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谈刘邦与刘太公关系

2020-11-06 22:05:01
相关推荐

司马迁在史记中延用了史学家一贯作史的“春秋笔法”,神话了刘邦的孕育过程,虽然抬高了刘邦,却复杂了刘邦和刘太公的关系。《史记高祖本纪第八》说刘邦老妈刘老太婆(刘媪)有次在云梦泽野外一山坡上休息,“梦与神遇”,有条龙蟠在刘老太婆身上,这一幕恰好被刘太公看见了,之后刘老太婆就怀孕了,产下了刘邦。这话讲的实在不清不楚,所以恐怕当年刘太公也不相信刘老太婆怀的是自己儿子,对刘邦从小就比较冷落,刘邦当皇帝第9年,萧何在项羽一把火烧个精光的咸阳建好了未央宫,在宫殿落成典礼上,刘邦当着群臣诸侯的面给刘太公敬酒,还提到刘太公一直认为他“无赖,不能置产业”。

刘邦和刘太公的感情是不深的。

很多人都知道楚汉争霸时,项羽有次把抓住了刘太公,在一高台上置了块砧板(高俎),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把老刘给剁碎煮了(烹太公),刘邦回答项羽称“我俩当年都是楚怀王手下,拜过把子的,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把我们的老爸煮了,记得把肉汤分我一碗尝尝”(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之,幸分我一杯羹),正如当时项伯对项羽就说的一句话“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为了赢得天下,舍小家为国家,吃太公进皇宫,刘邦这样做也能理解,但《史记》却也没有记载刘邦在说这话时的任何表情的心理斗争,仅三字“刘邦曰”,这就耐人寻味了:父子没感情可以理解,但不假思索这样说就有点没亲情,没人性了。

另外,汉高祖6年,刘邦突然一段时间每隔5天就朝拜一次刘太公,还“行父子礼”,刘太公的管家看出了个中端倪,跟刘太公说“天无二日,土无二主”,为了体现人主的威重,不能“令人主拜人臣”,于是刘太公后来看见刘邦再来拜见自己,赶紧拿着扫把在门口,倒退着迎接人主(拥彗,迎门却行),还说了句不像老子对儿子说的话“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话没想到刘邦也就不孝敬地接受了,后来还尚了那管家五百金。原来老刘把儿子看成是人主,人主把老爷子当成人臣了。

还是在前面说的未央宫落成典礼上,刘邦敬刘太公酒时,说你老人家一直说我是无赖置不了业,不如老二(不如仲力),今天我搞的这份产业不知和老二相比怎么样(今谋之业所就与仲多),听完这话刘太公倒没说什么,但群臣诸侯却“大笑为乐”。我们都知道汉朝创造了中国历史一项纪录,那就是史无前例的“布衣将相”,上层都不是什么好出身,素质不可能太高,但经过了9年的官场历练,也不至于不清楚作为“人臣”这样大胆放肆地取笑皇帝老爸为乐的后果。这其中恐怕群臣诸侯一是对刘邦父子俩关系一般很清楚,二是知道刘邦向来不敬重刘太公,甚至授意过“人臣”不用对刘太公特殊敬重。顺便提下刘家老二,汉高祖七年,刘邦立刘老二为赵地(山西北部,韩信被刘邦封到太原都能与匈奴人勾结谋反,可见此地并非好差)代王,结果第二年刘老二就因扛不住匈奴人攻击,主动放弃代王逃回到了洛阳降一级做侯。

这还不算,汉高祖十年10月,刘太公死在栎阳(注意不是咸阳),送葬的却只有楚王刘交(刘太公儿子之一)和梁王彭越,而刘邦也仅仅只是象征性地赦免了栎阳的囚徒以示哀悼。这就相当令人费解了,因为《史记》载汉高祖六年时,有人向刘邦报告韩信谋反,于是刘邦用陈平的计谋假装到楚王韩信地盘云梦泽出游(伪游云梦),邀请各路诸侯到陈郡见面(会诸侯于陈),结果韩信到刘邦行营迎接(楚王信迎),刘邦趁机把韩信给囚禁(即因执之),刘邦一高兴当天就大赦天下。诚然韩信的存在,肯定会威胁汉王朝统治,除掉韩信消除心头之患且给其他诸侯树立“榜样”,大赦天下也能理解,但刘太公死却仅仅赦栎阳囚,着实显得不够重视了。

《史记》记载的这几件事,足以令人质疑刘邦与刘太公的关系,而其实我们稍微对刘邦这个人有所了解,也不难理解他足以做出这种行为。

《史记》记载刘邦沛丰邑人,出生在丰邑,但成长在沛县,做过该县泗水亭长,在长相方面的一些特异处:高鼻子宽额头,一把漂亮胡须,下加72颗腿痣。刘邦这形象今天看来应该不算好。年轻时“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做亭长时对县衙的那帮小吏是经常性侮辱(无所不狎侮),看不出这种人哪方面体现出了“仁者爱人”的素质,另外,虽然刘邦当上皇帝开经验总结会时,谈到自己能赢得楚汉争霸,在于认识到了人杰的作用,懂得用韩信、萧何、张良等人,而项羽有一个范增还不爱惜,但不得不说,刘邦出生地丰邑老百姓却曾反抗过他,可见,他家乡人应该是和刘太公一样,多少对他是不认可的,否则不至于反他。

《史记》里司马迁总会在最后的“太史公曰”总体上评价一个人,比如项羽就很典型,司马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他“非有尺寸,乘势而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在以来未尝有也”,“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以力征经营天下”。但在《高祖本纪》的“太史公曰”里,司马迁却只说夏商周“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谈起了玄乎的汉王朝统治合法性(故汉兴,承蔽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只字未提刘邦。

我想,太史公评论本朝开国皇帝当然不妥,但似乎他也觉得本纪里面对刘邦也谈够了,无需赘言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看望老师作文 友谊给我带来了快乐作文 苏州游记作文600字 环保小卫士在行动作文500字 小猫捉老鼠作文 学会生存作文450字 大城小事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400字 关于大自然风景的作文 歌唱比赛作文300字 勤劳的作文300字 难忘的小学同学作文 桂林的风景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有哪些 母爱的一篇作文 我听见的声音作文 我的亲戚作文 放风筝500字作文 暑假的第一天作文200字 跑步作文100字 茶叶作文 动物小白兔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家规 一勤天下无难事作文 碰碰香的作文 介绍手机的英语作文 一场大雨作文200字 陈晓小作文 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 校园秋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