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定风波改写作文.doc

2020-10-12 22:35:01
相关推荐

定 风 波苏 轼 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 ,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的《定风波》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1082年)。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由此,他对人生大彻大悟,懂得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丝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作者自有这种情怀,因眼前景,触心中事,便有感而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之声,本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是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继续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心灵不再外物羁绊,就遨游于无穷天地,如《庄子?逍遥游》中说“彼且恶乎待哉!”既已无功名之念,还有什么好怕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素衣简装步行,表现出悠闲与淡定。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迁谪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也写到“竹杖”“芒鞋”,而“马”是官的坐骑,代表着福贵显达。而作者却说前者“轻胜”过后者,其中一个“轻”字,既言其轻巧轻便,又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表明自己决意远离浮华,归隐山林,耐人咀嚼。 封建士大夫一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遭遇“乌台诗案”,奢求再显达,转而追求精神的自由。他在答《李之仪书》中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骂”却还“自喜”,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仕途表示厌烦与畏惧。“仕”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衰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衰烟雨任平生”, 现代词学家胡云翼解释说:“披着衰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似乎只从字眼解释,没有真正触及内蕴。这里的“一衰烟雨”,我以为并非实写,而是象征。小序里已写明“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道中雨景,乃是泛指飘泊江湖的生涯。苏轼写《定风波》之后半年又写《临江仙》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句,可以彼此互证,苏轼对后半生不再有兼济天下之望,故“一衰烟雨任平生”,只求纵情于山水间,了此一生了。 下片写春寒“料峭”“微冷”,写天气之寒似乎透露出淡淡失意,但接着“山头斜照却相迎”,又有着胸怀豁然的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放晴”,这首诗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分明表达了由被谪贬的苦闷到参悟人生后的豁然开朗。 最后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早已惯见自然中“阴睛圆缺”,也经历宦途“风雨”,还有什么渡不过的劫波?本来风雨之中盼晴,乃人之常情。但苏轼于此想得更深,既已不再有仕途沉浮之累,也就不觉得“风雨”之苦,自然也就无 “天晴”之盼了。最后一句照应上片“一衰烟雨任平生”,表明作者一旦参透人生,“宠辱不惊”了,即如陶渊明“归去”田园,那是到达一个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毕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上的风雨要好得多。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出了《苏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他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谪居黄州的背景: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 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 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豁达啊! 4、如何理解苏轼的“归去”? 介绍“坎坷、漂泊的一生”。 坎坷的一生: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地方官,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颍州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任节度使副使,别驾(知州的佐官) 。 漂泊的一生: 京城 杭州 密州 徐州 湖州 黄州 登州 杭州 颖州 扬州 定州 惠州 儋州 河南 浙江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山东 浙江 河南 江苏 河北 广东 海南 7、小结。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 这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淡然和心灵的超脱!篇二:定风波赏析 定 风 波苏 轼 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 ,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的《定风波》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1082年)。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由此,他对人生大彻大悟,懂得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丝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作者自有这种情怀,因眼前景,触心中事,便有感而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之声,本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是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继续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心灵不再外物羁绊,就遨游于无穷天地,如《庄子?逍遥游》中说“彼且恶乎待哉!”既已无功名之念,还有什么好怕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素衣简装步行,表现出悠闲与淡定。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迁谪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也写到“竹杖”“芒鞋”,而“马”是官的坐骑,代表着福贵显达。