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让写作贴近生活 让生活走进作文

2020-11-07 08:15:01
相关推荐

古人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的差异很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读、多练多思。多看多读,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练多思,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经常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从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让作文成为习惯,成为自然。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 二、 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要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 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学生每天都要和父母、老师、同学等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应首先把人作为观察的对象。要教会学生观察人的外貌、语言、行为、性格等,并学会深入观察人的心理,即察言观色。生活中每个人外貌、语言、行为都有自己的特征,只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有形象的表达。 观察生活,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够的,要教会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要引导学生多到大自然、社会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亲身体验、感受一下生活的酸甜苦辣;还可以引导学生收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节目,了解时事动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提升智慧思想。只要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会汩汩滔滔,长流不息。 第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古人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 我每接手一届学生,总是从初一就开始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推荐中学生必读名篇,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繁星 春水》、《朝花夕拾》等名家名作。鉴于同学们家庭环境不同,阅读面不同的情况,我在班上建立“图书角”,要求同学们每人捐一本自己最喜欢读的书,由专人保管,负责借阅事宜,这样,既节约了钱,又拓宽了同学们的阅读面,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水平,上课时提到哪本书,全班同学,至少大多数同学都知道书的内容,在自习或者夕会时,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的内容,读后印象深刻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久而久之,阅读的兴趣培养起来了,阅读的习惯慢慢养成了,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第四、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 除了阅读,还要多练。滴水穿石,熟能生巧,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多读多写文自工,训练达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作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一)坚持每周练笔。即每周必须写一篇作文。每周练笔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学生形成习惯后,练笔之作,题材非常广泛,多是思想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练笔不受作文形式的限制,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表现自己,能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下来。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没有一般命题作文的“挤牙膏”、无病呻吟的现象。学生尝到了写作的乐趣,乐在写中,其乐无穷,写作能力自会提高。 (二)坚持仿写。仿写操作简单方便,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篇章都可以作仿写的“样板”。仿写中只要学生把要求体现出来,就承认其仿写成功,让学生多享受写作成功的喜悦,这种心情可战胜对写作的恐惧,使学生对写作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较强的写作欲望。 (三)坚持摘抄。摘抄就是把名家名段、格言警句抄写下来,以增加积累。学生对摘抄的内容要烂熟于心,这就为仿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日后的作文准备了充实的材料,积累了较多的写作技巧。摘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摘抄的篇目可以是课内的,也可是课外读物上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就行。摘抄与仿写可同步进行,以使学生有个对照,发现自己潜在的写作能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及兴趣。 (四)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鼓励并重视学生写读书笔记,多写记录自己心情和感受的短篇。在笔记中学生们要学会去归纳、概括、整理,还可以写下自己学习这一部分的得与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切、更细致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是一个锻炼学生动笔的好方法。 “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循序渐进,写作水平自然不断提高。“习惯成自然”,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各类作文,学生就都可以从容应对,再加上自己的悟性灵感,写一篇上乘佳作应该是易如反掌!

让写作贴近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

面对五彩缤纷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然而,生活在学生的作文中常常是 “千人一面”“千口同腔”,而学生作文是也是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之中。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作文与生活脱轨 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可很多学生却缺少机会广泛接触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就形成了作文与生活联系不紧的现象。 2、学生缺乏素材积累,描写空洞 部分学生不能广泛阅读,从书本中了解知识,再加不能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时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因此,他们缺少积累,缺乏真实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无话可写,描写空洞。 3、 胡编乱造,脱离实际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话中强调的是作文要讲究“真实”。但目前学生的写作却不尽人意,部分学生胡编乱造,严重脱离生活,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漏洞百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时代动感,以一种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品质吸引读者。就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拓展作文空间 二、作文教学要以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1、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主体,它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由此可以推断: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要在生活中进行写作,作文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2、以课程标准为指导 课程标准中提出: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资源,关键是靠学生去仔细捕捉。 三、作文如何联系生活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近他们的生活,再观察思考生活。俗话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只要细心观察,思考品味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是写作素材。比如不起眼的物品表达出来的友谊;爸爸妈妈叮咛嘱咐体现出来的亲情。让学生回忆印象深刻的老师,曾经让他很感动的事情,生活方面的细节,建议从老师在生活上的帮助上下笔,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流畅不做作,切入的角度特别,从走近生活到思考生活,就是一篇比较成功的作文。 2、多读书充分认识生活。 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中汲取作文的材料。因此,要想让学生认识,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借助于广泛阅读。 向书本学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教学生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可是读书也要有正确的选择 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 现在的学生往往因崇拜某位作家,而专看他的作品。如一些男生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谈起打呀杀呀来,头头是道,真实这样一来,他们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不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不要专看作文书。 一讲到要提高写作水平,我们的学生就大量购买作文书,苦读背诵,写作时生搬硬套,过了三年五载,还是不会写作文,其实单读作文书是绝不能提高写作水平的,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到书海中去汲取丰富的养料,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生活经验丰富的人。 向宣传栏学习。 我们在学校里、社会上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宣传栏,如果留心阅览的话,宣传栏中的很多内容将会成为学生写作的好材料。 班级内的黑板报是由学生精心设计的,主题鲜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而且更换及时,如能细读的话,肯定受益匪浅。 学校橱窗布置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有学生的书画作品,有优秀学生事迹介绍,有伟人肖像……只要学生走近它们,便会和它们进行对话交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李白的作文300字 感激妈妈的作文 秋天的金色作文 英语作文家庭 我要当一名老师作文 游记作文300字左右 小学生写植物作文评语 云南省中考满分作文 想起来就开心600字作文 横式作文 成长过程的作文 借景喻人作文 美好的作文600字 我的同学作文100 我的朋友350字作文 鼋头渚的作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写特产的作文 遇见外星人作文 养花作文100字 一件事的启示作文300 初中英语自我介绍作文 家庭趣事作文500字 家乡的小溪作文400字 农民伯伯种田的作文 我的六年级计划作文 观察作文350字 英国作文 青春无悔作文300字 描写游戏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