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转载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湖北肖新见老师整理

2020-11-03 19:30:01
相关推荐

原文地址:作者:

教育写作的“三重门”

——《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

时间:2020年3月26日

整理:湖北省麻城市龟山镇牛占鼻中学肖新见

写作,是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话题。敢写,才有机会展示个人才华;能写,才有机会成就华彩人生;会写,才有机会呈现智慧形象。

每一位教师,不管专注于哪一门学科,不管曾经写过多少文字,在职业发展与教育事业追求中,专业写作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因此,写作是好教师的“必修课”。这一“课”,需要从写的行动开始,需要在坚持的岁月中历练,需要在阅读与实践中不断丰富。

有的人,抓住机会立即行动,从“今天”开始写出一个新未来;有的人,不计得失执着坚持,在累累的果实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有的人,读行一体越读越写,在汲取与审思中释放智慧的荣光。

今天的在线直播交流有五个话题。

第一个话题,基于编辑工作对写作问题的分析和回应

作为教育媒体的编辑,我们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教师各种类型的众多稿件。其中有不少优秀的实践案例和思想成果,通过媒体平台得以展示给全国同行。当然,更多的稿件只能在邮箱里“走一遭”,没法与更多同行“见面”。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审稿、编辑的经验,我将众多一线教师投稿暴露出来的问题总结为“三个自己”现象:

一是“说自己的事,哪管别人写过什么”——这类文章往往规格不够,写作的内容缺乏在更高层面(全国)上的横向比较,个体经历的小事小情或者基于实践问题的思考停留在较低段位,要么已经有众多外地同行写过类似文章,要么案例太普通、思考偏浅显,无法给更大平台更多同行以感动、启示或者引领。因此,文章很难在更高平台上获得展示。

二是“写自己的话,哪管好文章的骨架”——这类文章往往架构不好,写作上缺乏技巧,没有谋篇布局和整体思维,常常“一叙到底”或者自问自答了之,讲故事没有起承转合,少了吸引力;谈实践没有轻重缓急,缺乏典型性;说经验偏于平铺直叙,没有总结提炼。因此,不少实作为、好案例、真经验就在这样没有特色、没有框架、没有凝练的文字“堆砌”中丧失了机会。

三是“投自己的稿,哪管媒体需要什么”——这类文章往往定位不清,写作上可能问题不大,主要是缺乏在专业领域里的纵向对照,更没有针对目标媒体平台定位和栏目设计的考量,学术案例展评杂糅(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整合,故事叙述和教学实录杂糅,教学故事与课程方案混合),缺少清晰文章定位;教育行思浅尝辄止(教学新经验早已有人提炼,改革新举措早有人深入研究,育人新思考早已成同行共识),缺少行业引领价值;文案写作随心所欲(冬写夏事不应时,课写人事少研究,评写时事无主张),缺少受众目标意识。因此,很多文采不错、案例典型的文章就耽误在“不对位、不对时、不对频”中。

既然存在这样的三大问题,那么我也有关于写作的三个回应。

1、敢写。我要追问的是你敢写中国故事吗?不因为我是一个小乡村学校的老师,不因为我是一个偏远地区的校长,就不敢写。中国故事就是由我们一件件小事小情组合起来的。那么,我敢写什么呢?我在中学时候就敢写论孔夫子及其儒家文化。如今,我在写评论时,也谈到这样的标题设计,教育实践的中国智慧。

我们把能看到能发现的基层经验,转化成中国当下的经验和智慧,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很显然有些经验就不一样了。所以敢写,就是要放大眼界与格局,用我们几千字的小文章,写出大情怀来。

2、会写。那么我想问的是,你能换个视角写人和事吗?为什么要换视角,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片面的理解和认知,所以换个视角写,我在中学时代也写过叫浅明日记,我把社会现象、家庭生活的观察(因为我们家养狗)变为一只狗的视角写出来。很显然,你要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种状态和视角观察当下的事情,一定就有不一样的发现。

那么现在的教育写作,我也写过师者黄大年。大家如果熟悉的话,作为一个科学家,黄大年教授既是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也是这个科学领域的大家,各类媒体都有报道,作为中国教师报或者作为教育专业媒体,怎么把视角转回到教育领域?能够给教师群体提供榜样价值,我用师者黄大年来定义他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师的。