而作者却说前者“轻胜”过后者,其中一个“轻”字,既言其轻巧轻便,又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表明自己决意远离浮华,归隐山林,耐人咀嚼。 封建士大夫一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遭遇“乌台诗案”,奢求再显达,转而追求精神的自由。他在答《李之仪书》中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骂”却还“自喜”,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仕途表示厌烦与畏惧。“仕”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衰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衰烟雨任平生”, 现代词学家胡云翼解释说:“披着衰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似乎只从字眼解释,没有真正触及内蕴。这里的“一衰烟雨”,我以为并非实写,而是象征。小序里已写明“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道中雨景,乃是泛指飘泊江湖的生涯。苏轼写《定风波》之后半年又写《临江仙》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句,可以彼此互证,苏轼对后半生不再有兼济天下之望,故“一衰烟雨任平生”,只求纵情于山水间,了此一生了。 下片写春寒“料峭”“微冷”,写天气之寒似乎透露出淡淡失意,但接着“山头斜照却相迎”,又有着胸怀豁然的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放晴”,这首诗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分明表达了由被谪贬的苦闷到参悟人生后的豁然开朗。 最后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早已惯见自然中“阴睛圆缺”,也经历宦途“风雨”,还有什么渡不过的劫波?本来风雨之中盼晴,乃人之常情。但苏轼于此想得更深,既已不再有仕途沉浮之累,也就不觉得“风雨”之苦,自然也就无 “天晴”之盼了。最后一句照应上片“一衰烟雨任平生”,表明作者一旦参透人生,“宠辱不惊”了,即如陶渊明“归去”田园,那是到达一个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毕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上的风雨要好得多。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出了《苏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他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转载于:www.zaIdian.cOM 在点 网:定风波改写作文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谪居黄州的背景: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 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 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豁达啊! 4、如何理解苏轼的“归去”? 介绍“坎坷、漂泊的一生”。 坎坷的一生: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地方官,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颍州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任节度使副使,别驾(知州的佐官) 。 漂泊的一生: 京城 杭州 密州 徐州 湖州 黄州 登州 杭州 颖州 扬州 定州 惠州 儋州 河南 浙江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山东 浙江 河南 江苏 河北 广东 海南 7、小结。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 这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 脱的一种象征,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淡然和心灵的超脱!篇三:化用诗词在作文的应用 一是化用诗词。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比如下面这些语段: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话题“乐观”片段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 ——《面对选择》片段 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 ——《美丽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 ——《简单》片段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冷香飞上语文》 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龚自珍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同样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当然写作这样的语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诗的意境,随便套用,那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一是仿用诗词。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诗词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再写一句(首)形式一样的诗词,以达到表达自己情意的目的。比如一篇以“家”为话题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 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四寂无声,惟有馨风凉。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苏轼《江城子》的下阕: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看看这凄凉的短松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愁肠寸断!而对“家”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家乡乡亲忙碌的身影,热闹的劳动场面,相对于自己身边的“四寂无声”,唯有无限的思念了! 可以说仿用诗词不仅能借助诗词的形式指引读者走进原诗的意境,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作者写作上“学以致用”的本领,使文章出采。 不仅古典诗词适于仿用,现代诗词亦可借来“攻玉”。比如作文《责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常巧妙地对文章作了一个漂亮的结尾: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面对责任,我想说: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拥有月亮的光彩,就让它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样闪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几只萤火虫,把文章点亮。