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附加36套精选模拟试题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11-03 02:40:01
相关推荐

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 2020 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0 150 分钟 总分 0 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0 3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2 分 A. 友 谊.yì ì 束 缚.(f f ù) 藩.篱(f fā ā n ) 脂.肪( zh ī) B. 寻 觅.(m m ì) 夹.缝( ji á) 祈.求(q q í) 塑.料 s s ù C. 卑 鄙.(b b ǐ) 档.案(d dǎ ǎ ng ) 氛.围 fē ē n 辐.射 f fú ú D. 狞.猎 shò ò u 濒.临(b bī īn n ) 果 脯.(f fǔ ǔ 通 缉. jí í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 2 分) A A .合辙押韵 诚惶诚恐 正襟威坐 广袤无垠 B. 张皇失措 触目惊心 天衣无缝 油光可鉴 C C .千山万壑 囊萤映雪 胜气凌人 长吁短叹 D D .众目睽睽 莫忠一是 颤颤巍巍 引经据典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2 分) A. 他们几个人把一个小道消息传得 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了。 C. 专家们一致认为,防止疫情流行,是“芦山”地震后灾区 首当其冲....的头等大事。 D. 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 乐此不疲....。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2 分) A. 改革开放以来,盘锦工业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 B. 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无力。 C. 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D. 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5. 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2 2 分) 花草树木,同样具有人的性格、人的 风采、人的品德。 我喜欢倾听竹的低唱,因为它有洒脱的风度刚直的气节 ; , 。 6. 综合性学习(2 2 分) 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7.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A A .简爱是法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的主人公,她有着自尊、坚强、独立 的个性。 B B .《童年》中,母亲不顾外祖父的反对嫁给了父亲。后来,父亲得病死了,刚生下来的小弟 弟也夭折了。母亲回到娘家后,舅舅们以为母亲要分家产而引起 家庭的纠纷。 C C .唐僧在五指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 人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 D D .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曾经遭到一匹具有智慧的马的攻击,幸亏有一种像人的名为 “耶胡”的动物救了他。 8. 古诗文默写(5 15 分) 1 。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 秋天默默向昏黑 。 杜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 )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 贺《雁门太守行》) 4 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 》) 5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崔颢 《 黄鹤楼》 》 ) (6 6 )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7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8 )无丝竹之乱耳, 。( 刘 禹锡 《 陋室铭 》) (9 9 ) 。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 ( ( 0 10 ) ) 王 湾 在 《 次 北 固 山 下 》 中 写 时 序 更 替 , 暗 示 时 光 流 逝 的 诗 句是: , 。 11 辛弃疾 在 《 破阵 子 · 为陈 同 甫 赋壮 词 以 寄之 》 中 直抒 胸 臆 ,表 达 自 己的 理 想 的 句 子是: , 。 ( 12 )《爱莲说》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 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 。 二、阅读(满分 0 60 分) (一)古文阅读,回答 9 9 2 12 题(0 10 分) 甲 (甲) 嗟 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 ?