比如说,在当下的疫情阶段,我也写过在这一刻中重建价值观。这也是放在今天大的实事背景下来审视教育教学,审视学校的德育。所以会写,强调的是放宽眼界与思路,要在大事件大背景下,写出小趋势或者写出专业的价值。这是我们写作过程中,我对此的第二个回应。

3、能写。我要追问的是,你会在阅读或者看电影之后写文章吗?很多人可能把单向的阅读就当作阅读,观影、看电视剧就当成简单的关注,但往往读写是一体的,以读可以促写,以写可以引读。读写结合,可能才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成就不一样的精彩,所以,在写的层面,我在中学阶段也写过《致玛格丽特》,大家应该知道玛格丽特是《茶花女》的主人公,语文课上。我们观赏了《茶花女》,然后我们自己又找了《茶花女》的小说,阅读之后,我就写了《致玛格丽特》和《致阿尔芒》的一组诗。这就是把感性的认知,把阅读观影的体验,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注入自己对事物对教育对客观世界的新的思考,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想要放达情怀和才艺,真正地让各种才艺组合起来,在旧事物旧现象或者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写出新的感悟,提出新的观点,这是很重要的几个写作取向。

第二个话题,基于个人成长谈一个人写作的进阶

大家一定觉得《中国教师报》的记者编辑们,应该是专业出身,应该是有不一样的优秀写作背景吧,但我想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谈,我想说,写作是我职业的敲门砖。我提炼了“三无”“三有”和“三得”。

“三无”:无、教育、中文学习背景,却做了教育记者。我没有教育和中文的学习背景。我是学农学的,很多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所以说,不是只有语文老师才能写好文章,不是我学过中文或我学过才能写好文章。大家了解我的背景后,应该有自信,可以比我写得更好,因为我们大家的实践,比我们媒体记者,更真实更有现场,每天发生的人和事更鲜活。

“三有”:有办报(刊)、投稿、记者经历,学生时代的兴趣决定了我的职业选择。学生时代我有办报办校报校刊的经历,我也有给各大媒体文学类杂志报纸投稿的经历,包括稿。在大学期间,我也有带领管理记者站学生记者的经历,这三个经历在学生时代是我的兴趣使然,而这兴趣决定了我的职业选择。

镜头前的老师们,特别是语文老师,在你的语文课上,在你的语文教学经历中,能够给多少孩子带来学习语文、阅读文学的真正兴趣,能够激发他们做这些事的是兴趣。在这里,我也感谢我曾经的语文老师,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班主任们。

其中,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两件事,第一件是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在初中要求写日记,我是坚持最好的一个,我们每天写日记,每周语文老师要整体收阅日记。每次阅完之后,我会发现,我的日记本上都有密密麻麻的红线,表示对我写作语言以及表达观点的认可,那时我在想,还会有老师的回应。

因为很多观察学校的事件以及探讨教育教学或学生生活的问题,老师也会做很有意思的回应,每次看到,我都特别兴奋,因为有这样的红笔的批阅以及后面的点评或补充。每天哪怕是熬夜,我都会坚持写。当然,大家都知道写日记是个人化的行为,我们把这个日记化成一种写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些心里话可以不说,但我们可以观察,在那时候因为天天要写日记,也就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事,观察身边的物,然后也会留心社会实践,然后做评论等等。我的语文老师在当地报纸上经常发杂文的,这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在高中,我的语文老师要求前后桌4个人合作写作文,从主题确定要文章框架设计,再到主笔写作、修改提高,4个人轮流“操作”,经历写作的全过程。我们写成的文章也曾在当地的文学期刊上发表过。

这样的语文教学经历,对我的帮助特别大,积淀了一些写作方法和能力,以及后来的一些技巧。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经常展评,挑选朗读最好的同学,把我们的优秀作文读出来,然后大家评。所以昨天我的同事褚清源在跟大家分享时,也谈到我们写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展示,发朋友圈。教室里当我们发不了朋友圈时,能不能在最大范围内做展示,只要征得作者同意,就可以做展示,因为展示互相评价能激发写作欲望,也能成就更好的写作。

这是“三无”和“三有”,那我还有“三得”,我总结了三句话,跟大家分享:

