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教学基本方法和策略.doc

2020-09-29 07:05:01
相关推荐

初中作文教学基本方法和策略 摘 要: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写作与阅读混编于单元中,是为了加强写作与阅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但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就日常教学的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总结提升,认为阅读、生活、思考是写作的基础,命题、模仿、习得是训练的要点,精讲、讨论、抒写是课堂的模式,自批、合改、共评是评改的方略,激励、创新、真情是写作的导向。 关键词:基础;要点;模式;方略;导向 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写作与阅读混编在单元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让学生在写作时既能联系范文,又能关注生活,也给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思想守旧、方法陈腐,而各地不少学校为了在九年级多一些复习时间,急功近利赶进度,直接削减的就是写作时间,这不仅降低了教材的使用效能,更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此,笔者就日常写作教学的有效实践,谈一点浅见,求教于大方。 一、写作基础:阅读,生活,思考 阅读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源泉。“作文是学习写文章的教学活动。”要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引导他们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窗口广泛了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面貌,同时也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古人云:“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底。”从读书中积累应该成为广大中学生写好作文的要诀。 平时,学生在校时间长,少和社会接触,阅历不丰,见识不高,语言贫乏。叶圣陶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所以,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拓宽知识积累,是增强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就是希望能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建立写作素材,逐步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 当然,仅此还不够。对于生活与写作,思考起着中介和催化的作用。面对美好的景物和动人的场面,一个无动于衷、表情木然、思想停滞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写作冲动的。即使写了,由于思考不深,也往往平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了思考,才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了思考,对无情的山水才会充满情趣,产生不竭的灵感和美感。余秋雨的散文宏博精深,就是源于他对人文历史所作的深邃思考。别人眼里是一堆废墟,而在余秋雨眼里却充满了历史的哲理和崇高的美感。 二、训练要点:命题,模仿,习得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作文是天生的,不是能教会的。这种谬论,只能误人害己。毫无疑问,在一定的写作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训练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现在的语文中考,作文一般以话题作文为主,但我们平时的写作,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提高指向性。当然,命题作文切忌单一机械,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得学生能联系各自的生活、思想实际,“我手写我心”,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具体做法有:教师命题与学生命题相结合;作文命题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作文命题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只定范围,学生自主命题。 对学生作文的训练,模仿是一条捷径。模仿不是抄袭,抄袭永远写不好文章,但模仿可以为创新奠定基础。教师要以书本范文为精读解析对象,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解能力,模仿其结构形式,学习其修辞手法,把握其写作思路,在反复的揣摩和修改中减少消灭错字错句、提高写作技艺。 总之,通过模仿训练让学生习得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的作文思维不再受到僵化的约束和限制,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心中的欲望不吐不快”,在创造性作文的万里晴空自由翱翔,写出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 三、课堂模式:精讲,讨论,抒写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避免滥讲,不能“喋喋言作法”。一般来说,学生由于没有自己的实践与体验,并未真正从老师的指导中悟出作文的门径,倒是被一大堆“写作方法”的术语搞昏了头,丧失了表达的欲望和兴趣。教材中的作文指导表述简介,通俗易懂,较多引用实例,极少名词术语,目的就是让学生多思,让知识自我体悟内化;让教师慎言,谨记作文重在精讲实践。 传统的课堂作文模式是当堂命题,当堂完成,其实这不符合文章生成的自然规律,好文章未必能“倚马可待”。有效的课堂作文应该采用“得法于课内,活学于课外”的方式,先进行课内指导,让学生有一个合作讨论的过程,再延伸到课外完成,给学生一个观察生活、整理资料的机会,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思维与写作环境,尽情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虽然中考考查的是学生现场作文水平,但,只要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了,现场作文自然也不成问题。 四、评改方略:自批,合改,共评 作文的评改很重要,很多学生会写,不会改,作文写好了,自己修改也只是看看错别字,最多再找一找有没有错的句子,教师的批改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然而,教师充当作文批改的主角,却常常是越俎代庖的低效劳动,费心劳神换来的更多是学生的无动于衷。实践证明,让学生写好作文进行自批,在小组内进行互改、合改,学生更感兴趣,效果也更好。作为教师,要进行范改,要提供批改的标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评语有自己的,有同学的,有教师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得到综合性提高。批改的标准可以结合中考和高考作文的要求,设立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如基础等级可设立七个项目:立意准确、表达通顺、层次清晰、抒写整洁、无错字句、标点恰当、运用修辞;发展等级可设立三个项目:情感真、思想美、创意新。十个项目,各1分,共10分。等级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五、写作导向:激励,创新,真情 作文评价的导向应该贯彻激励为主的原则,使学生日常写作中被激发和培养起来的写作兴趣得以持续和巩固,获得写作的成就感。具体操作有多种方式。 1.提高赋分。对学生的评价不面面俱到,结合训练要求,一练一得,达到目标就给予较高的等级,不苛求学生习作中的弊病,让学生享受写作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学生在作文中巧妙引用,对以往的超越,更要给予充分肯定。 2.提供展示。要多提供机会、多搭建舞台,让学生得到展示,现场朗读,开辟作文展示园地,既能激发受表扬者的写作热情,更能让学生互相借鉴、提高水平。 3.竞赛提升。多进行作文比赛,多进行佳作推荐,让获奖的受众面更广阔些,有了成果更会有激情。 4.学期总结。对一学期的佳作不妨集结刊印,组织学生进行评选、编辑,学期结束,拿上一本有着自己心血的作品集,是纪念,是奖励,更有一份写出好文章的冲动。 在激励中展示,在创新中提高。更多的作文实践,更多的写作尝试,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独特的感触应真实而动人。联系时代,密切生活,写作不再是单向而平面的,呈现出来的将更加多彩而立体。深邃的思考,细腻的表达,认识真情、抒写真情,延续的不仅是文章的生命力,更是每一个丰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叶圣陶.论写作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黄麟生.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东锋,男,1976.3,大学本科,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国学阅读与写作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