其必曰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的 《 岳阳楼记》) 乙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 比屋① 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②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 虚 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氅 chǎng ③ ,戴华阳巾④ ,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⑤ 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 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 谪 居之胜概 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 节) ①比屋:家家户户。②状:描述。③ 鹤 氅:用鸟羽做成的披风。④华阳巾。 :道士所戴的头巾。⑤第:只。 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2 分) ① 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 居 庙堂..之高 庙堂: ③ ③ 可 不 可 具.状 状 : 具 : ④ ④ , 公 退 之 暇 , 被.鹤氅 被: 10.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4 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1 11 1. .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甲文中“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具体 指什么。(2 2 分) 12. 甲乙 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人生 态度?(2 2 分) (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 13 19 )题. . (1 21 分)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 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 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 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 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 0 1000 多里路,0 1000 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 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 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 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 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 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 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 A 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 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 回来了。 ⑨ 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 的身体。 ⑩ 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 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 。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 B 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 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 —— 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 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 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2 42 粒! ??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 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第 8 8 期) 1 13 3. . 文中 ②~⑤ 段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 3 分 1 14 4. . 结合文章⑨~ ⑨~ ??段,写出父亲的行为及母亲相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 段,写出父亲的行为及母亲相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 表格 。(4 4 分) 1 15 5. . 请 分别..运用修辞或描写的相 关知识,品析文中划线 ⑦段 段 A A 和 和 ??段 段 B B 两句。(4 4 分) A A B B 1 16 6. . 概括 “ 我 ” 父亲的形象。(2 2 分) 1 17 7. . 如何理解 结尾句 “ 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 这句话 的含义及在内容上的作用 ?(4 4 分) 1 18 8. . 说说标题 “ 四十二粒芝麻 ” 的妙处。(2 2 分) 19. 读了本文,你对父母的爱有了哪些新的感悟,谈谈你的体会和启发。