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意外结局与反转样式:文学写作教参47

2020-10-13 13:35:01
相关推荐

微型小说的单一性原则规定了微型小说的情节只能叙述一件事情。那么,这一件事情在叙述过程中怎样才能形成艺术的跌宕,产生较强的审美刺激来扣动读者阅读的心弦?美国的微型小说理论家罗伯特认为:微型小说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意外结局”。怎样理解这个“意外结局”?如果我们假定微型小说的第一细节单元为“A”,那么它的最后一个细节单元则为“―A”,情节的结局和情节发展的初始方向恰好相反。“A”反转到“―A”,便构成了微型小说情节的意外结局。一般说来,情节式的微型小说都要通过设置情节“A”与“―A”的反转,让情节在短暂的艺术时空里形成戏剧性的反差和变化,这就是微型小说独特的情节趣味。由于微型小说篇幅的短小,叙述事件的单一,它特别地讲究用这种反转的情节趣味来同一般小说展开艺术上的竞争。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和轨迹来说,微型小说比较多的是一种“斜升反转”样式。这就是说:作品第一个细节单元描写了一个事件或人物性格的元素,这个“元素”在第二、第三个细节单元里做了一种向上或者向深方向的延伸发展,待这个“元素”被充分渲染和铺垫后,再突然反转,使情节结局(最后一个细节单元)和情节的初始方向刚好相反。用符号可这样表示情节链:“A——Aˊ——―A”。

我们来看作品实例:

只要一半(赵曙光)

“这么小的房子只给我两间?”女军医杨静忿忿地说。

她想,要是爸爸(确切地说是公公)还是这儿的政委,或者她在“老头子”离休前就调到这儿来,他们怎么敢给这样两间破房子?

营房助理员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李静想,这种人好对付,来点硬的就吓住了。

“我的要求也不过分,”她傲慢地仰起那张很漂亮的面孔,“把我爸爸过去的房子分给我一半就行啦。”

“那……”年轻的营房助理员抠抠头皮,指着那两间屋子问,“您要哪一间呢?”

“什么意思?”李静冷冷地盯着他。

“老政委过去住的就是这两间。”

在第一个细节单元里,作品向我们叙述了一个这样的事件元素:新调来的女军医对分配给她的两间住房深感不满。在第二个细节单元里,女军医的不满情绪发展到她的强硬态度,她要她爸爸过去住房的一半。很明显,这第二个细节单元是对第一个细节单元描写的事件元素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描写。在第三个细节单元里,营房助理员突然点出:“您要哪一间呢?”“老政委过去住的就是这两间。”情节陡然反转,女军医万万没有想到,她爸爸过去住的就是现在分给她的这两间房,这使得女军医与营房助理员的矛盾急转直下,她立刻陷入了无言以答的尴尬局面。这个情节的反转一方面把一个没有出场的老政委的高贵品德和无私形象作了相当有力的表现,另一方面又深刻含蓄地批评了女军医这种凭父辈的地位来谋取私利的行为。

这种情节技法,主要是抓住一个事件或人物性格元素,通过“斜升”式的铺排,来把反转前的“蓄势”做足,气氛写透,然后一个陡转,形成出乎读者意料的结局。“斜升”为“反转”服务,“斜升”越升得高,蓄势蓄足了,反转才能构成更大的艺术跌宕,激起更大的艺术浪花。

“释悬反转”的第一个细节单元是制造一个故事情节的悬念,让读者顺着这个悬念导引的方向做某种猜测,然后在第二、第三个细节单元里,通过重复来强化和扩大这个悬念,把读者完全引向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在最后一个细节单元里则通过一句话或一个细节来迅速释消悬念,使故事情节的谜底和读者的猜测、预料刚好相反。如果用符号可这样表示:“A——AA——―A”。

我们来看作品实例:

文艺评论家和部长〔波兰〕格罗津斯卡

“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快更正。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更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作品第一个细节单元是部长询问评论家对一部作品的看法,评论家说了第一种意见,但部长却摇了摇头。部长为什么摇头呢?这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让读者猜测。第二、三、四个细节单元,是评论家表述的三种不同意见,部长听后仍然摇头。作者在这里采用了重复式的细节单元,把前面设置的悬念做了一步步的强化,于是,读者的疑问也被进一步扩大了。在最后一个细节单元里,评论家又说了第五种意见,部长这才说:“这衣领真别扭。”谜底大大出乎读者的预料。部长的摇头不是不同意评论家的意见,而是衣领不舒服所致。读者这才恍然大悟,这是两种完全错位的人物意识发生了对接。这样,一个变色龙式的风派评论家的丑恶嘴脸便跃然纸上。