第一句,写起来比什么都重要。仅仅想写或觉得写是应该的,那么不动笔,永远没有进步。

第二句,坚持写才可能有成效。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是,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日记。尽管我没有保证每天必须都写,但我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到大学毕业。所以坚持才能有成效。

第三句,不读不写,越读越写。很多一线老师,包括发表文章比较多的和出书的作者,大家都有共同的感觉,写的时间长了,没有对世界深入地观察,没有通过阅读别人的作品激发自己的灵感,是很难持续写下去,持续写就必须持续读,所以读写是相依相存的关系。

这是关于我职业敲门砖的第一部分:“三无”“三有”和“三得”。

第二个话题,我职业的敲门砖是我的三个转型期,我觉得这个可以给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提供一个借鉴。

第一阶段是学生时代。今天听讲座的老师们也都特别迷惑,为什么我会用“三重门”作为今天交流的主题?我如果提到新概念作文,80后90后都特别熟悉亲切,我在学生时代,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而开篇谈到的三个中学时代的写作作品,就是我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写作,那时就是日常以日记的形式写的初稿。我的学生时代因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经历,有创办校刊校报的经历,也有大学的记者经历,这就是从学生作文到文学作品的进阶过程。即便我还没从学生转移到一个工作者身份,但新概念作文,实际上是把学校里的学生写作向真正的文学创作推了一大步——这可以对应写作新手;同时,这也是个人笔记变成公共事件,把个人的记录变成对社会的观察,这对应的群体,如学校校办的文秘等,这些负责学校宣传的教师,可能就是要把以前能写,但你是个人化的写作转向真正的公共的写作上来,这是需要一个转型的过程。

第二阶段是我的职业转型,刚才跟大家说了我是学农学的,从农学到没到传媒,然后再到教育传媒显然是需要有进阶的过程,我通过潘杰克这样的一个社会人物的写作,真正地走进杂志职业轨迹。可能大家不熟悉潘杰客,因为他不是教育领域的大家,但大家如果关注诗词——每日读诗,那是潘杰客回国之后在中国创办的一个媒体平台。在这种写作过程中,是从事件记录到人物传记的写作转型,这个转型,对应的如教育局、学校一些专门作为地方和国家媒体通讯员的人群,就是做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写作。

第三阶段,就是从社会媒体转型到真正的教育媒体,我的进阶是参与了北京市卓越名校长的系列访谈,通过校长的这个群体的写作,我开始真正观察和认识学校、认识管理、认识教育。因为这个原因,走到教育媒体来,而转型的价值是从人物这种典型或者说个体的典型,走向了真正的教育思考,而这样的转型可能对应的是目前我们大多数专业作者,或者说出了系列图书的一个专业作家。这是从最初的学生作文到社会写作,然后到专业写作的一个整体进阶,这样的进阶很重要。

在不同岗位上或说愿意写出不同文章的人,我们都要回顾审视,我有没有这样的境界或者这样的转型,没有进阶怎么办?我们就想着进阶,因为任何的写作的尝试都不会辜负自己,总会给自己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我跟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不同方式的写作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精彩!

第三个话题,基于观察和记录谈教师成长的“三重门”

我在想,如今我作为一个教育媒体从业者,需要写作,那写作是职业需要。对于我们老师来讲,写作是职业需要吗?很多人可能觉得不是,但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写作是好老师的必修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宣传语中,其中有三段话,给大家分享一下,有才华的老师,说得好话,读得好书,写得好文;有成就的老师,教得好课,育得好人,写得好文;有智慧的老师,行得深远,思得深刻,写得深长。

