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社区工作者公文写作题.doc

2020-10-31 12:05:01
相关推荐

篇一: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考试公文写作之公文处理规范 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考试公文写作之公文处理规范 社区工作者:准备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同学们要时常关注社区工作者方面的相关信息,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方面的相关动态,如北京社区工作者待遇问题,社区工作者考试题,社区工作者面试题等。中公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每天及时更新社区工作者考试相关信息与动态,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也会为大家准备海量的社区工作者考试题目以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学习,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做好社区工作者备考工作。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的是社区工作者考试公文写作之公文处理规范。 专业知识有限,对于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来说,是一个致命伤,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了弥补广大考生的这一短板,为大家整理了社区工作者公文写作基础理论之公文处理规范,希望能为参加社区工作者的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适用范围广 通知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1.应用内容广泛。大到全国性的重大活动安排,小到机关单位处理日常事务,都可以用通知行文。 2.使用单位广泛。通知不受发文机关性质与级别高低的限制,各级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以使用通知。 3.受文或传达对象广泛。下级机关单位、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广大人民群众都可以成为通知的受文或传达对象。 二、使用频率高 由于通知的适用范围广泛,因而其使用率在公文中为最高,约占各级各类机关、单位收发公文的一半。 三、种类较多 通知可以容纳多方面的内容,因而相对其他公文而言,可以说是种类较多的一种公文。 四、时效性强 从通常情况看,通知比其他一些公文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1.办理期限。通知中要求办理的事情,一般都有贯彻执行的时限要求,受文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有效期限。通知的有效期限是比较短的,如会议通知,一俟会议结束,通知的效用就自然消失。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篇二:2011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政公文写作辅导 行政公文写作辅导 1.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依据: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公文的种类:13种 (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 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批准。 (10)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12)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复审批事项。(13)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3.公文的格式 (1)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2)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3)发文机关标识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 如:国发(4)上行文应当注明注名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5)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构成。 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2000]23签发人 如有文头可省略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 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事由和文种三部分 、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4.行文规则 (共11条,其中常考的有以下5条) (1)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2)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 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3)“请示”应当一文一事;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附:(5)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 行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制发文件。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批准。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但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5.常见公文错误举例: 我们街道开辟绿地的请示报告黄海区委,区政府 为了搞好社区建设,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我们街道想搞一块一千平方米的绿化地,既能美化社区,又能使社区居民有休闲之处。同时,我们还想建一所敬老院,既能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测,大约需要五万元左右。现在我们自己已筹集资金到你们的大力支持。 以上报告妥当否,请批核为荷。 分析: 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 (原因:贻误工作) 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 P393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 又能使老人的子女在外安心工作。经过预2万元左右。为此,希望得 福星街道 二○○二年三月五日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1.标题: (1)作者称谓不妥切:我们街道 (2)文种叠用:请示报告不能合用 (3)缺少介词:关于 (也可以用“对”) 标题的其他错误: 成分不全:缺少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者之一; 错用文种:通知、通报、函、报告等文种的混淆;排版:长标题在分行排列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要做到排列时对称美观并且在回行时不把完整的词拆开。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搞好人口普查工作的请示(“人口普查”为专有名词,不应分开。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搞好人口普查工作的请示2.缺少发文字号; 3.行文规则: 党政机关不分开行文:黄海区委、区政府4.主送机关部分标点错误:“,”应改为“、5.