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溜索》教学设计

2020-11-06 08:15:02
相关推荐

一、文本分析

《溜索》这篇小说故事很简单,记述的是“我”跟随马帮,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过。

作者阿城,原名钟阿城,他的文章文笔洗练,有古意;小说独具特色,短小精悍,语句简洁明快。此篇小说以独特的视角,传神凝练的语言,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文中运用大量的环境描写突出怒江大峡谷的高峻险恶,进而烘托出马帮人物的粗犷和野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小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有梳理情节的能力和简单的语言赏析能力。《孔乙己》、《变色龙》重点讲解了依据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已经能够通过人物形象分析初步理解主题。但学生对笔记小说接触较少,需要教师的引导来理解文本的艺术创作手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引导学生自主研读。

三、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品味语言,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力。

四、教学难点

品味笔记小说语言,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微视频《溜索》。

明确:观看微视频《溜索》,一是了解怒江大峡谷及西南高原地区的地势特点,二是了解溜索这一交通工具以及当地人的生存环境。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全文。

(三)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其情节特点。

1.通过我们对小说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确小说三要素为人物、情节和环境。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梳理两篇文章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的异同。

明确:

《溜索》整个人物主要围绕马帮及马帮首领展开,并且人物形象塑造比较分散,情节单一,即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本文另一特点在于运用大量环境描,刻画了怒江大峡谷的陡峭、艰险,烘托出峡谷险峻的气势。环境的描写是为了突出人,特别是马帮汉子的彪悍和野性。

3.请你根据我们表格中梳理的文章层次,把相应的人物言行摘取出来,按事件发展阶段,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环境的示意图。也可以绘制简单示意图,旁边用文字标明环境特点。

请同学们选取小组发言人,按文中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ppt出示小组负责的人物梳理

小组一:众马帮汉子 小组二、三:首领。

小组四:精瘦汉子、汉子 小组五:“我”

预设:(1)小组一:

众马帮汉子

明确:

写“一只大鹰”在文中具有两种烘托作用。一是烘托怒江峡谷,用它来表现怒江峡谷的陡峻、凶险。大鹰“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动词“扎”,写出鹰飞翔速度迅疾,而“扎进”的是“那侧的声音里”,不是“水”,暗示怒江峡谷深不可测,怒江势极雄豪,声如雷霆。在这样的背景下,课文通过描写马帮人“止住”“不说话”“纷纷翻下马”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渲染出环境的紧张;继而通过“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等一系列马帮们的语言描写,可见马帮人物气定神闲的状态。“铃铛慌慌响起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铃铛好像和牛马一样内心慌张、恐惧;“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马帮拥挤而缓慢的前行,“慌慌”和“慢慢”形成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突出了马帮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状态。

(2)小组二、三:首领

示例:

明确:

①(第三段)“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明确:“隐隐闷雷”“雷总不停”,可见环境险恶,也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首领和我都懒懒的说话,但是两个“懒懒”情绪不同。“我”懒懒的问一句,可见我的漫不经心、不知危险临近;通过首领的语言描写“懒懒”的,可见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经验丰富。

②(第七段)“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首领眼睛细成一条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下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

明确:第六段写到怒江一片森气,而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写首领的外貌神态,“首领眼睛细成一条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环境与首领的动作、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用字不多,但一个硬汉形象立马跃然纸上。体现首领的气定神闲,镇定自若。这与我

③(第十段)“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

明确:通过第十一描写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烘托出峡谷之深不可测。又通过首领的神态描写“瞟一眼”(斜着眼睛看)和动作描写“缓缓移下”“拐着腿走到”“举手敲一敲”可见,首领虽然瘸着腿,但依然不紧不慢,不急不慌,从容淡定、胸有成竹,也可见其经验丰富。

④(第十八段)“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向俯身看海。”

明确:通过第十五段、十六段描写牛面对怒江大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又通过首领语言描写以及“我”的战战兢兢作对比,突出首领的淡定从容,勇敢沉着。

⑤(第二十一段)“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的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明确:通过“飞”“跃”“拐”“弹”等动作的描写,将首领溜索、下索时麻利的动作和气定神闲的风度刻画的如在目前,

(3)小组四:精瘦汉子、汉子

①(第十段)“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②(第十四段)“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③(第十七段)“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明确:通过第九段对“索”的直接描写,可知索非常结实并且具有千钧之力,也突出其所处位置之险要。

接下来,结合文章批注“想象溜索的画面,体会‘小’字的精妙”。在这样的“索”面前。写精瘦汉子的灵活敏捷。第一次,写精瘦汉子——运用动词“站”“弹”“迈”“扯”“跃”“用力”“飞”“离”,嗖的一下小过去;第二次,“三个汉子一个个小过去”;第三次,玩一般了,“飞身小过去”。这几个“小”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将人快速划过怒江大峡谷时,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的表现出来。可见作者语言之高超,笔墨之简省,只描写几个动作就把马帮人的矫健勇敢、灵活敏捷凸显出来了。

⑤(第二十三段)“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

明确:把“万丈的怒江”比喻为“一股尿水,细细流着”,看似粗俗,实则极具表现力。马帮汉子豪放粗野,俯瞰怒江,征服怒江的情景毕现。

(3)小组五:“我”

明确:通过刻画我在渡怒江峡谷前的紧张畏惧和溜索时的“战战兢兢”,反衬了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通过我的视角,见证了驮队在领队带领下溜索的英勇无畏的全过程,是小说的线索,更具有真实感;深化了小说在自然面前要敢于挑战,不退缩的主题。

附:

5.通过我们对文章的对比,以及对小说的学习,知道环境描写是为人物服务的。合上课本,想一想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概说。

预设:

首领。因为首领是一个勇敢、镇定自若的人。

精瘦汉子。因为精瘦汉子非常矫健勇敢、灵活敏捷。

……

(四)小结: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马帮及首领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小说选取马帮溜索时大段的环境描写,刻画了怒江大峡谷的陡峭、艰险的场景,塑造了马帮首领、精瘦汉子等人对溜索极富经验,性格强悍勇猛,粗犷野性而又遇事不慌、气定神闲的人物形象。

留一个问题大家思考,文章除了人物描写,阿城小说的语言特点也是文中的一大亮点,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遣词造句让你觉得印象深刻?

六、板书设计

马帮、首领 、“我” ——人物—— 粗犷、遇事不慌、气定神闲

怒江、牛、鹰、蛇 ——环境—— 陡峭、艰险 恐惧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阿城《遍地风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喜欢羽毛球的英语作文 熟悉的人作文800字 知行合一作文 我的青春有梦想作文 古诗词伴我成长作文 与书籍同行作文 写冬天的作文200 作文声音 打屁股作文300字 中秋节做月饼的作文 游记作文400字四年级下册 小学生人物作文 小学写事作文指导 幸福的约束作文800字 蚕的故事作文 假期作文英语 我的同桌英语作文带翻译 春天来了作文600 错误作文400字 四年级350字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结尾 借物喻理的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350字 博士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五年级写景作文怎么写 我爱家乡的田野作文 春雨贵如油的作文 人间大爱作文素材 智能家居作文 魔方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