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版《3年中考2年模拟》泰安语文第四部分 作文专题十三第2讲

2020-10-31 04:30:01
相关推荐

一、中考作文常见题型备考策略常见作文题型有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四类,我 们要想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应了解这四类作文题型的特点,掌握这四类作 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题型一:全命题作文 方法一 “直接命题”型作文备考方略 1.抓题眼,精细审题,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 语,才能把握写作的中心,写出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结构的短语重在修饰 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 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 2.明限制,筛选内容,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不能越 “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若没写明,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 到这些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 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内容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 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个谎言,时间范围——过去、现在……这些都 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生活永远不会重复,我们所经历的和所获得的生活体验,应当是最有新意的写作 内容。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 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3.展联想,精深立意,深入挖掘主旨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 刻。因此,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 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能够寓理 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的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 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 样的立意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内涵。 4.巧构思,布局谋篇,化抽象为具体 选材若太宽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 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阐发对生 活的感悟。 5.炼语言,精彩表述,注重个性化表达 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考虑好了文章的谋篇 布局,就该精心锤炼文章的语言了。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 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精心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形象、简练而 又意蕴丰富,应是考生不懈的追求。 6.友情提示 1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 考生思维的敏锐性,如“心愿”。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在原题的前面加上限 制性成分以对题目进行限制,如“我的”“妈妈的”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 确了,文章写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了。 2带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应注意挖掘出这些题 目背后的比喻意义及象征意义。 3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 可以写成记叙文,按照“通过一件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的思路写作,这 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之所在。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通 过列举大量事例来论证观点。当然还可以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 方法二 “提示命题”型作文备考方略 “提示命题”型作文题,命题人往往先给出提示语,再指出作文题目,即给 命题作文加上了提示性的话,以帮助考生审题,同时,也为文章划定了选材范围, 或帮助考生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或帮助考生拓宽选材空间,启发考生从多方面构 思,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考生认真研读提示语会使自己豁然开朗,这样 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这类作文题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提示语+命题”,一是“材料+命题”。 1.提示语+命题 提示语既是一种提示,也是一种限制。作为一种提示,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命题,更好地安排写作思路、确定写作范围、选择素材等。作为一种限制,提示 语往往会限制文章的选材、立意等。提示语往往能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让 我们的写作有一定的方向,所以完成这类命题作文时,我们需要认真阅读、仔细 揣摩提示语。 如作文题目为“带一本书去旅行”,提示语为: 暑假期间,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 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 这段文字提示我们:暑假期间,我们可以去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怎样 的呢?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 愿望。揣摩一下命题者的意图,就是倡导学生过一种别样的暑期生活——与书 为伴,带着书去旅行。而且,这段提示语限制了文章的选材,文中的“书”和 “旅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书和旅行,这从提示语中的“放下课本”“读自己 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文字中可以看出。另 外,从提示语中的“暑假期间,我们可以……”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倡导,我们 可以畅想将来,也可以回忆过去。 2.材料+命题 这里的“材料”包括故事、寓言、某种社会现象、警句格言等。 “材料+命题”类作文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懂材料,然后理解标题。对标题的 审读同“直接命题”型作文题一样,这里不再赘述,下面我们重点说说如何读懂 材料。这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根据材料的内容判断材料的指向,揣摩命题者的意 图,确定写作中心主旨。 如作文题目为“满足”,材料为: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 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 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 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 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 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摘编自史铁生《病隙碎笔》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和“其实每时每刻我 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它们的中心 意思作文的主题是“要懂得满足”。 写作“提示命题”型作文,要先认真阅读分析“提示语”或“材料”,提炼出中 心,再按照“直接命题”型作文的写作方法来写作。 经典例题 2019德州,25根据下面材料作文。 “逆战”即迎接战斗。人、家、国都应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刚毅不屈的意志,乐 观昂扬的精神。 请以“逆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根据给出的材料可知,“逆战”就是迎难而上,以战斗的 姿态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保持昂扬的姿态、乐观的精神。这就是作文需 要表现的主旨,写作时,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对真实的事件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 自然引出这一主旨;也可以把主旨作为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言之有物, 以理服人。 文体可选择记叙文。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 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可记叙一件自己迎难而上,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件,按事 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表达真情实感。文末 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呼应,使全文成为一 个统一的整体。 例文 汽车似虎掠过身旁,轮船如鱼畅游大海,飞机若鹰翱翔天宇。在这历史的浪潮中,21世纪,我们迎着科技爆炸的潮流逆行而上。 每一场战争都有起点。科技战争的起点在于人类,因为科技是人类的专有名词, 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仔细的你会发现,每天开着电视就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每天开启电脑就能学着许 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每天用着手机就能听到远在异地的声音,每天用着智能厨 灶,不用烟熏火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转眼就被端上饭桌。科技就像一扇门,你 处在门外,它却不忘随时散发光芒。 生活的逆战,科技逆的便是人类的不便。 对于中学生来说,上学乘公交或打的已是家常便饭,在我们享受这便利的同时, 也感受着时代的变化。 学校常年举行科技创新大赛,初二时,我试着参加了一次。淌墨的笔尖在洁白 的纸上画出脑中的构图,那是看见建筑工人——对于切割塑料管费力又费时,突 发奇想的一个小玩意。因为创造是快乐,后来也参加了其他科技活动,也见过许 多同学精灵古怪的小创意,都让人眼前一亮。如清洁过滤器、双向可调笔、充 气小椅子、迷你雨伞筒,科技就是小小灵感突发的创作,处在门中,它的美丽让 我们不能忘却。 学校的逆战,科技逆的便是思想的突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治书上鲜明地标着这一句话。一个国家要发展, 不仅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需要科技的创新,从邓稼先的“两弹一星”,实现了中 国也能探测外太空的梦想,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粮食问题, 再有“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核电站”的建立、“天宫一号”“神舟九 号”的升空、“蛟龙号”的潜海、“辽宁号”的入海,无论陆、海、空,都有中 国人的足迹,靠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是“科学技术”。或许对于平常老百姓来 说,这些东西有些遥远,但你的身影映在那些先进机器的“眼”中。它们彰显的 是全中国的力量——科技就是高端技术的伟大发明,它以强大的力量守护着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国家的逆战,科技逆的便是时代的发展。 行走于黄土之上,留念着广阔的苍穹,沧海桑田,人类的足迹都深深地印在科技 的领域,在涌动的浪潮中,我们静静感受一下世界的日新月异——若没有霓虹灯 下的繁华,或许世界的黑暗将吞没空荡的人心,感谢爱迪生赐予人类电灯;若没 有交通道路的纵横交错,或许世界的分隔将掩盖交替的日月,感谢卡尔本茨发 明了机动车。所以,若没有科技,或许人类将终止于灾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地还有许多岁月可逝,但人类肩上的担子还在日益 加重,我们要前赴后继地冲锋和努力,以科技为武器,在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中 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迷恋这场惊艳的逆战间,记得聆听大地的脉动。 科技就在我们生活中,如水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你我的生活中,有家中的“逆其 不变”,有社会的“逆其进步”,有国的“逆其发展”。让我们携笔挥洒,感受 科技的同时,也书写下逆战的信念——奉献。 点评 这是一篇结构严谨、说理有力的议论文。首段以一段生动的文字引出论题:逆 战。然后从生活的逆战、学校的逆战、国家的逆战这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技的 巨大力量。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向读者发出了号召。 题型二:半命题作文 方法一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原则 1.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题作文题,题目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是,就在这残缺的短小的 题目中,却隐含着不少有用的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目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提供了以下信息: 1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文体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 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 事,等等。 