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孔子政治思想论文3000字.doc

2020-10-22 16:45:01
相关推荐

孔子政治思想论文3000字 孔子的政治思想经过后世继承和发扬,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并对东亚、东南亚、欧洲产生了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孔子政治思想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孔子政治思想论文3000字篇1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摘 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t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 268. [4]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2008,26:6. [5]刘奎臣.概说孔子教育思想理论[J].英才高职论坛,2007,4. 下页带来更多的孔子政治思想论文3000字 孔子政治思想论文3000字篇2 论孔子和谐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摘要: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愈渐重要。孔子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种普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国家乃至我们每个人。 关键词:孔子思想 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强调了国家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及到了如孔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些思想对我国国民的影响。孔学的一些思想和原则,不仅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提供了学习的精华,同时也被他国所珍视并加以借鉴。在韩国孔子思想被众人熟知,韩国儒教权威机构“成均馆”馆长崔昌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韩国有80%的人受到过儒学思想的熏陶”。孔子和谐思想阐述了人、社会、自然的相处之道,对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很多社会现象反而呈现一种“道德滑坡”的状态。人们越来越多地为了己利而去伤害他人,这种现象的产生大多是因为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时候忘记了伦理的教育和精神世界的升华,而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孔子的教育中得到有效弥补。孔子的教育是对人文的教育,在孔子的理想和谐社会中人们都应是博爱的,老有所依、壮有所长、幼有所养、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奉献国家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一、孔子和谐的实现途径 首先,是言传身教。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对于教育学生他有简单而合理的原则。孔子很注重学生的德行身心教育,教导他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内涵和道德修养。他一直推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修养,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用心去注重道德修养,那么他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就能像圣人一样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佩。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端正的话,就算不强调命令和要求,事情依旧可以继续推进,运用于教学中就是言传身教,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力量。 其次,是注重礼节。在《左转?昭公二十五年》中的记载季平子为人狂妄,在组织舞乐的时候设置了八佾八个人为一佾的大型舞乐队,当时的宫廷制度是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孔子十分愤怒,便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见孔子对于“礼”地位定义的极其重要。孔子对于弟子的教育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是我们必须遵从的规章制度,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事原则。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准绳,在追逐名利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法规范,恪守自己的礼和社会的规范。再次是以德服人,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采取政治手段去约束治理百姓,人民只会因为恐惧惩罚而不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但内心往往相反;而如果对人民进行精神的教化使其有正确的价值观,人民就会真正的拥有羞耻之心从而真心顺从。德是对人身心的一种要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高尚品质,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对待他人的关怀体谅的一种态度。最后是和而不同,这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融入,也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之道。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一种人们在处理一切事物应该遵循和重视的一项重要准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的看法观点出现异议的时候不能随波逐流、盲目附和,而应该尝试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二、孔子和谐的借鉴意义 首先,要重视教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教育也不可以亘古不化,而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所更新,从多方面出发使受教育者在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才能之外还具备符合道德标准的良好品质。教育者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成长,所以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提升自己的言谈举止,努力成为学习者的榜样。 其次,要克己重礼。一个人的内在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自身的积极进取和努力。“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不要因为是在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而放松自我要求,也不要因为是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自觉地把道德规范当做发自内心的道德约束力,即便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可以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并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如果人们都可以认真的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对礼真正的诚挚无妄,那么人的价值追求和礼的作用意义就可以相互统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人必须具有礼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应以礼待人,克制自己的不好的对他人有坏的影响的想法和行为,按照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做人做事,让人们可以做到自我的约束真正的做到和谐的发展。 再次,要与人为善、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可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育是对人心和精神的教育,所以应该以德育人,前提就是教育者必须具有较好的德行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精神榜样。孔子本人就是教育的成功践行者,所以孔门弟子对孔子的无限追崇都源于孔子自身较好的德行,和谐的教育关系可以更好的影响人的发展和道德的提升。 最后,是存异相合,承认有差异的相互融合。一滴水无法汇聚成海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现今的社会是多元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应该接纳、融合不同的元素,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加以整合构成有包容性的完整社会。教育不能闭塞学生的思想,而应该是开拓的宽广的,学生的学术研究应该在互相探讨和切磋并共同创新的环境下有序进行,那样才能够有新理念和观点的形成,研究才可以永无止境。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坚持对立中的统一,只有矛盾才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教育也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 三、结语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和谐教育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和谐社会的探索和建设。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教育的力量,认真研究并加以借鉴孔学的精华,使其在新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从而转化成中国教育事业的财富,同时结合当今时局的变化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可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服务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杨明.中华道德传统及其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价值[J].齐鲁学刊,2002,05.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5]邓球柏.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隋淑芬.中国古代思想教育史[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7]张燕婴 译注.论语[M].中华书局,2006. [8]李申.儒教简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猜你喜欢:1.关于传统文化政治论文3000字2.孔子和谐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探讨论文3.关于和平的政治论文3000字4.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5.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3000字范文 1 / 1 1 / 1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3-15 03:38米兰的小铁匠[国外网友]IP:1728137742
    看到这个标题就很期待,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新的观点和见解。
    顶9踩0
  2. 2021-02-18 14:17丶Renzo[浙江省网友]IP:3407645727
    我对孔子的政治思想一直很感兴趣,这篇论文的字数也很给力,可以系统地了解。
    顶1踩0
  3. 2020-01-26 00:57我活该i[广东省网友]IP:3392864260
    这篇论文对孔子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非常值得一读。
    顶9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上册习作三作文 我生病的作文 敞开心扉作文600字 写石林的作文 作文我的手工 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五年级探险故事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一百字 游五里桥作文 暑假趣事作文150字 手工折纸作文 感恩自己的作文 舍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 自信心作文 精美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敦煌作文 作文题目小学四年级 春节的作文100字 家长开放日作文 关于秋天的作文六百字 黑板作文 小花猫二年级作文 作文叙事 把握机会的作文 最想去的国家英语作文 快餐英语作文 作文文言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加赏析 作文有一种美丽叫坚强 运动会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