我想,诗词就是“萤火虫”,用好了这只“萤火虫”,相信它一定会为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阅卷者“疲惫”的双眼。 [推荐原因] 语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是大多数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提高了作文分数,更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高举。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 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20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200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01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02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2003年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御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2002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2004年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巧用诗歌好作文 古人有诗联云“风化雨山山翠”,展示了一幅春风吹拂,春雨如丝,青山着翠的清新景象,引人浮想,可谓妙句。最妙处就在一个“化”字,显示了造化之奇,无“化”,那么大自然只会是面孔呆板了。 其实作文也是如此,多一点“化”便会新意层出,风光无限,这就是化用诗句。我国是古诗文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名篇名句脍炙人口,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能更传神、凝练地表情达意,增添文章的典雅,秀出自己的风采,从而更容易得到阅卷语文老师的常识,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一、以诗词为妙题 题目是文章之“眉目”,眉目最能传情。一个好的题目能一下吸引人关注的目光,令人称赏。 二00三年高考题有一篇满分作文《不畏浮云遮望眼》,取题自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最末两句蕴意深刻,考生以它为题,形象地说明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当然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二00五年江苏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人生三部曲》以“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为小标题,显得构思新颖典雅深厚了。 二、化诗文造妙句 这可以算是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古诗文,能言我所不能云之言,传我所不能道之情,或者传达的更巧妙,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篇四:定风波 讲稿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西蜀山水间走来的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他目光深邃,一脸冷峻,风神俊朗,一袭青衫,几缕美髯。有人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达到他的高度就足以让万人仰视了,然而他却在作诗、填词、行文、书法、绘画方面五绝于天下。他驾一叶扁舟来到赤壁之下,不经意间,“乌台诗”案的苦楚又掠过心头。面对这漫漫江水,他顿悟了。哀吾生之须臾,不如听江上之清风,看山间之明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只属于多愁善感的李后主,他只唱“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想必从老师刚才的描述中大家都能猜到这个人是谁。那么相信大家对东坡也是很熟悉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苏东坡的《定风波》,走进苏东坡,再一次感受他的词的魅力。 请大家默读《定风波》,结合书下注释,弄懂字面意思。(学生默读、勾画。)找一个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学生朗读,纠正字音。)老师范读,现在请大家自由诵读作品,声音可以稍大一些。(学生自由诵读。)我们一起朗读一下。那么情感应该如何把握呢,当然对情感的把握是建立在对词作的了解的基础之上,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究竟透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首词主要是写苏轼遇雨后的感叹。提示一下,一件事情应该有时间、地点、经过等等。 大体上的经过就是苏轼与一些人同行,在途中遇雨,和他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一个人有与众不同的感觉,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 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抓住了这首词前面的“序”的内容,词前小序大体上告诉了我们诗歌写作的背景。刚才我们说苏轼和一行人到沙湖,去干什么呢? 生:看田。 师:你从哪里得到的答案呢? 生4:注释中讲的。 师:很好。读一首诗词,小序和注释我们都不能忽略。作者到沙湖买田,买田干嘛?注释中还有两个字——“终老”,“终老”是什么意思呢? 生:养老,安享晚年。(这个是我们读小序里面所得到的很重要的信息) 这里我们围绕词作前面的序大体上了解了一下这首词的基本内容。可是,有一个问题,苏轼写这首词,仅仅是因为在半路上遇雨,然后雨过天晴,所以通过词来表现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吗?(生:不是)如果不是,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他要表达什么呢?(板书:风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到发生了什么事啊,天气发生什么变化?(下雨了)哪里可以看出来(穿林打叶声),雨下得大还是小?(大)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风雨来临是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忙忙地去寻找避雨场所。事实也是如此,作者的小序就提到:“同行皆狼狈”。可是苏轼却一反常人之所为,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我们从这两句词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啊?从“莫听、何妨、吟啸、徐行”等词语可以看出苏轼处变不惊,笑对风雨。所以我们就在想苏轼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不躲风不避雨,极富个性,但至少从这几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板书:不避眼前的风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可以联想和陶渊明的对比。 