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女生剪长发作文800

2020-11-04 15:25:01
相关推荐

篇一:作文外貌描写头发 阳光透过树隙照射下来,她那比丝更细更软的淡黄色的头发,像黄金一般闪耀。 这是一头乌黑浓厚的长发,像黑色的瀑布从头顶倾泻而下,它不柔软、妩媚,但健美、洒脱,有一种极朴素而自然的魅力。 6.她坐在树旁,那头披肩的长发与地上的落叶相融,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8.她的头发,又乱又脏,头上的发箍就像战败的士兵一样,趴在头发上,一点形象也没有。 9.在刺眼的白光下,几缕青丝映入前,还有的藏在稀疏的灰发下,让人不禁感到沧桑! 17.阳光下,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似有了生命一般。 20.早起,我的头发如马蜂窝一般盘踞在头顶,洋洋得意地炫耀着自己的地盘。 23.他的头发像杂草般凌乱,又如深秋的杂草般枯黄,像是早已在人间饱经沧桑。 24.他有一头雪一般的银发,远远望去像是皑皑的积雪覆盖住了山坡。 独这个乞讨者,头发凌乱蓬松,藏污纳垢,像是不属于这个城市似的、 27.那妇女灰黄的头发,如同山间树林中散乱不堪的枯叶,死寂无声、 29.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自然地垂下,就像黑色的绸缎一样润滑柔软。 30.她的脸满目疮痍,头上已生缕缕白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几缕银丝显得格外耀眼。 31.阳光洒下,她那乌黑的长发笼罩了一层薄薄的光辉,与春天的垂柳一起在微风的吹拂下飘扬。 32.夕阳下,那完全花白的头发仿佛镀上了一条金边,雅典而不失高贵。 长发长发是隐藏了多少女儿家的情愫? 出家的人剔去三千烦恼丝,常伴清灯古佛。伤心的人剪掉头发,开始新的生活。那歌说: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他们说,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好些朋友说我的头发长了。是啊,三年了,比当时是长了许多的。当初是为谁留的长发,现在想成为谁的新娘?船渡不到我对 岸的幸福,深潭我还是得淌水涉过。我不需要船把我载到对岸, 只想前行的这一路有人陪伴。许多叫做曾经的某某,曾经从我的 全世界路过,他们有的主动抛出了带刺的橄榄枝,有的善意微笑 冲我挥了挥手,有的抬起骄傲的头颅踏碎着我目光离开。最终却 都没有陪我走到对岸的勇气,我也没有。幸好在被人歌颂又歌颂 的青春里,我不悲不喜的,走过。没有女主角的遍体鳞伤,没有 小配角的黯然惆怅。 小明说,幸福不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抹杀上,再多可悲再遗憾,也不要刻意而为的遗忘。所以当我看到长发披肩时,还是会想起, 已经走过了的他们,正在走的他。但最常想的,是可以梳出很多 美丽的发髻,为自己绽放。就像每天吃颗糖一样,无关思绪,只 为开心。 篇三:习惯8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习惯800字作文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凡成功者大都将一些良好的品质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鲁迅先生小时候,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要求自己 凡事早做,抓紧时间。这样长时间坚持,就成为习惯了。 我国著名的物候学家竺可桢在北京工作时,他每天清晨总是到北海公园散步,仔细观察花开花落,动物的活动迁徙等,并作了 大量的笔记,为物候学的研究积累下大量的篇二:关于习惯话题 的高中作文700 关于习惯话题的高中作文700 习惯之后要有对人生经历的感悟,正如苏子游玩赤壁之后所说的“物与吾皆无尽也”的豁达 感慨。 习惯,按达尔文的话说就是适应,习惯之后便是生存。当 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隐居我是很不赞同的。他先争着 做官,说明他已经适应了当时的时局,习惯之后又放弃了,只可 谓“只增笑耳”。他完全可以不送礼但仍为百姓办事,没准天天有 酒喝还落个清官的美名。即使他被人排挤,他也可以做点别的营 生,也不至于后来的那份凄苦。习惯之后,我们更懂得生存,而 不是一味地逃避。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正是这份信念让拿破仑一步步地走向权力的颠峰。人生就如从平地到山坡,平转自: wWw.bdFqy.com 文摘:女生剪长发作文800地走得很 顺,但上了山坡就要慢慢习惯,有的人虽然习惯了但却满足于现 状在半山腰停留,而有的人却一步步向上爬,凭借着之前的经验 到达了人生的顶峰。 现在,我们即将高考。班级里的竞争、排名的压力、父母老师的期待已经让我们习惯了。但是有的人却已经对这些麻木了,他 们的习惯说白了是对落后现状的漠视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漠不关 心。一切的压力全都变成了“最后的疯狂”的动力。但我说:”卷 土重来未可知”。许许多多聪明的少年因为平日的不努力,成绩不 稳定而不为老师理解甚至自暴自弃。