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兰亭集序》的感想作文

2020-11-11 01:10:01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 天下第一行书 ,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以下是有关兰亭集序的读后感作文,欢迎参阅!

《兰亭集序》的感想作文一

轻轻地打开书本,我的心跃入了文字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会稽山阴。兰亭。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是一片高高的茂密的竹林,清清的流水匆匆而过, 叮咚叮咚 ,他在和我说一个故事。一代书圣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 遒媚劲健,绝代更无 的序文,一个个 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的字,仿佛有了生命。

我想王羲之是一个 怕死 的人。因此,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美好的事物。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他 尝极东方,寄情于山水之间 ,又临池学书,创造出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的行书。王羲之陶醉于山水,书法之时,定是十分快然自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那么,如此短暂的一生,不是更加迫近死亡了吗?不是这样的。对他来说,虽然时间匆匆而逝,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留下。正如流星一般,很快便消逝了,却擦出极其夺目的光芒!珍惜时间,并不是珍惜时间本身,把时间当成宝贝一样,而是珍惜生命,怜惜如何度过时间。无所事事的人感觉时间是漫长的,他们似乎有了更长久的生命。但是,他们就像纸上的一条长长的线,单薄而苍白!

司马迁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想起自己以前,不知蹉跎了多少时光。曾经坐在电脑旁边,几个小时不停地玩着游戏,还津津有味,不亦乐乎;曾经和同学们出外游玩,吃喝打闹,还以为年轻便是如此;曾经坐在桌子旁,对着书本一筹莫展,还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 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

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清晨的阳光洒进窗子,请不要用昨夜的梦拒绝她,我们应该用朗朗的读书声回报她灿烂的笑;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向你招手时,请不要轻易地把整个身心投入她的怀抱,我们应该友好地和她握握手;当你想亲近大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带着喧闹同行,静静的一个人,大自然才会向你展示她的全部魅力

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一条单薄而苍白的线已经成了过去,现在我们要用生命绘出一幅唯美的画卷――一朵灿烂的夏花!

《兰亭集序》的感想作文二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他传颂千古的最佳书法作品就是写于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兰亭集序》,这是任何对中国书法有起码了解的人都熟知的事情了。有关《兰亭集序》的故事也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最为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唐太宗派萧翼到辩才和尚那里骗取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兰亭集序》后,把他一直带在身边,并留下了遗嘱:死后用这一绝世珍品殉葬。世传阎立本作《萧翼赚兰亭图卷》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以绘画形式反映此事。所以后人都认定《兰亭集序》最后的归宿是在唐太宗的昭陵里。

当年,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兰亭集序》,当时就名满天下、惹人追捧了。而唐太宗酷爱书法,是唐代颇有建树的书法家、收藏家和书法理论家,一生致力于收藏王羲之的书法真品,据说先后共得到两千二百余件。《唐会要 书法》记载: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 又载: 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 自得《兰亭集序》后,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他在为《晋书 王羲之传》写《论》时,承认自己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心慕手追 。他还在《笔意论》中谈其临摹王书心得: 夫学书者,先须知有王右军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论》、行书《兰亭》、草书《十七帖》,勿令有死点画,书之道也。 所以,唐太宗死后以《兰亭集序》陪葬是完全顺乎事理的。

昭陵在历史上曾经被盗过,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就记载有 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 。可想象出这个 山下宫殿 内部寝殿层层叠叠悠远宏丽的情景。

但昭陵还没有正式发掘,其墓道地宫的情况现在很难全面掌握,史料对它的记载只有新旧《五代史 温韬传》及《唐会要 陵议》。据这些史料记载,昭陵依山凿石为元宫墓室,从墓道至墓室山约七十五丈,前后安置了五道石门。墓室内富丽堂皇,不异于长安城的九重宫阙。墓道东西两厢列置着许多石函,石函内装着铁匣,匣内装着珍贵的陪葬品,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和汉代钟繇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许多墨宝都在其中。南宋大诗人陆游作诗感叹: 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 ,也印证了《兰亭集序》被陪葬在昭陵的说法。