我没有才华没有成就,还没有智慧怎么办?不是的,通过写作可以实现才华的释放可以成就新的教育的价值,可以打造智慧型教师。所以我说,写作是好老师的必修课。当我们是一个普通教师,如何让写作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必修技能,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写时,教师只要努力,能超脱人群,成为专业写作的高手。每一位教师都有写出佳作的梦想,都有发表文章的需求。那么从今天开始拿起笔,学着写起来,写起来就需要跨越“三重门”,践行“五个一”。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三重门”中的第一组“三重门”,好老师需要跨越的“三重门”,我提出了“三个一”(一堂课,一篇文,一群人),即一个好老师,要上得好一堂课,要能够写得好一篇文,要能够育好一群人。好老师,授业重要,传道重要,铸魂育人也很重要。因此,好老师需要跨越这“三重门”,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会停留在写作或教学的初级阶段,写作仅仅是呈现教学的日常,那是不够的。一堂课是可以落实核心素养的。那么落实核心素养,怎么样用写作来呈现?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现在已经是一位化学特级教师了,他是深圳市新安中学的科研处主任兰建祥,我们的交流,也是基于一次投稿经历,兰老师当时给我们投来一组文章,是写化学课如何实现立德树人,如何实现思政课的教育价值。那么很多化学老师可能觉得,这有点过,化学课怎么也要谈思政价值。但兰老师不仅把它作为思政课的一种载体来呈现,而且做了深入思考,他的文章写的很长,将近8000字,但是,《中国教师报》版面需要,不可能发这么长的文章。我觉得他的这个思考和对于学科的建构很好,所以我提议,能不能把文章分解开,因为文章架构很好分解开,然后重新梳理出五个篇章,作为系列解读文章,做特级教师谈教学的写作专栏。这样可以把它的价值放得更大。

兰老师接纳了这样的建议,但他没按照我的建议做,到现在为止还没发成,但半年后,兰老师把他一篇8000字的文章改写成了20万字的一本书。

在PPT里头,大家能够看到,他的这本书是《知识教学的精神转向》。所以,一个老师,如何把一篇稿件印成一部书?如何用一个月写出十年功?兰老师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代表。对于我们大多数老师来讲,你如何上好学科课并不能决定我们能不能写出好文章。我们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去架构去理解我的一堂课的意义,用课堂教学来支撑教师的意义,然后架构一篇好文章,也可能架构一本好书。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上网查查,这个兰建祥老师的相关报道,他在学校受欢迎程度很高!

第二道门,我想说的是写好一篇文,某种程度上,尤其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讲,是传道的过程,文章是承载教育思想的。我又跟大家介绍一个人,我们很多朋友可能都熟悉,原来的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现在已经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常胜先生。常胜龙院长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就是几十年来坚持每日一博,博客开始之后,他一直坚持用博客来写作,这是非常厉害的!很多老师说,坚持不下去怎么办?但是从一个中学教师到校长再到局长到考试院长。应该说常院长不比我们任何一个一线老师事物少,但他每日一博,不仅坚持下来,而且过一段时间,会把自己的博文梳理出不同主题建构不同的组合,然后出书。比如说最新出版的《让教育更明亮》,比如《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给教师的五把钥匙》,这些书基本上都是每年的年度推荐100本教育读物里头的畅销书,所以常生龙院长是让阅读和写作、管理与研究融为一体,坚持每日一博实现思想传播的教育者,他用博客写作以及阅读的这种倡导也引发了当地流动流动图书的一个实践,也特别有意思,所以常胜龙院长的坚持告诉我们:写作的价值就是文以载道的坚持。

还有第三点,对于一个老师来讲,最重要的是育人。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性格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能够真正铸魂,能够成就担当使命时代新人的培育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说说刘悦老师。知道刘悦的老师相对少点,但她是一线老师里头的典型代表,是原来河北省天卉中学的一个班主任。后来到廊坊市长城小学做执行校长。刘悦的价值,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把个人书写和育人真正连接起来。所以,读过她的报道的,或者说大家可以上网查一查,《中国教师报》曾经用《你的未来谁负责》做标题,一个整版报道这位老师,他是“以文化人”的典型人物。

这些年,我在教育采访中,也遇到过很多班主任老师,他们喜欢用日记本、用交流本的形式,或者写信的形式给学生写留言,然后学生再回复,师生纸上交流,现在有博客,有微信等等线上交流。很多人也写了不少文章,而刘悦正是基于1对1的写作对话,让一个转入天卉中学的一个问题孩子在一年半时间内有了巨大的改变。不仅重新回到学习轨道上,对新陌生环境以及这样的老师有了认可,而且逐渐通过写作交流,当然前提是对于人的准确判断和观察,然后通过语言交流,不断打开孩子内心,走进内心,继而用好的价值观用优秀的案例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来引导孩子走上正规,来激励孩子不断学习,激励孩子助人为乐,走到学生的前端。一年半之后,这个孩子考上了他家乡一所高中,做了班长。

而这个孩子,很有意思的是,后来成为了我的大学师妹。后来,他在大学期间做了创业,应该说成就了自己一番事业,她心心念念的就是刘悦老师,她在开了8个店这样的创业的基础上,说愿意给刘悦老师免费送一个店。

刘悦老师是一个好老师,但他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所以店铺经营起来后又还回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始终记得,那一年半时间,一个老师因为写作的切入,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写重要吗?很重要。一个好老师,一个专家型教师,就是要跨越这写作“三重门”。通过课堂的实践通过育人的实践通过写作的实践,来成就一个专业的、有引领意义的、有示范作用的、一个大家爱戴的好老师!