但既然习惯了,既然没有重 的心理压力了,为什么不就此奋起呢?反观另一些同学却是越战 越勇,他们不仅习惯了学习的潮流,而且站到了风尖浪口,引领 着学业的进行。 习惯之后,我们杜绝回避,杜绝平庸,因为谁也不是天生的胜者,谁也没有权利轻视你的强大。虽然离高考时日不多,但是你 未必输在能动,兴许只是基础不够坚固,兴许只是心态不够沉稳。 当你抛开一切杂念,勇往向前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比你刻苦的人 被你甩在身后,许多安于现状的人于是渐行渐远,而那曾经让你 看不见摸不着犹如水中月镜中花的成功也变得清晰可见了。 习惯了是可喜的,但重要的是习惯之后你干了什么?如果我是充满潜力的你,我会说一句:“鹿死谁手还未知呢?”然后笑应高 立即会想到“饭前便后要洗手”这类人人皆知的习惯,他们并不了解习惯的真正含义。习惯是指人们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动作的 行为方式。叶圣陶先生说过:“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 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习惯是要分好坏的,坏的习惯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的两种。包括一 切的不好习惯在内,我们应该坚决地加以唾弃。 然而,凡事都是说着比做着容易。高尔基曾经谈到:“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我们总说要改掉坏习惯又 没有恒心,习惯不是一会儿就有的,也得逐渐样成。在没有养成 的时候多少是需要用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 是我们同学的难处了——没有毅力给自己长期施加一种强制力。 然而坏习惯是不需要这种强制力的,所以养成一种坏习惯比养成 一种好习惯容易得多。 但是如果我们有毅力,有恒心,时时警觉,时时克制自己。时间久了,习惯一经养成就会自然而然的沿袭下去,这便是“习惯 成自然”了。不用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的做去,这就养成 了终生受用的好习惯了。 一但我们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不益于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的顺利完成,不益于社会影响。对我们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相反地, 我们会终生受用于我们所养成的好习惯,就有助于我们的学习的 进步,身心的健康,对我们是有所裨益的。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伴随他一生,而一个好的习惯又是一副良药,能医好我们身上 很多毛病。养成好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成功打 下坚定的基石。 小时候,妈妈每天在床前为我讲儿童读物,长大 后,我自己阅读各类书籍。一步,一步,留下了书伴随我的脚印。 细细回想,现在我走过的成长历程,都没有离开这位“好朋友” 呢!书,可谓是在我人生的旅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六岁那年,我迈进了小学校门,开始接触更多的知识。只要有时间我就看书,慢慢地,我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一天不读 书,心里就痒痒。我在课余的时间里阅读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它 就是我生活和成长的启蒙老师,伴随我步入了小学时代。翻开这 些书,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呈现在我的眼前:天文地理,大千世 界、人生百态?我的知识在丰富,生活在充实。鲁滨逊、夏洛特? 他们都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也因读书而知道了诸葛亮、唐太宗? 每每读到振奋人心的场面,我都会激动不已;读到悲痛欲绝的场 面,我总是泪流满面;读到驱逐恶魔的场面,我常常紧张 担忧。我的心随着故事的情节上下起伏,我沉醉在这些书本里,忘记时间,忘记自我。童年时代的我,就在这书海中度过。虽然 现在对童年只有回忆,但童年书海里的收获还是能让人回味无穷 带着憧憬,带着一丝的兴奋,我走进了中学。刚刚进入初中的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次次单元考试成绩的不理 想,使我感到了压力,感到了中学和小学的巨大差异。我有些迷 茫,心里充满了焦虑。我开始有些放弃寻找那丰富我课外知识的 钥匙。可是就在这时,一次偶然的发现,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困惑 了多时的我茅塞顿开。那天,我在家中书柜找书时,不经意间的 一个回头使我望到角落里《哈佛家训》这本书,我拿起来随手一 翻。是的,就好像上帝有意帮我引路一样,正好翻到“你遭到过 1049 次拒绝吗?”这篇文章。出于好奇我便阅读起来。