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百日冲刺作文辅导12:不苛求完美课堂作文评讲全程实录

2020-11-05 03:05:01
相关推荐

800字。

一、审题立意

一则题意作文的材料究竟有多少个角度可供审读呢?具体如下:

1.一个事物或材料,从“肯定”和“否定”作者的爱憎、褒贬情感倾向两个角度去审视。

2.一事多“人”“物”的材料,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有几种关系就有几种不同的审视角度。

(一)解读材料

1、解读一:

白羊中混有一只黑羊,牧羊人认为有点遗憾。人生中恰恰会因为这点遗憾而更加美好,更加精彩;完美固然好,可世界上、生活中,无十全十美的人,更无十全十美的事,正如俗语所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残缺与完美二者中,残缺是常态,完美倒是特殊,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好事坏事要辩证地看待。

2、解读二:

如果冬天时农夫已经把黑色的羊卖了,那么农夫那时候又能怎么办呢?正因为有黑色的羊与别的羊不同颜色,不与雪颜色相同,所以在那时能显现出自己,能让农夫找到他们。

有时候我们就像那只黑羊,我们没有必要与周围的人完全相同,我们要显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许这样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不同寻常的作用。

3、解读三:

农夫汤姆认为那只小黑羊一点用没有,十分丑,如果卖掉了就全是雪白的羊了。假若他卖掉了,在暴风雪中,他也许就不会找回他的羊儿们了。

是的,有些事物在平时看来也许是十分的不起眼,但是他到了关键的时候就会发出他本身的光芒,正所谓锋芒必出,也是这个道理。当我们正松懈,瞧不起我的们的对手的时候,也许他们正在努力,下次的“黑马”也许就是他们了。

这个故事还让我们学到的就是不能以貌取人,黑羊虽然长得很丑,却有着它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暴风雪中,大地银装素裹,农夫就可以轻而易举找到自己的羊儿了。

3、解读四:

这则故事看似浅显,实则蕴含着十分深刻的“识才用人”的道理。

古往今来,许多成就事业卓有建树的人才显露“峥嵘”之前,其巨大“潜质”常常湮没于平凡之中,难以被人捕捉,其独特个性常常遭到排斥甚至扼杀。正如韩愈笔下的千里马,虽有千里之能,纵有千里之志,如果不是伯乐“识货”,也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企业里,管理者常常设置一些标准,剔除组织里的“黑羊”。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在招聘广告里看到一些限制性的语句,比如“男性优先”,“限35岁以下”。然而,这些标准是正确的吗?

摩托罗拉的手机设计部门曾经要求“男性优先”,在这样的招聘标准之下,设计人员一度全部是男性。自然,他们设计出的产品也极具男性化,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曾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后来,市场上出现了更多轻巧美观的手机,又黑又重的摩托罗拉手机受到了消费者的冷落。为了转变设计观念,摩托罗拉开始吸引更多的女性加入设计队伍,摩托罗拉手机终于跟上了时尚的脚步。

管理学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企业需要打破固有的标准,招募不同年龄、种族、性别、专业、性格和能力的人才。在变化的环境当中,完全由白羊组成的团队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弱,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团队中的黑羊就能够立功。

……

(二)参考立意

1. 从汤姆的角度:

(1)缺憾也是一种美;(允许遗憾存在/不苛求完美)

(2)识才:人才多元化的积极作用或全球化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识才当于未显之时;

多看几眼辨人才;

识别人才事物应多角度、全方位

(用人之长,个个都是人才;求全责备,难得一个能人);

不能以貌取人

(识才用人,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陈旧观念,顺应时代发展。如果心胸狭隘缺乏包容之心,或者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即使人才在眼皮底下也发现不了。诚如古人所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所处的时代,生长的环境,性情爱好各有不同,因而人才有所长有所短,真正的“全能型”人才并不多见。)

(3)宽容“异类”(允许“杂草”存在)

(4)一分为二看事物/换个角度看问题

……

2. 从黑羊的角度:(立足于“羊群”和“黑羊”的关系)

(1)个性才是事物的天性(彰显个性、特立独行的积极意义);

(2)异类之美;(杰出或独特的个人对集体环境的贡献)

(3)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4)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

(5)不因他人否定自己否定自我……

(6)在一定条件环境下,优势和劣势可以相互转化;

……

3、白羊、黑羊的角度

一枝独秀不是春(美是多姿多彩的)(单调的整齐划一不一定就是完美)……

二、评分说明:

能紧扣材料,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不唯立意定高下,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例如,“宽容异类(个性)”视为切题,泛谈”宽容”,与材料没有关联,最高不超过42分。

