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教学:向美而生

2020-10-23 07:50:01
相关推荐

写作教学:向美而生写作教学:向美而生

宿老师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02 1412:27名师,优质原创作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能缺少美,“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美育的熏陶,一个社会没有诸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的支撑,将是什么样的情景。可是在现实中,美育却遭遇不少尴尬:有些家长迫于孩子的学业压力,只能让美育靠边站;有些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有些学校任意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美育课变成少数特长生的必修课。对此,教育部门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再做决策。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和写作提示:

本题考查审题和写作能力。审准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所以写作前应该利用约10分钟的时间来细致审题,并打好腹稿。动笔前的酝酿和构思为行文的流畅自然做好铺垫,否则边写边想必然导致思维断断续续,结构思路难免缺少逻辑以至混乱不堪。审题的常用方法是主关键词句或由果溯因,由现象看本质。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本次作文的目的在于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础上,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通过学生对美育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悟,引领考生培养健康情趣,涵养浩然正气,升华人生境界,激励他们身体力行,促进全面发展。

作文由情境材料和具体任务材料两部分组成。

情境材料由三层意思构成,首先由“美”的作用引出“美育”的重要性,然后列举美育在校内外遭遇的尴尬,最后点出话题的情境。本材料的话题是“美育”,“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因此在行文中不能将“美育”宽泛为“美”,去谈“美”的重要性;也不能等同于“审美”,谈怎样审美,应扣紧“美育”这个话题谈美育的重要性,但如果仅仅谈“美育”的重要性也是片面和肤浅的,因为列取的三个“尴尬”材料体现社会和学校对“美育”功利性的态度。因此,作文的立意指向以“美育很重要,但要去除功利化”为准确,这既能体现行文的思辨性,也是大家对“美育”应有的正确态度。

具体任务材料则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 发言稿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本次作文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作文时,考生必须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不仅要阐释自己的观点与思考,更要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这两点涉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很好考查考生的深度和广度;当然还要有对话交流意识。这些任务要求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实用性文体写作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二、观点或立意示例:

1.美育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与人生发展中,能涵养审美情趣,培育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情感,激发对美的追求的热情,甚至激发创新与创造的潜能。但值得警醒的是,美育尽管很重要,但其在不少学校遭遇尴尬,承担美育功能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学科被视为“副科”“豆芽科”,有些学校的美育被异化。殊不知,真正的美育面向每个孩子,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用以育德、启智、健体、赏心、鉴美的教育,是一种为了培养高尚、聪明、健康的人而必须实施的综合育人的教育。

2.美育在某些地方不被重视,一方面应该归咎于走偏的应试倾向。在分数定前程、成绩决定命运、唯升学率独大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承担学校美育教学的相应学科实难为学生增加考分、为老师赢得口碑、为学校留下声誉,受到忽视在所难免。“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应从课程构建、师资配备、育人机制等细节为美育纠偏,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践行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美育不再是个别优异或有特长的人才去学的,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有关部门应推出相关文件加快补齐体育和美育的短板,明确学校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3.美育在某些地方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跟美育特长生加分有关。因为可以加分,一些学生及其家长选择走捷径,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美育的短视与功利。许多家长身不由己又不同程度地陷入各种教育焦虑之中——想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结果却早早地就把孩子绑上应试教育的战车,课外班补习班填满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课后时间;想让孩子全面发展,结果却又随波逐流,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殚精竭虑,让体育美育劳育靠边站。在此,我们呼吁家庭、学校或社会应让每一个孩子还能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有机会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成长的道路。

……

范文:

向美而行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以及尊敬的各位家长:

今天,我以教师代表发言,倍感荣幸。

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美,引导人们超越自身利害的局限和有限生命的束缚;美,有助于拓宽胸襟、更新气象,构筑丰满、积极的精神世界。美育的首要职责是让人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美。希望我们的学校重视美育,让同学们心中装有美,并善于发现美。不仅能感受、欣赏自然、生活的美,更能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热爱生活,创造美好。

我们的美育应该教孩子们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生命力量的过程。艺术是自然和生活在艺术家心灵中的投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的生命直觉。长河落日、青松翠柏,疏雨梧桐,小桥流水,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或开阔或静谧的心境。

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需要有开放的心态,也需要有探索的勇气。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地里,世界必将更加精彩,人生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

美育还应该教孩子们去用心感受科学之美。科学崇尚真理,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良好的审美感觉有助于发现真理。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题为“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的演讲中谈到:“无论是星云之大还是基本粒子之小,无论漫长的时间还是短短一瞬,都受几个基本科学规律控制,这是一种大美。”广阔的科学世界蕴含着无限的大美和惊喜,孩子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去品味科学中最美妙的诗篇。

我们的美育更应该教会孩子们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献身于人生来平等的理想,他因为坚定推动解放黑人奴隶的事业,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之下。但他不妥协、不退却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人类史册中。淡泊名利的风骨、谦和包容的胸怀也是人性之美。

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文《荷塘月色》。所谓文如其人,人品决定了文品风格,朱先生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流水,静静滋润慰藉人们的心灵。

我希望同学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

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行文结构:

首先拟定一个融合论点的四字短语式的题目“向美而行”。开篇先按照发言稿的格式写上称呼、敬语问候等信息,并按照任务要求标明身份为“教师”。正文部分由名人名言引出,彰显知识面,并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明确美育的重要性,紧扣题目亮明观点。主体部分从三方面给出建议:教孩子们欣赏艺术、自然,热爱科学,追求人性美。并列结构,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引用和典型新颖的事例丰富了文本内容,论证充分有力。结尾发出号召表明希望送出祝福:我希望同学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

三、可用素材:

1.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2.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3.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4.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5.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6.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寒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寒假复习:恰同学好少年,挥斥方遒

写作指导:锻造过硬实力,圆梦不朽人生

写作指导:关于经典这个话题永不过时

一位高三班主任写给她的学生及家长们的只言片语

02 1412:4102 1412:3202 1310:57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09 10:13^-^ *[陕西省网友]IP:2416750882
    写作教学确实应该注重美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美魅力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写作热情。
    顶8踩0
  2. 2020-05-16 10:49三生闪失[河北省网友]IP:3411090189
    这个话题太有趣了我直相信写作是门艺术能够让人感受到美力量。
    顶4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朗诵作文 重庆旅游作文 出彩中国人作文 学会沟通作文 秋天的葡萄作文 白居易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作文辅导 老师你好作文300字 感谢的作文300字左右 植树作文二年级200字 妇女节的作文 玩作文 晚霞的作文600字 把心儿打开作文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500字 南京明城墙作文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 中国成立70周年作文 熊出没作文150字 美丽的公园作文400字四年级 西游记作文350字 变化的作文500字 高考英语作文句子 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作文 那一次我感动了作文600字 秋游四百字作文 书包里的争吵童话作文 勤学好问作文 一场激烈的足球赛作文 不要放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