我的心为 之一震,他遭遇1049 次拒绝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我眼前遇到 的这点儿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变得豁亮 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又回来了。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紧读书, 不浪费一分一秒。中学生活刚刚开始,我有信心,也能以优异的 成绩完成自己的学业,决不轻言放弃。 读书之乐,乐在不断超越自己。每天都能学到许多新的东西,每天都能发现新的世界。你知道只要不停地往前游,就会有收获。 我从一本本可爱的书籍中学会进取,逐渐成长,更让我从智者的 叮咛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好习惯就要持之以恒,好习惯就要永不放弃。好习惯对一个人成功起着决定作用。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 做起种下各种好习惯的种子,让好习惯永远成为我们的心灵之灯。 那件让我难忘的事打开记忆的阀门,往事如潮水般向我涌来, 泛起了阵阵浪花,抓起那一个装着一件令我难忘的浪花,和大家 分享分享。 她,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被清爽的扎到脑后,还有一双黑中带黄的眼睛,再加上红润的脸颊,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毛,形成 了那个我最爱的人—我的妈妈。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总是会十分耐心的回答我提出的那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而且我的妈妈也很爱我,她还十分关心我。下面我 就来说说我的妈关心我的事例吧! 那时,我只有四年级,那天,放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没有带伞,只能在教室里一边写作业,一边默默地等待, 可是,我等了许久,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原 本还在教室等待的同学都陆续的被家长接走了,这下,教室里只 剩我一个人了,我又担心,又害怕,心想:天快黑了,再这样等 下去也不是办法,还不如冲回家好了,这样总 说干就干。我整理好书包,走到一楼走廊上,挽起衣袖和裤管,准备冲进雨中。突然,走廊的转角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 看了看,便跑过去扑到了她的怀里,大喊:“妈妈,你终于来啦! 我还以为我要淋雨了呢。”这时,妈妈撑开了伞,拉着我的手,和 我一起走进了雨中。 走了许久,我发现有点儿不对劲:为什么我的身上都是干的,一点儿雨都没有淋到呢?我往上看了看,发现,伞是向我这边倾斜 的。我又看了看妈妈,顿时,我惊呆了:我看到妈妈一半的身体 都被雨淋湿了,头发上不断的滴下雨水来,衣服紧紧的贴在了她 的身上。妈妈还不停的发抖、打喷嚏,我想,妈妈一定很冷吧! 这时,我发现,妈妈变老了:曾经有一张红润的脸。由于岁月的流逝,皱纹悄声无息地爬上了妈妈的面额。浓浓的眉毛下那双 有神的眼睛,在鱼尾纹的衬托下,也不那么精神了。这时,我的 眼眶湿润了,心里不断的喊着:妈妈,我的好妈妈? 南京市2011届高三 (记叙文)主体叙述的是“习惯之后”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结构较完整。但是构思无明显新意,语言表达一般,且 有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议论文)能从不同角度解读“习 惯之后”,形成几个相关联的观点或其中某一个观点,进行分析和 论证,写成常规式的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 (记叙文)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语言平淡。(议论文)虽然观点正确,但观点与材料缺乏内在联系,只列举而不作 分析,且观点属于大话、套话,或者论据材料陈旧老套等。 (记叙文)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体验或感悟又与“习惯之后”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明显毛病。(议论文) 形式上是一篇关于“习惯之后”的议论文,但或者没有自己的中 心观点,或者观点闪烁不明,或者观点和材料没有严密的逻辑关 系,或者缺少论证等。 (记叙文)故事情节明显低幼化,乱造“习惯之后”的故事,语言表达粗俗,前言不搭后语,文章主题不明。(议论文)认识浅 薄、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结构混乱、随意组合不成章法的文章。 3.