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省新河县篆刻大师张樾丞为新中国制作国印

2020-10-23 05:25:01
相关推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开国大印出自哪位名家之手,由于历史原因,这个谜保持了多年,一直有许多说法和猜测。其实,开国大印之镌刻者,就出自邢台市新河县南小寨村,他的名字叫张樾丞。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张樾丞的家乡新河县南小寨村,追忆尘封往事,缅怀先人事迹,见证家乡巨变。 曾给宣统皇帝镌刻8方印 张樾丞,1881年12月出生在我省新河县南小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虽只读过几年村塾,略通文墨,但他天分很高,在书法上可说是无师自通,写得一手好字。1895年,14岁的张樾丞徒步跋涉来到北京,在琉璃厂益元斋刻字铺当学徒。面对前人的印谱,张樾丞朝夕揣摩,大有所得。1899年,18岁的张樾丞正式出师,在琉璃厂来薰阁琴书处开业治印。由于张樾丞技艺精湛,求印者甚多,曾给宣统皇帝镌刻过8方印,一时名声大噪。至民国年间,张樾丞已是篆刻界蜚声海内外的泰斗级人物了。 1912年,张樾丞得到一件当时罕见的汉代铜鼓,于是自立门户,号“同古堂”(“同古”乃“铜鼓”的谐音),那件铜鼓也成为镇店之宝,可惜在“文革”中因抄家而散失,至今未见天日。同古堂主要是刻制印章和铜墨盒,兼营字画古玩。解放前,同古堂享誉四方,财源滚滚。张樾丞与黄伯川、韩少慈并称琉璃厂“三大财主”。 张樾丞虽为富翁,但生活俭朴,烟酒嫖赌的事从不沾边。同古堂内老板伙计都在一个桌上吃饭,没有三六九等,吃的也完全一样。他生活俭朴,把钱积攒起来,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同时救济穷人。冬天是穷人难过的日子,张樾丞就去粮店交上一笔款,换回许多张“五斤棒子面”粮条,到和平门桥头、城墙根、护城河一带去撒放,周济过不了冬的穷人。张樾丞还出资筹划,和一些店铺老板在琉璃厂办起了一个“孤儿院”,供孩子们读书。 毛泽东选定宋体字样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齐燕铭为副秘书长。筹备会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别承担开国大典的相关事宜。周恩来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责办理国印之事,并让齐燕铭协助陈叔通策划这项工作。 对书法还算精通的齐燕铭,自小就生长在北京,对琉璃厂治印行业颇为熟悉。他邀请张樾丞、顿立夫、唐醉石、魏长青等治印和刻字名家到北京饭店相聚,座谈治国印之事。在众多治印高手中只有张樾丞会刻铜印,于是大家一致推举张樾丞担当刻制国印之重任。 张樾丞接受刻制开国国印任务之后,便回家翻资料、找印谱,认真画了4张印样,是隶、宋、汉篆、秦篆4种字体,文字样式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半个月后,张樾丞将印样交给了齐燕铭。齐燕铭立即将印样呈送中央领导人和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们审阅。 一星期后,齐燕铭高兴地告诉张樾丞,毛主席已经选定了宋体字的印样,新政协筹备委员会正式决定将刻制国印任务交由他来完成。 张樾丞激动万分,不住地点头,连声说:“好极了!好极了!”送走齐燕铭后,他对家人和伙计们说:“毛泽东这个人真了不起,历朝历代的国印都是篆书字体,他却定为宋体。宋体字好哇,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容易认。共产党的心里果然是念着老百姓的。” 张樾丞死活不收高额酬金 印样确定之后,张樾丞就忙着指导儿子张幼丞和伙计们对原料进行粗加工。先是化铜、浇铸,然后打光,拿大锉锉……这些工序做完后,张樾丞亲自动手画印样,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拿凿子凿,用刀子修。几天后,一枚11.6厘米见方的开国大印就做好了。 镌刻这种印玺有着极严格的特殊规矩,刻完了不许打样留底,印治成之后,四个角都要突出一点儿,不能是平的。要等到正式启用前再磨平,名曰“启封”,所以张樾丞家没有留下成品国印的印样。 