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单元测试

2020-10-16 12:20:01
相关推荐

知识点

(一)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晋著名诗人。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乐歌。

通假字

1.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古今异义

1.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食物味道好。

5.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7.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8.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9.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比较。

10.高可二黍许。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挑选。今义:简单。

一词多义

1.寻

寻向所志。寻:动词,寻找

寻病终。寻:副词,随即,不久

2.舍

便舍船。舍:读shě,动词,舍弃,抛开

屋舍俨然。舍:读shè,名词,房屋

3.志

处处志之。志: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志:名词,标记

4.之

忘路之远近。之:助词,的

闻之。之:代词,这件事

处处志之。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

5.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为:读wéi,动词,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读wèi,介词,对、向

6.遂

遂迷。遂:终于

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就

7.清

水尤清冽。清:清澈

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8.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不可久居。可:可以

9.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由,自

隶而从者。从:跟随

10.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读qí,奇异、罕见,这里指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读jī,零数、余数

11.木

能以径寸之木。木:木头

以至鸟兽、木石。木:树木

12.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为:是

13.扇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扇子

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异:惊异,诧异。这里是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2.心乐之。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3.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气透骨。

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7.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此中人语渔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溪水斗折蛇行。

则题名于其上。

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3.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尝贻余核舟一。定语后置,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又用篆章一。定语后置,应为“又用一篆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应为“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应为“其相比者两膝”

细若蚊足。状语后置,应为“若蚊足细”

文章主旨

《桃花源记》本文描述了一个作者所憧憬的桃花源,一个和谐美好、安定和平、自食其力的社会,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小石潭记》这篇游记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优美、凄清,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失意、凄苦之情。

《核舟记》细致地介绍了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中人物等,充分展现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讴歌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有现实中求而不得的焦虑,也有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蒹葭》描写了一个恋爱中的痴情人的心理感受,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心情。

写作特点

《桃花源记》虚实结合。本文是虚构的故事,却用纪实的笔法,如加入了历史人物刘子骥;桃花源是虚构的,但秦时之乱却是真实的。

《小石潭记》1.移步换景与定点特写相结合。2.动静结合。3.情景交融。

《核舟记》1.语言平实、洗练,描写细致。例如,文中对舟中人物情态状貌的描写,句句都是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让人仿佛有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2.结构完整,层次清楚。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段与段之间联系紧密。

《关雎》1.运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增强诗歌的和谐美和人物的生动性。2.以偶句入韵的方式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3.运用起兴手法。

《蒹葭》1.反复咏叹,感情凸显。2.虚实结合,想象丰富。

(二)能力要点

能力要点一:阅读古代诗文名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智慧,体会其笔下的美好境界。

能力详解

本单元所选文章,或描写理想中的美好生活《桃花源记》),或记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时的所见所思所感(《小石潭记》),或赞叹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核舟记》),或吟咏个人的情感追求(《诗经二首》)。诵读这些诗文,能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东晋末期,当时战乱频仍,税赋日多,民不聊生。作者写虚构的桃花源中的故事,男耕女织,老幼皆安,邻里欢愉,待客如家人,借此来阐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核舟记》也是“记”,但它记的是一件工艺品——核舟。核舟虽小,然而其上物、人、文、景皆备,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聪明才智。《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本单元选入《关雎》和《蒹葭》两首。《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现实中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抒情主人公反复寻求“伊人”,而“伊人”却始终若隐若现,恍惚迷离,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其渴望、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典例分析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技巧总结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读这篇文章,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能力要点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体味语言之美。

能力详解

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来说,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的能力,这是文言文学习始终如一的要求,因为这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进入文章、大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本途径,学生也应该通过这样的途径养成自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不至于将学习文言文视为畏途。

其次,要继续训练诵读。诵读是培养文言语感最主要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回答问题多,却极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不适当的;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没有反复的诵读,语感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诵读训练。三篇文言文,都比较“具象”,可以借助想象再现桃花源、小石潭的景象和核舟的形象;都有比较清晰的写作顺序,如《桃花源记》有清晰的情节线索,《小石潭记》有明确的游踪《核舟记》按中、头、尾的顺序来介绍核舟;都以散句为主,同时也使用了不少朗朗上口、节奏鲜明的四字句。《关雎》《葭》以四言为主,风格质朴,节奏铿锵,在写法上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这些特点,可以使诵读过程变得丰富有趣,避免枯燥乏味,从而提高诵读的效率。此外,很多教学内容,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对重要语句的思考等,都可以与诵读有效地结合起来。

典例分析

《小石潭记》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

技巧总结

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由“隔篁竹”听到琤琮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

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远荒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

能力要点三:随文理解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适当关注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现象。

能力详解

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积累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像学习外语那样,把学过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整理抄写在卡片或笔记本上,以便随时复习,使它们成为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积累词语,要先学会选择:文言词语中有不少意义变化较大、用法也比较复杂的常用词语,应当作为积累的重点;至于那些意义变化不大,或者就是在古代也不常用的词语,只要稍加留意即可不必花很大的气力。积累词语时,一定要附上例句。例句的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不熟悉或掌握不好的词语,不妨多附几个;必要时还可以加备注或说明,用以加深记忆。积累词语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门别类的方式,根据文言词语的特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同义词、反义词、偏义复词、成语、典故和纪元方法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整理;一种是列表比较的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如某些词语古今义的区别、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历代官职名称、礼貌用语等,都可以列出表来比较、对照。