特别说明:确认为抄袭,其中有2/3 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 最高不超过 20 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l0 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 46 分参考赋分如下:不满 l00 分;200字左右,6 一10 分;300 字左右,ll—20 分;400 字左右, 21—30 分;500 字左右31—40分;600 字左右41—46 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 字数不足分。语言粗俗、格调不高的,最高不得超过40 想情感庸俗低下的,即使完篇、切题,最高不得超过25分;内容 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 13 分。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 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 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得分数;卷面较差的,最多扣 分类例文,仅供参考:习惯之后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而微妙的,它不像火车转轨,“啪”让你一下换到另外一条道上,倒是更像慢性药,日积月累,药力慢慢发散, 习惯后,药性已经渗入五脏六腑,人就好不自主跟着习惯走了。 中国文坛目前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习惯后时代,大家都习惯跟着“旗帜”、“潮流”,都习惯了逃避现实,都习惯了不说实话。 于是市场上充斥着以“主流文化”作为护身符、挡箭牌,赫然占据着畅销书架。不然就是写些花鸟虫鱼,性灵散文,文化大散 文,忽悠读者去了另一个世界,忘记我们活在当下的责任与使命。 习惯啊,把作家们的毛都摸顺咯,本应个性张扬的棱角都被磨平 咔!对于社会敏感话题,他们不敢碰触,怕惹事上身;对国民的 劣根,他们不敢批判,现在作家是“都有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 这习惯后的时代不正与鲁迅笔下“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相契合吗? 作家成了习惯的奴隶,成了潮流的奴隶。然而,我们需要“逆流 而动”的作家。他们是能“打破习惯”的人,是能“睁了眼看” 的人!鲁迅在《睁了眼看》中说:“中国作家对社会现实是没有正 视的勇气的, 甚至仰视、斜视都不能。”所以,要打破习惯,作家得先“睁开眼”。能“妙手著文章”的必先要有“铁肩担道义”。拥有广阔 的社会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心忧天下的胸襟才是成就大作的先 决条件。像费孝通先生所著《江村经济》是深入农村几十年而写 成的,并不像现在某些作家将自己锁在“空中楼阁”里,像待字 闺中的小姐,只凭想像虚构文字,写出了的仍是“不接地气”、“习 惯之内”。 打破习惯,中国文坛需要“闯将”。前段时间李承鹏的作品《李可乐抗拆记》掀起了不小的波涛。并不是专业作家的他敢于对强 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评头品足”,还些小说加以讽刺宣泄,我觉 得他可被视为闯将之一了。他“闯”过的是习惯铸成的铜墙铁壁, 是潮流形成的一道封锁线,是很多作家不敢碰的“禁区”。暂且不 说这部作品从文学角度看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中国 习惯之后,绝不应相着去适应,去维护,以至用它“杀人”。而应时刻保持警惕,在习惯运行失控时破壁而出。 (评分建议:一 类63 奶奶挎着小竹篮——今天是去赶集。她将买好的、枯黄的烟草卷了又卷,折了又折,心想着又得挨老烟鬼的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ChatGPT写作文 快开学了作文600字 安徽2010高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大全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写小猫的作文450字 关于学习的作文600字 写书信的作文400字 岁月留痕作文800字 山西今年高考作文 申论是写作文吗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 游记作文500字五年级 七峰山一日游作文 我喜欢的小狗作文300字 什么是最美的行囊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300字 童年傻事作文300字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500字 活在当下作文600字 有关春节的作文300字 今年湖南高考语文作文 浙江省语文作文题目 树这并不是胜利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记忆犹新的一件事作文 我的老师英语作文50字 美丽的风景作文45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800字 以争论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