虽然跨越这“三重门”很难,但做起来才有可能成功。不做,只是想着难,肯定就会一直难下去,我们就无法达到那个境界。

关于教师成长,跨越好老师有这样的“三重门”。而成长,我也想说有“三重门”。有三句话定义着“三重门”,我们把这种成长定义成我们自己心中的某种成功。我认为,如果能够做出行业的首创价值,算是一种成功,能够把专业做到极致,是一种成功,能够通过基于自己的实践,然后探索出某一个群体的成长或者发展的新路径,也是一种成功。

在教育教学事业上,已经有相当的江湖地位的老师们,再想想,我在哪个层面做出了这样的成果?有没有享受到这样的成功?如果没有,是为什么?

在之前,我举的三个案例中,很显然有人就是在开创行业里头的先锋,有人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有的人是探索出一种成长的路径,这是特别重要的三个成长的“三重门”。

关于成长的“三重门”,还有几组“三”和大家分享。第一个“三”,认识自己,认识职业,认识世界。认识的“三重门”也很重要,认识自己是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路,比如说,我和我的同事们之间,有的人擅长写评论,有的人擅长写故事,有的人擅长写人物,因为认识清楚自己的擅长,所以在擅长的领域找到更好的典型,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才能成就自己职业更高度的发展。那么认识自己就是要看清楚自己的优势,从内向外,打通读写的障碍。

第二个、认识职业。因为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和思考教育的根性问题,只有看准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学的终极去向,挖出根性问题,才能把本质搞清楚。通过这样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发展路径或研究路径,

第三个、认识人生认识世界。我们教育人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群体,我们每天都有日常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游历成长,所以,认识世界,是要找到万事万物的核心问题,要看清楚事物的价值,然后在价值点上开拓思维,拓展观察视野。

那么三个认识清楚了,我们在职业进阶上或说在写作境界上,就可能更快更早地进阶提升。

第二组“三重门”是三组词,实践与反思,阅读与写作,交流与展示。为什么要实践要反思?每天在课堂上就是在实践,我们在课后做教学反思就是在反思。但为什么很多人的课堂成果,反思文章,无法真正地发表出来呢?在于我们还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头,站在自己的一节课里头去思考问题,我们缺乏对这事件方向的把握,所以找到方向是这个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做起来行动起来,才是最美的语言,只有行动才可能找准方向,才可能在调整中确立方向。

第二、阅读与写作。之前我们也谈过书写是至高的智慧,但坚持非常重要,而阅读是促进和支持写作的一个有效手段。所以阅读与写作是成长的梯子。

第三、交流与展示。昨天大家记忆特别深刻的就是展示,发朋友圈,我们的写作,除私密性日记型写作外,都需要有展示和交流。否则,我们可能越写越没兴趣,越写越会走进自己的思维怪圈,所以,通过交流展示,实现互动,就能达到升级,而互动,一方面,在自己的群体内互动,还有我们广大的教师和通过中国教师报在内的媒体平台的教育工作者的互动交流。包括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文章,这就是展示。因为我们所发表的文章,大家都会看到,和自己原文写作投出去的那个文章有差别,有很大差别,甚至天翻地覆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文章的价值,重新审视写作的意义,而这就是交流,就是展示,就是平台决定了我们展示的效力和意义。

所以,我们喜欢向更高平台推广推销自己的文章,就需要在更高平台上,更广阔的视野中思考自己写作的问题和研究的话题。

第四个话题,基于文章架构谈教育写作的“三重门”

谈完了教师成长的三个“三重门”,接下来进入到直播的下半场,说教师写作的“三重门”。上面说的,似乎不是说写作,但认清楚自己、认清教育、认清世界很重要,认清楚每一个职业工作者的成长进阶,也很重要。认识清楚这些,我们再坐下来写作,就知道如何谋篇布局,知道怎样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写作的“三重门”,我想也有几个“三”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三”,我想用三个字,高深美。

