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经验 我即作文 ——一个小学语文教研员的作文备课

2020-09-29 06:50:01
相关推荐

我的作文课,也特别喜欢写作文,这是让我倍感欣慰的。人们常说,要想上好课,必先备好课。作文课怎样备,我谈不出多少“秘诀”,只觉得教师如果热爱写作,如果对写作有了比较丰富而深刻的体验,那么他的学生一定热爱写作,他的作文课一定教得不错。教师本人的写作素养,就是他作文教学的全部,决定着他的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即作文,我即作文。我是怎样成就作文,成就作文备课的呢?

第一,热爱读书

我觉得自己还算一个比较喜欢读书的人。2001年以来,我已诵读了《论语》《唐代名家诗选》,背诵了一二百首古诗词。县教育局为小学生编印了《古诗背诵二十四首》1 6年级,我全部会背。学生每天背一首,我每天早晨背一首。我教作文课的华美小学,以传统文化为办学特色,学校要求孩子们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我也跟孩子们一起背。作为一个教研员,我尤其注意购阅教学理论书。我阅读的教学理论范围比较广,不仅有教学论方面的,还有哲学、心理学、人的发展学等方面的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詹栋梁的《儿童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晓东的《儿童精神哲学》,长期在我的案头,我经常翻看。国外的一些教育理论著作,我也爱不释手,日本佐藤学的《课程与教师》《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美国理查德·I·阿兰兹的《学会教学》,苏拉·E·贝克的《儿童发展》等著作,也是我喜欢看的。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陶行知、林崇德、冯忠良、魏书生、李吉林、丁有宽、于永正、于漪、张庆、洪宗礼、王栋生、吴忠豪、王荣生、潘新和、孙绍振、朱永新等,这些大家、教授、名师的书,我边学边用,充分发挥这些教学书籍的价值。

没有书的日子我无法生活,读书是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因为读书,我的心变得柔软了,性格变得温和了,淡定了,安静了。同时也使我有了知识,有了梦想,有了信念,有了不服输的倔劲,有了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精神。

第二,热爱生活

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我先做给学生看,成为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榜样。

一是平时留意身边周围的世界。学生的生活,即是我要观察的生活;学生可能看到什么,我也去看什么;学生可能会想到什么,我也像学生那么去想。比如,学生关心小动物,我也关心小动物;学生喜欢花草,我也喜欢花草;学生喜欢玩水,我也喜欢溜河边;学生喜欢游戏,我也参与其中。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常常一个人,观看夕阳西下的美景,旭日东升的状丽。凌晨三点多钟爬起来读书、写作,写累了,便来到院子里,做着健身操,痴迷地看星星、看月亮。出门在外,我喜欢观察绿色的田野,茂密的树林,青翠的山峦,清清的河水。这些景色,常常把我吸引得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产生了无尽的情思。

二是作文课前进行有意识地去观察、去调查。综合性学习作文,要求孩子们先做后写,我也去进行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写景状物的作文,需要先看后写,我便提前去看,或与孩子们一起去看;写人记事的作文,我让学生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我也留意学生身边的人和事。

第三,走进学生

我平时的人际往来比较简单,主要是学校里的教师与学生。来到学校,我和校长简单打了招呼,主要是走进老师的办公室,与教师一块聊天,谈上课,谈备课,谈学生。之后,走进课堂听课。我最喜欢与小学生接触。通过与小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经常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了解他们对作文的看法,喜欢什么样的作文课,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下课了,孩子们在校园里做游戏,我便主动凑上去,看他们玩游戏,向他们学游戏,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放学了,孩子们回家,我正好与他们同路,便主动与孩子们搭话,边走边聊,了解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星期天,在公园里、大街上,我遇到了孩子们,便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谈生活,谈学习。我走进孩子、了解孩子,大多是在比较自由、放松的状态下,而不是在课堂上。我觉得这种情况下与孩子们聊天,能让孩子们“掏”真的,能把握孩子真实的想法。这对我教孩子们写作文,有较大的帮助。

第四,体验写作

语文教师写“下水”文的道理,想必许多老师也都经常听说,也明白。但真正去认真做的,能坚持长期做的,还是凤毛麟角。行比知更难,但也更重要。先写作文,再教作文。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三至六年级58个语文园地里的“习作”,我都写了“下水”文。我写“下水”文的主要做法是,抓住关键,写给学生看。写读后感,重点解决一个“感”字;写看图作文,要围绕一个“看”字;写想象作文,用好一个“想”字;写综合性学习作文,关注一个“做”字;写状物类作文,琢磨一个“状”字;写自由作文,追求一个“乐”字。多年的“下水”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下水文写得好,作文课才能上好,因为“下水”是最好的作文备课。

1.学生的写作姿态,正是教师的写作姿态。 教师把自己当成了学生,以学生的姿态写作,以学生的心理表达。学生喜欢写什么,教师就写什么;学生喜欢怎么写,教师就应该怎么写。师生心心相印,作文息息相通。教师运用“下水”文,对学生发挥影响力,传递正能量。

2.学生作文的难写之处,正是教师作文的要写之处。教材中的“习作”,写作范围一般比较宽泛,题材有难有易,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往往避难就易。可是,学生难写的作文,有时恰能考验并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作文积累,在克服写作的困难中历练作文的基本功。因此,比较难写的作文,教师不能怕难,一定要写,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上的困难。

3.学生写作的突出问题之处,正是教师写作的示范之处。有不少学生的习作存在着言之无物、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师必须让自己的作文告诉学生,何为实话作文,何为真话作文,何为内容具体的作文,何为真情实感的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有真情 实感的作文。

4.学生作文语言的混乱之处,正是教师作文的规范之处。学生作文中,不规范的语言随处可见,比如口头语、方言、乱用的网络字词、不正确的句子、生造的词汇,混用的标点等。至于分段、详略、篇章、条理等方面的问题,更是大量存在。教师的“下水”作文,要以规范的语言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5.学生习作的学习借鉴方式,正是教师“下水”文的运用方式。根据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需要,教师下水文运用于学生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一读给学生听,向学生介绍写作体会,印发给学生细细品味、琢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一个热爱生活的教师,一个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师,一个有丰富写作体验的教师,再走进课堂教作文,他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学态度、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更喜欢,教学效果会更好。

我就是作文,我用整个生命来表现作文。我的生命外延与作文的外延相等,我会努力拓展自己生命的外延,让学生进一步看到作文的魅力,体会作文的幸福。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4.11)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海底两万里作文 从未止步作文 写事作文450字 元宵节作文400 高考英语作文多少分 养成好习惯作文 我的梦想500字作文 亲情作文700字 打手心作文 关于饺子的作文 叙事作文300字 英语关于春节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800字高中 醒来作文 爱国作文400字 奔跑作文600字 七年级作文500字 爱的力量作文 节日作文500字 我爱秋天 作文 作文难忘的春节 美丽的冬天作文 五年级写景作文 写人的作文300 即景作文400字 冬天的作文400字 礼物作文500字 京剧作文 数学小作文 爬泰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