2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提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 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3限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 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做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 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阔,等等。4标示一定的载体,文 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 体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考生自定的?此上种种,在半 命题中都有所标示。 审视“我这个 迷”这一作文题目,题目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 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目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 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 人称代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 “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考生自 主定夺。 再揣摩文题“ 之风不可长”,我们可以将其中的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了 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要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在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激浊扬清,此 即本文主旨。 量:“风”是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词,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 载体:用空白隐去,由考生自揣自定,考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2.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考试的能力要求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题作文题,从一个角度 测试考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题文题,必须整体揣摩 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例如“在 面前”这个题目,稍加揣摩,可知文题是一个表示态势的介宾 短语。为何以态势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 文题,其初衷是要考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 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 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 能是惬意的,如奖励、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构思到这个程度, 就不难通过补充题目,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和事创下 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地刻画人物形象,凸显文章主旨。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考生无视命题,随意补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 “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陡然增加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目除 了点明兄弟兄妹关系外,难以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个题目只是点出了 事件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 的意图与要求。 3.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 要机灵扫描,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便正确补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补题为好?关键是看对点明题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词,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 重一般生理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的社会 现象。可以断定,按第1种含义补题,流于肤浅;按第23种含义补题,能揭示 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中演绎出明确的主旨。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 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可透过这 些特指的物体的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 ”,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 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 连上前面的“我”,流露出一种可贵的自豪之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补题也就 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肤浅。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宽容”“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 题旨凸显。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喝酒”“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 4.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存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 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存储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补题时就要珍 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补出的文题正中自己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 ”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 法,但要正中生活存储,就要慎选。