高在格局。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往往高在格局,因为文章背后是人的思想、人的眼界、人的境界,人对事物的判断,人对未来的展望以及这个人所呈现出来的或者所创造的价值和精神,所以这种文章格局比较大。写出来的文章,我们常常会说高。

深在思想。在专业写作过程中。往往要强调思想性。思想性,体现在文章中就是它所呈现出来的人格品质所印证出来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以及辩证思考的意义以及所呈现出来的事例或者案例的价值。能够向纵深的方向去研究和思考问题,才能够在文章中写作过程中真正触摸到专业或触摸到学科深处,才能写出具有思想性、有引领价值的文章。

美在人性。当我们撇开文章背后的人的格局,撇开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思想的时候,仅仅靠看表面文字,我们也能发现文章是分等次的。好等次一定呈现出美的语言、美的价值、美的人性。当然也有个体的思维所呈现的故事意义,然后故事背后的人的价值等等。美在人性,是通过故事通过文字把最美好的人性,把人性价值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那些事物讲给大家听,这样的文章也是好文章。所以,我们写文章不妨回头再看,写完后再审视,我有没有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小视角、小课堂,建构一个更高的格局来审视这件事,我们有没有触摸到学科,触摸到教育更深层次的问题,然后用我所经历的这件事情做案例,来支撑我更深入的思考。我有没有用更好的语言、更美的文字呈现出更好的故事,展示故事中故事背后那些美好的人性价值。

关于教育写作的第二个“三”,我想有三句话,我们写文章无非有三个判断:追求一种人生境界(主题立意),研判一种教育思想(观点价值),展示一种个体方案(语言故事)。

写作是追求一种人生境界。当我们追求某种人生境界的写作时,你的主题立意就很重要,你是真的只写自己的小事小情写自己的小资情调吗?显然这样有可能只能在自己的专栏自己的圈子里头发表,不可能在更高层面上来展示,所以,即便是写自己经历的事情,也能够呈现出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然后在立意上下功夫,立意对了立意高了,这文章就不会太差。

写作是研判一种教育思想。因为教育媒体,我们会遇到最多的可能,尤其是管理者,今天的网络前端有很多教育局、学校校长,老师们、管理者大部分都会呈现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审视自己所提出来的观点是否正确,观点是否在同类或同一平台上有价值有新意。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可能觉得,我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观点挺好,就是自己提出来的想法,可我们囿于我们自己的眼界和阅读范围,受这个层面限制,可能无法了解更多同行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所以研判一种教育思想,就是要把我们自己提出来的教育主张,教育方法论,放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跟大家一块交流,看看我提出来的是不是在同行基础之上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观点。

写作是展示一种个体方案。学校的经验、自己课堂的实践等等都在呈现,都是一种实践性的个体化的方案。这种方案,强调语言故事以及经验本身的意义。因为它是个体的,所以我们更要强调个体特色,更要强调过程、语言和故事的那个承载。

第三个教育写作的“三”是三组词,即文章的标题、结构和思想。

很显然,我们写文章,尤其是作为编辑记者,每天遇到这样的那么多的投稿怎么办?第一眼,能不能让一个好标题打你的眼?一般情况下,三秒决定一篇文章的存活,那就是好标题,所以好标题可以亮人眼睛,也是文章的眼睛,眼睛会说话,能不能说出一声一句我们编辑记者爱听的话很重要,所以拟好一个标题十分重要。第二个是好身段,我把它定义为结构,写文章需要有好的结构,当然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结构的设计,后面在案例中,我再分享。第三个,好思想。一篇文章要承载自己的一种主张,一种思想。用好的故事呈现美丽心灵。

第四个教育写作的“三”也是“三个一”:一个好标题(新主题),一段好故事(新观点),一种好文采(新语言),这也是判断或呈现一篇好文章的要素。

为什么我重复说标题?实际上,即便是有些好标题,我们也不一定会用,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已经用过类似的好标题,所以在标题的设计上,我们还要有新意,能够提出新主题、新主张。