评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评分。

三、例文

评一评

包容异类(我们学生习作)

农夫因追求完美不容自己羊群中有一只瑕疵般的黑羊,便盘算着卖掉黑羊,而一场暴风雪后,正是那只独特的黑羊让他找到了失散的羊群。社会之大,世界之广,各色之人形形色色。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和你意见不合,也总会有人让你不赞同。这时候,你是否也会如农夫般追求完善而排斥他,抑或是大度的包容他?如果是前者,那么无论你是如何身居高位,地处权威,究其实质,你也不过是一个不容异己、自私自利的心胸狭窄之徒,不足以成大事。如果是后者,那么即便你没什么光辉业绩,你高尚的人格也定会被他人称颂、铭记。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战国时期名相蔺相如就是一例。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以及渑池会上的出色表现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灭了秦国的嚣张气焰。归来后位列上卿,功成名就。这时候廉颇却处处挑衅,与其争锋,实为一大“异己”。但蔺相如却明白这“异己”的重要,不去打压,而是处处包容。最终两人化干戈为玉帛,使赵国得以巩固。试想,如果蔺相如借职位之便排挤打压廉颇,势必会引起赵国动荡,从而引发他国趁火打劫。可见,包容异己也能起到稳定大局的作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并未因其声名卓越而排挤其他人,而是鼓励他人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连反对他的人他也让其发表意见。正因如此,伏尔泰名字从历史的天空中一直响彻至今。

而我国春秋时期的魏将庞涓,却因不容同窗好友孙膑才华高于自己,对孙膑施以断脚酷刑。最终庞涓死于乱箭之下,身败名裂。又如,秦相李斯,曾因一封劝谏秦王容纳异己的信而扬名天下;然而后来却又对同门师兄韩非打压,这等心胸狭窄之人最终落了个腰斩于咸阳的下场。

当今社会上不容异己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某权威人士一言否定一新人的创作。又如,垄断现象盛行,国家虽重罚却仍我行我素。这类行为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会使整个行业缺乏竞争对手、缺乏创新而停滞不前。

包容异己,是个人高尚人格的体现,也是社会稳步发展的需要。异己,就如农夫的那只黑羊,排斥他,你会有无法预计的损失;而包容他,也许是你将来成功的重要助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

汤姆洁白羊群里有一只黑羊,为此,他感到很遗憾。于是,盘算着要卖掉它。一次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汤姆靠着“黑点”找到了整个羊群。洁白羊群里的“小黑点”,即汤姆平日里最讨厌的那只黑羊,成了他的救星,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人也如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所以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当事业失败时,当感情受挫时,当生活失意时,请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失败了重头再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略论据)……不要自甘堕落,不要否定自己的价值,“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成功必有我,奇迹我来创。

当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时,那他真的是无药可救了,这样的人生注定失败。(略论据)……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假如你是一个天生残废的人,请运用你其他完整的部位,做一些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事,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俗语说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肢体残废了,但是,只要肯努力,一样可以创造光明的前程。

假如你是一个不满现实的人,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及意见,借着大众传播工具,告诉别人,而不要私底下批评社会和群众,并且运用你的智慧,你的双手,创造更美满的生活。

假如你是一个孤儿,你应当以高度的毅力以及坚韧的精神,来克服失去双亲的苦痛,努力充实知识,修养品德,以期待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假使你是一个被大家排斥的人,请不要怨天尤人,应当学习使自己有宽阔的胸襟,善良的心地,以内在美来克服外在的缺陷,只要有合适的举止,进取的人生观,一样可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假如你是一个天才,除了感谢你的父母亲赐给你一个聪明的头脑,还要运用这超人的智力,发展尖端技术,造福人类,使社会更繁荣、国家更强盛。

残缺的价值

一只黑羊混在白羊群中,无疑破坏了整体视觉洗练而纯粹的美感,突兀的黑色成为如痣般残缺的符号。然而,当大雪纷纷降落占领了原野的土地后,醒目的黑羊却让牧羊人迅速发现了隐匿在积雪中的羊群,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展现了非凡的价值。

花有凋零颓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我们痴迷于圆满完美的境界,叹惋于遗憾残缺的结局时,你是否想过,残缺也是一种美,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值得我们欣赏、品味、思考的存在呢?

