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传统与现代兼顾 科技与人文齐飞——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点评

2020-10-13 02:20:01
相关推荐

传统与现代兼顾,科技与人文齐飞——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点评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高级中学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 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 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 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 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 “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说的是照片,其实在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 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又贴近学生生 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试题评析 今年的广东作文题型没有太大变化,属于材料引 出写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也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出 新材料作文。 题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辩证地陈述了“黑白胶 片”和“数码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希望引出考 生对科技发展改变着我们有关社会人生的记忆方 式、情感体验的积淀进行思考,在关注时代、技术发 展,关注身边事物中去开展写作。我个人觉得这个 作文题是近年来广东自主命题中出得不错的一个 作文题,好就好在往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文等方 面引,既要联系现实,又要有些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读书多、知识面宽、思路活跃的学生会发挥得很好, 而死读书的学生就难以写得深刻了。概括起来主要 有两个特点: 一、生活气息浓郁。今年的材料比前两年更靠近学 生成长中的体验,学生无陌生感和距离感,都有话可 说。因为现在学生普遍都喜欢用手机拍照,即使他们没 接触过黑白胶片或者不太熟悉,但两段材料并举,对比 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考生可以从 中感知,或者从家中大人那里获知父辈们对黑白胶片 爱不释手和流连忘返的感觉。保持了广东省高考作文 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握时代脉搏的一贯风格,很接 地气,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有利于考生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认识。新课标强调语文 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 的语文教育资源”,这在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中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思辨色彩浓厚。今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表面 上涉及这样一些关键词:照片、记忆、数码、网络等,但 本质上却是新与旧、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等的对比 关系的思辨,反映的是科技进步时代人们的情感体验、 思考与困惑。命题者把题旨隐含在对立的矛盾中,迫使 考生作正反两面的思考,如在“少”与“多”、此“点滴”与 彼“点滴”上做文章,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理解 事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考题显然有启发 理性思考的良好导向,让一部分真正有思想的优秀考 生脱颖而出。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有很大的思辨空间,考生可以从多个 角度入手。两段材料并举,陈述辩证,表面讲照片,内里 有深度。在立意上,考生可侧重一段材料,也可以综合 两段材料对比来谈。 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认为两种照片各有优劣,你 可以肯定其中的一点,比如肯定旧照片能唤起记忆,但 是会逐渐变得模糊,因为科技现在相对来说是冰冷的, 是没有温度的,而老照片就有一种永不褪色的记忆在 2014年第9期(总第295期)l81万方数据 诺丈知识YuwENz耶H。 网址:www.ywzszz.com 里面,据此可以立意为忧思现实、缅怀过往,抒发对传 统生活方式中诸多美好事物正随着技术进步而消失变 异的忧虑;也可以肯定数码时代的照片,因为数码时代 的照片可以精细记录生活细节,且永远清晰,还可以快 速与人分享,但是由于多而使人淡化值得珍惜的细节, 据此可以立意为笑对现实、乐观看待,唤醒人们要珍惜 现在的生活,歌颂技术革新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 大福祉等。也可以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由老照片迁移到 人与科技的关系,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消解 了人和老物件之间的最亲密的接触,据此可以立意为 呼唤人情的回归,人如何在科技时代、数码时代守护人 的情感温度,如何正确地看待科技与人的关系,防止科 技“异化”人之为人的本质等。