好故事自然要呈现出不同别人的有价值的故事,故事中有新的观点和教育意义,而好文采就是写作的基本功了,那就是要用语言文字来呈现。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案例。刚才提到的黄大年事迹的报道,《中国教师报》和中央各个层级媒体一块做联合采访、写作。作为《中国教师报》的代表之一的我去做了这样的一次“特殊”采访,采访后,我们写了长篇通讯,并且配发了评论。在这个过程中,我想说的是要,找到一种教育的视角,然后呈现一个师者的价值。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选择了《师者黄大年》作为标题,而在文章架构过程中,我们用了几个比较长的句子来聚焦他的典型价值,或者说他的典范意义。

这中间三部分的段落标题是这样的,第一部分的标题是“科学研究中容不得一刻懈怠,他是领跑的‘科研疯子’”,第二部分的标题是“教学管理上来不得半点虚假,他要做学生的引路人”,第三部分的标题是“团队发展中来不得一点私心,他在建‘跨界’的国家队”。三大部分呈现了他作为专业领域的高手的研究者形象。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我们配发了评论,黄大年是重新定义了新时期的师道,所以基于他的事迹,基于他的经历和典型意义,我总结出新的四大价值,即师者,梦想的启发人;师者,价值的引领人;师者,专业的示范人;师者,品质的生活人。正好对应他在工作在育人在专业发展以及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的四个形象。这就是把大众形象,用专业的视角写出专业的味道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节点。

第五个教育写作的“三”是“三眼”架构好文章。熟悉《中国教师报》的人都知道,我们在推广过程中,常常强调课堂观察的“三只眼”,我把它引用到观察或说架构文章的视角上,就是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就是第一眼、第二眼、第三眼。所以,当我们俯瞰整篇文章时,是一个视角,而我们写作初,我们就要做系统建构,选方向,定主题的框架,把写文章的出发点初心以及文章要达到的立意,首先架构好。确定一篇高立意的文章,才是写作的第一眼架构。那第二眼就是平视,这个过程的架构,我想是多维展示,既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展示或解读我的主题、我的立意、我的核心思想。而且这过程中需要丰满她的血肉,需要有典型的案例来做支撑,需要有典型的人物来做验证。第三眼是仰视,这个过程中,我想看文章就是需要深入下去,建构文章也需要更多细腻表达,即要精细化要呈现实生活,要有真感情,把细节做到位,把语言写到位,把常规的生活化的事件写出感人的、动人的、美丽的那个层次,就是特别好的第三个层级的架构。

说到这里,“三眼”架构,因为时间关系不再做更多的详细的分解。

第五部分,基于教师成长谈“五个一”的工程建设。

前面讲完了3点,接下来呢,我想写文章有了“三重门”之后,对于教师成长,一线教师的写作实践能有怎样的建议呢?在这里,我给大家构建了五个一工程,大家不妨来琢磨一下,这五个工程是不是和我们的日常工作实践紧密相连。即“一课一模型,一生一故事,一班一世界,一书一经典,一师一案例”,这“五个一”工程,呈现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五种样态。

一课一模型,每一个老师都生在课堂上,都是通过课堂来承载自己的教育价值、教育理念,所以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教育实践,实现课例写作,既把我们的课堂成果呈现出来。、把我们的课堂思考呈现出来,然后把我们的课堂教学经验,通过建模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样是教数学的,那么我们教四则混合运算,教函数等等不同类型的课,能不能有一种模式,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很显然,如果我们是中学老师,基于某一个学科的不同的类型的阶段,然后把它总结提炼。每一个类型,做一个典型的课堂模型。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新课复习课作文课,比如说实践课,实验课,等等。不同课型也可以建模,通过建模,帮助我们重新思考教学的价值,帮助我们来提炼总结,促进我们来审视学科的育人意义。所以,一课一模型,一个类型成就一种模式。我们愿不愿意,能不能行,当我们教完了中学三年后,能不能拿出自己的十节精品课呈现不同组合、不同模块的十种教学方法。