明确:想象“东坡手持竹杖,脚穿草鞋,一袭布衣,漫步田间”,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相似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完全一个农民的身份向大家阐述,可以看到这个举动和苏轼的上述表现是何等相似!所以刚才一说起“手持竹杖,脚穿草鞋,一袭布衣,漫步田间 ”还能荷着锄头的诗人大家就很自然的想到了陶渊明。再看一下这句话读来有点俏皮的味道,用东坡的话就是“别看我我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可是在这风雨横行的沙土路上,要比骑马舒服自在多了。”这不仅是东坡幽默个性的体现,也是他应对风雨的良方。在许多介绍苏轼的作品中,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尤为出名,书中对苏东坡作了这样的概括:“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苏东坡的“童心”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人生的美”和“艺术的美”的执著追求。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要有超脱之道,这样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 赏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重点加入对“蓑衣”的理解以及乌台诗案的历史背景。 明确:这是我整首词最喜欢的一句,没有之一。为什么呢?请大家来说一说。我先开个头,能不能这么理解我有我的蓑衣在身,以后在自然界中遇到再大的风雨也不怕了?”“烟雨”就是指他人生中的那些坎坷。(加入他的人生坎坷路的介绍,重点突出乌台诗案。)无论他的人生困难有多大,遇到的坎坷有多少,他都不会因此而感到失落,而是坦然自若的面对。如“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我有一蓑在身,任凭那平生的烟雨淋湿。他把他所有的坎坷都比喻为“烟雨”,可以这样解释。可是他身上有蓑衣吗?不是“雨具俱去”了吗?实际上是因为他心中有“蓑衣”。那么他心中的蓑衣是什么呢?(理想、人生态度。苏轼有一种乐观豁达、安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他在遇到雨之后,同行“皆狼狈”,而他却能“不觉”,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这也暗示着此时虽然被贬,但是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情绪,他在沙湖买田,希望在此安度晚年,生活有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即使在他面前有再多的人生的风雨,人生的坎坷,人生的困难,只要心中的蓑衣尚存,只要我还饱有乐观豁达,安然自适的人生态度,那么再多的风雨也会被过滤。所以他面对人生的风雨也是从不躲避的。板书:人生的风雨对于人生的态度他是豁达乐观,特别是这一句读来有东坡的些许潇洒。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明确:这一句话里面有一个字很惹人注意,在古代诗歌里面经常出现——酒,原来苏轼在去沙湖之前喝了点小酒。那么,说道酒,大家很容易想起“愁”,喝酒是为了消愁,但是往往愁更愁,所以我们看一下苏轼的愁究竟是什么呢?——被贬黄州的哀愁。所以这个透露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借酒浇愁,在酒中寻找他的日月乾坤,但是文中却几乎看不出他的些许哀愁,为什么呢?别人喝酒愁更愁,苏轼却很难让人看出他的愁,甚至根本就没有愁。——那是因为他顿悟了,他觉醒了,有句话叫“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因为苏轼是清醒的,所以再经风这么一吹,他便更加清醒了,古代的文人喝酒是常见的现象,来到黄州惊魂未定的苏轼,酒可以去消解内心的忧愁。被贬以后才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在官场上所做的是不对的,来到这里才有一种如醉方醒的感觉。但总的来说,苏轼酒量不大,稍许喝酒就容易醉,况且古人习惯上借酒浇愁,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甚至其他的一些诗文,我们就会知道苏轼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所以林语堂说他是一个“酒量不大但是饮酒成瘾者”。 同时也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而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社会上的政局犹如自然界的气候一样,变幻莫测。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意思很明了回头看看风雨吹落的地方,归去吧,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当然这里面的“萧瑟处”说的是回头看看自己坎坷的人生路,很不平坦,但是如今都走过来了,心中更多了一份坚定和豁达。但是有一个问题,“归去”究竟是归向何处呢?可不可以理解为官场,因为他看透了人生的风雨,所以他明白今后要如何在官场上立足,如何应对官场上的生活,所以是回归官场。不可,从开始可以看到作者苏轼到沙湖买田终老。就是说他准备在这里安享自己的晚年。显然 “归去”一词不能理解为回到朝廷。 可不可以理解为自然?看透官场险恶,一心回归自然。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东坡这一生有没有真正地归隐过,有没有想陶渊明那样很彻底地回归自然啊真正地出世,逃离尘世,与外界隔绝呢?实际上没有,我们知道后来苏轼在被贬之后还陆陆续续被升迁和贬谪。先是司马光任宰相,升至翰林学士,二品大元,后来被贬惠州,最后再贬儋州,死前又被升迁。可以看到他的这一生都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的,他可能想过归隐,但是真正为民为国谋福祉的信念却不允许他这么做,所以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苏东坡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地归田,但他通过诗文表现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归隐、 归田的人更深刻、更沉重。他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那么我们现在把两个可能的答案都排除了,那究竟他要归向何处呢?哪里才是他的栖息地,哪里才是他的避风港,他的归属哪里呢?所以我们前面的第一个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了,苏轼心里在想什么呢,为什么不躲雨,在这里面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原来是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归”字贯串于词中,是词人精神世界的缩影。“莫听”“徐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是归;“竹杖”“蓑衣”,这种退隐之思是归;“也无”,这种超凡拔俗也是一种归。有人统计,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或许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是心灵天空的无风无雨。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板书:无风无雨的心灵的净空)因此特别是我们对这一句话的把握应该是潇洒自如,有心灵的超脱。