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教30年的语文高级教师说:写实的作文里来点虚 从容绘出点睛之笔

2020-11-04 11:55:02
相关推荐

原标题:从教30年的语文高级教师说:写实的作文里来点虚,从容绘出点睛之笔

编者按:李老师是我朋友的爸爸,也是一名从教30年的语文高级教师。本文是李老师的一篇教学随笔,虽然胖宝还是一个幼儿园宝宝,我也暂时还没有辅导作文的压力,但我读完觉得深受启发—— 这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同时也是一个作品赏析的角度,尤其对于我们陪孩子品读古诗古文作品,非常有帮助。

在征得李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和更多的家长分享本文。

从一位家长的困惑说起

1

昨天,我收到一位家长的邮件,是他孩子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给妈妈画张像》。文章是这样写的:

我的妈妈中等身材,一米六零,快四十岁了,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喜欢穿一种颜色的裙子,要么是一身黑,要么是一身白,特别有古典淑女的气质。她长着一个椭圆形的脑袋,留着一头乌黑乌黑的披肩发,风一吹,飘飘洒洒的,走路都带着风呢。她的脸蛋挺白,但是眼睛却不大,细密密就两条缝,可是她喜欢笑,性格可好了,一般不发火。她鼻子挺好看的,直溜溜得像山川一样棱整,嘴巴小巧玲珑,能说会道的,说话的声音可甜蜜可好听了。我喜欢我妈妈。

家长觉得孩子写得还挺好啊,可是没想到,这篇文章被老师打回来了。

大家看看,这篇作文问题在哪儿?

应该说,从叙述层面来讲,构思和角度还是不错的,把人物的特征都抓住了,可是写得太实了,缺少对文字的修饰,缺了一些想象力。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种写作方法: 会写实,还要会玩虚。只有虚实结合,文章才会生动、精彩,才能更好地表达主题。

古人怎么把虚实结合玩出花?

2

我们说的虚,是文字的虚,而不是情感的虚。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古诗词中,就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说诗仙李白,为什么称之为仙,就是因为他笔下常有一种虚无缥缈却气势磅礴的力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就是虚写,用夸张之笔写黄河的滔滔奔流。那黄河之水到底是从哪儿来呢?是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来的,如果李白的诗只写实,那就成了“黄河之水青海来”,或者写成“黄河之水巴颜喀拉山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他就不是李白了。

再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的烟霞,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望着瀑布像白色绸缎一般挂在山川之间,这里用的是比喻,只是这气势的第一层;接着说“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直下的水有多长啊,三千尺,这三在文言中可是个大概念,好几千尺,好几万尺那都说不定,就这样倾泻而下,滔滔不绝,溅起千星万点飞流,形成千尺万丈白绫瀑幕,这已经是极度的夸张了。就这,在李白眼里,还不是庐山瀑布气势的最高层,请看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眼前的庐山瀑布,那是从九天银河一直散落到人间的啊!九天在哪儿?天际的最高处,银河在哪儿?九天之上的一条仙人河,只有神仙才去得了,你看,这瀑布它得多长多壮观。

这需要何等的想象,何等的心理张扬,才能写出这样有气势的千古绝句。所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想象,如果没有这些虚实结合的手法,我们也就读不出李白独有的豪情。余光中这样赞过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不论是写诗,还是写文章,写实是前提,是基础,而写虚是对实的一种美丽润色,更是一种必要的丰富和修饰。可以这样说, 凡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鼻子能闻到的、舌头能尝到的,皮肤能感触到的,这就是实;如果用到比喻、比拟、夸张、想象这些修辞手法去写我们心理感受的,这就是所谓“虚写”了,是我们内心所感所悟的一种丰富的联想。

没有修饰,就没有文学语言。会写实,也会玩虚,真的应该把这句话,变成我们的一种写作习惯。以实实在在的生活为基础,以我们心中的虚幻想象做补充,只有这样做,我们的文章才会生动,才会有文采。

孩子太实在的文章可以怎么改?

3

再回到前面说的那个孩子的作文,《我给妈妈画张像》,说妈妈“中等身材,一米六零,快四十岁了”这都是实写,“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喜欢穿一种颜色的裙子,要么一身黑,要么一身白”也是实写,以至于后面那些话,统统都是实,几乎没有一处是虚写的。如果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改改,可以这么写:

瞧啊,那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古典淑女,增一分则太高,减一分则太短。一袭长裙是她的招牌,黑就黑它个高贵夫人,白就白它个仙女飘飘。

妈妈的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一卷素帛。一张嫩白的瓜子脸,总能让我想起去壳的芍药,那一头乌黑乌黑的披肩发,飘飘洒洒,好像走路都带着风呢。妈妈的眼睛不是很大,但是她特别喜欢笑,一笑起来,那双眼睛就仿佛杨柳依依,两道弯弯,妩媚到不行。

尤其是妈妈说话的声音,可甜美了,我一直怀疑,妈妈的嗓子眼里有一种像蜜糖一样的润滑物,经过那里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经过甜蜜润色的。

不能不说的是妈妈的鼻子,挺拔高耸,直溜溜得像山川一样。妈妈还喜欢文学,当然知道“文如看山不喜平”的道理,让人打眼一看,她本人就是一篇好文章。

大家看,这些文字,其实都是在孩子那篇文章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想象而已。 虚写的妙处就是能给人无穷的想象力。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写“冬日的阳光”,如果写实,那可能就是一句话,冬日里太阳,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但是我们展开想象,用上虚笔,虚实结合,可能就变成如下的文字了:

我喜欢某个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如同一张温柔的梦纱,包裹住我的全身。我闭上眼睛,将身体肆意舒展,让冬日的暖阳,轻轻触碰我全身的每一处肌肤,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甜蜜蜜的味道,如同投入妈妈的怀抱一般,温馨和甜蜜包裹着我,让人幸福得不愿意醒来。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去用实笔写还算容易。但是用耳朵听到的声音,可怎么写啊?除了一些拟声词,还有什么呢?比如我们表现一首歌好听,除了用“太好听了”,除了“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你还能用什么词汇表现呢?也没有镜头了,也没有画面了,怎么办呢?只有虚笔,只有去展开想象。

《老残游记》里写明湖居听书一段,“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开始并不甚大,只觉得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个个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不舒坦。”这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听到的感受,用触觉用味觉来表达。

再听下面这几句,“唱了十多句之后,她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宛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峭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这声音又变成视觉了,而且是一层一层的,用登山的情形来表现声音的陡峭,真是太绝了。

清朝的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更加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因此要虚实结合。”因此,要虚实结合,才会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作者简介

李老师,作家协会会员,青少年研究会会员,语文高级教师。著有长篇小说《爱字的结构》《我淘,我正年少》等,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百万余字,专注于作文的研究与教学。

如果你喜欢本文,你可能还喜欢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 一年级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 努力奋斗的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题目 长城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描写雪景的作文 过新年的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600字 写事作文300字 打屁股的作文 父爱作文 初中作文600字 家乡风俗的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 作文纸条 暑假趣事作文 勇气作文 300作文免费可抄 作文400字优秀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