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巧用思维导图 指导学生列作文提纲——课题总结报告

2020-09-28 14:35:01
相关推荐

本课题是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言表达的无序、无章法等问题提出来的,从帮助学生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入手,认识思维导图看,运用思维导图,从而指导学生巧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使他们的表达更有序,叙述条理更清晰,主题更鲜明。本次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用调查分析法、实践操作法等获得第一手的研究材料,通过学生使用导图列提纲后作文的变化,研究思维导图列提纲对学生有序表达的指导意义。

课题总结报告

一、课题的背景

1、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中高年级学生,因其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盈,其思维逐渐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但是他们的思维往往是天马行空,无根无序无章法的。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隐性的众多的思考进行思维的整理,在整理思维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实现隐性思维显性化。

2、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在对小学高年级习作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也就是提出了有序表达的要求。口语交际要求中也明确提出“表达有条理”。为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学会有序表达。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为载体,能将学生的隐性思维显性化,从而实现课表中提出的有序表达的目标。

3、学生习作目前存在的不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往往是非常开放的,所以他们叙述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全面,使文章没有了重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是表达混乱,东拉西扯。这样的情况,在学生的作文中非常普遍。所以,教师就要巧用思维导图,从表达上和选材上对学生习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理清文章脉络,学会使用思维导图。

(2)以作文课教学为抓手,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自己的习作思路,逐渐列出作文提纲,并根据作文提纲有条理地进行叙述,教师进行指导,从而实现习作的有序表达。

(3)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寻找开发学生语文思维的载体,总结出利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的方略,并形成一些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和小结,给其他老师提供帮助。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生习作表达的现状。

(3)研究思维导图对学生有序表达的指导意义。

(2)探索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的步骤和方法。

3、研究方法

(1)个案分析法

跟踪个别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思维导图使用前后,他们习作的区别,为课题研究寻找依据,并让课题的可行性在学生的实践写作中得以检验。

(2)观察法

按照自己研究的目的和计划,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系统、详尽的记录,全面掌握学生运用导图整理思路、列提供进行有序表达的情况。

(3)比较法

对学生习作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发现思维导图对学生习作有序表达的指导意义。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1到2周时间):分析学生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二阶段(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用思维导图整理课文提纲,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

第三阶段(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列提纲。

第四阶段(第三个月以后):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实现有序表达。

第五阶段(最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整理资料,形成总结报告。

三、研究结果及成效

1、、及时在自己的博客及微信上发表了研究心得、感悟,教育叙事,发表了关于课堂上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列作文提纲的板书,学生自主列作文提纲的思维导图等原始材料,展示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

2、探索出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列作文提纲,实现表达有序性的可行性方案和策略。

(1)充分认识,熟练运用导图是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课与思维导图进行有机的整合,使思维导图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一思维工具,学会将课文中的隐性信息显性化,学会用思维导图整理课文的提纲。如教学说明文一个单元时,教师改传统的板书为思维导图,对文章的结构条理以及所用的说明方法进行整理,由《鲸》到《松树》,由《新型玻璃》到《假如没有灰尘》,实现了课文内容的图示化,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掌握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且学会了熟练使用。

(2)由扶到放,指导练习,让学生感受思维导图对整理思维的指导意义。学完了《遨游汉字王国》一个单元后,学生用思维导图整理了单元知识,本单元的所学得意内化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使用图整理思维的体验。

(3)由简到繁,巧用导图,指导学生习作的有序表达。

思维导图,体现了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这样会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错误的认知。要细心指导,由简到繁,让学生充分认识思维导图的内在联系,从而着手绘图,让思维导图真正指导学生的习作表达。

比如,在教学《20年后回故乡》这篇作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从文章的三大部分进行整理,明确每个部分的写法和意义。比如,文章的开头,要有“风头”的华丽、吸睛。文章的主体部分要像“猪肚”一样内容丰富而饱满。文章的结尾部分要像“豹尾”一样有力,从而点名主题。就文章主体部分而言,要体现叙述的条理性,就要继续划分下去:家乡的哪些事物都有了变化,你准备从那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等等。这样以来,整篇文章的素材以及组材的方法全部就显示在了思维导图中,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和表达的无序性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4)关注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

孩子的接受能力因人而异,思维导图的绘制不可以一个标准去要求。对于那些手底下慢的、不擅长画图的同学,教师和同学可以适当进行帮助,只要他们能把自己的思维在途中进行体现即可。另外,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工具,是学生思维隐性化到显性化的载体,故在思维评价中,不能追求图的质量而轻视了对思维过程的评价。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改变了以往学生习作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的难题,实现了自由表达、有序表达。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所以,在口语交际以及作文中他们能用思维导图列出汇报或者写作提纲,来整理自己的思维,真正做到了有序表达、快乐表达,有些孩子还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大胆尝试,孩子的作文畏难情绪基本消除,作文表达的层次性、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逐渐清晰,落实了《新课标》中多次提到的有序表达、自由表达的要求,真正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表达。

4、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是否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是检验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关键。以往的作文教学,我们过多地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广度,提倡写作题材的多样性,注重的是范文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轻视了对学生表达方法和段落之间内容的逻辑性。所以,我们将思维导图引进课堂,在巧用思维导图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工具的有效运用,方便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从而促进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

1、我对《巧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列作文提纲》的研究,目前仅限于我所带的班级,对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是比较了解的。他们接受新知快,语言表达能力强,所以对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接受得很快,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以后,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了。但是,对于其他班级的学生,实践和操作起来,我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2、对于研究中存在的学生重形式轻内容,我尽管一再强调,但是部分学生依然不以为然。所以,老师还要通过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只有对自己的习作有帮助的作文提纲才是好的作文提纲。从而在下次列提纲的时候重点体现内容。

3、一些过程性的材料收集和整理不够及时。在后期的研究和实践中应尽量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便其他老师借鉴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八大思维图示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思维导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