艺术领域,残缺拥有审美价值。当断臂维纳斯雕像重见光明时,凝聚在她眉目、姿态、身形间的美迅速虏获了观赏者的心,惊艳无比。可惜的是她的双臂被剥离了躯体,不知遗落何处,原本几乎完美的艺术作品刹时残缺。人们展开激烈的讨论,不断尝试探索,提出五花八门的复原方案。但是,被安上的胳膊却如画蛇添足,与雕像格格不入,反而破坏了原本的美感。这时,人们恍然大悟,丢失的双臂在造成雕像外表残缺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留给了观赏者一片广阔无垠的想象天空。灵动、自由、丰富的内涵造就了断臂维纳斯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

历史长河,残缺拥有警示价值。迈入柏林大学,新到的游客常被广场中央镶嵌在地上的玻璃吸引。原来,玻璃下面是一个地下书库,可让人奇怪的是陈列整齐的书架上空空如也,书库俨然成为一道空白的伤疤。旁边的石碑上镌刻着这一怪异景象的解释。原来,在德国历史最为黑暗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统治者为消除不利于极端政策施行的理论著作,下令将柏林大学图书馆所珍藏的书籍全部销毁。那些书籍可是流传多年的人类思想的结晶与硕果啊!因此,柏林大学将这巨大的悲剧葬在了这个透明的坟墓中,将其永远留在残缺的历史记忆里。人们在这里默哀,在这里警醒,在这里铭记,在这里把残缺一页的历史教训升华为人文精神的指引与导向。

生命途上,残缺拥有醒悟价值。人们感叹,生命总是残缺,总有遗憾,幸福、快乐与成功的辉煌背后总有苦难、忧伤与失败的沉痛。史铁生曾说:“此岸永远是残缺,否则彼岸就要坍塌。”的确,上天的慈悲在赐予我们“慈”时也留有了一份“悲”的余味。单向的完美境界,多半是梦境中臆想的虚幻世界。但是,若无黑夜的残缺,怎有白昼?若无寒冬的残缺,怎有暖春?若无离别的残缺,怎有相聚?……正是因为生命路上留有一片片残缺的风景,才让我们发现了人生饱满的另一面,让我们珍惜世界的美、情感的美、灵魂的美,让我们以深邃如川般的眼光和平静如海般的心情看待生活,看待生命,看待这个哪怕残缺也拥有幸福的双重世界。

余秋雨曾在文中指出,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战胜与凌驾状态,方便舒适之余,却也失去了野性,失去了自然淳朴的原始风情。因此,在追逐完美、追逐圆满的同时,也请珍惜残缺的宝贵价值,在残缺中发现艺术创造的美感,铭记历史保留的经验,省悟大千世界的哲理。

[点评]一个人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地说理,本文作者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文章题目就亮明了观点,紧接着以四段文字亦例亦析地进行说理,从而佐证自己的观点。本有这四段文字,基本上可以成文了,但聪明的作者没有止步,而是再用两段文字进行辩证地升华,将“残缺的价值”析说得滴水不漏,理趣宜人而警人。全文大气、辩证,语言顺畅、优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不失为一篇论说之佳作。

坚守独特

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雅士,迁客骚人?东有”诗仙”“诗圣”等大文豪,西有高尔基、托尔斯泰等,如今,又崛起个”魔幻现实主义”的莫言;又有多少苦心钻研,埋头于实验的为人?西汉张衡,北宋毕升,上有哥白尼勇于提出”日心说”,下有牛顿苹果砸头而来的万有引力。仔细考究,有谁不是那个时代下独特的存在呢?然而他们或是被流放,或是被绞杀,连莫言也是中年得志,最终走出了那个贫穷的小村子。

由此的知,独特的存在也许在短时间内不得志,但终有一天,会像白羊群里那只黑羊,最终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所以,我们要坚守独特。

好莱坞巨星史泰龙年幼时,就很”独特”。他学习不好,时常被同学甚至老师排斥,在他选择做一名导演时,他的导师不屑的劝他放弃。好在史泰龙有个聪明的母亲,在史泰龙即将失去信心时,及时地鼓励他。最终,史泰龙凭借他那份独特,在剧作家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好莱坞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试想,如若没有这个独特,他哪能在众星云集的好莱坞立足。也许在年幼时,就会随大波而流,随着历史的前进,很快他的足迹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后起之秀。由此可知,在芸芸众生之中,保持自我,坚守内心的独特,是多么至关重要。

苏东坡在北宋也算是独特的了。在王安石得势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正当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窃笑时,他却又反对守旧,提倡改革,两次贬谪终是落了个里外不是人。正当所有人认为他将郁郁而终时,他却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甚至做起了东坡肉。

如果没有这份独特,东坡又哪能被传颂至今,说不定就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反观东施,也许说不上倾国倾城,甚至说不上小家碧玉的清秀,但总有她自己的独特,或许是体态娇媚,亦或是柳腰之纤细,偏来个东施效颦,最终落了个邯郸学步之果。

如若无元太祖坚守独特设下行省制,恐怕现如今就没有这些个繁荣的大省市了;如若没有曹雪芹呕心沥血,坚守独特写下《红楼梦》,“天下掉下个林妹妹”又要去哪里找源头?如若没有爱因斯坦坚守独特,美国的时代封面又会是谁呢?

