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析卞之琳的《断章》

2020-10-20 10:35:01
相关推荐

浅析卞之琳的《断章》浅析卞之琳的《断章》

西昌科技探讨

百家号01 2614:05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这里就有一种里外相映之趣,他人已经变成了你眼中的审美对象,或转化为创作灵感,或梦中美景。这首诗的画面感是很有趣的,用蒙太奇的手法能很好的把两种视角的包含关系表现出来,若放在一个大场景中未必看得出来。

如果仔细研究这首诗的句子,可以发现诗人的句子并没有令人惊奇之处。仅仅后两句稍稍曲折一点,“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写的其实就是你在窗前看月亮,这样明月才能成为你的窗子的装饰。那么,“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写的是你或者看明月的你,进入到别人的梦中,成为别人梦里故事的一个内容,一个装饰。

这首诗的成功,来自于作者多视角看一件事。在这首诗中,有三个视角:一个是“你”的视角,“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时候这两个风景片段都有你的视角,也就是你的视角都在里面暗含着。你看风景,你看明月,视角自然是你的。第二个,别人的视角。别人在楼上看你,别人做梦梦到了你,那视角自然是别人的视角。第三个,还有一个视角,作者的视角,超然于物外的视角,上帝的视角,全能的视角。前面两个视角所看到的东西,作者作为第三个全能视角,都看到了。这就像写小说,小说中的每个人只能发现他视角里的东西,不能发现别人视角里的东西,比如崇祯皇帝视角里的东西跟张献忠视角里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张献忠视角里的东西跟左良玉部下视角里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但是,小说作者却是全能的视角,他什么都知道。

这首诗成功的第二点,就是稍显曲折的写法。后面两句不紧接上节两句写你在窗前看明月,而说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不写别人在梦中梦到你,而写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读到这里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想一想,有的人可能还想不明白到底是写什么。同时在句式上,上下两段,就从句式的重复中走出,显出了句式的变化这首诗常规的写法,一般的写法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站在窗前看月亮/别人在窗前看到了你(或“别人在梦中梦到了你”)。”这种句子的重复,只能带来平庸。而作者后面的句式变化,从“别人在窗前看到了你”向前推,成为“别人在梦中梦到了你”,再向前推,成为“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第三点,就是极大的省略,还有泛指,给读者以无穷的遐想。这个作用关键是第四句起到的。你进入了别人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么你进入了谁的梦?你为什么进入别人的梦?你进入别人梦中处于主角的地位还是从属的地位?别人在梦中是讨厌你还是恨你还是喜欢你甚至爱你,作者都没有交待,全给省略了。而人都有探究秘密的欲望,因此,对作者有意省略掉甚至模糊掉的东西,读者都想探个究竟,这样就给人无穷的遐想了。

另外,在前面,作者就对第二个视角进行了模糊化的处理。第二个视角的主体,是看风景的人,而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这种处理,既是铺垫,同时亦是与后面相呼应。后面干脆就用别人,至于那个别人是谁,作者没有明指,而采取泛指。这样就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可见省略和泛指,是这首诗能够带给人无穷遐想的根源。

总体而言,如果谈语言的艺术,这首诗艺术成就一般。但如果谈手法,特别是借鉴小说写作多视角的手法,以及极大的省略、泛指、曲折、变化的手法,这首诗可圈可点,无愧于是现代诗中的优良精品。卞之琳凭借这首诗,足可以进入中国新诗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西昌科技探讨

百家号最近更新:01 2614:05

简介:提供最新、最精彩的内容,传递正能量

作者最新文章如何评价司马懿的一生?01 2710:0701 2614:0501 2517:51相关文章澎湃01 26新浪国内01 26网易01 27懂懂笔记01 26??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作文500字 作文拼音 诱惑作文 忆 作文 初一作文素材 园博园作文 沟通的作文 500字作文初一 《我的愿望》的作文 那个人作文 初中作文700字 写作文软件 600字叙事作文 友谊英语作文 交警 作文 清廉作文 购物英语作文 冲突作文 作文万能结尾 作文我的弟弟 五上作文 四年级小学生作文 谦虚作文 一篇作文400字 最珍贵作文 身影作文 枫叶作文 写作业的作文 温暖600字作文 一束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