(2 2 分) 父亲的行为 母亲的感情 A A 嗔怪 父亲舍不得吃那块烧饼 B B 父亲诉说他吃了整整七天的烧饼 C C D D 感动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0 5 25 题(5 15 分) 是谁发明了手机 ① “ 闹铃、打电话、上、游戏、音乐、视频、电子书 ……” — — 手机已经成为你我工作生活中 “ 如影随形 ” 的 “ 玩伴 ” 。国际电信联盟在 3 2013 年世 界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有 8 68 亿手机用户,约占世界 71亿总人口的 96% ,并进一步做出预测 — —至 至 4 2014 年年底,世界移动通信设备用户数量将超过世界人口总数。人们在 “ 玩手机 ” 、 “ 攀比 ” 手机品牌、系统、 像素 等时,谁知道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手机? ②3 1973 年,马丁 · 库珀 Martin Cooper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 “ 蜂窝电话 ” ,被尊称为现代 “ 手机之父 ” 。然而,,英国《每日邮报》在报道中称 , 美国人内森 · 斯塔布菲尔德 Nathan Stubblefield 为手机的首位发明者,维珍移动创始人查理德 · 布兰森爵士 Sir R ichard Branson 也说: “ 内森是手机之父,他的发明是改变世界通信方式的方法之一 ” ,并创建专门页予以纪念。那么,马丁 · 库珀和内森 · 斯塔布菲尔德,谁才是真正的手机之父呢? ③ 说实话,如果不是从事移动通信行业,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内森和库珀的名字,但他们所带来的影响,一点也不输给爱迪生等人。内森并非专业技术人员,只是美国肯塔基州默里乡下果园的一名普通瓜农,而他研究无线电话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当地社团能及时和居民取得联系。2 1902 年,内森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 装置并试验成功。六年后,他成 功申请了移动电话的专利。不过,内森的电话装置体型可谓大如 “ 垃圾箱盖 ” , 主要..是利用磁场将语音或音乐从一部手机传输到另一部手机里。 ④ 而库珀则是一名工程技术员,他于 4 1954 年受雇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起初致力于可移动产品的研。 究,之后一直从事摩托罗拉手机项目的研究。3 1973 年,库珀站在靠近曼哈顿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了 “Dyna TAC” — — 十年之后正式推出第一部名为 “Dyna TAC 8000” 的便携式手机。相比于今天的手机,a Dyna 显得非常笨重而麻烦 — — 身高 33cm 、体重 794g ,通话时间为 1h ,只能存储 0 30 个号 码,且只有拨打和接通功能。a Dyna 就是人们称之为 “ 大哥大 ”“ 超级脑袋 ” 的 “ 真身 ” 。尽管如此,它的诞生仍旧意味着一个新时 代的开始 — — 无线通信的诞生。 ⑤ 表面看来,二人的发明都能远距离传递信息,其实不然,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⑥ 内森的发明只是一个无线电话装置,利用磁场才能工作,且磁场覆盖面很小,与现代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完全不一样;库珀的手机则是通过地面基站连接而进行工作,所以更像是现代手机的 “ 先驱 ” 。此外,内森的电话装置没有推向市场,没有实现商业化,而库珀将手机推向了民用,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的必备 品。所以,称马丁 · 库珀为 “ 手机之父 ” 更为恰当。 ⑦ 然而,内森的工作价值亦不容否定,他开启了人类对 “ 手机 ” 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为后辈研发打下了基础。二人敢于挑战传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20.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 2 分 21. 选文第①段 有什么作用?(3 3 分) 22. 选文第③段中加点的词“主要”为什么不能删去?(3 3 分) 23. 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3 分) 24.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2 分) A. 从时间上看,内森发明的无线电话装置远远早于库珀的便 捷式手机。 B. 内森发明的无线电话装置,为后辈研发手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 库珀的 a Dyna 手机是现代手机的“先驱”。库珀是名副其实的“手机之父”。 D. 内森和库珀都不是专业研究人员,研究手机的初衷都是为了便于日常生活的联系。 25. 请结合选文第①段内容,写一则劝诫人们合理使用手机的话。(2 2 分) (四)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6 0 30 题(4 14 分) 角色有大小 责任无轻重 ① 刚刚去世的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他对泌尿外科作出的杰出贡献是载入世界医学史册的,可更让人敬仰的永远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吴阶平常说 : “ 那身洁白衣服唤起的责任感是我人生的座右铭。 ” 当年在协和医院读书时的吴阶平贪玩,对学业不太上心,在一次救助一个临危患者时,那个人对死的恐惧及对生命渴望的眼神一下子激活了吴阶平作为医生的责任。 ② 人的责任都是多重的,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是多元的。面对上司我们是部下,面对属下你又变成了领导;在对外关系中,一会是别人的客户,一会又成了别人的雇主,一会儿是供应商,一会儿又成了消费者,这不断变化的角色并没有让我们感到不适,因为我们的情商就是在这不断变化的角色中得以施展。