坚守内心的独特,就算他曾让你倍受苦难,但终有一天,你会像新生的蝴蝶,破茧而出,翱翔于天际,就算你曾像小黑羊般饱受农夫的驱赶,但在暴风雪后,他终会发现你独特的存在是多么有意义?

知人善任

汤姆是幸运的,他最终因为小黑羊而找到了失散的羊群;黑羊也是幸运的,他最终因为汤姆发现了它的价值而被留下;由此,汤姆更增加了一个幸运,小黑羊会感激它的主人,因而它会更加努力,使这个团体焕发出新的光彩。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总是有其长处及短处,人亦是如此。然而,纵观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伟业的大都是知人善任的贤士。

“烟灰未灭山东起,刘汉原来不读书。”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不读书”的刘邦得了天下呢?原因就在于他的知人善任。韩信虽手无缚鸡之力却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刘邦深知自己带兵打仗不如他,故让他带兵打仗。张良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深知自己的谋略不如他,便让他出谋划策。萧何善于调解人际关系,是治国之能臣刘邦就任命他为宰相……正是他能知人善任,让属下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因而成就了帝业。

相比之下,项羽就逊色多了。他虽然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却是有勇无谋,且不善于用人,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人无完人,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只有做到知人善任,才能让每个人的闪光点都迸发出炫丽的火花,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砝码。

作为一个团体,成员必定是各式各样的才能都有的,或许个别还挺“刺眼”,正如一大群白羊中的“黑羊”。作为领导者,是否可以因为看着“碍眼”而想方设法摆脱掉“他”?说不定,到了关键时刻,他也会像黑羊那样因其独特之处而发挥重要作用,为团体立下赫赫战功。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就要善于挖掘每个成员的长处,并且很好地让他们发展壮大,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现代竞争十分激烈,能否知人善任关系到个人的成败,企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因此有人感叹“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学会知人善任是不行的。在这一点上,不妨学学《水浒传》的宋江。

宋江可称得上是一位知人善任的领导者的典范。聚集在梁山的108个好汉,个个性格“独特”,其中不乏有像李逵这样的难驾驭的“野马”。然而宋江却能让他们一个个心服口服地听自己调遣,何哉?就是他能知人善任。先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爱好、长处,再投其所好,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让他们觉得自己得到赏识、受到重用,因而更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团体迸发出活力。

一个不懂得知人善任的人不配当领导者,就像一个不知道”黑羊”的价值的牧人就不配拥有它。

知人善任,点亮别人的闪光点,照亮大家前进的方向。

点评本文作者可谓是“火眼金睛”,具有对材料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力。开篇引述,自然引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运用引证法并举典型事例辩证分析,事理结合,有力论证了“知人善任”的论点;全文语句精炼流畅,反问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感召力强。抓住“羊群”和”黑羊”的关系,紧扣“黑羊”的“黑”的独特之处。联系到现实中一个团体,成员的关系。“刺眼”、“黑羊”“碍眼”“独特”“野马”等词语信手拈来,富于变化,足见功力。

幸运的黑羊

农夫前后态度的转变源于黑羊为他找到羊群立了大功。因此,他认识到当初他强求一律,不允许不一样的个体存在的想法是错的,异样的个体存在才让他挽救了整体。所以我认为:人才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一个可以容纳不同人才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不断进步。

“黑羊”是幸运的,倘若没有那场暴风雪,它的结局又会怎样?倘若不是农夫知错就改,它的下场可想而知。暴风雪不常有,人才被发现的机会不多,尤其是”黑羊”似的人才,但没有了这些不一样的个体,表面上看似乎整齐划一了,但一片绿色的自然有生机吗? 一律高楼大厦柏油路纵横的社会有乐趣吗?不一样的个体让自然五彩缤纷,不一样的人才让社会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所以,我们应给予不同个体、人才以足够的关注,给予他们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尽情发挥不同人才的作用,我们的国家才会傲首东方,屹立不倒。