一个学生暑假回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 己的乱用胡花行为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个学生考试失利后,观 察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个学生在校运动会3 000米 赛跑中因体力不支而落后,是班上的啦啦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 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又如“我 同桌”,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如何填充为好,仍视素材而 定。如果同桌系初来乍到,虽印象鲜明,但交往很少,可填“的”,以便从旁观察 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磕磕碰碰,时有冲突,填“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 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很深或某种情感很强烈,不妨选填“敬 佩”“欣赏”等。 5.要力求新颖 补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读后 俱为之一振。这就得讲究补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 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补题,试做比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使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新颖。 题目的新与俗制约着文面的新与俗。面对“ 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 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只能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 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层含义,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 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淘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 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 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了。 6.要符合情理逻辑 补题新也好,深也罢,都要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如“我第一次 ”,若有人补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 之类的内容,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都是难以界定“第一次”的,补进题中,势 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可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如“登台演 戏”“领奖”“下水”等,因为这一类“第一次”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 构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 鲜可人又合于逻辑,且不违情理。 综上,补题构思应当谨记: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巧而伪是不足 方法二补充文题的几个注意点 1.要易于写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根据题意,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 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 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要确定体裁 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没有要求,所以 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写议论文;是写人记事, 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 ”,文题对记叙、 议论、书信、日记等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 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该文题若写记叙文,则可补上“亲情” “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 3.内容要健康 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 求。有的考生往往会填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这自然就降低了作文的 品位。如“ 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 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引 起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为标新立异,填写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 内容,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精神风貌的内容。 经典例题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29根据下面材料写作。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体验。亲近自然是一种幸福,书山寻宝是一 种幸福,陪伴家人是一种幸福,朋友互助是一种幸福,奉献青春是一种幸福…… 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幸福尽在其中。 是一种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 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提示语先简单地给“幸福”下了定义,然后列举了几 种不同的幸福体验和感受,这就提供了补写的范围,所以横线上可以填写“亲近 自然”“书山寻宝”“陪伴家人”等。当然幸福的感觉也不仅仅局限于此,它 除了是从被爱、受鼓励中感受到的幸福,也可以是经历挫折、困难等后体会到 的幸福,还可以是在某种常态现象平淡、贫穷等中感到的幸福……无论是什 么样的幸福,考生作文时都要写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并把这种幸福感表达出 来。在文体上,本题适宜写成记叙文:先叙述描写生活经历事件,再通过简短 的议论、抒情来抒写自己的幸福的感觉,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也可以写成议 论性的文章,如通过补充题目来表明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如“放弃是一种幸福”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观点,你可以引用名言、列举事实进行论证。最 后点明论点:放弃该放弃的,才能获得幸福感。这样就能写成一篇文体明确的议 论文。 例文 给予是一种幸福 雪白的砌墙、朱红的檐廊、灵秀的风叩动春的气息,轻飘的丝帘上跳动着灿烂 的阳光。三月清新的画卷中,我却瞥见了那抹污黄的、干瘪的泥巴。 糙糙的泥巴不知何时拘谨地贴在了那粉刷一新的墙檐下,就像新建的高楼大厦 之中还存在着一个尚未拆迁的破旧的房子——与周围不相称得很,可它终究一 直紧巴巴地粘着,竟一日日扩张开来,终于越过了我容忍的底线。 