8月底,中央办公厅监印官员和几名工作人员来同古堂取印时,付高额酬金给张樾丞,张樾丞死活不肯要,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只好把钱带了回去。 建国后,张樾丞还给周恩来、朱德治过篆字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印也出自他手。张樾丞为人低调,从不拿镌刻国印之事炫人,“文革”中,张家数次被红卫兵抄家扫“四旧”,家人深怕节外生枝,在造反派责难之下,对于国印之事更是缄口不言,所以外人知道很少。 1961年,张樾丞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 如今,张樾丞先生镌刻的开国大印属国家一级文物,仍完好地保存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内,让人们见证、感悟中国人民站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一历史时刻。 发展家乡传佳话 在新河县南小寨村,张樾丞及其子孙的事迹一直为乡亲们津津乐道。“文革”开始后,张樾丞的孙子张国权、张国良、张国栋被下放到家乡,在这里,他们一住就是16年。张樾丞的刻字手艺,除了两个儿子继承外,他的大孙子张国权从北京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也子承父业,在家乡一边种地,一边刻字。70年代,村里有集体副业时,需要往编织袋上印产品名称字样,都是由张国权刻印的。村里群众都说:“他是俺村的能人呀!”80年代初,他回到了北京,在北京某刻字社工作,把祖辈传下来的手艺进一步发扬光大。如今张国权的女儿也是一个刻字迷,在治印行业里勤耕不辍,把自己的滴滴心血挥洒到刻字事业中。 现在,张樾丞的孙子辈也经常从北京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和乡亲父老亲如一家。 村里的群众谈起张樾丞,对他的品格无不竖起大拇指。为解决村里群众吃水难题,张樾丞出资为村里打了一眼吃水井。村民们说:“长久以来村里没有水吃,家家户户都到村中央的大坑里担积攒下来的雨水洗衣做饭,在当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这就是大家的救命井呀!”张樾丞花钱为乡亲们买牛的事在村里更是传为佳话,村里穷人买不起牲口,干活都是人扛肩背,张樾丞买了一头牛拴在村子中央,供乡亲们无偿使用,大家都称之为“义牛”。稍上了点年纪的村民都对这些事记忆犹新,他们说:“张樾丞虽然当时在北京是一大富翁,但对家乡人们的支持和关心一点也不吝啬,他不仅是镌刻开国大印的有功之人,也是发展家乡的有功之人呀!”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谈到张樾丞家乡的变化,南小寨村村支书杨忠信说,张樾丞治开国之印之事,让村里的每个人都为之骄傲!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相继投资80多万元,新打机井10眼,使全村2000多亩沙土地变成了丰产田,发展起了上千亩的蘑菇、辣椒、棉花等特色种植,摆脱了贫困,鼓起了腰包,大家都盖起了新房子,购买了现代农机具,彩电、冰箱、电脑等电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新河县委书记叶宝权同样深有感触,“新河县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仅有红军名将董振堂等革命英雄,也有金石圣手张樾丞、史志泰斗傅振伦、书法名家杨秉延等一大批现代文化名人。这是全县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我的家乡 初中300字作文 我渴望作文 家规作文 成长作文400 熊猫英语作文 初中400字作文 背后的故事作文 300字作文小学生 火锅的作文 耐心作文 热点作文素材 生活作文300字 开心的事作文 可爱的人作文 遇见600字作文 作文摘抄大全 感谢你 作文 300个字的作文 两篇作文 冬季的作文 习惯的作文 新青年作文 春天600字作文 快乐作文500字 作文拼音 诱惑作文 忆 作文 初一作文素材 园博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