无论我们角色怎样变换,才能如何施展,我们都 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③ 一个人只要能恪守自己角色的责任,他就不会差到哪里。比如保安,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出入证的人进小区,就是尽到了岗位责任;比如校对,对自己没有完全把握的字,坚决查字典,他就尽到一丝不苟的责任;比如领导,对于该坚持原则就 是 “ 一刀切 ” ,他就尽到了铁面无私的责任。 ④ 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责任大小有别,但承担责任的道义无轻重。造飞机的与做风筝的人,拉一个客人与拉一百个客人的司机其责任是没有等级之分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自身该承担的责任就不能分轻重。 ⑤0 1920 年的一天,美国一位 2 12 岁的小男孩与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邻居家门口等待宽恕,然而,邻居家的老人却十分固执要求索赔。小男孩只得回家拿钱。可父亲也不开恩。父亲说: “ 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你闯的祸,过失得你负责。 ” 父亲最后掏出钱,但严肃地对小男孩说: “这 这 5 15 美元是借你赔人家的,以后你要想办法还给我。 ” 小男孩赔了老人的钱。从此,他边读书边到餐馆刷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挣到了 5 15 美元,自豪地交给了父亲。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 “ 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一定能有出息。 ” 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成 为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 “ 那一次 闯祸,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 ⑥ 几天前我也听一个朋友讲过一位五十多岁客车司机的事,他为了能尽职尽责,保证良好的出车状态,每次出车前他永远只吃半分饱,以免长途驾驶时犯困,并且坚持了四十年。他曾说一生最怕就是因为自己的失职,给他人造成终身的伤害。平凡岗位上的一个平凡的人,他对待自己该承担的职业责任,就像一个国家总理对待国家大业一样鞠躬尽瘁,没有丝毫的怠慢。当他有一天交出方向盘,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尽到了一个客车司机的责任,我没有因为我 的遗憾给别人留下灾难或悲痛。 ⑦ 我们每个人其实只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个社会就会运转得和谐一些。 2 26 6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3 分 2 27 7 . 文章第 ① 段有什么作用?3 3 分 2 28 8 . 本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 3 分 2 29 9 . 下面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本文 道理 论据的一项是 3 3 分 A.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 B.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C. 人生须知未尽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 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 屈原 30 . 结合选文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 2 2 分 三、写作(0 60 分) 31.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就开始了书写。先民用汉字书写了华夏悠久的历史,也是以勤劳、勇敢、善良书写着东方文明史;而今十三亿炎黄子孙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其实,宇宙万物都在书写:雄鹰用翱翔的双翅将理想书写于无际的蓝天;小草用毕生的翠绿将生机书写于广袤的大地;我们用生活的点滴将青春书写于 人生的书卷! 请以“书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最美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 不少于 0 600 个字; ④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一、 1.A 2.B 3.D 4.C 5. 我喜欢欣赏菊的风雅,因为它有清秀的姿态凌霜的傲骨。我喜欢注目小草的身姿,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不屈的意志。我喜欢端详莲的倩影,因为它有脱俗的风采纯洁的品德。 6. 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7.B 8. (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一) 9. ① 求:探求。 ② 庙堂:指朝廷。 ③ 具:详细,详尽。 ④ 被:通“披”,披着。(2 2 分。每词5 0.5 分) 10. ①(如果) 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 2 分。“微”、“斯人”、“谁与”、“归”各 5 0.5 分。意思对即可) ② 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2 2 分 。“焚”、“默”、“遣”、“世虑”各 0 .5 5分,意 思对即可) 11. 