回望历史,幕幕悲剧发人深省。屈原处在一群只知讨好楚怀王的大臣中,无疑是那只碍眼的黑羊,楚怀王听信馋言,不管屈原的进谏,屈原被放逐了,”羊群”是雪白了,可楚国灭亡也近在咫尺了。岳飞精忠报国,誓死抗金,在一片求和之声中便是那只不一样的个体,无奈北宋皇帝昏庸无能,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掉了岳飞这只”黑羊”。求和之声再无人反对了,但宋朝的江山也奄奄一息了。昔日北大校长马寅初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危险,在全国都在呼吁多添劳力,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潮中,充当的是黑羊的角色,结果在反右派斗争中,他被批判了,《新人口论》湮灭了,但现如今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也就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历史的警钟不容忽视:强求一律,统一标准只会埋没人才,阻碍发展。放宽政策,健全人才机制,识遍天下英才,才能推动历史更好地前进。

羊群不必都是白色,社会不必统一规划人才的标准,我们不能期待”暴风雪”去发掘人才,只有不断健全选拔人才的机制,容纳不同的人才,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走向繁荣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不倒!

“识才用人”素材

这则故事看似浅显,实则蕴含着十分深刻的“识才用人”的道理。

古往今来,许多成就事业卓有建树的人才显露“峥嵘”之前,其巨大“潜质”常常湮没于平凡之中,难以被人捕捉,其独特个性常常遭到排斥甚至扼杀。正如韩愈笔下的千里马,虽有千里之能,纵有千里之志,如果不是伯乐“识货”,也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识才需要洞察力

人才从其能力显露过程来看,可分为显人才和潜人才两种,一个人的才能也分为显能和潜能两部分。

唐末著名诗人杜荀鹤写过一首《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诗人在这里辛辣地讽喻时人,目光短浅识别不了小松就是凌云木,直到成为参天大树时才说它是高大的。在现实生活中,潜人才在其显露才华之前,与普通人一样,就像形如石头的璞一般。管理者如果没有高超的洞察力、观察力,就会误将璞玉视为石头,从而使优秀人才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2)“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察需要全方位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的这首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从表面上看,是告诉我们如何识山,其实它也告诉我们如何识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需要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观察和了解,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科学的判断。在识人、知人的过程中,一是不要只看“近才”不看“远才”,或者是只看“远才”不看“近才”。就是说,一方面要扩大发现人才的视野,应特别注意眼睛向下,从基层选拔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人才。自古以来,许多优秀人才都出身低微,潜身于群众之间。另一方面,发现人才的关键在于从身边开始,要从研究周围每个人的长处着手,不以求全责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同时不要只求“稳妥”之才,搁置“争议”之才。发现人才要善于从那些有争议的人中,把确有真才实学、富于创新的人才选拔出来,做到识才于未显之时。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识别人才须立足高远

识别人才,最重要的是要全面考察和看待人才的现在和过去、优势与不足、缺点和特长,从各个侧面辩证地观其才识,而不应该以一时一事、某个侧面或某个局部做定论。有的人短处遮住长处,看似平庸却暗藏神奇。陈景润大学毕业曾走上讲台,却是一个不合格的中学数学老师,并遭到校方的辞退,幸遇华罗庚慧眼识才,将其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专门从事数学研究工作。经过数年钻研,终于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华罗庚正是看到了陈景润的聪明、睿智、持之以恒,看到了他成为一名优秀数学科研人才的潜在素质和能力。如果当时华罗庚以细短遮专长,用以偏概全的“斜视”眼光看待陈景润,那么我国就有可能失去一颗数学巨星。

(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的铿锵诗句常常令人振奋,这是对人才的呐喊,也是对人才机制的呼唤,选好人才,用好人才,小而言之影响一个单位的兴衰,大而言之,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绝不可以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码字不易,赞赏随意,谢谢鼓励)

好友都在看:

好友都在看: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真诚的作文素材 关于怕的作文 假期结束作文600字 动物作文五百字 生活因梦想而精彩作文600字 热爱篮球作文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作文 第一次煎荷包蛋作文 小学生作文素材 保护青蛙的作文 制作风车作文 秋天的景色作文300字三年级 历年考研英语作文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好奇心作文素材 高中作文名人素材 描写怀远白乳泉的作文 打乒乓球作文250字 在我记忆深处作文 爬玉龙雪山作文 游武夷山作文400字 农家乐游玩作文 我敬业了吗作文 有关落叶的作文 欣赏是一种善良作文 借口作文800字 作文手抄报图片大全 不一样的冬天作文 全国卷高考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