得累,成效并不好。

多年来,有许多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艰辛地探索,总结出不少宝贵的经验,摸索出不少成功的训练途径,每年都有大量的作文指导书籍出版。教育界、出版界、界都十分关注学生作文的问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作文大赛,报刊上也经常登载学生的优秀作文。但是,“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其实,人类的一切学习都有自身的规律,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有科学的方法。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如同书法、绘画、下棋一样。写字有字帖,如柳体、颜体;画画有画谱,如山水、人物、花鸟;下棋有棋谱,如象棋、围棋。一般说来,学习任何一种技能,总是从模仿开始的,然后从借鉴走向创新。

梁启超在《作文教学法》里说:“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又敢说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绝对不算巧。”

王国维先生说过:“为文如造屋。”张竹坡也曾用形象的语言把小说家写作比做盖房造屋:“做文如盖造房屋,要使梁柱笋眼,都合得无一缝可见。”(张竹坡批评《金瓶梅》本第二回的回评)

建一个房子,首先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房子?造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用什么样的材料和什么样的工艺来建造和装修这个房子?写一篇文章,首先也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来写这篇文章?这三个问题就涉及文章的三大要素:主旨、思路、语言。

所谓主旨,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要抒什么情,言什么志,阐什么理。

李渔《闲情偶寄·立主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尚书·尧典》:“诗言志。”《庄子·天下》:“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闻一多《歌与诗》在谈到“诗言志”的时候指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孔颖达《礼记正义》:“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唐代古文家韩愈提出的“文以载道”,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方苞提出的“义理”,也都是强调主旨的重要性。

所谓思路,指内外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在的写作思维流程,一是文章外在的篇章结构样式,即章法。金圣叹认为:“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

古人写文章,讲究“意格俱佳”(沈德潜语),意即主旨,格就是章法。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然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若一味死守结构,必至平淡无奇,而难成佳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住,月到风来,何处看得死法”。然则诗之章法,初学不可不知,亦不可拘泥不化,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清人徐增亦云:“诗盖有法,离他不得,却又即他不得,离则伤体,即则伤气”。是知初学者宜入其法以求规矩,待得会心,则必出乎其法,方不至陷于沈滞呆板之境也。

王骥德《曲律·论章法第十六》也说过:“作曲,犹造宫室者然。工师之作室也,必先定规式,自前门而厅、而堂、而楼,或三进、或五进、或七进,又自两厢而及轩寮,以至廪庾、庖福、藩垣、苑谢之类,前后、左右、高低、远近,尺寸无不了然胸中,而后可施斤斧。作曲者,亦必先分段数,以何意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收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此法,从古之为文,为辞赋,为歌诗者皆然。于曲,则在剧戏,其事头原有步骤,作套数曲,遂绝不闻有知此窍者,只漫然随调,逐句凑泊,掇拾为之,非不间得一二好语,颠倒零碎,终是不成格局。┅┅是故修辞,当自练格始。”

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尝读时毫所撰,借共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

所谓语言,即指所运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古人认为,言之无文,行而未远,文即文章的语言文采。

《淮南子·修务训》中用形象的语言强调了语言文采的重要:“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衔腐鼠,蒙猬皮,衣豹裘,带死蛇,则布农韦带之人过者,莫左右眸睨而掩鼻。尝试使之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则王公大人有严志颉颃之行者,无不惮余痒心而悦其色矣。”

苏轼《与侄书》: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通过多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通过多写,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要在语言上花大力气。

可以说,主旨的功夫在文外,主要靠修练品格,培养情志,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思路结构则是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把握的。而语言能力的提高是最难的。语言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必须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2-03 09:21传教士[上海市网友]IP:3407699726
    如果能多一些实战练习就更好了,感谢分享这个方法。
    顶8踩0
  2. 2020-09-30 17:59陪衬[云南省网友]IP:3406619138
    这个训练法真的超级适合我这种组织能力较弱的人,写作也越来越顺畅了!
    顶8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