很快,不请自来的泥巴巢下出现了一名手持竹竿、目燃怒火的“豪门女将”。 为了保卫美好的家园,我和竹竿同仇敌忾,一步步逼近,却在即将偷袭成功之时 遭到了父亲的坚决阻挠,我悻悻地缴了械,抱怨起这个“叛变”的父亲。 “爸,你看那个巢多丑啊,把它顶掉吧,往那儿一挂,多有碍家容啊!”我昂扬的斗 志显然无法点燃父亲的激情。“爸!”我生气地吼了一声,父亲却语重心长地 说:“燕子能给我们带来祥瑞,是好兆头,让它们在我们家落户不是挺好的吗?你 给了它安身的住所,就是给予了它们一家人幸福的日子啊……”我背着手,嘟着 嘴,脚尖在地面圈出无数个圆。父亲依旧心平气和地劝导我,我却赌气似的跑开 了,那个燕巢在我心口的结更紧了。 我气恼地伏在案上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啁啾、啁啾”,小燕子的呢喃声吸 引了我的注意——那些燕子,那些没经过我允许私自筑巢的燕子,它们倒是欣 喜。一会儿俯冲,一会儿急升,一会儿拐个弯儿斜进,一会儿又“扑棱”一下飞 远。它们很快消失在绿杨的背后,又很快出现在绿杨的冠顶,欢快地嬉戏。“呵 ——”我为自己不经意的笑吃了一惊,我不是该讨厌它们的吗?“啁啾唧——” 几声稚嫩的呢喃声从刚筑成的巢中传出,竟是燕妈妈在巢口给燕宝宝喂食。望 着它们温馨、幸福的生活场景,我被深深地感染了:真的挺好的。绿瓦红檐下, 我住我的家,你住你的巢,我们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一家!父亲是对的:慷慨地给 予燕儿一片檐角,给燕儿一个安稳的住处,让它们拥有一个同样温馨的春天! 我开心地跑出门,父亲忙叫住我,我摆摆手:“我要去找迷途的小蜗牛,给它一片 绿叶作为自己家……”身后,我听见了父亲在笑。我想,我懂了——给予也是一 种幸福! 点评 作者文笔灵动,描摹传神,一开头就将人带进了春意盎然、清新活泼的意境里。 故事娓娓道来:“我”不能容忍粉刷一新的墙檐下燕儿搭起的丑窝,可爸爸却有 一颗宽容之心。在明媚的春光里,燕儿们自由自在、美好温馨的幸福画面深深 打动了“我”,让“我”猛然明白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生活哲理。文章 景美,人美,情更美! 题型三:话题作文 一、审题 话题作文写作的自由度很大,有些学生就认为审题不重要。其实,每次考试,话 题作文写作都会出现跑题、偏题的文章。所以在写话题作文时,要注意审题,这 是关系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环。审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1.审话题 1理解话题的内涵。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我们可将话题的内涵由本 义引向引申义、比喻义,这样不仅容易写,还能写得有深度、有新意。以话题 “试卷”为例,“试卷”的本义是考试时提供给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经写 上答案的卷子。如果单从这一点来立意,就不好写。如果根据它的比喻义来写, 如“人生如同一张空白试卷,人生的试卷中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还有判 断题,要你一一去解答”,然后就此展开,写出的文章就能令人耳目一新。2准 确理解话题,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例如,话题“诚信”,其内涵是诚实守信, 一个学生写考试作弊后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显然只写了诚实,这就偏离了题意。 2.审材料 现在的话题作文一般都设计了一段材料。这是为考生理解话题内涵而创设 的。它能启发考生的思维,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审题时,我们要对这些材料认真 研读,准确理解其意义。 二、立意 话题作文因其限制较少,不少学生就毫无顾忌,信笔写来,结果大而无当、泛泛 而谈的文章居多,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文章较少。因此,在平时训练作文立意 时,首先要求学生要“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1.化大为小法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它往往是非常宽泛的。如果不缩小“包围圈”,就 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问题。因此,要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如一件 事、一个人、一件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 择的话题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考生在遇到一些比较“虚”的话题时,容易将作文写得空泛、空洞。因此写作时,应该考虑化虚为实。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作文话题不 管形式怎样变化,它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写好它,必须使行文内容回归现实、 反映现实。 如2016年山东聊城卷的话题作文题“读懂”,“读懂”这个话题比较虚。“读 懂”什么?从个人角度说,读懂自己,反思成长;从生活角度说,阅读生活,悟出真 谛;从自然角度说,读懂自然,静水流深。这样,通过具体分析,把“读懂”具体化, 才能从容落笔。 三、拟题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一个好的题目,必 定能为全篇增色,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一个好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呢?紧扣话 题,简洁凝练;贴切鲜明,新颖独特;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显示文体特征,文题和 谐。要想拟出好题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修辞法 在拟题时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题生动、形 象。比喻:你是我的太阳。拟人:发烧的地球。对比: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对偶: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2.巧作引用 生活中,一些成语俗语、诗词佳句、名言警句或流行的广告词、歌词等,都极富 情趣,我们把它们巧妙地引用或借用在文题上,会让文题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引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引名言:境由心造。引歌名:时间都去哪儿了。 3.巧用符号 恰当运用数学符号或标点符号,可以使文题更加新颖独特。数学符号: 继承+创新=发展。 四、定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是不限文体的,但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讲文体。有的学生没有鲜明 的文体意识,写的是议论文,但是文章里面却有故事性很强的事例叙述;有的学 生写的是记叙文,但缺少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还为了深化文 意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展开议论。这都是没有文体意识的表现。那在具体写作 中,如何定文体呢? 1.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文体 选择自己的“拿手文体”,才能在时间紧迫、气氛紧张的考场中快速作文。如 果是形象思维敏捷、联想丰富、平时有训练过记叙描写的同学,就可以写一篇 记叙文;如果是逻辑思维较好、擅长讲道理、平时有过议论文体训练的同学,就 可以写一篇议论文。 2.