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 文中缺少印章,文末写上发文机关并盖上公文中一般用“(印章)”表示另外:关于数字的表示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成文日期应用中文写而非阿拉伯数字,如:6.正文内容: 犯了一文数事的错误,请示只能“一文一事”行文意图不明确 数据表示前后不一致:“五万元” 应改为: ”末尾应以“:印章20002万元”4 3月5 ,即例: ”结束。 ; 年日为错误写法其他错误:(1)语义多歧 例: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僻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实在只是个 时间问题。 改为:只是暂时的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例:这项工艺填补我国制锁技术与世界制锁技术上的改为:空白 (3)句子成分不完整 例:通过学习十六大的报告,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江泽民总书记要思想的的实践意义。(4)语序安排欠妥 例:5月3日,我们访问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当年的爱国老人。改为:“当年”移至“(5)语句不合乎事理,不合乎逻辑规律(6)句式不合理,表达效果不佳(主要长句所带来的语义表达含糊不清,因此尽可能用短句)(1) 陈述语气 例: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是该厂厂长,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2) 祈使语气(表示命令、训诫,语气强烈无可置疑例:望遵照执行 (3)疑问语气 有质询、探询、责问和质问四种(4)感叹 例:由此可见,×××同志以权谋私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差距。 “三个代表”重 (去掉“使”,否则缺主语)参加”之前篇三:社区工作者公文写作分类 社区工作者:2014社区工作者考试公文写作之公文的种类 一根据形成和使用的具体公务活动领域的不同,公文可分为: 1. 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普遍形成和使用的公文。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了通用公文文种包括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 2.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公文。像照会、国书等就属于专用公文,是由有外交权的机关在外交领域专门形成、专门使用的。 二根据行文关系不同,公文可分为: 行文关系,简而言之,是指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这种关系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从一个单位的对外文件来说,可以按照它们的行文关系、文件的去向,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1.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行文。如请示、报告等。 2.下行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行文。如命令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3.平行文:是指向所属同级机关以及向非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中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机关行文。如:函。 三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公文可分为: 1. 规范性公文。是指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这类公文在颁发程序、执行落实上比较规范,约束力强,下级机关必须贯彻执行。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的公文就属于规范性公文。除此之外,与其处于同一层次的规范性公文,还有法律法规性公文和专用公文,如宪法、条例、办法、国书等。 2.领导指导性公文。是指向所属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领导机关的方针政策,体现领导意图,实施工作指挥的公文。如命令、决定、指示等。 3.公布性公文。是指向受文机关通报情况,知照事项,要求遵守或办理的公文。如通告、公告等。 4.陈述呈请性公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示问题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5.记录性公文。是指用以记载公务活动,归纳会议精神,记录议定事项等情况的公文,主要有纪要。 6. 商洽性公文。是指作者与受文者之间均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商洽、讨论或转达有关问题及意见的公文;商洽性公文主要包括各种函,其特点是:公文是作者意愿的一种郑重、正式的表示,内容涉及一般的具体事项;作者对受文者的强制约束作用的成立一般不以自身的权威为依据或条件,请对方遵行有关要求时,须指明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均以授权机关的意见或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7.证明性公文。一般特点是:公文的制发目的就在于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凭证依据;公文的传递方向不受严格限制,既可以上行、下行,也可以平行;与商洽性公文相似,其有关强制约束力的存在更直接地源于有关法律法规的力量。如介绍信、证明信等。 四根据涉及秘密的程度的不同,公文可分为: 1.对外公开的公文。不涉密,可对国内外公布的公文。 2.限国内公开的公文。不涉密,只在国内公开发布的公文。 3.内部使用的公文。不涉密,只限于本机关或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内部使用的公文。 4.秘密公文。指含有一般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 5.机密公文。指含有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 6.绝密公文。指含有最重要的秘密,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绝对地将知情人限定在极小范围内,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五根据对处理时间方面的限制和要求的不同,公文可分为: 1.平件。无特殊时间要求,按工作常规依次传递处理。 2.加急件。内容重要、紧急而需要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 3.特急件。内容非常重要并特别紧急,需立即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六根据来源的不同,公文可分为: 1.收文。指本机关收到的来自外部的公文。 2.发文。指由本机关制作发往外部的或只供内部使用的公文。 七根据载体的不同,公文可分为: 1.纸本公文,是外在形式以各种纸张、纸板为载体的文书,是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普遍的文书。 2.电子公文,是指运用计算机在网络系统中形成、处理、传输和存储的电子文书。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含羞草作文 柚子 作文 写景作文600 三年级作文200字 我是谁 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 作文 泪 在一起作文 黄山作文 等待 作文 奉献 作文 回家作文 读后感 作文 作文五百字 有那样一抹色彩作文600字 优秀作文800字高中 我为家乡代言作文 阳光 作文 离别 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什么的滋味作文600字 在路上作文600字初三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春节作文400字 风景在路上作文600字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