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民间故事是青少年创意写作练习的宝藏

2020-11-01 12:00: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2018 07 03 02:45 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 作者:谭旭东(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者按: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传播贵在贯通、融通。每一部优秀文艺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封闭自足的,都要与时代发生深层次的关联,与其他的社会思潮进行有效的对接与碰撞。历史的、传统的,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成为现代的、时尚的。文学的、艺术的,经过新角度、新思维的打量与阐释,终归是社会的、时代的。这组文章,将文艺作品置于更为宏阔的视野进行观察与审视,以求获得新思路,促进当代文艺创作朝着深度和广度迈进。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个有效方式。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还有节日故事、民俗故事、成语故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

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只是民间文学研究者一个学术行为,搜集整理好了之后,专家学者们习惯将之编辑成一卷一卷的故事“大系”和“集成”收藏起来,很少有人去改编,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它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

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德国的格林兄弟整理改编的《格林童话》(《德国儿童和家庭故事集》)、法国贝洛改编的《鹅妈妈故事集》,还有意大利卡尔维诺改编的《意大利童话》,就是欧洲民间故事的改编,也是欧洲儿童文学改编的标志性作品。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需要明确的是,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不但是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实践路径,也是创意写作的一个方向。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的传播与发扬。同时,改编要考虑最大的读者群。过去,也有一些针对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的改编和重述,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与接受来改编的,而很少按照《格林童话》的方式来改编。格林兄弟在改编和重述中将之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这是《格林童话》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民间故事要真正改编成广受欢迎的“中国好故事”,要尽量符合儿童的接受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

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需要抓住精神要素,把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元素保留下来。说白了,改编中国民间故事,就是要留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等核心元素,同时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形式。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改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将民间童话改编成了童话诗,使之成为经典并广为流传。此外,可以把民间故事变成“绘本中国故事”,使之更有吸引力。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这一点,过去的连环画之所以受到儿童读者喜爱,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改编者需要拥有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学的专业知识,尤其要对民间文学抱有真正的理解和热爱。目前来看,有些改编作品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不够,改编时完全忽略了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也丢失了民间文学的文化意蕴,有的甚至只是保留了故事中的人物和地点而已。同时改编者需要具有民间文学的筛选和分类能力。民间故事很多,每一个省市都收集有很多的故事,关于某一个母题都有数以百计的故事,甚至一个“孟姜女”的形象,就有几十个不同的故事,足以连缀成一部长篇小说。但这些故事如何筛选、如何分类,然后再进行比较恰当的改编,是一门学问。民间故事大多短小精悍,要改编成有吸引力的故事,就得把故事的情节和细节进行充实,让故事变得曲折动人,又不失去原有的叙事风格,不丢失人物形象的原有性格。特别是面对儿童读者,不但要改编得生动有趣,还要考虑儿童的认知与审美,要有正确、现代的儿童观和价值观,且要有语文思维和教育立场。只有这样,短小的民间故事经过改编,才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的艺术生机,获得更大的教育魅力。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价值亟待重估。民间文学、民俗学可以和创意写作、儿童教育学科有机融合,把民间文学的整理和研究,与创造性改编、重述及儿童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用纯正的中国故事,滋养中国孩子的美好童年。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3日 16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嵖岈山作文 北京环球影城作文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 端午节粽子作文 初中小作文 写春雨的作文 四年级关于校园的作文 你真厉害作文 作文我的新同学 保护眼睛的作文100字 满分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介绍青海的英语作文 秋雨作文400字 初中生运动会作文 我家的冰箱作文400字 今年全国卷语文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600 小学生反思作文 描写沙漏的作文 我家的小泰迪作文 观察雨的作文200字 桂林风景作文 印象深刻的人作文250字 积极乐观作文 美好假期作文 枫叶作文200字 感恩自然作文 英雄在我心中作文 描写自己的作文300 月下遐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