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孔子曾经热情地赞扬颜回:“贤哉回也 一箪食 一

2020-11-04 07:45:02
相关推荐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2015.11

1.D 2.BA 祸起萧墙C. 语焉不详D.安之若素

3.BA 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B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目的相反”错,只是不统一。C 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D 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4.BA.接受大家批评和道歉,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并诚恳道歉。C.语序不当,应该改为:开发、经营;D.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5.CA. 无与士耽耽乐,欢爱;B.委:托身;D.加:更加 6.A. 7. D

8.D.致仕:辞去官职

9. B以:介词,把。A.“且”副词,将要/连词,并且;C “于”介词,在/介词,比;D“而”连词,才/连词,却

10.D.“对亲兄弟也不随意提拔的高尚品德”无此内容。

11.1有百姓愿意出利息借钱,官府劝告富裕人家尽量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替债主出面责令借贷人偿还。“纵予之”“待熟”“责其偿”各1分

2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蚤”“惫”“躬亲”各1分

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孝悌”、句式各1分

12.11以声写静。1分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有声,写出了夜晚的寂静。1分表现了诗人生活的清净与孤独。1分

2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似是“不怨”,实则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含有“怨”意。1分“不怨”:“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在长久被仕途所累之后,脱离了官场纷争,有了隐居田园的机会,似乎“不怨”。2分“怨”意:“南夷谪”怨的是长久为官辛劳,换来的却是偏远之地的贬谪; “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2分

13.1乘彼垝垣2风急天高猿啸哀3恐年岁之不吾与4砯崖转石万壑雷5别有幽愁暗恨生6只是当时已惘然7朝搴阰之木兰兮8不患寡而患不均9灼灼其华。10来者犹可追

14.1补出河南兵乘卧铺的原因,使文章情节具有合理性和严密性;2侧面表现河南兵孝顺淳朴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3战友们来看热闹,反映当时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现状,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较为普遍;⑷战友之间的爽直戏谑与姑娘的封闭冷淡形成对照,表现卧铺车厢内的不够和谐的氛围,引发读者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5.1双关。表层是写女子早上起来还没梳洗,外在形象不够美观;深层流露出对姑娘自我封闭、拒绝善意的否定和批评。3分。

2白描。暗示出姑娘心理状态的微妙转变,由排斥拒绝变为接纳相容;描写中流露出消除隔膜后的人性相通之美,表达作者对于姑娘转变的肯定。3分

16.①“卧铺”是人物活动的唯一场景,有利于小说情节的展开较为紧凑,不分散。 ②“卧铺”有利于将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的各色人物置于其中,有利于展现人与人的交流与冲突,不同人格的映衬与对比。③“卧铺”像一个微缩的小社会,有利于展现世俗风情,社会风貌;④“卧铺”也隐喻一个承载着你我他、飞速向前发展的、代表更高生活水平的“时空阶段”,揭示出以河南兵为代表的“传统美德”与以姑娘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是否可以友好相处,携手并进的大问题。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

17.先写律诗中的对句使印象传达的感觉与情感得以固定本质化,变成生命主体;2分然后写诗人借助创造性的意象使他的特殊情感本质化、本体化;2分最后,对句组成的意象最能表达中国人的“情感本体世界”因此,律诗是中国抒情传统的典型形式是抒情文学的美典2分

18.第一段中将七绝表现“一时的感官印象”与对句对感觉和感情的固定对比,突出对句的作用2分。第二段举七绝的例子来说明七言诗富于流动性,容易助长感官式的印象感觉主义,而对句可避免这一倾向。2分

19. 创造性不是写实,而是用心去“造景象”,使这些景象真切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世界。2分《锦瑟》中间两联“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意境均非写实,而是运用联想与想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来传达作者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使作者的情感本质化、本体化。3分

[参考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出任为越州知州。在百姓未遭饥荒之前,就下文书询问下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自己有粮食活命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沟渠堤防一类修建工程可以雇用民工修筑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僧人道士以及士人吃不完的余粮记录于簿籍的,有多少实存?让各县写下来呈文上报,来周密地作好救灾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报告,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所缴纳的以及僧人道士士人吃不完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救灾费用。使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而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家外流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不再任职而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而让他们帮助发粮。对于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供应。对于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赵公又调出官府库存的粮食,共五万二千余石,用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那样方便。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使用人工三万八千,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出利息借钱的老百姓,官府劝告富裕人家尽量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为债主出面责令借贷人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赵公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招募两位僧人,把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委托给他们,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病人死了,就让他们在所在地随时收埋。

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才停结束。有不合公文规定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的对救灾有便利的,就立即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而死;即使死了,能够不致无人收敛埋葬,都是赵公的功劳。

当时旱灾瘟疫覆盖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从来没有比这次大的。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其治下百姓特别感觉有了依靠和归宿。赵公用来筹划安顿民众的事,哪个先哪个后以及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在这方方面面之间,曲折周到细致详尽,没有不完备的。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防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的措施,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那些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顷刻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吗?

赵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赠太子少保衔辞官归隐,住在衢州。他在朝廷直道而行,以及自身慈祥和蔼、平易近人的事迹,这里就不再记录。记载他可以效法的救灾措施,把这写成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试卷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孔子曾经热情地赞扬颜回:“贤哉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对学习 真可谓是“深入灵魂的热爱”。其实 不只是学习 养花种草 操琴品茶 习字读书 旅行写作……工作与生活中亦不乏这种“深入灵魂的热爱”。 请以“论‘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 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命题:吴高扬——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教师资格证作文评分标准 节约时间的作文 我会洗衣服的作文 选择坚强作文450字 美丽的夏天作文 作文我惹祸了 怕黑的作文 如何写好想象作文 人生的经历作文 把握现在作文400字 作文标题怎么写 窗外的树作文 三年级有趣的发现作文 关于枫叶的作文 我的梦作文600字 茶杯犬的作文 描写同学的英语作文 补作业作文 永城日月湖作文 竞选班长的作文300字 清明节的作文450字 有关自强的作文素材 作文我最敬爱的人 温暖的时刻作文700字 隐贤山庄一日游作文 介绍泰安的英语作文 家乡的初冬作文 关心爸爸妈妈的作文 桂花树作文 军训感悟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