见到阴雨天而悲伤,见到晴朗天而喜洋洋。 12. 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情怀阔大; 忧国忧民, 志向高远。(横线上的词答出一个即可)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或恬淡自适均可。 (二) 13. (3 3 分)插叙。(1 1 分)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2 2 分) 14. (4 4 分,每处 1 1 分)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 ②不满 ; ③愕然 ; ④只是吃了四十二粒芝麻。 15. (4 4 分) A.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煤车的沉 重以及父亲拉煤艰难的情形。 B.运用动 作描写的方法,连用三个动词“捧”、“埋”、“鼓动”,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父亲假装吃烧饼的行为。(2 2 分) 16. (2 2 分)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爱子女、爱家庭、有责任心的人。 17. 含义:天下做父亲的,为了让子女健康成长,都甘愿忍饥挨饿、受苦受累,并把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当作“幸福和喜悦”;(2 2 分)由赞颂自己的父亲进而表达对天下无私奉献的父亲的敬重和赞美,使主题得到升华(或深化了文章中心)。(2 2 分) 18. (2 2 分)①以小见大,用芝麻的少和小反衬出父爱的厚重。②暗示全文主旨。③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19. 例:父亲对子女和家庭的爱和责任,是无私的,是全心全意的。无论自己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总是想方设法给家人和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三) 20. 探寻手机的发明者。 21. 由对手机的作用和普及的程度的说明,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 “主要”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内森的无线电话装置利用磁场将语音或音乐从一部手机传输到另一部手机里不是唯一的办法。删去后就变成唯一的了,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科学严密的特点 。 23.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内森的无线电话装置与库珀的现代手机在工作原理与市场发展两个方面的的本质区别,表明“称马丁·库珀为‘手机之父’更为恰当。” 24.D(库珀是一名工程技术员,从事摩托罗拉手机项目的研究) 25. 为了自身的健康、家庭的生活幸福,请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手机。 (四) 26. 无论我们角色怎样变换,才能如何施展,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27. 用吴阶平永远尽一个医生的责任的事例,引出论题;作为文章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发读者思考。 28. 举例论证。参 考示例一:列举保安、校对、领导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人能恪守自己角色的责任,他就不会差到哪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参考事例二:列举美国总统里根少年时自己承担责任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自身该承担的责任就不能分轻重。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参考事例三:列举客车司机四十年尽职尽责的事例,有力证明了平凡岗位上的一个平凡的人,他对待自己该承担的职业责任,没有丝毫的怠慢,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9. C 30. 有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满分 0 120 分;时间 0 120 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8 28 分) 1 1 .用 诗 文原句填空。 0 10 分 (1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 2 ) 乡书何处达?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此夜曲中闻折柳,□□□□□□□ 。 ( 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 》) (4 4 )□□□□□□□, 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 《 望月有感 》) (5 5 ) 夕阳西下 ,□□□□□□。 ( 马致远 《天净沙?? ??》 秋思》 ) (6 6 )已知泉路近 , □□□□□ 。 (夏完淳《 别云间 》) (7 7 )而现在/ / 乡愁是□□□□□□□/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8 8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9 9 )“月”是古诗中常见意象,有的表达了浓烈乡愁,如“ ▲ , ▲ ”;有的显示着清新意趣,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 下面是纪录片《记住乡愁》片尾曲歌词之一,依要求答题。(5 5 分) 每个有月亮的晚上,都 看到思念在生长/ / 村庄、水井与小巷,心中依然那么 k kě ě 望。