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孟子的民本思想

2020-10-22 16:20:01
相关推荐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2)试评述上段孟子选拔贤才的启示。

答案:(1) 您现在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选用的人,到今天想不到都罢免了。

国君选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臣,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在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者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

2孟子提出选拔贤才,不能以近臣、大夫之意为准,而应倾听国人的意见。这种对国人愿望和利益的重视,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2、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对曰:“然。”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的丧失天下,那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拥戴。失去百姓的拥戴,那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得到了百姓,这就得到天下了。获得百姓有方法:赢得了民心,这就得到百姓了。获得民心有方法:百姓所希望得到的,就给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百姓归附于仁政,如同水的流向下游,百兽的奔向旷野一样。”

(1)孟子的主张是什么?

得民心者得天下

3/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译文孟子回答说:“吞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代有人这么做过,武王就是这样。吞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古代也有人这么做过,文王就是这样。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带着酒食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要求吗?只是想避开水深火热的环境罢了。如果水更深,火更热,百姓也就只有转望别人去解救他们了。”

(3)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文中提出了要顺应民心的观点。

4、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

答: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

答:

(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答:

(4)此文段体现了孟子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答案:

(1)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

(2)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3)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4)统治者应顺应民意,才能受到拥戴。

5、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2)试评述上段孟子选拔贤才的启示。

答案:(1) 您现在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选用的人,到今天想不到都罢免了。

国君选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臣,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在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者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

2孟子提出选拔贤才,不能以近臣、大夫之意为准,而应倾听国人的意见。这种对国人愿望和利益的重视,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6.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 ,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 ,见于面,盎于背 ,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选自卷十三第二十一篇

注释:

大行:指理想通行于天下。 睟然:润泽的样子。 盎:显现。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得到的,但他们的乐趣并不在此;居于天下的中央,安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他们的本性不在于此。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主张通行于天下,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即使困窘隐居,也不会因此而减损,因为他的本分已确定。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已根植于内心,生发出来的神色是温润和顺的,流露在脸上,充盈在肩背,推及到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明了。”

1、 “焉”为兼语词“于此”

“穷”为“困窘”

2、文段中多次谈及“君子所性”那么请问孟子所认为的君子本性是什么?

答:君子的本性指的就是“仁义礼智”之心,孟子认为只有持有这一本性,自然就能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 底气作文 雅思作文范文 我多想作文 全国高考作文 父亲节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 家长会作文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 小学生作文范文 提醒作文 语文小作文 二年级作文大全 感恩作文素材 星期天作文 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难题作文 路灯作文 父母的爱的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 小制作作文 七夕作文 奥运会作文 小小作文 作文秋 万能作文模板 考研 英语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