要考虑写该文体时是否已具备足够的材料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你如果没 有与最擅长的文体相匹配的材料,那只能选择有充足材料的第二擅长的文体来写 作了。 五、布局谋篇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是一篇作文布局谋篇的基本要求,但不少考生没有做通盘 考虑就匆忙动笔,结果导致文章思路不清晰,结构混乱,分数自然不会高。例如, 以“温暖”为话题的文章,有的学生把妈妈、老师、同学对“我”的关爱各写 一段,把能想到的都扯几句。写完后觉得漏掉了邻居阿姨,就又写了她一段,然 后发现字数还不够,又把表哥写进来。结果看到字数够了,就停笔了,文章缺少 结尾,段与段之间也缺少衔接、过渡。其实,我们只要在写作前列好提纲,就不 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了。拟提纲的过程,就是理清思路、布局谋篇的过程。让学 生选择一些经典的记叙文、议论文等来背诵,学习这些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和 布局谋篇的技法,然后归纳出适合自己的作文结构模式,灵活运用。这样在考试 中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提高作文的档次。 六、语言表达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文章表达要讲究文采,没有文采的文章,就 难以传播。那么,怎样驾驭语言才会“有文采”呢?看以下三种方法。 1.铸炼词句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会有一些准确生动、具体可感、撞击人心灵的妙言妙语,如: 我喜欢易安居士将困难化作诗情,氤氲在纸上。 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能使文章富有艺术性、感染力,会令人耳目一新,过 目难忘。如: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却始终美丽;星星从不向夜晚许诺光明, 却努力闪烁;父母从不向儿女倾诉关爱,却永远牵挂! 3.引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 在作文中,如果能引用一些诗词佳句、名言警句,犹如给文章点缀上别致的有文 化底蕴的小花,会使文章大大增色。如:我会选择放弃,寻一个更适合的目标,既 然找不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何不寻一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的净土? 若能掌握以上写作技巧,话题作文何愁写不好?话题作文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一 个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在考试的舞台上,更好地展现风采。 经典例题 2019内蒙古赤峰改编,32 题目二 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名 句,意思是“如果有亲友打听我的情况,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那样 纯洁”,后来常用“冰心”来指纯洁的心。在现实生活中,拾金不昧是“一片冰 心”;助人为乐是“一片冰心”;无私奉献是“一片冰心”;清正廉洁是“一片 冰心”;诚实守信是“一片冰心”;君子之交是“一片冰心”……正是这“一片 冰心”让我们积极向上,砥砺前行。 请以“一片冰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题目中给出的话题是“一片冰心”,题中的材料起到了 打开学生写作思路的作用。“冰心”意为纯洁的心,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心,可以 是无私奉献的心,可以是清正廉洁的心,可以是诚实守信的心,可以是君子之交 的心,等等。从这一话题中生发出主旨,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把这“一片 冰心”具象化,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文 冰心一片 别离是首悠扬的歌,思念是杯醇香的酒,冰心是那南飞的雁,牵挂是根古老的藤 ——题记枯藤老树昏鸦 吾往矣!多情自古伤别离…… 妻:君去好,一片冰心在玉壶。 儿:父去好,家书抵万金。 母:子去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小桥流水人家 唉!真是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啊!至今未谋一事,却已“两袖清风”,可堪回 首?唯家书一封。 妻:夫如此,妾何为?一锭银子。 儿:父不顷,子难眠。唯有涕流。 母:子受苦,我心亦碎!唤儿归来。 一片冰心家千里,不如归去。但见小桥流水,三五人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秋 思顿起,归心似箭! 古道西风瘦马 呜呼!路遇起义,车船尽毁,一骑独徘徊……幸遇一叶渔舟,与主人同,然水路沿溯 阻绝,不知归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今乃知家犹空气,得之不知,失之始觉,无语凝咽。吾之乡愁日增一丈,知亲友念 我又如何? 夕阳西下 凭栏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连日征战,一燕尚不可出,何况家书! 冰心一片,冰心一片,至今才懂你!教我如何不想家! 妻、儿、母:君归来,君归来。为君日上一香,杀鸡敬神,朝顾夕盼,但愿人长久… …君无音信,暮不思食,掩面涕流。牵挂至甚,唯有千里共婵娟。 断肠人在天涯 我本柔肠,今已寸断! 借酒消愁愁却更愁,泪眼问花花亦不语。夕阳遗梦,曰:明日团圆。却是缭纱。 冰心一片,隐隐作痛! 藤枯,树老,鸦已飞去;小桥,流水,物是人非;古道,西风,千里难至……教我如何不 想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点评 凝练的语言,诗句的引用等都能夺人眼球。活用《天净沙秋思》诗句作为小标 题,寓其新意,上下串联,水到渠成。半文言式的表达在众多考场作文中如“鹤 立鸡群”,主人的“冰心”,家人的“担心”,一切尽在不言中。深远,行云流水, 显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题型四:材料作文 1.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思想倾向、感情倾向融进材料与提示 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地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仔细分析命 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 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 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 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命运的主人”和“做命运的奴 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的朋友”的做法。 2.把握材料寓意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 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然而,很多考生把握不了 材料所体现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出现“跑题”的现象。请看下 面的一则材料: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 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 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 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变得五彩斑斓。 