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让事实永远跑在谣言前面

2020-09-29 10:05:02
相关推荐

2020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让事实永远跑在谣言前面2020 03 20 08:25:00 无忧考网导语写好作文的核心除了直接说出我们的观点,还要对我们的观点加以证明,证明观点的时候,就需要事实材料或者前人的观念的材料。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供您查阅。

2020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篇一

让事实永远跑在谣言前面

网络谣言猛于虎。湖北武汉等多省份、多地区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人民对此高度关注。中央和地方做出一系列防控部署,正值社会各方全力以赴主抓疫情防控之时,却有一些人独忧己身,罔顾大局,无端造谣传谣,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影响抗击疫情大局。

疫情当前,不信谣,不传谣。谣言已经成为一些重大灾害的“次生灾害”,它们散播恐慌、动摇民心。当下时节,是应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全力扑灭疫情的时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扎紧心防的篱笆,不给任何谣言以可乘之机。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让专业人士、医务人员在“冲锋陷阵”时心中无忧,是我们每个人普通人的职责。

“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等待着谣言“不攻自破”和“谣言止于智者”。毕竟,我国有8.6亿网民,面对网络的纷杂世界,网民有时无法辨认真假,如果不及时正确对待网络谣言现状,久而久之人们对网络的失望,会从线上转为线下,甚者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网络要言论自由,但不可造谣自由,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面对疫情,勿抱侥幸心理。春节期间,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少外出聚集用餐,尤其是去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回家要洗手,这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对他人健康的负责,也是对防控疫情所作出的切实贡献。如果每个都能切实保护好自己,不给病毒可乘之机,减少传播源,那么,病毒的蔓延就会慢下来,留给我们的科研、医护人员的时间也会更宽裕一点。

面对疫情,勿瞒报漏报疫情。各地要发布信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牢牢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总之,先发制人是社会舆论引导过程中一条公认的定律。政府在发布准确、的信息,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谣言。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造谣、不传谣,更不充当谣言传播的“二传手”,莫听谣言四起,相信眼见为实,真正让谣言止于源头。

2020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篇二

克服恐慌情绪,不要让“小道消息”扰乱疫情真相

最近几天,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断发展,人们密切关注疫情相关信息与防疫工作。在疫情严峻的湖北,医护人员与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在其他地方,人们的心也因病毒的挑战彼此相连。面对疫情,公众对各种信息高度敏感,既是一种面对紧急事态的本能反应,也体现出对患病同胞的真诚关怀。

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要避免谣言与恐慌乘虚而入。一方面,恐慌本身就是谣言传播的助力——各地频频流传的不实消息,便是恐慌的具象化表现;另一方面,谣言的传播也会让恐慌扩散——一度甚嚣尘上的“火神山医院重新选址”谣言,便在舆论场上骗过了许多关心防疫工作进展的人,进而催生了大量焦虑与恐慌。唯有及时澄清不实谣言,消除公众恐慌,才能避免这种疫情之外的“次生灾害”,影响防疫工作的大局。

真相是谣言的天敌。确保公众及时通过渠道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是对抗谣言的第一要务。在信息与“小道消息”之间,信息越是精准、及时,就能获取越多人的信赖,进而压缩“小道消息”的生存空间。反之,如果信息处于缺位状态,人们自然会去寻找各种“小道消息”,以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

不是真相的“东风”压倒谣言的“西风”,就是谣言的“西风”压倒真相的“东风”。对此,有关部门还须以公开透明的原则为指导,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以真相对抗谣言。

面对疫情,恐慌是一种难以避免的情绪,但越是如此,我们便越是要努力克服这种情绪造成的负面影响。过度的恐慌不仅是谣言的温床,也可能促使人们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举动,譬如盲目就医、抢购物资等等。这些举动不仅会影响医疗秩序,冲击物价,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疫情进一步恶化。为此,媒体、专业人士应努力将科学的防疫方法告知更多的人,让人们认识到恐慌无用,并掌握自我鉴别、自我隔离的基本方法,从而平抑恐慌情绪。这不仅能够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秩序,也能让有限的防疫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为克服恐慌情绪,所有人都要加强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遵循信源的专业建议,践行最合乎理性的防疫方法。具体而言,应当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已经生病的人要听从医嘱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就医。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与聚会,不轻信来历不明的防疫方法,不传播无法证实的虚假消息。不论是抵抗病毒、抵抗谣言还是抵抗恐慌,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成一道防线,由此成为防疫工作的正面助力。

面对那些蓄意编造、影响恶劣的谣言,有关部门也要践行正本清源的职责,该打击时严厉予以打击。那些心存恶意,恶意编造虚假消息或明知消息不实还蓄意传播的人,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此,真实、有用的信息才能更好地流动,而不至于被谣言和恐慌的恶性循环“污染”。

2020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篇三

做一个不信谣不传谣的智者

近日,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际,重庆市的王某某、刘某、王某3人在网上编造、散布谣言,被警方行政拘留。

俗话说得好,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自疫情发生以来,网络上各类信息更新极快,内容颇为芜杂,疫情相关谣言四起。

不容讳言,亲友之间建个微信群,做到资源共享、相互提醒本无可厚非,但在新型病毒闹得人心惶惶,上街买口罩都早就售之一空的情况下,那些只能躲在家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造谣怪们,本着“自己清闲不能让大众清闲”、“自己不想过年也不能让其他人过个好年”的一种带有“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心理,编造一些偏离事实真相的虚假信息发到群里,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没事找事,不仅制造了社会恐慌,也加剧了人们固有的生存焦虑,更扰乱了公共秩序,影响了抗击疫情大局。

抗击疫情,你我责无旁贷;凝心聚力,方能共克时艰。先发制人是社会舆论引导过程中一条公认的定律。对此,各地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要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事实透明,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不给任何谣言以可乘之机。

传播正能量,匡扶正义气。广大网民尤其一些“网络大V”基于自己的知名度和话语权的影响力,在疫情防控宣传方面要真正起到“意见”的重要作用。既然是民意的,理应做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而不是假名望以自肥,甚至把粉丝当工具,把大V当豁免权,不惜利用网友的足够信任、歪曲事实其相,信谣制谣传谣,以实现其将“影响力变现”的个人目的。以至于超越“底线”而去抨击和诋毁正面的疫情舆论宣传。实践证明,任何超越“底线”的行为,都会付出沉痛代价,被自己的谎言压垮自己的脊梁。

流言止于智者。广大普通民众也要正确获取发布的疫情信息,既不能像重庆的王某某、刘某、王某那样,编造谣言、传播信谣,也不能见风就是雨,更不能充当谣言传播的“二传手”,给冲锋陷阵的人民警察、“白衣战士”帮倒忙。莫听谣言四起,相信眼见为实,真正让谣言止于源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