一生一故事,强调的是师生的交往及人物写作,每天每周每月,能不能观察和记录我跟孩子的交往,我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我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特殊事情,如果我们初中三年,能够观察5个孩子,然后把不同发展阶段、处于不同情境下的故事,记录下来,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记录下来。如,一个孩子有关于同学交际,关于学业学习,关于文体艺等社会参与,还包括社会公益等等。不同层面的事情,内向的外向的,那种调皮捣蛋的,那些特别内秀的等等不同个性的孩子,在遇到同一类型事件时是如何做的,我是如何处理的,每处理类似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经验,能不能把这些故事,这些经验组合起来写出来。一生一故事,一件事可以一故事,那么教学叙事、教育叙事,或者说一个学生的观察者研究者就在这个过程中建构起来了。

一班一故事,我们不管班级管理还是学校管理,都涉及到管理的问题,都涉及到组织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写事件,学校的,年级的,班级的,以事件类型的观察写作为主,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校园里,故事真是五花八门,而故事永远也写不完,当我们学会记录故事时,我们每一个老师就变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会讲学生故事就会讲中国学生的故事,就是会讲中国故事。

所以学会把班级把学校的故事讲出来,写下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工程。

一书一经典,所有的写作和阅读相关,我们要输出,所以我们就要写作,能不能把阅读和写作连起来,能不能通过阅读去写读后感、去写再创作,然后写评论。这样的写作是帮助我们更宽泛、更理性、更思辨地去写作、去实践,这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写作。所以,我们读100本书,同样可以写100篇文章。

一师一案例,这强调的是反思,那很大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基于经验来写作,这个时候,我们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学校外,不管是我们看到的还是做过的,通过我重新梳理,通过我们的案例比较,通过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的交流,然后找到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教育价值,找到培养学生的那些新的路径方法,然后通过反思,来成就经验,通过这个案例来实现这个典型的写作。

这是关于教师成长的“五个一”,我个人的也有“五个一”,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我平常写作,是用印象笔记。我给自己笔记分类,第一类是“读·行·记”,以阅读行走的散记为主;第二类是“世说新语”,以教育实事、教育实践和实事评论为主;第三个是“世文访学”,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到学校走访,还通过观察记录,然后呈现学校的某个点或记录自己在学校的种种见闻;第四个是“世文探会”,因为我们参加的各种会议活动会比较多,所以会议活动的传真,我叫世文探会;还有一种是“诗词散记”,因为我自己也写一点格律诗或者现代诗,尽管现在写的比较少,但也经常会写,把这种新旧体诗词的写作,我也把它做了一个组合,我用五个不同的组合来记录整理我个人的写作经历和写作成长。

“五个一”对应教师成长的“五个一”。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微写作”。如果我们觉得写作难,如果我们想写,但不知道怎么写,不妨从一句话开始。老师每天给孩子一句寄语,校长每天给老师们一句,局长不妨每天给校长们一句。最初我们可能说不出有哲理的话,怎么办?我们可以读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读陶行知,用专家的教育家的语言寄语学生寄语老师寄语校长。我们开始仿写,写出自己的有哲理的话,寄语学生,寄语老师。

第三阶段,我们要跳开专家的、仿写的限制,要用自己真正的语言写出自己对于学生对教师对校长的期待,写出自己对于教育的思考,基于自己对于人生的一种寄望,每天一句话,不难吧,关键是坚持,如果你能坚持365天,一年下来就是给孩子的365个祝福,就是给校长老师的365条建议。

如果再提高一点要求,我们不仅要寄语要在学校的,班级里头的,最公开的,最显性的场合,我们还要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出来。我们如果要再发再做解读,就要围绕你的核心观点,围绕这一句写出三五百字的解读来。那么每一天有三五百字的解读跟着,一年就是十多万字。

写就真的觉得不难了,所以最重要的是从今天写起来,写着写着就会写了,写着写着就不难了,写着写着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写作达人,都可以写出自己的专属著作,所以,写起来吧,老师们!

期待大家能够有这样的“五个一”,“日行五一”,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教育人生。所以文如人生,美在德行,因为我们做得好,才可能写出更美的文章。

最后送大家三句话,愿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成长的记录者,不断地传播正能量;愿大家都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发现人生的美好;愿大家都能做一个人生的规划师,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而这个规划,就是从今天开始写起来!

今天晚上的直播,就到这里。作为《中国教师报》的一员,如果大家有所收益,我跟大家分享的能够激发大家的一点写作的欲望,不妨写起来,不妨给《中国教师报》投稿。最后,我把《中国教师报》各个周刊版面的投稿邮箱也发布给大家。谢谢大家的聆听,再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