还可以从两个不同时代 中找到共性,因为老照片比较模糊,新照片又太快,可 以立意为珍惜身边的点滴,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珍惜曾 经的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瞬间。 应该说,今年这道作文题在审题上没有设置过 多障碍,人人有话可说,但想要得高分,考生除了要 有鲜活的生活体验,更要具备对社会生活、时代特质 的理性审视和对后工业社会的深入剖析力,也就是 说这道作文题更看重考量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辩证 思考与认知广度和深度。因此,考生要写好这篇作 文,需要平常对生活有深入的思考,并且在阅历、学 识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积累。如考生能针对上述思 考角度作深度挖掘,就能表现出更多独立思考的精 神。如无论是数码还是胶卷,都只是载体与外在形 式,据此立意为从胶卷到数码相机,尽管技术在变 化,但其中人性的东西不变;或者写科学技术发展给 人的生活带来较大变化,外在生活改变了,人的精神 世界该如何丰富充盈呢? 黑白胶片也好,数码时代也好,照片和影像只是作为 一种技术手段来封存我们的记忆。但还有比相机更鲜活 更生动的保存手段,那就是多去经历,多去体验,珍惜和 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共同感受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这些瞬间会永久陛地定格在你的脑海里,据此我们还可 以升华为唤起我们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珍陪,对于生 命、人生、过往的收获,以及过去的境遇、命运的深刻思 考;或者虚化为容易得到的东西不容易珍陪,难以得到的 东西倍加珍陪。这样的立意就深刻多了,独特多了。 82l2014年第9期(总第295期) 佳作1 莫让科技稀释了人文情怀 广东一考生 在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极少,因而我每一张都格 外珍惜。或许你的一生中,只有童年、毕业、结婚的三张 照片。如今,我们走进了数码时代,照片多了,也用不着 你想了,对人生的回忆,也就淡了。 这不禁引起我的思考:科技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不可否认,科技为我们带来了便利。旅游时,我们 可以拿出相机,随心拍下美景;聚会时,我们可以短信 群发,结识不少老友;离家时,我们可以视频通话,让远 在家乡的父母得以安心。科技带给我们太多便利,我们 置身于其中,享受科技的好处。 当我读到“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之时,我感慨 我们是多么幸运,不必像古人一样有思念而又无法对 家人表达。真的是这样吗?不然,我们是不幸的。因为科 技的存在,我们无法体会到游子夜不能寐的乡愁。我们 不能感受到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痛心。 在我们眼里,离别之人依旧可以联系,我们失去的是古 人的人文情怀,在这科技时代,我们无法体会。 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 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削减了人文情怀。 我们应该放弃科技,感受失去的人文情怀吗?不,我 们应在科技发展的潮流中,找回我们失去的人文情怀。科 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走下坡路的人终究要灭亡。其实, 我们早已意识到科技的弊端,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挽回。比 如说,已有一知名的咖啡馆曾公开声明:本店不提供无线 上网服务;更有一酒吧设计一种酒杯,只有在你远离手机 坐在酒杯旁边,酒杯才能溢满。这些小小的举措,目的就 是让人们放下手中的数码产品,真正地将心投入到人与 人的交往中,寻回失去的人文情怀,不再做“机奴”。 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而我们不能让科技带走 我们的人文情怀。请放下你的手机、电脑,投身于社交, 或者一封书信,寄给家乡的父母。莫让“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成为绝唱! 点评 文章的标题“莫让科技稀释了人文情怀”明明白白 地亮出作者的观点,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这在高考阅 万方数据 卷场电脑快速阅卷的语境下尤其值得提倡,能让阅卷 老师迅速判断作文审题是否正确。 开篇点作文题原材料,从照片的今昔对比引出自 己的思考——科技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作者清醒地认 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削减了人文情怀。这个认识很有见地,显示出作者独 到的认知和深厚的积淀,否则难以达到这样的思想深 度。接着以现实生活中一知名咖啡馆和酒吧的做法为 例,号召人们放下手中的数码产品,不要做“机奴”,重 新找回我们失去的人文情怀。文章一气呵成,层层推 进,文思活跃,文笔洒脱。 议论文也是讲究文采的,本文语言亮点纷呈。引用 古诗词名句,恰到好处,毫无堆砌之感。第三段的排比 句,既形象地表明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也增添了文 章的活力和气势。 阅卷场评分:25+25+10=60 佳作2 兼传统,容现代 广东一考生 黑白胶片,曾经是一代人梦想与美好记忆的见证, 它记录下的是人生不同寻常的瞬间,但却在每次翻看 照片时渐渐泛黄。数码技术能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但 却在快速浏览与更新中稀释了人们的美好感情。所以, 我们应当为传统注入时代之美,为现代加入传统之媚。 代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一方面,我们要想市场关注到传统,就要 用现代的手法为其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想感受 到永存生命力的现代,就要与传统相融合。 