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院士向月亮说的“悄悄话” 韩松读给你听|未来亲启

2020-11-01 00:10:02
相关推荐

院士向月亮说的“悄悄话”,韩松读给你听|未来亲启

《写给未来月亮的信》

亲爱的月亮朋友:

此时此刻,我从距你38万公里的地球发出这封信。

作为这颗蓝色星球上诸多仰望着你的科学家之一,我研究的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一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遥远地感知”成为这门科技最浪漫的注释。

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已发射了一系列卫星用于国土的遥感,同时建有北京密云、新疆喀什和海南三亚3个陆地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站,接收面积覆盖中国陆海全部领土和亚洲70%的疆土,去年又建成了北极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站,用来获取地球表面大量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如今大到观测全球环境、海洋调查,小到监测城市违建、遗产保护等工作,都能见到遥感的影子。

我们毕生都在为地球“探测者”寻找一个更好的角度,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抬头看到了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自古以来,有酒的地方就有你,有你的地方就有诗。从东到西,阴晴圆缺,你始终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你是人类最熟悉的晚间朋友。

然而,你也是陌生的。

当地时间2015年9月27日21时许,一架飞机从美国洛杉矶天空复圆的“超级月亮”前穿过。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千百年来,人类的望远镜无数次落定在你的身上,想看清你的倩影,一艘艘宇宙飞船经过你、遇见你,向你发出好奇的信号。

1969年7月21日,人类的脚印第一次印在你的土地上。即便如此,你依旧存在着许多秘密,正如你的背面,充满着神秘。

每天围绕地球转动的你能否成为一个“天然对地观测卫星”,在上面安装遥感设备,为我们观测地球?

这真是一个开脑洞的想法。

为此,我们开始了努力,“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月基观测研究”已成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5年批准的重大项目,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前期论证,研究月基对地观测科学目标。

近一两年,我们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介绍了这一想法,多个国家的科学家都表达了要与中国在月基对地观测领域展开合作的意愿。

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我们已经实现这样伟大的合作了吧。月球基地上飘扬着各国的旗帜,不同类型的遥感仪器同时工作。从这个前所未有的角度,我们可以获取地球板块构造厘米、分米级的变化信息,为地震研究提供依据;可以研究东亚沙尘暴和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全球气候变化寻找佐证;可以借此平台,为地外文明研究带来新的数据。

当然,你不是我们探索宇宙的终点,只会是一个美丽的中转站,相信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会在另一个星球,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把你看得更加清楚。

全国政协委员 郭华东

遥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主席及ISDE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科联(ICSU)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前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以及《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主编等职。

郭华东长期以来从事遥感科学与数字地球研究,在雷达遥感信息机理、多模式遥感信息地物识别方法、空间信息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就。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建立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及月基对地观测概念;组织建设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合作创建了“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任《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创始主编,推动了全球性数字地球的发展。

记者提问1

Q:在月亮上观测地球,有什么好处?

A: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也是人类目前唯一能够抵达的地外星球,对地观测有很多优势。一方面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平台,月球比任何人造卫星的寿命都要长,在此平台上对地球表面进行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长期连续性的观测,能为地球系统长期变化规律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月球表面积远远大于任何的人造卫星,因而在月球上布设遥感器,不用考虑载荷多少、大小,重量等等,可同时置放很多不同类型的遥感器,形成主被动、全波段同步观测的能力,对于观测大尺度地球科学现象会有深入的认识,“通过月球上的遥感器,我们甚至可以获取地球板块构造厘米、分米级的变化”。

2

Q:遥感如何从“望月”真正迈向“奔月”?

A:现阶段遥感“奔月”还存现实瓶颈。首先,它必须建立在对月球成熟开发的基础上,具备形成月球基地的条件;其次,由于观测距离遥远,对传感器参数要求更为苛刻。最后,还需要研发适合月基观测的观测方法,包括观测模式、观测构型及相应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算法等。

未来,国际合作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可联合各国力量建设长期的月球载人基地,充分利用各国的先进技术和人力物力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月基对地观测规划与逐步实施方案,为实现月基对地观测提供基本保障。不久前,我在美国参加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时,在座多个国家的负责人都表达了要在月球探测领域展开合作的意愿,这也说明了整个世界对月球的认识和兴趣正深化趋同。

缘起

未来亲启:

站在南极看宇宙什么样?月亮上建基地我们还需走几步?暗能量啥时候能为我们所用?人类潜入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AI是否会威胁人类,让世界遁入“黑客帝国”?

曾几何时,上班拥挤的地铁上,漫天繁星的夜晚,手机那端的你,是否萌生过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早春三月,中国首都北京,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在此吹响了科学科技的“冲锋号”,与未来对话。

我们邀请到六位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带着你的问题,向着宇宙、向着海洋、向着那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世界、向着无尽可能性的科技未来发问。

提笔交心,见信如晤。未来,是我们的老朋友。给老朋友的信,心中默念并不过瘾。

于是我们挑选出一位胸怀好奇心的孩子,一位扮演未来角色的演员,一位以笔描绘未来的科幻作家,一位传递中国声音的记者,一位立志要把未来“管起来”的科幻迷,一位以艺术致敬未来的教师,把这一封封写给未来的信小心拆开,一字一句读给你听。

展信佳,

收到请回答

总策划:陈凯星、冯瑛冰

监制:葛素表、刘洪、陈知春、于卫亚、李代祥

策划:蔡玉高、蒋芳、陈刚

统筹:张漫子、陈诺、陶一萍

文案:蒋芳、陈诺、张漫子、陈刚、陶一萍

音频剪辑:康雪嫣

编辑:杨倩、王朝、陈子夏

合作单位:科幻文化品牌——“未来事务管理局”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袁隆平作文600字 描写人物的作文200 防溺水安全作文600字 六一 作文 对家规的看法英语作文 老师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读 校园题材作文 沙坡头作文 初中作文好句好段摘抄 少年的烦恼作文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作文 感谢自己作文600字 丰收的秋天作文三年级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关于家长会的作文 初中作文随笔 梵净山景点介绍作文 春景作文400字 妈妈的小帮手作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作文 狼山作文 假如我是市长作文 中国足球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怎么写 我爱吃的食物作文 一段特别的旅程作文 关于沉迷游戏的作文 初中生作文700字 生命的价值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