近来有一种说法:昭陵被盗时并未见《兰亭集序》的踪迹,因此《兰亭集序》可能并未按照唐太宗的遗愿陪葬在昭陵里,而是被他的儿子高宗李治留下后最终被埋于他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了。由于乾陵是公认至今未遭盗劫的唐代帝陵,这让《兰亭集序》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了。

李世民的功绩和名望都是帝王当中一流的,他对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他的书法水平也大大高于其它帝王。其代表作行书勒石作品《温泉铭》和《晋祠铭》凤翥龙翔,意境高古,一直流传至今,被公认是上乘的书法艺术瑰宝。他的书法艺技当中有多少是受王羲之的影响?真本《兰亭集序》与世传的神龙本、定武本、褚遂良摹本等究竟有多少差别?以昭陵之坚固深邃,盗墓者能将《兰亭集序》拿走吗?为何真本《兰亭集序》始终没有在世上露过面?我们还能在今天诸多的王羲之作品的摹本中最终见到这件被人们追逐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至高无上的书法真品吗?世人至今也还在拭目以待。

《兰亭集序》的感想作文三

读到这篇文章是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上,起初只是觉得里边的文字很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他的并没有太多。这可能也是许多人读书时的第一种感觉。或者说至少我是这样的,先得觉得文章读起来好听,然后才会去喜欢上这篇文章,渐渐地再去更深层次的发掘文章里的精神和气息。

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可以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已足以把人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了。有山、有水、有林、有竹,自然的景物给人一种超世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天朗、气清、暖阳、细风舒爽的天气更是令人神往,文人墨客齐聚一堂,品茗赋诗,做着文人最喜好、最向往的雅事。无拘无束,畅快淋漓。

二段可以说是一个急转弯,也是作者由此而发出自己对人生、对生死的感慨。人生是短暂的,短暂到俯仰之间,可以说白驹过隙。然而每个人处世方式却是不尽相同,有人想把有写东西和事物对朋友说出来,有人却把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寄托到某些真实或虚幻的物体上来表达。在人生旅途中的取舍,在生活中的嗜好也是不同的。但人们得到东西是的欢喜,和面对命运终结时所发的感慨是相同的。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这是整篇文章我最感觉有意思的话,一句话,不仅道出了人生的短促,也道出了人生向往、追求、喜好、欲望最后的结局。其实拥有再多,最后还要化为尘土,与人一起与草木同朽。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古人对生死的感慨,作者也起了同样的感慨。因此也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对于生死的看法,我很赞同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说法 死时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而兰亭集序中的看法我觉得有些悲观,至少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必须有所追求的,因为只有这样,人的生活才会有更多的意义。作者写生活i时代是乱世,并且是在思想和文化都比较闭塞的古代,文人的命运恐怕除了弄几下笔杆子就没别的了。但现在不同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快速的,竞争是日趋激烈的。尽管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但还是必须去 欣 一些东西的,否则必会被时代飞速旋转的车轮所抛弃。这种抛弃我想会比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时所发的感慨要沉重,要痛苦的多得多!文人在现代除了 文 之外还可以 武 很多的事。

把文人扩展到每一个人也是一样,在现实社会里,有所追求,有一定的目标,然后去奋斗,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妈妈的背影作文 与梦想同行作文 节约粮食英语作文 清平乐村居作文 写事作文100字 春节的作文100字 第一次滑雪作文 快开学了作文 做更好的自己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400字 关于孝顺的作文 以青春为主题的作文 找秋天 作文 议论文高考满分作文 竞争的作文素材 三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一件什么的事作文 八年级作文500字 一件伤心的事作文 下五子棋作文 乡下风景作文 时间作文600字 妈妈的味道作文 我的志向作文 什么的滋味作文 做灯笼的作文 童话作文100字 议论文作文500字 读书有感作文 酒高考满分作文