去年大热的《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引起了无数国人 的关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了键盘代笔的我们, 究竟会有多少人提笔忘字或者根本连字都不会写呢? 各种汉字书写大赛的出现,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汉 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不 同地方的读音是不同的,但汉字却是统一的。有了高科 技,就可以忘却自己的根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 们决不能依赖键盘,更要学会守住自己的根。在现代化 的世界里,不能没有传统,否则我们会在前进的过程中 迷失方向。 同时,在固守传统的时候,也要加入时代精神。一 味固守传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 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远远地被人甩在身后。旗袍的出 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民国初年,民智初开,西方服 饰文化传人中国,出现了一股变革之风。而旗袍的出现 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它那带有中国传统的同时,不能没 有现代,否则我们只会停滞不前,无所作为。 传统的黑白胶片固然会带给我们永不褪色的记 忆,现代科技也能带来永不模糊的泛黄的生活点滴。传 统文化是促进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而现代文 化则是推动民族走向强大的动力。兼传统,容现代,是 一种最好的做法,兼容并包,才能更好地发展!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眭的满分文章。议论文的核心价值 在于思想见识和逻辑力量。出色的议论文,能给人耳目 一新柳暗花明的感觉。而本文的标题“兼传统,容现 代”,是将原材料的第一、第二段的表意整合起来的立 意,该立意将黑白照片与数码相片的“含意”准确开掘 出来了,并且创造陛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个主张体 现出该考生不俗的识见。 文章开篇扼要地点击作文题材料,并迅速亮出观点 “我们应当为传统注入时代之美,为现代加入传统之媚”。 很好地兼顾了这个作文材料的内核—一传统与现代,并 且表现出强烈的思辨色彩。第三、第四段考生由作文材料 类比联想到“汉字书写大赛”和“旗袍”,并以此为论据来 论述“传统中融入现代”的意义,熨帖自然。结尾一段回归 到作文材料的中心“照片”上,从而再次升华题旨。 整篇文章,立意高远,眼光独到,视野开阔,思想缜 密,结构严谨,不愧为一篇考场满分作文。 阅卷场评分:25+25+10=60 佳作3 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广东一考生 家中有不少老照片。 最古老的一张是属于妈妈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外曾 祖母。她一脸安详地面对镜头,黑白二色略微泛黄的相 片,丝毫无损于她的雍容的气度。每当母亲提起她时,总 2014年第9期(总第295期)l83万方数据 诺丈知识YuwENz耶H。 网址:www.ywzszz.com 有新奇的渴望,那是因为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从香 港给家里捎回了不少好东西。母亲一脸自豪地叙说着家 里拥有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引来晚上全村的大集 会。诸如此类的尘封往事总能带来一段温馨的记忆,当 然还有逝去的伤痛。她的照片不多,屡次搬家之后就只 剩下这张了,我们的万千思绪,便全由这照片来承托。 我还见到过父母的婚纱照,寥寥几张,或是深情地 凝望,或是相爱的偎依。甫一铺开,那爱意与幸福总能 触动我的心弦。当然还有我刚出生时,在父亲怀中的笑 脸,那时父亲两鬓尚未斑白,模样正值年轻。这些照片 都被父母装裱起来,仔细珍藏。每当父母从照片下经 过,我总能看见他们沉浸于记忆中的深沉的微笑。 然而,时代的脚步却总不会留恋畴昔。生产胶卷的 柯达公司早已倒闭,感光元件与不断进步扩充的储存 卡为海量拍摄提供了保障。或许在从前,我们还要细细 取景,不想浪费手中的胶卷。而今,我们只需轻按快门, “咔嚓”便是一张。有时候嫌一张不好,便有事没事多拍 几张,说是多留点纪念,其实都不过是丢进了记忆的垃 圾箱。而今我们每次出游归来,把单反里的10多个G 的相片复制到电脑上,接下来便是三个字:删、删、删。 又或是空闲时,翻看手机上动辄成百上千张照片,大多 都不记得自己当初在干什么,于是兴味索然,无心而 有人说,这是因为照片太多,在茫茫的照片之海中稀释了本应珍存的生活记忆。此话确实有道理,我们随 手一拍,大多是日常琐事,拍完就忘。在照片中找记忆, 再也鄙视先前的把玩珍珠了,而成了沙里淘金的苦差 说到底,这便是数码时代人与信息的困局。人生而有涯,而信息无涯,我们不断地加快脚步,想要接住扑 面而来的更多信息,比如照片。殊不知,这只会落得庄 生两千年前的偈语:“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在社会快 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已经无法停住自己的脚步,回望生 活的点滴,生活的美好记忆,便是道旁串串遗落的珍 珠,弃掷迤逦。为什么不停下来,看一看,再出发? 在数码时代,我们本应有更好的技术条件,去记录 自己生活的点滴。为何不将这些生活的沙子放进蚌壳, 结成令人惊艳的珍珠?在数码时代,我们更应珍存生活 的点滴,让这些点滴的记忆相伴一生。 84l2014年第9期(总第295期)点评 本文是一篇开合自如、情理相彰的说理散文。散文 不容易写,在高考考场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相 对来说平易,好上手。敢选择散文,说明该考生有胆量,训 练有素。照片只是载体,它的功能、表现形式会被不断更 新发展,但始终未变的是照片背后的故事。本文先从母亲 保存的关于她的奶奶的照片说起,开口很小,便于深度发 掘。一张黑白照片尘封一段温馨的记忆,可见,黑白照片 曾经在隋感的维系上,是多么的重要。