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林语堂《苏东坡传》篇末的一段话:“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哲人已逝,诗卷长存。人生短暂,艺术永恒。”苏东坡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诗,但为这些诗,他却付出了整个一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是这样概括的:“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教师示例,如“莫听风雨,我且徐行”、“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教师以自己化用的句子与学生交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仅仅靠我们刚才的几次朗读是不够的,现在大家花一点时间当堂背诵这首词。篇五:大学语文 苏轼 定风波 第十三章 定风波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柳永,我们也知道,柳永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他在词中所执着的那份“俗”气,使他不见容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从而无论是仕途还是人生都屡屡受挫。但是,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今天我们将要讲到的代表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苏轼,就是曾经是柳永的一位忠实的“粉丝”。 苏轼经常会将自己的词跟柳永做比较,并向旁人征询意见,有一次在翰林院,苏轼又问身边一位非常会唱歌的幕士:“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同学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也学过柳永的《雨霖铃》和《蝶恋花》,如果你们是那位幕士,你们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后来,这位幕士就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chuo)板唱大江东去 苏轼听了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其实,这位幕士是非常巧妙的将柳永和苏轼两人在创作上的不同点生动而形象的表述了出来。用我们后人的总结就是,柳永是婉约派,而苏轼则属于豪放派。 既然两者的词呈现出如此显著的差异,那么,苏轼究竟从柳永处学到了什么呢?我们看苏轼的词,会发现,他非常好的继承和发展了柳永在章法铺叙,景物描写,意象组合和题材开拓上所做的革新。 当然,苏轼的伟大之处则在善于汲取各方之长,在他的手中宋文、宋诗、宋词都到达了一个最高峰。 一、苏东坡——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完美的人格模式 (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集大成者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同学们中学时代学苏轼,一般都只去记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这仅仅只代表了苏轼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成就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散文、诗、词、书、画均自成一派,并且具备非常高的造诣。 林语堂曾在自己的《苏东坡传》中这样形容苏轼: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除了林语堂列举的这些,我们现在能知道的,他还是一位美食家,他所创的“东坡肉”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道名菜。 (二)、“一肚子不入时宜”的好官 苏东坡的词,我最喜欢《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他的第一位夫人王弗的,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写的凄婉动人,每每读来总有一种人鬼情未了之感。 苏东坡一生共取了三位妻子,王弗是发妻,十六岁嫁苏轼,二十七岁病逝;第二位夫人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东坡小十一岁,她伴随苏东坡走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最后一位夫人是他的侍妾王朝云,比他小二十六岁,王朝云可以说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也是最懂他心意的女子。 为什么说王朝云是最懂苏轼的女子呢?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说是有一天,苏轼吃饱饭,拍着肚皮慢慢走,然后问身边的丫鬟们:“你们说,这里面是什么?”,一个丫鬟很快回答:“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又一个丫头说:“满腹都是见识”,苏东坡同样还是摇头。直到走到王朝云的面前,王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苏东坡一听啊,马上就捧腹大笑起来。后来王朝云去世,苏东坡还亲自为她题写了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我觉得,用“不入时宜”来形容苏东坡真的是非常准确的,当然,这里的不入时宜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对他人格个性的深切了解。 苏轼一生一共经历了四朝君主,分别是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和宗哲宗,跟柳永不受皇帝待见不同,这四位君主,尤其是仁宗、英宗、神宗都是非常赏识他的。(见ppt)如果不是因为他那“一肚子的不入时宜”,苏轼的一生应该是一帆风顺,起码会跟他的弟弟苏辙一样,安逸、富足的过一生。苏辙的个性比较恬淡,仕途顺畅,后来官至宰相,其间也受过一些波折,也是因为哥哥苏轼的牵连。 苏轼的“不入时宜”主要体现在他的仕途上,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入仕为官的四个阶段: 1、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 在这段时间内,苏轼做的最“不合时宜”的事情就是反对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即位以后,重用一心要变法的王安石。王安石和苏轼本来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此时,苏轼却站到了保守派的一边,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多次在朝廷上跟王安石进行辩论,令王安石很是下不了台。苏轼之所以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因为他看到了变法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发现有一些官员利用变法谋求私利。当时的王安石是宋神宗御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且本来跟苏轼的私交就很好,按照常理,苏轼是不应该站到他的对立面。但是苏轼恰好就正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他的心中,看得最重的是国家的兴盛,其实这和王安石是一样的,两个人都是忠君爱国,只不过在施政方式上有所不同罢了。后来王安石实在拿苏轼没办法,就干脆将他从中央赶了出去,让他去当地方官,一直多给他安排事情做,这样苏轼就无暇来干预王安石变法了。