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总是记忆中的 模.样/ / 炊烟升起仍带清香,熟悉的呼唤就在耳旁。 乡愁是一壶佳酿,离家越久越醇香/ / 有它就有最初的方向,未来会 绽.出耀眼光 m má á ng 。 (1 1 )依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4 分) k k ě望( ▲ ) 模.样 ( ▲ ) 绽.出( ▲ ) 光 光 m má á ng ( ▲ ) (2 2 ) 歌词中的“ ▲ , ▲ ”两句让我们想到席慕蓉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1 1 分) 3. 下 列句中加点词的使用 错误..的 一句是( ▲ ) ) (2 2 分) A. 人们希望《记住乡愁》中的故事讲得温暖,希望它能 回味..我们的精神家园。 B. 影视纪录者应该让观众在 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 C. 镜头中的人和物所承载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总 萦绕..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 D. 纪录片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让人 重温..世代相传的祖训,寻觅传统文化基因。 4. 用正楷或行楷将“浓醇的乡愁,文化的守候”两句抄写在田字格里。(3 3 分) 5. 对下列书法作品判断 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分) (1 1 ) (2 2 ) (3 3 ) (4 4 ) A. 行书 篆书 楷书 隶书 B. 楷书 草书 行书 篆书 C. 楷书 隶书 行书 篆书 D. 楷书 草书 行书 隶书 6 6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 6 分) (1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 ▲ )(2 2 分) A A .《论语》《孟子》《史记》《尚书》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史记》是编年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B B .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是 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 C .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 〈 山海经〉 〉 》《藤野先生》等。 D D .菲利普、安东尼奥、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2 2 )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 4 分) 贝茜问我是否想要 一本书...。“书”字产生了瞬间的刺激,我求她去图书室取来一本书。我曾兴致勃勃地反复细读过这本书,认为书中叙述的都实有其事,因而觉得比童话中写 的有趣。至于那些小精灵们,我在黄叶子与花冠之间,在蘑菇底下和爬满老墙角落的长春藤下遍寻无着后,终于承认这悲哀的事实:他们都己逃离英国到某个原始的乡间去了,那儿树林更荒凉茂密,人口更稀少。而我虔信,小人国和大人国都是地球表面实在的一部分。我毫不怀疑有朝一日我会去远航,亲眼看看一个王国里小小的田野、房子、树木;看看那里的小人、小牛、小羊和小鸟们;目睹一下另一个王国里如森林一般高耸的玉米地、硕大的猛犬、巨大无比的猫以及高塔一般的男男女女。 ① 语段中的“一本书”名字是《 ▲ 》,“我”的名字叫 ▲ 。(2 2 分) ② 选段内容后面的情节是( ▲ )(2 2 分) A. 劳埃德医生为“我”夜晚出诊 B. 被里德太太关进红房子 C. 在洛伍德慈善学校被罚站 D. 被表兄约翰辱骂和殴打 二(7 37 分) (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 7 ~0 10 题。(7 17 分) 杌凳① 情缘 凸 凹 看见眼前这只杌凳,我内心温柔。 这只杌凳,出自先父之手。儿时家里打家具,锯下碎板木条,父亲怜惜材料,自制了几只杌凳。他做得认真,挖榫楔钉,一丝不苟,便做得很牢固,用它抛击野狗,也摔不坏 。 直让人觉得,只要人 敦厚..,器具也随之敦厚 。 那年我娶妻,带新人回家省亲。因为新人貌美如花,又善解人意,父亲喜不自胜。正好摘下来当年核桃,父亲就稳坐在杌凳上,给新人砸食。新核桃口感好,新人极喜,几乎是父亲砸一颗,她吃一颗。父女情浓,让人感动。临走时我要了那只杌凳,一则以纪念,一则以砥砺我们的爱情,让父辈放心。 后来父亲病逝,送到殡仪馆火化。抱骨灰盒时,我让三弟随身携带好杌凳。依山里习俗,抬起来的棺材就不能放下,不能在中途沾土,抬棺人欲歇,就要在棺下支上两张条凳。骨灰盒是浓缩的棺木,自然要有小小的杌凳相匹配 。骨灰送至祖坟要走百里山路,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一旦身累,就把骨灰放在杌凳上。大礼完毕,我又把杌凳带回来。殡仪用具,依乡俗或陪葬,或烧毁,以免带回鬼魂;但父子情重,且他生前我已竭尽孝道,即便有魂跟来,定会护佑我。我真正的用意,是要留下念想,以便睹物思人。 后来我有了一定的文名,有了正常的文学生活,杌凳就从属于我的读写活动。书架高大,想拿到最上一层的书籍,就要踩在杌凳之上;而最下层的书册低近脚面,查找翻阅时,又离不开杌凳之坐。一踩一坐之间,竟有了近二十年的时光,即便是铁打的杌凳也会散架、变形,而它依旧结 构坚实,不晃不动。它好像是对你无声地发出一个宣言:我从山中来,带着认真与稳重,有着不变的品质,你尽管用。 但是,它的确丑陋:凳面乌黑,不见本来底色;凳脚因匝以复榫,鼓鼓凸凸,毫无秀气模样。因此在妻子的眼里,即便经久耐用,也不过是一个卑贱的物件,所以她并不敬重 —— 买来排骨,把案板放在它身上,用力剁;享受干果,譬如核桃、杏核,就以其做砧木,用力砸。以至于乌黑凳面又添了累累伤痕,凸凹不平,愈加丑。 我终于不可承受,对她说,这可不是普通的杌凳,它承载着记忆。她说,你自作多情。 我又说,物件也有人格,也有 灵性。你没听说,木头戳在那里,一年不烂是木头,十年不烂是魂灵,百年不烂是神圣,人就该跪拜了。她说,你可别吓唬我。 