紧接着作者写到父 母的照片,温馨、甜蜜、美满,依然荡漾着挥之不去的情 愫。写到此,文章自然过渡到当今的数码时代,作者列举 了柯达公司倒闭,旅游无心而观的现状,很有说服力地证 明了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感隋稀释,最终表现出人 与科技的困局,紧扣作文材料,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来立 意,顺势得出“数码时代,我们更应珍存生活的点滴,让这 点滴的记忆相伴一生”的结论,水到渠成。 综观全文,开合自如,表现出该考生极强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文章整体驾驭能力。 原文有两处错别字,点评者已将其订正。 阅卷场评分:25+25+10—2(错别字)=58 佳作4 用心观察与记录 广东一考生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 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 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 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 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 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 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 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 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 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 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 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 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 万方数据 卡也被填得满满的,一fl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 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照片时,却再也找不回当时的那 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一fl体会旅途的 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 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 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 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 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 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 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 出灿烂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 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肠粉的香味,又听到 打铜的悦耳声音。 我这才明白,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 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一fl中。 因此,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 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一fl体验,用一fl记录,定 能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点评 这是一篇特别的记叙性散文。作者以“用一fl观察与 记录”作标题,巧妙地点击作文材料,聪明。现在的中学 生作文多矫情,缺乏真情实感,而本文一个最大的亮点 是作者以我手写我一fl。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评卷组组长、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玉金说近年广东高考作 文写新八股文的减少了,写身边的事情、身边的人的多 了。而该考生就是以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感受来写 作此文的,这在高考作文假、大、空泛滥的情况下尤其 难得。作者用“西藏旅游”和“老城区扫街”两次不同的 拍照经历:一者用相机拍照,一者用一fl观察、记录来告 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 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 回忆在一fl中。”对比鲜明,以小见大,道理浅显易懂。 本文语言清新可人,没有龙头凤尾,也没有用漂亮 整齐而空洞的排比句来故弄玄虚,糊弄老师,全是自然 而然的个性化表达。 总之,作为一篇考场作文,本文表现出较高的写作 一KAOSHIZHINAN 阅卷场评分:23+22+10=55佳作5 谁为照片背后价值的流失负责 广东一考生 随着技术的进步,照相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 只需手机或相机,每个人都能随意记录下生活中的琐 碎细节。可惜的是,这些照片上的种种细节却拼凑不成 一个完整的故事。胶卷越来越轻,相机越来越轻,而照 得的照片的价值似乎也越来越轻。照片背后的故事和 人文价值在清脆的快门声中渐渐流失。 试想当你家庭穷困,而照相又需一笔不菲的开支 时,你会轻易拍照吗?显然不会。