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陶瓷的文化作文

2020-11-05 15:20:01
相关推荐

国际上誉我国为 瓷器之国 。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陶瓷的文化作文。

陶瓷文化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 时,还塑造了 茶神 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 假玉器 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朝时,在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 瓷器之国 。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此外,传统的 广彩 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构图花饰严谨.闪烁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 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 鸡头流子 的有嘴茶壶。 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拥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 茶注 ,壶嘴称 流子 ,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中的位置。以后演变为瓷质茶托,这就是后来常见的茶托子,现代称为 茶船子 ,其实早在《周礼》中就把盛放杯樽之类的碟子叫做 舟 ,可见 舟船 之称远古已有。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有利发挥和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这一点很符合科学道理。茶杯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 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 首次远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唐代顾况《茶赋》云: 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瓶 皮日休《茶瓯》诗有 邢客与超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之说;韩偓《横塘诗》则云 越瓯犀液发茶香 。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越窑青瓷茶具的优美。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 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黎、蔡襄《茶录》说: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烙原字左为 火 字,右上为三个 力 字,右下为 月 字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其他瓷窑也竞相仿制,如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个黑瓷兔毫茶盏,就是四川广元窑所烧制,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不差分毫,几可乱真。

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 天鸡壶 ,被视作珍宝。

总之,我国的瓷器茶具品类很多,产地遍及全国,重要的亦有数十处,这里重点介绍几处。

瓷都景德镇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真宗赵恒下旨,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 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 绘。当时彭器资《送许屯田诗》曾有这样的评价: 浮 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淡雅滋润,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小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明代刘侗、于奕正著的《帝 京景物略》一书中有 成杯一双,值十万钱 之说。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到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 美程度。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 彩绘花纹图,有如 透轻云望明月 , 隔淡雾看青 山 。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大约起源于商代陶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 红、紫钧、黑釉等。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瓷 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到了明、清时代,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 尽人工之巧 ,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宋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郎窑红又叫宝石红,色调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亦很受人喜爱。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 白如五、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 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福建德化瓷 宋朝福建烧制瓷器,有闽北建瓯、建阳和邵武、秦宁、建宁等地。茶具都以斗茶用的为多,形式也极不一致。宋末、元初在泉州德化开始建有瓷窑,所产瓷器洁白可爱《福建通志》。唐、宋时期景德镇白瓷茶具和龙泉青瓷茶具都由泉州出口,对福建泉州烧瓷影响很大,德化瓷可能是江西、浙江瓷窑传播过去的。

据福建考古工作队对德化屈斗宫窑址的发掘, 德化瓷器种类很多,有碗、盘、壶、罐、洗、盅等十多种。造型雅致,色泽有黄有灰,色调宜人,丰富多彩。 德化永春所制瓷器成为泉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据考证,德化瓷器舅高足杯、军持、执壶和花瓶.等.在日木印尼和印度等地均有发现。

湖南醴陵瓷 湖南瓷器的特点是瓷质洁白, 色泽古雅,音似金玉,细腻美观。醴陵的釉下彩瓷,更 是誉满中外的传统产品,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 博览会上曾获一等金牌奖。如今醴陵群力瓷厂继承 和发扬这里特有的生产工艺而制造的釉下彩茶具等,其画面犹如穿上一层透亮的玻璃纱,洁白如玉, 晶莹润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这种餐具和茶具装饰淡雅,造型新颖,配套齐全,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 十多年来.这些餐具和茶具一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内使用,受到国内外来宾的赞赏,被誉为陶瓷艺术国里的明珠。1979年醴陵釉下彩茶具和景德慎青花瓷器一起,分别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荣获金质奖。

龙泉青瓷 浙江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 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是瓷器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被人们誉为 瓷器之花 。龙泉青瓷产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这里林木葱茏,溪流纵横,是我国历史 上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南宋时,龙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窑业中心。其优良产品不但成为当代珍品,也是当时皇朝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特别是造瓷艺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 哥窑 、 弟窑 ,继越窑有发 展,学官窑有创新,因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无论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哥窑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绎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以粉青最为名贵。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 文武片 ,有细眼似的叫 鱼子纹 ,类似冰裂状的称 白圾碎 ,还有 蟹爪纹 、 鳝血纹 、 牛毛纹 等。这本来 是因釉原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疵病,但人们喜爱它自然、美观,反而成了别具风格的特殊美。 它的另一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有 紫口铁脚 之称。

弟窑瓷,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滋润的粉青酷似美玉,晶莹的梅子青宛如翡翠。青瓷艺人向来追求 釉色如玉 ,弟窑产品可谓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其釉色之美,至今世上尚无匹敌。器物的棱沿部分微露白痕,称为 出筋 ,底 部呈现朱红,称为 朱砂底 。有的不加任何装饰,却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有的却作巧妙装饰,如在瓶肩上饰一只虎、一条龙.或两只远眺的凤鸟,神态逼真, 栩栩如生;有的将碗口沿做成荷叶状,中间伏着一只龟,或洗内刻双鱼,别有风韵。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不仅是国内畅销产品,也已成为重要出口商品,博得国内外群众的广泛喜爱。16 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入法国,它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令法国人惊叹不已,不愿以俗名称呼它,时逢名 剧《牧羊女》风靡巴黎,风趣的巴黎人认为,只有剧中主角 雪拉同的青袍,堪与龙泉青瓷媲美,于是他们把龙泉青瓷称为 雪拉同 ,至今法国人对龙泉青瓷仍用这一美称。现在世界上所有著名博物馆,都珍 藏有龙泉青瓷,仅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院就有1000多件,日本东京还设有专楼珍藏,只有高级外宾到来 或樱花时节才开放.供人们观赏。如果博物馆举办陶瓷展览而没有龙泉青瓷,准会被认为不符合著名博物馆的条件。

陶瓷之路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源于陶器,发明于陶;脱胎于陶器,而精于陶。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制造和使用陶器,而瓷器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新品迭出;明代创新彩绘世界;清代发展进入巅峰,制作技艺创新别致,瓷器发展繁荣昌盛

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宋元到明初是中国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积极推动,继而中国在世界上博得 瓷之国 的美誉。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瓷器是中国人民的独特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西文化交流、互通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让我们一起携手,品味中国瓷器的魅力,浸润传统文化的精髓!

陶瓷的起源

陶瓷是文化的结晶,艺术的精华。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的祖国有陶瓷之国的称誉。据考证我国陶器的烧制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瓷器的出现也有1800余年的历史。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而出现的,在那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艰难困苦,才从茹毛饮血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而过着渔猎不定居的生活。尤其是发现了 火 以后,迫切需要有一种能耐火烧的盛器。首先,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粘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起,人类已用粘土塑造某些形体,如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的陶片,经C14 测定,距今就有一万年以上。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形的粘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新石器时代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它可能是由于涂有粘土的篮子经过火烧,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这种容器耐火,且能用以烧煮食物,不久之后,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也就开始出现了。人类创造的新物质 陶器从些诞生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植物的作文三百字 秋天有关的作文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作文600字 作文大全app 与众不同的作文 让心灵去旅行作文 600字自我介绍作文 兵马俑作文 我家乡的竹林作文 专心致志作文素材 写景作文教学设计 八年级窗外作文 我的小传 作文 作文梦想 关于礼物的作文400字 秋天的作文高中 那什么的眼神作文 做中国结作文 英语作文引用谚语格式 关于食品安全的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800 失恋作文 家乡的草原作文 英语作文5句话 十月你好作文 分类垃圾作文 值得什么作文600字 关于孔子的英语作文 神奇的笔作文400字 免费生成作文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