在五十岁生日那天,对杌凳这老物件的感情,在心里突然盈满起来 —— 我找来一块砂布,仔细擦拭它身上的疤痕,不仅抚平,还见了原木的颜色,它居然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 一切都对应着故乡那不老的土地。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掉下了眼泪。或许,这就是乡愁。 这只杌凳,真是皮实: 生与死,珍重与轻贱,它都默默地承受,不似人,还有不平,还有感慨 。因而它比人有肚量,也比人持重。我更把这杌凳放进心里。我对妻子说, 从今往后,你对它就像对我,不要在它身上乱砸乱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 :①杌(w w ù)凳:矮小的凳子。 7. 本文题为“杌凳情缘”,分点概括“杌凳”上承载着哪些“情”。(4 4 分) ▲ 8. 语言品析。(5 5 分) (1 1 )联系全文说说父亲的“敦厚”有哪些表现。(2 2 分) ▲ (2 2 ) 赏析第十一段中的划线句。(3 3 分) ▲ 9.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六段的作用。(4 4 分) ▲ 10. 就“妻子”这个人物提出一个 有价值...的问题并写出答案。(4 4 分) 问: ▲ 答: ▲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1 ~8 18 题。(0 20 分 ) 江南暮春 清明风俗 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 《孝经纬》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古人对于“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古人认为这是被压抑的阴气或说瘴气在作怪。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方法”。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传说可治心病。三 月初三取枸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 修禊,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自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晋书·王羲之传》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说的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当日,王羲之与众名士相聚曲水之畔,三杯两盏之后,他联想到战争的频繁与生命之脆弱,感慨:“固①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 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 —— 这是对死亡的新知。 寒食禁火与唐人祭墓 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忠臣介子推舍命追随。重耳夺回王位后,与之交恶。介子携母逃入山中,重耳派人纵火烧山,将其活活烧死。《庄子·盗跖》载:“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传说百姓 相约禁火以纪念介子推,便产生了寒食节。 因为禁火,人们须考虑制作不易变质的冷食。旧时江南流行冬青叶汁染米蒸食,俗称乌饭。后来,有人用麦苗汁和糯米做成粉团,流传至今成了江南暮春名小吃 —— 青团。 其实,禁火的习俗早于介子时代就已产生。寒食附会于介子推的故事,正如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一样。从唐代开始,每逢寒食,无论贵贱,人们都要祭扫先人坟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百姓祭 墓自春秋方始 商周时期,人们相信死后精神不灭。当贵族享尽生前的荣华富贵,跨过生死边界,迎接他的是天上地下的极乐世界。人有魂魄二气,魂飞九天,前往祖先的世界永生;魄则留于墓中,享受随葬品带来的无尽欢愉。贵族们在祭祖方面霸占了特权,他们在宗庙中和先人的坟冢前祭祀祖先;而庶民不要说建家庙,连坟包也不许出现。 春秋时期,周朝礼制日渐崩坏,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在先人墓上封土,用作先人墓葬标记,以便上坟时容易寻找。孔子深爱周礼,对百姓祭墓却表示支持。《礼记》载,曾子问孔子庶民该如何祭祖。孔子回答:“向墓而为坛,以时② 祭!”百姓扫墓祭祖,从周代的不合礼法,经孔子认可后在宗法社会中流传下来。 宋代“黄金周”使三节合一 隋唐统一后,上巳逐渐变成了春游节。《剧谈录》载:“开元中,上巳节赐宴臣僚,会于曲江山亭,恩赐教坊声乐,池中备③ 彩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观。”这种以皇室为首的节庆,低级官员和庶民只能远远瞻望。 宋代时,官方规定三个“黄金周”,冬至、初一和寒食各放假七天。寒食日期往往在清明前几日,三月三有时与清明重合。久而久之,清明便吸纳了寒食与上巳的节庆风俗。 宋代以后,清明上墓取 代寒食上墓,成了新习俗。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各地出现了许多家族祠堂,百姓也可像贵族一样为先人举行庙祭。但是,庙祭更多的是祭祀祖宗,增强家族凝聚力。个人对先父先母养育之恩的追念,仍寄托在墓祭中。 因为节日的调整,原本三月三的春游活动在宋代也移到了清明节。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杭州清明节的娱乐活动:“车马往来繁盛,填塞④ 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上巳郊游,春心悠悠;寒食上坟,冷雨纷纷。氛围判然有别的两个节日,宋后竟浑融一体。清明节,人们先出郊外 扫墓祭祀,傍晚便携土产回城,其后则尽情游赏晚春。 旧时百姓观念中,死后不能直接进入极乐世界,而是由生前功过决定身后归宿。但是,只要死后能得到后来人的凭吊与祭祀,便能够不断与人间产生联系,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神格存在。