这时的照片记录的必 然是一些关乎全家庭的大事。而这张造价不菲的黑白 照背后也必然有着可以说一夜的故事和价值。可随着 技术的进步、拍照的简便,随手照下的一花一草只因一 时一fl情愉悦,其背后的故事与价值也就不再弥足珍贵。 可是,技术的进步并不为照片背后人文价值的流 失负全责。在技术发达的今天,仍有不少坚守传统工 艺,拍黑白照片的人。在广州东山,祖宗三代一脉相承 黑白照片的摄影店,而附近也有几个固定的客人,每隔 一年来拍一张全家福,在黑白的底片上记下家人的音 容笑貌。即使技术在飞快地进步,我们仍能用黑白照片 记下我们的光阴,可为什么我们没有呢?我们随手地拍 摄,随手地与陌生人分享照片,这种“随便”的快餐文化 正因技术脚步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不是技术的进步 让我们丢弃了照片后的人文价值,而是技术的进步让 我们过于浮躁而急促。急速的脚步让我们与亲朋好友 生疏,让社会上相互问的人文关怀减少,让我们没有了 静坐在一起分享生活的耐性和人隋味,从而导致了人 文关怀的减少。因此,现代先进的照相技术才拍不出人 文价值与故事。这不是技术的过失,而是我们失去辨识 能力,在技术的进步下越走越急,越来越浮躁的结果。 我们每一个人才是应该为照片背后价值的流失而负责 因此,我们不应再盲目地指责技术的进步。《舌尖上的中国》应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拍摄技术,却照出了邻 2014年第9期(总第295期)l85万方数据 诺丈知识YuwENz耶H。 网址:www.ywzszz.com 在煎熬中体味幸福 ——2014年内蒙古赤峰中考作文题评析及佳作点评 江苏省丹阳市荆林学校 真题再现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1)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 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是 爱,好好对待身边的人,爱到就是幸福…… 请以“幸福的背后,是——”为题,写一篇记 叙文。 (2)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 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 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 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 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 万事销”。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 熬。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有作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 情,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 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摘自《人民日.}K}2014年5 请以“熬”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考题透视 近年来,赤峰市中考作文都以二选一的形式出现, 给考生极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完全照顾到 学生的写作兴趣,力图让考生有话说,写得好。2010年 以“成长”为话题和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题目, 直接介入生活,写自己身边的事情,写自己的事情,注 重良好心态的培养。2011年由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 时,以动情的叙述导入,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 章,突出生活中那些令人难以忘怀又难以割舍的人和 事。2012年以“亲情的力量”为题和由最美老师张丽莉 和最美司机吴斌而引发的感想。作文题目和学生们的 平时生活和学习紧密相关,和学生的感情体验密切联 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可以说是如今作文的“三国鼎立”,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展现风采。 赤峰市的中考作文,轮流采用这三种命题形式,综合 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 生在命题要求的范围内,说实话,抒真情。今年的命 题除了采用半命题和话题作文,最直接的变化是在 里的互相帮助,一家人合力煮饭的和谐,照出了所谓 “肤浅”美食背后的人文价值。抛却浮躁的心,便捷的高 科技相机也能照到温馨的故事;抛却急切的脚步,高科 技的当代社会也能在时代的镜框下显出充满人文关怀 的五彩美景。 点评 本文标题巧设悬念,令人眼前一亮。 将作文题材料和生活材料的成功对接,是本文成 功的关键。综观近几年的考场作文,普遍存在着思维高 度趋同、内容空洞等问题,这一篇考场作文则角度别 致,思想深刻。考生从“技术进步不应为人文价值的流 86l2014年第9期(总第295期)失负责”的角度切入,独特而深刻,跳出了一般考生从 黑白胶片或数码科技时代的角度立意的樊篱,足见作 者对题目材料的细心解读与对社会现实的长久关注。 在作者看来,不是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丢弃了照片后的 人文价值,而是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过于浮躁而急促。一 个十八九岁的中学生能透过照片背后看出现代人的通 病——浮躁,有思维的深度,其境界亦高远。我们应该 为这位考生闪现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之灵光所折 服。最后引用时鲜素材《舌尖上的中国》来印证自己的 观点,再次提出“人”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阅卷场评分:22+22+9=53 万方数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