一则材料往往有多层含意,你要把握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 义。这段文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一句。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 “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 力量”等话题。 3.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 度。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 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 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如果盆景也 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 这则材料的含意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而有些考 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入手,所写 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 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题写作成功的保证。 4.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阅读材料时必须先打开思路,思路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了。 如下面一则材料: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 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读材料,明意思。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第一,下定义,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 人或事物。第二,延伸解释,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第三,联系社会实际,列举经济 全球化发展、文化交流、历史传承、社会安宁、校园和谐等,意思是各个领 域、各个方面都需要纽带。 做联想,理思路。从“纽带”的含义入手,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个人与社 会、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当下与历 史的联系,等等。可以联系历史与现实,阐述纽带的作用、价值、意义等。 做选择,定立意。本题具有较大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 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在构思立意 时,要注意逻辑性与思想性并存,不要罗列材料,以“事”论“事”。要从文 化、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发掘论题背后的价值,让读者受到启发,体现文学的美 学价值、文化涵养与终极关怀。 可以有如下立意: 纽带是一座桥梁,可从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的角度,纵向谈中华儿女对中华文 化的传承,也可以谈世界历史的传承,谈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谈纽带连接新与 旧、历史与未来,等等。 纽带是一种力量,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团队的精神。 纽带是爱心的凝聚。 责任是牵系爱的纽带,它让家庭和睦,让社会秩序井然,所以,家庭、社会的发 展都需要这种纽带。 5.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 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文体不同,使用材料的形式 也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 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材料, 否则容易让人产生疏远材料的感觉。 6.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后面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 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 经典例题 2019黑龙江绥化,29 文题二 写作表达。 生活总会以不经意的方式引发你的遐思。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提醒你岁月的流 逝。过去悠悠间已化作从前,未来在向我们招手致意。青春正好,来日方长,前 方充满希望!每个人拥有的只是当下,把握的只有现在。珍惜当下,是对过去最 完美的总结;把握现在,是对未来最恰当的馈赠。如此,才不负山的高,水的清,这样便 可自成风景。 根据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 不限;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 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读的关键是多角度理解材料,然后从中提炼出作文创 作的主旨来。这则材料相对简单。“每个人拥有的只是当下,把握的只有现 在。珍惜当下,是对过去最完美的总结;把握现在,是对未来最恰当的馈赠。如 此,才不负山的高,水的清,这样便可自成风景。”此处点明了主旨。可以写人 记事,也可以议论说理。前者注意要以真事抒真情,后者注意要有理有据,以理 服人。 例文 把握现在 不要感叹时光飞逝;不要抱怨人生苦短;不要顽固地坚持,把握今天,珍惜拥有,是你唯一的选择,也是 你一生将要履行的职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 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 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回首过去,打开记忆的大门,寻找里面的点点滴滴,在这些记忆中,有没有虚度年华的时候?不用过多 地去想,答案一定是——有。没有一个人敢否定这个事实。 没关系。有人曾经说过:“失败乃成功 之母。”同样,犯错也是不犯错的基础。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是否有胆量去“直视”它?是 否有能力去改正它? 现在的人们非常不懂得珍惜,他们总是在抱怨,抱怨“竞争太残酷”“生活太坎坷”“生命太无趣 ”等,越来越多的抱怨在我耳畔回响。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抱怨,那不都是现实生活太美好了,是人类不懂得珍惜 引起的吗?回想过去那战争的硝烟,那求知的眼神,那向往和平的心情……我们还有权利去抱怨吗? 时光短暂,请珍惜今天。让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站在年轻的路口,带着隐形的翅膀,一起追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游厦门作文 红烧鱼作文 我的姥爷作文 美丽的夜晚作文 三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美好的春天作文 美丽的遇见作文 希望的作文600字 课间活动作文 体育运动作文 中秋节风俗作文 作文素材杂志 手机作文300字 关于灯的作文 写一篇童话作文 衡水体英语作文 小标题作文格式 点评作文的评语 植树作文二年级 读书的乐趣 作文 打屁作文 太空之旅作文 高考作文一卷 四年级写人的作文 转折点作文 二年级植树作文 白云山作文 作文万能题记 奶奶过生日作文 端午的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