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刀子 叉子和勺子——评《一个勺子》

2020-10-21 14:30:01
相关推荐

看完《一个勺子》,本没打算动笔写影评。可好奇心一直打量我,话渐渐淤在心口,不吐不快。在例行的观影记录里我写着,这是一部表达人在自己时代里困惑与迷失的电影,这个主题如此清晰,看完原著小说作者的访谈,我更加确信这个理解没有错。《一个勺子》是一部西北方言电影,他改编自河北作家胡学文的《奔跑的月光》。很多人在表达看完文学改编的电影,都失望的要命,说这儿不好,那儿不如想象什么的。我一早就解释过,你看改编电影,看的已经不是小说内容了,你看的是导演的“读后感”,这本就不是一码事。再何况电影和小说作为不同的艺术载体,本来也不相同,电影有篇幅限制,要去掉旁枝末节的人物和情节,又要起承转合,已然不容易。文学名著改编就更加不易,名著里哪儿有废置的情节和人物,都或多或少的会对故事有推动和影响,这种改编难度就更大。所以我们看到的经典电影,多改编自中短篇小说,篇幅和人物都刚刚好,就像这一篇《奔跑的月光》。电影上映后,铺天盖地的流传着一篇影评,说《一个勺子》是一则寓言。较真的说,这算哪门子寓言?寓言是用一个比喻性的故事,引人思考从而悟出一些道理来。思考的部分确实很成功,可是道理呢?“好人没好报”这是几年级教给我们的道理?胡学文和陈建斌既不是庄子也不是伊索,更不是非要拿热水烫你教你“痛了便放下”的庄孙子,他们只是把故事讲给你听,然后把困惑呈现出来的人,这困惑没有道理可言,这困惑既是胡学文的,也是陈学斌的,他们想表达出来是因为这个困惑是我们所有人的,是这个时代留给我的,留给所有勺子的。我分别在两个场合做过“我们这个时代”的演讲,这个时代是我们困惑的源头啊,不是吗?因为它变的实在是太快了,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看青春怀旧电影,因为那样的生活已经不在了,再也找不到有人那么生活了,我尚且35岁不足,都已经看不到儿时的街,少时的巷,闻不到乡音,食不到故飨;连人类永恒的爱情,也早就面貌全非。为了爱情,你太爷爷晚上八点在村头等你太奶奶;为了爱情,你爷爷晚上八点在村头等你奶奶;为了爱情,你爸爸晚上八点在村头等你妈妈。可是你呢?为了爱情,小时候八点在村头等小芳,初中的时候用中文传呼机给小丽留言“我想你”,高中的时候打电话约小婷半小时后在人民公园见面,大学用短信告诉小美帮你在食堂打饭,上班了被媳妇随时发来的“几点回家”的微信困扰,说完“我要加班”以后就用陌陌约“冰冰”看晚八点的电影。所谓时代,就是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一代人,可以一起回忆那些彼此参照的岁月。你太爷爷老了,看着你爷爷,看着你爸爸都能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人,有着同样的信仰和做人的道理。可是他看的懂你吗?你短短半辈子就经历好多个时代,年少时候相信的事现在再也不信了,你能看的懂你自己吗?时代变的太快了,不是吗?狄更斯说的就是我们吧: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衣食无忧,怎么更加欲壑难填?我们沟通便捷,可却再也没有那些沉甸甸的遣词酌句的想念?人和人的距离太近了,心就离得远了,突然发现有一个心贴过来,然后你就发现自己被骗了,像一个勺子!电影里,我在看到第二拨儿坐在炕头的“寻亲”的人时,一度想到电影《亲爱的》中的情节,黄渤从桥上纵身跳下躲避那些骗他钱的人之前,曾经声嘶力竭的喊,“我求你了,我这是救命的钱,你们都是些什么人?”我在那时就有过这些困惑,这些都是什么人?为什么我们坐在影院里都可以潸然泪下,悲天悯人;为什么我们泡在朋友圈上天天舔食心灵鸡汤,爱心泛滥到容不得猫狗流浪,可是我们身边却能有这么多令人发指,让人费解的事呢?难道我们的善心也都躲去了网上O2O了,从线下转到线上了?我也不明白那么多人给我打电话说“你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你明天来一趟我办公室”,“我嫁入豪门,想找人受孕”,“你有张法院传票”……这些事背后都是什么?他们是什么人?我当然知道这些事背后都是欺骗,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这么做,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骗人比劳动更容易吗? 还是这个世界上傻子太多,骗人这门生意是一片蓝海?大头哥在小说里叫“吴多多”,吴老板听说有三拨人都认领过傻子以后,这个见过“世面”的人也傻了,他说了一句“这世道真他妈是疯了”。我想这就是我们不理解的那些人吧,他们应该都疯了,他们不是勺子,是被时代削尖的刀子,遇到的都会被扎出血。比吴老板见的世面少,但是比拉条子聪明一些的“三哥”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上,“人生就是这样”,像极了天天在朋友圈里给我们卖弄人生哲理的“公知”,教我们怎么适应现状,在夹缝中寻求“正能量”。他劝拉条子说,“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想,这就是我比你聪明的地方”,他比刀子圆滑,比勺子锋利,他应该是叉子,就像绝大多数的我们一样,事不关己的时候冷眼看世事,有心情的时候还会调侃几句,也许还有更顽劣的,会主动欺负勺子来消遣。我们夹在刀子和勺子中间,遇到刀子的时候我们是傻叉,遇到勺子的时候我们是精叉,也未必有什么分别。最后就是像拉条子这样的勺子,他们也不傻,只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用祖祖辈辈的准则生活,他们当然比我们更困惑一些。电影里有一组特别好的镜头,每次大头哥让拉条子下车,马上就是拉条子在后视镜里茫然的望着时代的车轮把自己甩在身后,越来越远。一次又一次的,爬上车轮,追问自己的困惑,一次又一次的被甩在身后。最后他努力的攀越车顶,想探明个究竟,他就想知道他做错了什么,他用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所有人共同的生存哲学在为人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再也不对了。最后一次跌下车的时候,他也许认了,变成了他自己心中的勺子。这本就是一个不属于他的时代吧,他当然跟不住。(只为了这组镜头设计,《一个勺子》就配一座金马奖)这怨不得任何人,这个时代,实在太快了!以上所有的这些人共同创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有的走的急变成了刀子,有的走的慢自然变成了勺子,而作为一个叉子的我,最难过的,是要教我自己的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我能尽到自己最大的善意,就是教导我的孩子,躲着刀子,但是别去欺负勺子。这就是我能总结出的唯一一个道理。你看,相比电影和小说,我这篇,才更像是个寓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玩游戏作文 梦想英语作文 心态 作文 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暖的作文 英语作文六年级 陪伴的作文 对比作文 除夕 作文 作文四年级400字 闺蜜小作文 心愿的作文 旅行 英语作文 遇见的作文 茶作文 外婆 作文 研学作文 900字作文 80词英语作文 眼睛 作文 作文教案 作文我学会了 玫瑰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 满分作文高考 点赞作文 阅读的作文 写动物作文 时间的作文 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