典例分析

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技巧总结

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四个例句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窗八”等。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比如在说明性的逐一列举的时候(类似本题第3小题的情况),因此这一点并不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时也不必(有时甚至是不能)把数量词移到前面。

单元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阡陌bǎi器皿屋舍俨然yǎn绝类弥勒

B.邑人yì 雎鸠 水尤清冽liè 凋栏相望

C.篁竹huáng 珮环窈窕淑女yǎo 往来翕忽

D.箬篷ruò 修狭蒹葭苍苍jiān 怡然不动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己亥杂诗》和《饮酒》组诗等。

B.柳宗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

D.《傅雷家书》被称为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通过一封封家书,傅雷教育儿子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描写道路的艰难曲折遥远,从侧面衬托青年对思念的姑娘的执着追求。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本诗第一章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4分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8.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9.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夹岸/数百步B.其中/往来种作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缘 2属

3具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3.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应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17题。12分

云阳洞北小港记

赵 垣

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遂循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率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1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B.惟闻/山鸟唤晴

C.各肖/其人之声 D.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临

2肖

3惟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2随山东折,即港之阳。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五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8~22题。14分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品行,道义。⑥扬雄:人名。

1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奉继母/益至B.一时/工作文词者

C.及/安石得志 D.巩导之于/欧阳修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至

2一

3鲜

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2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21.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2分

2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3分

六古诗文积累。8分

23.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第1-6题每空1分,第7-8题每空0.5分]

1 ,悠悠我心。

2挑兮达兮, 。

3 ,皆若空游无所依。

4 ,辗转反侧。

5 ,天涯若比邻。

6 ,同是宦游人。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 , 。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 。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4.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为更好地领略名著的魅力,八年级3班拟召开“名著阅读交流”综合性学习交流会。交流会上,陈芬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下面的材料,请结合你对名著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看法。130字左右

材料:某出版社在网上发布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至于读者读不下去的原因,主要是篇幅太长、语言难懂、时代久远等。

二写作。50分

25.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 。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1.AA.bǎi—mò;B.凋—雕;D.怡—佁

2.C属:类似

3.B可以,能够;A.仅/才干;C.沿着、顺着/扶助;D.题,写/古代一种文体

4.B其岸势/犬牙差互

5.A《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

6.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主人公的“绝望情绪”

7.B采用“兴”的手法

8.A上片写总的印象;下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

9.D“托物言志”“远大抱负”有误

10.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1沿着,顺着2类3详细

12.1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2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21教育网

13.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4.A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15.1靠近2像3只

16.1那山峰大概就是庆忌塔的旧址吧。2随着山势往东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

17.《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凄凉抑郁的心情;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抒发了物是人非、壮志难酬的感慨。2 1 c n j y

译文从云阳洞洞口往北行走四十步,便见到了小港。小港上面花草树木丛生,树荫低垂阴凉。沿着小港往西行,只见竹子做的篱笆倒映在水里,古老的房屋参差错落。当时刚刚下过小雨,新生的竹笋脱去外壳,蔷薇花开得正盛,人的声音传不出来。只听见山中鸟雀呼唤,草中青蛙不断鸣叫。

村落的旁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石峰就像一口大钟覆盖。石头堆叠在上面,好像一副棋局的样子,俗名叫作棋盘山。那山峰大概就是庆忌塔的旧址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山峰的南面没有几步远,往下看只见悬崖高耸,石壁围绕着水池,石壁就好像是半环形的佩玉,池子就好像是一面镜子,如同梳妆的镜匣刚刚打开一样。于是沿着山崖往下走,靠近水边坐下来。刚刚坐下,忽然听到有声音从石壁里发出,各自像某个人的声音。一起游玩的人都相互看着,感到很惊讶。才知道陆士云记录的细小的话语细细地隐藏起来,很快的话语得到很快的回应,大声喧哗喊叫,应答的声音漫山遍野,此情此景,令人感到惊疑不已,那些话语像真的一样。随着山势往东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一座隆起的土山是金胜、祝威的坟墓,他们的祠庙在小港南面小流水的桥边。

唉,往年浴血奋战的地方,今天看上去已是山高水深,只留下了这丛林里的祠庙,供后人奔走祭祀了。村野老人和孩童,他们也知道尽职尽力实现愿望吗?叹息着返回。

18.D巩/导之于欧阳修

19.1周到、周全2全、都3少

20.1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2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21.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

22.曾巩的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等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周到,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学问品行,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23.1青青子衿2在城阙兮3潭中鱼可百许头4悠哉悠哉5海内存知己6与君离别意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4.示例:平心而论,阅读经典的确是要花费些时间和精力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心读一本好书几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近年来,社会上流行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读图”之类的概念,恰恰是迎合乃至强化了今天读者的浮躁心理,毫不客气地说,此类之风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6分,其中观点鲜明2分,语言表达4分

25.略。

来源 网络

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微信:18205613175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夸夸的作文 八篇作文 趣事作文400字 作文我的生日 写桃花作文 妈妈的作文600字 重拾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 作文研究报告 妇女节作文 了不起的作文 英语作文标题 学会作文600字 生日祝福作文 作文答题卡 写景作文初中 笑话的作文 交友作文 盼望的作文 拔河的作文 竹的作文 的温度作文 读书作文600 人物作文600字 筷子作文 作文素材古代 一次活动作文 四年级作文范文 作文应该怎么写 英语60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