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苏轼做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在担任杭州地方官的时候,一直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中,苏轼让杭州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包括一个清洁供水系统和一座公立医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立医院,还疏通的了盐道,修建了西湖,稳定了物价,并只身主持救济饥馑。苏轼在杭州三年,为杭州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也使他深受杭州人民的爱戴。 2、乌台诗案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刚刚到任湖州太守三个月,就被朝廷拘捕下狱,命悬一线,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实际上就是一场“文字狱”,主要是苏轼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得罪了朝廷上以御史李定位代表的的一些奸佞小人,他们一直怀恨在心,想要伺机报复。于是,这些人就找来了苏轼的几首诗,牵强附会、罗织罪名,四次上表弹劾苏轼,说他反对变法,对朝廷不满。其实,宋神宗是非常欣赏苏轼的,一开始根本不想理会他们,但是经不起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弹劾,就不得不下诏彻查。本来呢,是想走个过场,但是御史台却极力想要置苏轼于死地,一共审讯了四十多天。苏轼感到形势险恶,所以还写下了诀别诗赠给自己的弟弟苏辙,希望苏辙能够照顾他的家人。 后来,经过多方营救,加上神宗本来也根本没打算杀苏轼,所以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这是苏轼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御史台又称为“柏台”、“乌台”,所以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就被称为“乌台诗案”。 这期间,苏轼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东坡这一“自号”也是在黄州其间起的,因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官很小,俸禄也非常非常少,根本无法令苏轼养活自己的家人,所以他就在自己家附近东边的坡地上开垦出一片菜地,自己种粮种菜。所以他就又给自己起了个号,叫“苏东坡”,其实也有种自嘲和自我调侃的意味。 3、东山再起 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这是苏轼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但是呢,此时苏轼那个“不合时宜”的老毛病就又犯了。宋神宗死后,王安石罢相,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占据了政治的中心。原本反对变法,支持司马光的苏轼,此时却又站到了正当权的“保守派”的对面,坚决支持王安石的新法。因为苏轼在任地方官和被贬黄州期间,看到了新法对于国家强盛所起的作用。 所以呢,苏轼又得罪了“保守派”,在这段时间里,苏轼一直都受到新旧两党对他的夹击,内心是很苦闷。幸而此时有高太后对他的支持,所以仕途是比较顺畅的,也没有因为奸人的陷害而获罪。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苏轼为官,永远都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一边,从不为自己的仕途和权势来考虑,这是非常可贵的。 4、晚年流放 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担)州。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 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就是在这样一种流放的过程中,苏轼仍然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在惠州,他尽管自己很贫穷,也捐出自己的财物,并募集资金为百姓修桥。 (三)、旷达乐观的智者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生活非常艰难,甚至因为生活所迫,他还不得不亲自耕种。这样的生活,对于一般的人,是想不通的,但是苏轼却很享受这样一种隐居的生活。经过辛勤的耕种,他的地里喜获丰收,他还写信给朋友,说自己在东坡种地,妻子在家里养蚕,生活虽然艰苦,却又不少乐趣,过得很快乐。 被贬惠州之后,因为惠州气候潮湿,疫病流行,瘴气很厉害,本来苏轼被贬到这里,是一次刻意的借刀杀人,他的敌人们是希望用恶劣的条件杀死年迈的苏轼。苏轼刚到惠州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了,但一到惠州,发现这里自然风光非常好,便不那么难过了,还跟当地人学习酿酒,交朋结友。惠州盛产荔枝,苏轼还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著名诗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苏轼依旧可以过得很快乐。 本来他是准备在惠州长住的,但是他的敌人看到他写的诗后,非常恼火,于是又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把苏轼贬到了更偏远的儋州。儋州当时根本还没有开化,比惠州的生活还要艰苦百倍。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是多么艰苦啊,但苏轼还会宽慰自己说,还好,这里没有瘴气。而且,更致命的是,这里还没有药,苏轼年老多病,却缺医少药。然而他在写给朋友的信里还风趣的说,我听说京城里很多人都丧生于医生之手,我这里既没医生也没药,所以我觉得非常庆幸。 二、《定风波》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关于“一衰烟雨任平生”, 现代词学家胡云翼解释说:“披着衰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似乎只从字眼解释,没有真正触及内蕴。这里的“一衰烟雨”,我以为并非实写,而是象征。小序里已写明“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道中雨景,乃是泛指飘泊江湖的生涯。苏轼写《定风波》之后半年又写《临江仙》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句,可以彼此互证,苏轼对后半生不再有兼济天下之望,故“一衰烟雨任平生”,只求纵情于山水间,了此一生了。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共度美好时光作文 五年级作文多少字 冬天里的温暖作文 攀登作文600字 我的母亲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起步 我的伙伴作文600字 大爱无声作文 母爱作文600字初中 情感类作文600字 生命最珍贵作文 我终于成功了作文 打女生屁屁作文 打屁股家法作文 以奋斗为主题的作文 放假啦作文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 劳逸结合作文 孝敬长辈的作文 知行合一的作文 你是我的骄傲作文 关于兵马俑的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550字 幸福很简单作文 水上乐园作文300字 你是我的眼作文 写人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长大了300字作文 科幻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