这篇作品的情节链的反转有这么一个特点,作者的总体构思格局是让作品的两个人物发生误会,由这个误会构成作品的悬念,通过重复扩大这个误会而使作品的悬念得到一种强化。悬念一旦释消,便使故事的结局绝对出乎读者在悬念导引下的预料,反转的效果就这样形成了。

这种“释悬反转”的情节链在微型小说中有较大的艺术优势。一是因为在短小的篇幅里制造并强化了一个故事悬念,这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阅读注意力,使故事情节得到一种快速而集中的推进。二是解开谜底后才发现是两个人物之间的误会,使结局大大出乎读者的预料,于是在短小的篇幅里形成了在一般小说中十分难得的艺术趣味。

有些微型小说的情节为了达到在短小的篇幅里实现出乎读者意料的目的,作者不仅仅是让情节链做一次反转,而是让情节链做二次,甚至是二次以上的反转。这种情节技法我们就称为“多重反转”。用符号可这样表示:“A——―A——――A”。我们来看作品实例:

鞋(王伟)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想,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快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在第一个细节单元里,作者从小鞋匠的角度也设置了一个悬念:那个大个子军人来修鞋,为什么一个多月了都没来取呢?在第二个细节单元里,小鞋匠问:“怎么大个子没来?”瘦瘦的军人回答:“他……上前线去了。”这是解开悬念后作品第一重反转。在最后一个细节单元里,小鞋匠提醒军人把鞋带上,谁知,瘦瘦的军人说,大个子在战斗中失去了双腿,但他在前线医院里来信,嘱咐战友送还修鞋钱。这是故事情节的第二重反转。如果说第一个反转,读者还不那么感到意外的话,那么故事情节的第二转却使读者出现两个想不到:首先没有想到大个子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截去了;其次更没有想到截了肢的大个子军人仍然记着要送还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的修鞋费。大个子战士尽管没有出场,但经过这二重反转,却凸现了他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他处处替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设置多重反转的微型小说情节链,主要是为了加强作品“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作者在让读者吃了一惊后,接着再让读者吃一惊,这二重“吃惊”便大地超出了读者的想象。作品的“意外结局”便是这样在短暂的阅读时间里形成了。所以,在微型小说短小的篇幅里,别出心裁地设置二重以上的反转,确实能使微型小说的情节出现一种一般小说不常出现的艺术趣味。

设置反转式微型小说情节链的技法远不只我们介绍的“斜升”、“释悬”、“多重”这么几种,但这几种有代表性的反转式情节链告诉了我们一些微型小说的情节规律:微型小说的单一情节要能产生艺术波澜,可以有意识地设置情节开头与情节结局的戏剧性反转。在反转之前,可以通过“斜升”、“重复”等艺术手段来做足作品的艺术铺垫。而情节反转中的“逆释”也好,“二重反转”也好,它们共同的艺术要求都一定要超出读者的想象和猜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06 21:54伊兮忆莲[辽宁省网友]IP:3406954434
    @瞳莲读完这本书我对小构思和呈现方式有了全新认识感觉自己写作水平也有了飞跃。强烈推荐给有喜欢写作朋友!
    顶1踩0
  2. 2020-05-12 04:44瞳莲[广西网友]IP:737864912
    这本书真太精彩了!每意局和反转都让人欲罢不能简直就是文学写作典范。
    顶1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快乐作文 我的母亲200字作文 又是春花烂漫时作文 写一种水果作文300字 互帮互助的作文400字 人物描写的作文350字 建国70周年作文400字 二年级郊游作文 假期叙事作文 最好写的作文 关于中考的英语作文 中山陵的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250字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校园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50字四年级 悲伤作文开头 初中童年趣事作文 爱讲话的我作文 有趣的动物乌龟作文 高中作文名人名言 二十年后的我作文300字 作文写动物的 介绍重庆的英语作文 写一篇关于温暖的作文 五十六个民族作文 有趣的扎染作文 英语二作文大纲 写动物的作文三年级 河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小学生假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