因此,相比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更害怕死后被遗忘 —— “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 。从这点说来,介子推、王羲之等华夏先人,都战胜了死亡,得到后人追思,实现了永生。这或许就是江南暮春风俗的寄托所在吧。 (文/ / 谭昔,有修改) 读懂·文言诗文 11. 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相同..的一项是( ▲ ) (2 2 分) A.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 向墓而为坛,以 时.祭 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 C. 池中 备.彩舟数只 前人之述 备.矣 D. 填 塞.都门 以 塞.忠谏之路也 12. 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错误..的一项是( ▲ )(2 2 分) A. 万物至此皆洁/ / 齐而清明矣 B. 子推/ / 怒而去 C. 上巳节/ / 赐宴臣僚 D. 每岁倾动皇州/ / 以为盛观 1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3 分) 介子推至忠也,自 割其股以食文公。 ▲ 14. 下列对《寒食野望吟》的理解和分析 错误..的一项是( ▲ ) (2 2 分) A. 这首诗生动说明了唐朝时期寒食时节祭扫先人坟墓、凭吊逝者的风俗已经盛行。 B. 诗中,有乌啼鹊噪人哭的悲声,也有催人泪下的景致,营造了凄凉悲惨的氛围。 C. “垒垒”“冥冥”“萧萧”等叠词的使用,使描绘的景色更形象, , 富有艺术魅力。 D. 末两句诗,九泉之下的先人 哭泣,世上的亲人却听不见,道尽了生死离别之痛。 感知·材料内容 15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推断 正确..的一项是( ▲ ) (2 2 分) A. 自魏晋以后,清明节和上巳节就在同一天,即三月初三。 B. 江南民众制作乌饭和青团的冷食,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C. 春秋时期,贵族和庶民们才可以建家庙和坟冢祭祀祖先。 D. 宋代的“黄金周”渐使清明节融汇了寒食、上巳的传统。 16. 庄周与王羲之对待“彭殇”的态度一样吗?结合材料说说理由。(3 3 分) ▲ 体悟·微言大义 17. 说说你对“‘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这句话的理解。(3 3 分) ▲ 18. 今年清明节期间,不少店提供“代客扫墓”业务,收费从 200 ~0 1000 元不等。对此,市民看法不一,有人认同,有人反对。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3 3 分) ▲ 三(5 55 分) 19. 按要求修改。(5 5 分) 咱家那些事 咱家是个四口之家,除了我,每个人都颇具个性。 家有贪玩而智慧的爸爸。爸爸的工作是跑业务,经常一连几天都看不到他。爸爸在家时,最爱上“斗地主”。电脑一开,爸爸就激情澎湃地“战斗”了。 最让咱家感到幸福的是妈妈。(下面写“妈妈烧得一手好菜,自创菜谱”来表现贤惠。) ” 我家还有一宝,就是我的妹妹。(下面写妹妹自导自演一出“话剧” ,突出聪明可爱。)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我有一个和谐快乐的家。 (1 1 )从内容来看,本文的题目应改为“ ▲ ”(1 1 分) (2 2 )第二段内容不充实,不完整。可加上描写 ▲ 的内容,突出爸爸的贪玩;可记叙爸爸运用斗地主的方法辅导“我”学习,突出他 ▲ 的特点。(2 2 分) (3 3 )文章结尾与开头关联不紧,请换一个呼应开头的结尾。(2 2 分) ▲ 20 . 阅读下列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 一篇文章,不少于 0 6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0 50 分) 驴发现墙头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馋,可又够不到。它发现墙角有把梯子,但怕搬来梯子后,需要羊帮忙扶梯子,青草要被羊分吃,便放弃了。 一(8 28 分) 1 1. . (0 10 分)(1 1 )所谓伊人(2 2 )归雁洛阳边(3 3 )何人不起故园情(4 4 )共看明月应垂泪(5 5 )断肠人在天涯(6 6 )欲别故乡难(7 7 )一湾浅浅的海峡(8 8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9 9 )示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月”且与思乡有关的诗句,皆可给分。) 每空 空 1 1 分,有错 、 漏 、 添 、 倒,本句不得分 2. (5 5 分)(1 1 )(4 4 分)渴 mú zhàn 芒(2 2 )(1 1 分)每个有月亮的晚上,都看到思念在生长。 3. (2 2 分)A A 4. (3 3 分)抄写正确 1 1 分,字体正确 1 1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 父亲节怎么写作文 温暖作文450字左右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发现作文500字左右 毕业对老师说的话作文 端午节踏青作文 四年级上册写人的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字 思念作文300字 舍不得离开你作文 游隐贤山庄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乐园 快乐六一作文四年级 快乐六一作文五年级 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 人物描写作文100 告别过去作文600字 火把节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50字 铭记那份美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